我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处处是小桥流水,放眼望去,辽阔的平畴上沟渠纵横,良田成方,阡陌交通,绿树成荫,因被一条江河——水阳江环抱,这里便称作水阳。
诗仙李白曾数次来到宣城,寻访谢眺遗迹,咏赞宣城山水,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名世,诗中的“两水”,即句溪和宛溪,句溪就是水阳江的古称。
水阳江从天目山余脉——绩溪丛山流出,一路潺潺汇成江河,环绕宣城市区,流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敬亭山下,在沃野千里的平圩区,深情地将水阳揽入怀中,然后浩浩荡荡奔向长江。
当我们把渺远的目光回放到一千七百多年前,这里还是“江南五湖”之一的金钱湖。东吴五路总管丁奉将军镇守宣城时,曾策马来到宣城最北面的金钱湖,他看到广袤的湖滩上草茂地沃,水鸟翔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便萌发奇想,要在这里围湖造田,将荒湖滩改造成东吴雄霸天下的丰足粮仓。
于是,丁奉便在这里屯兵移民,亲率十万军民围湖造田。为方便瞭望指挥,还在水阳江东岸建起一座高高的塔楼,这就是龙溪塔。浩大旷世的工程持续了四年,金钱湖终于被筑成了金宝圩。自此,这里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了东吴联蜀抗曹的前线,为吴国立足江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传吴主孙权曾驾幸金宝圩,他登上与龙溪塔隔水阳江相望的梓潼阁,极目金宝圩数十万亩平畴,眼前华芳稻香,郁郁苍苍,高兴之余,盛赞丁奉“爱卿真乃江表总管也。”
从那时以来,我的家乡成了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还是古代“芜湖米市”的粮源地,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个富庶之地开商号、建家业,一时间风云际会,形成了商品和人流的集散地,逐渐形成了商埠。商埠临水阳江而建,一条青石板街道穿镇而过,两边粮行油坊、商号药铺、布社当铺、茶楼酒肆鳞次栉比,风光无限,这里就是现今的水阳。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岁月虽然洗却了曾经的铅华,但家乡田地的肥沃和物产的富庶,是不变的基业,水阳江滋养的勤劳、坚韧、开拓的精神,则是永恒的丰碑。这一切,便是先人留给后世子孙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也是家乡代代传承的深厚底蕴。
家乡曾经的风华,大多湮灭在了岁月的长河里。但是,走进这个江南小镇,依然可寻访到历史遗存,聆听到小镇往日的美丽传说,使人感受到这个江南小镇的厚重和沧桑。
岁月沧桑,沧桑岁月。家乡父老从岁月的长河里走来,代代相承的是勤劳的禀赋和质朴的品性。清康熙十年,宣城知县李文敏来到水阳督运漕粮时,曾留下《龙溪驿即事》,他在诗中抒发勤于政事的情怀,同时,也生动刻画了水阳父老的勤劳和质朴:
驿路龙溪水气重,几间官舍几株松。
戴月问俗山初晓,耕雨沿村浍始通。
父老扶犁呼刈麦,儿童剪韭佐朝舂。
自知劳吏催科拙,后乐先忧此岁功。
龙溪是古代水阳的别称,李文敏来到这里,虽然政务在身,以致“戴月问俗”,但水阳静美的自然景观、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显然深深感染了这位县太爷,他忍不住赋诗抒怀,把水阳父老在初晓的春雨中,勤于劳作的忙碌场景,摹写得细腻详尽,一幅初晓春耕图是质朴无华的,又是无比生动的,更是穿越时空永恒定格的,读来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
于此相较,明代宣城通判江佃的《水阳舟中》,为我们描绘的,却是另一幅安祥、宁静的景象:
一簇炊烟暝色昏,短篱疏竹数家村。
逢年田舍浑无事,风雨离离对掩门。
江佃泛舟水阳江,顺流而下来到了水阳,当看到黄昏里,炊烟袅袅,绿篱绕屋,屋舍边稀疏的竹子在晚风中摇曳,轻风细雨里,农家虚掩着柴门,正享受着年节农闲带来的那份安祥、宁静,他无法平静了,忍不住用了淡淡数笔,水墨画似的,描绘了一幅圩乡世外桃源般的风景图。
时光荏苒,光阴匆匆。家乡水阳在千百年的历史里,虽然遭受了一次次洪水的洗劫,罹患过一场场兵燹的灾难,但她依然挺立在水阳江边,依然还是那样勤勉、质朴,还是那样安祥、宁静,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为之怦然心动,因为,这一切正是现代生活里的人们所向往的、寻觅的。
当你置身这个江南小镇,那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自然环境,会使人远离躁动、放松心灵。那沟渠纵横的河网、浩淼幽深的湖泊、绿树掩映的村舍、破晓收网的渔舟,更使人宛如进入了别样天地,给人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感动。而当徜徉在热闹的商业街区,琳琅满目的名吃特产,享受着慢生活人们的那份娴静,又让人感受到现代的律动,而使人流连忘返了。
古老而美丽的水阳江,是家乡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在小镇的旁边默默地流淌,一如我家乡的安祥和宁静。临江而立的梓潼阁和龙溪塔,在晨辉夕照里,仿佛相思千年的情侣,深情依依,相守相望,见证了这个江南小镇的沧桑变迁,成了水阳人心中永恒的记忆、悠悠的乡愁。
水阳江边是我家。这里有沧桑的历史,有厚重的底蕴,这里水清天蓝、静谧安详,无论我走到哪里,这里的一切,都是我心中抹不去的乡愁,也是我终身感念的地方。
作者简介:袁晓明,1964年生人,安徽宣城水阳镇人,做过中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家乡水阳镇政府,喜爱读书,喜欢写作,有散文、诗歌发表于《中国作家在线》和地方报刊,最大的愿望是用文字呈现家乡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