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战士”麦贤得,一位几乎贯穿新中国发展史、迄今唯一一位受到历任共和国领袖接见的战斗英雄,他的名字曾因进入中小学课本而影响过千千万万的青少年。1965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中,头部中弹的麦贤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坚持战斗,他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国人。近半个世纪过去,负伤的麦贤得后来命运怎样,他如何度过这漫长的生命历程?
1
麦贤得今年已经73岁了,他生于1946年2月,老家就在离汕头不远的饶平县汫洲湾,是个临海的乡镇。父亲麦阿记是个船民,早先终年在船上打鱼,后来跑运输。
当年麦贤得就是从饶平参军的,没有想到最后就被分配在家门口的汕头海军基地。退休前为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大校,可以说,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
麦贤得的家,在汕头部队一处家属院的一楼,一套有些年头的旧房子,但收拾得几净窗明,小小的院落里种了不少花草,花不名贵却绿叶茵茵,让我感受到主人的精心养护。后来随着采访的深入,让我进门的第一印象,竟然求证出造就英雄麦贤得的一种精神:一丝不苟。
身材高大的麦贤得迎出门来,笑容满面,热情地握手中,我却感到他右手的无力,开口也只能说简短的话语:“你好!你好!”可那质朴近似纯真的神情,让我有一种时光停滞岁月静好的感觉。其实在半个多世纪里,麦贤得经受了从身体到精神的磨难,他的信念,就是他现在挂在书房里,自己写的一幅字:永做小小螺丝钉。对别人,也许这是一句口号;对麦贤得,却是一生的坚守。半个多世纪的春去冬来,没有褪去英雄的本色。
落座以后,我说明了来意,他只说了一句:“为祖国,为人民。”然后,就没有了下语,低头给我们冲茶。来之前,虽然在采访联络时,我通过部队负责宣传的干事了解到,麦贤得语言的表达虽然没有大的问题,但只能作简短的交流。没想到简短到只说了一句,就没有下文。
我看着认真泡茶的麦贤得。
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显示的是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北京的盖碗茶相比,泡法真是云泥之别。潮汕人泡茶的过程十分繁复,所以潮汕人叫功夫茶。因此潮汕人的说法不叫泡茶而叫冲茶,过程为:煲水、烫杯、装茶、高冲、刮沫,然后叫低筛,才把一杯茶倒进你的杯里。可忙活了半天,最后送到你手上的,是比北方的白酒杯还小的一口茶,喝茶,有点像品酒。
既然是地方文化传统,冲茶,也可以看出一个潮汕男人的个性。
麦贤得认真得有点忘我,把整个冲茶的过程,一丝不苟地显示在我的面前,然后将一小杯汤色均匀清亮的热茶送给我。说实话,我一直不习惯这种浓得像汤药一样的茶水,但我却从麦贤得那一丝不苟泡出的茶汁中,品到来之不易的甘醇。
这又让我想起了,麦贤得当年是如何在炮火下黑暗的机舱里,从数千颗螺丝中,找到松动的那一颗?这并不是一时的巧合,而是来自他平时的一丝不苟。
至今,在我驻港部队的陈列馆里,还保存着麦贤得当年苦练基本功的那副墨镜。那就是为了在黑暗中,能及时找到机器出现的故障,麦贤得戴着墨镜,封闭了自己的视线,一个一个螺丝,一个一个接口用手去摸,用了5个月的时间,记住了数千颗螺丝、几百条管道的位置,最后才能在脑部中弹后,还能排除故障,靠的是什么:一丝不苟。
这种一丝不苟,麦贤得坚持了一生。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认为,认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丝不苟,一丝不苟不仅能改变一件事,也能改变一个人。大家都一丝不苟,就能改变世界。
我从广州军区总医院当年护理麦贤得的护士长萧小俏的“看护日记”里,看到这样一个细节:第四次手术后的麦贤得,头脑思维还没有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一天已经夜深了,病房里很安静,麦贤得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他爬了起来,拖着偏瘫的腿出了病房门,一拐一拐地朝走廊走去。值班护士许曼曼吓了一跳,赶紧追了过去。只见麦贤得来到隔壁的洗漱间,把一个没有关紧“滴答、滴答”正在滴水的龙头拧紧,回到病房这才安然入睡。
这个一丝不苟的行为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那天采访结束后,我们在麦贤得家的小院里合影留念,麦贤得当然站在中间,可当大家都站好以后,却又不见了麦贤得。我细心地观察着他,原来当我们正准备合影时,麦贤得回头看见身后的一个花盆里,一小块装饰盆景的石头倒了,这块石头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他就是立即放下正准备合影的人们,转身去扶正那块小石头,扶了两次不满意,就坚持一直把它扶好,这才来和大家合影。这就是坚持一丝不苟一辈子的麦贤得。
一丝不苟改变了麦贤得,一丝不苟造就了英雄。
2
采访虽然只有短短几小时,但之前我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月,大量查阅了麦贤得的资料,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我得出的一个印象:麦贤得是一个纯粹的人,受伤后,就更加简单纯粹了。麦贤得,没有功利,没有权欲,更没有算计,几十年来,只有胸前的勋章,只有无数的荣誉,他纯粹到只为一个名声而活着,这个名声就是:英雄,这是支撑他精神和内心的力量。
甚至,他的情感和思想,只停留在50多年前,那个夜晚,那一声爆炸,那一块弹片,一块小小的弹片。虽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却给他带来无尽苦痛的弹片,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也使他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人,因为简单而纯粹。
当“八六”海战结束以后,当战场的硝烟散去,麦贤得的战争没有结束。生命是脱离了危险,但麦贤得与命运的搏斗才刚刚开始,他也是九死一生,受尽磨难,一些是在心里,更多的是在身体上。英雄的称号,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
我觉得,麦贤得的一生,都是在与命运进行搏斗。先是与那停转的舰艇主机搏斗,他胜利了;接着与死神搏斗,他战胜了;后是与伤痛搏斗,他又战胜了;再就是,与后遗症搏斗,尽管这个搏斗的历史是那么的漫长,伴随着他的一生,而且搏斗得遍体鳞伤,包括他的家人,但最后应该说,他还是战胜了。再就是和各种“冷暖”进行搏斗,他最终还是个胜者。因此,他用一生证明了,无愧英雄这个称号。他也用一生证明了:英雄,并非都在战场上。
他的身边,始终都有一个坚定的无怨无悔的战友:妻子李玉枝。
李玉枝的陪伴,让英雄始终是一个英雄。
作为麦贤得的妻子,她要时刻照顾着丈夫;作为孩子的母亲,她又要关心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尽管,麦贤得无法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为了让他尽快治好病,给麦贤得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李玉枝要将一家人团在一起,她总是说,家不能散了,家散了,就什么都没了。这就是李玉枝,这就是一个潮汕女人生命的全部。于是,一边是自控力差的病人,一边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李玉枝小心呵护,日夜坚守,揉碎了心的爱。
几十年的坚守,李玉枝就是这样过来的,直到青春已逝,双鬓染白。她不仅照顾好了一位英雄,让脑部中弹的麦贤得活到今天,也培养了一双好儿女。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并参加了驻港部队;女儿成了一名军医,在部队医院服役。丈夫,战胜病痛,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最重要的是,她始终维持好一个幸福的家。所以,我说,她是英雄背后的英雄,是支撑着英雄没有倒下的脊梁,尽管这脊梁看起来是那么的弱小。
被感动了的上苍,给了她丰厚的回报。
3
但麦贤得始终没有自认为自己是英雄,而居功自傲。他很幸运,作为一名特殊的英雄,一生曾多次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接见,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当我在采访中称赞麦贤得的时候,他真诚地说了两句话四个字:“不够,不够。”我在资料中发现这句话,他早在50多年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第四次手术后,受到毛泽东主席、党中央和人民的称赞,他刚开始能说话时,就真诚地对两位值班护士说:“不够,不够。”一直到今天,他以自己一生的行动,证明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不够”。
麦贤得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父亲麦阿记终年在渔船上,母亲拖大了9个儿女,麦贤得还没有参军的时候,父母就将大儿子送去了部队,后来也是以一个军官的身份转业。父母先后为国家送了5个孩子去当兵,家里海、陆、空军都有,还有一个坦克兵。过年的时候,村里开军属慰问会,没啥东西送,就是送春联,麦家一下领了五副,屋子小,没地方挂,就送给亲友们挂挂,大家也高兴,因为觉得光荣。就是这样的军属之家,在农村也没有什么特别照顾。麦贤得成为英雄以后,母亲仍在路口卖甘蔗,以补家用。正好遇上部队领导来慰问,部队领导后来和地方政府协商,这才安排麦贤得当时已经50岁的母亲,去大队大米加工厂干活,这样一连干了六七年。
麦贤得始终不丢农民本色,他在养伤期间,当地农村进入了6月农忙季节,他几乎天天中午不午休,跑到部队附近的农村,去帮助村民刈禾、插秧、种地瓜,干得不知早晚,不顾一日三餐,让照顾他的战友满世界找他。在湖南冷水滩部队“五七”干校采药材,他比健康人干得还要欢。
麦贤得做好事是自然的,随时随地的,后来成为基地副司令以后依然如此,只要他碰上了,随手就干。一次,天已经下雨了,他看见邻居家买了一车蜂窝煤,脱下军装就去帮助别人搬煤,从一楼到六楼,整整干了大半天,人们怎么也谢绝不了这个麦司令;他下班经过巷口,看见小卖部李大伯的皮鞋上全是灰,回家拿了鞋刷鞋油蹲在地上,就把李大伯的皮鞋擦得锃亮;到邻居家串门,看到凳子坏了,转身走了,又回来了,手里多了维修工具,就在人家客厅里修了起来;外出散步,看到路边有人在修鸽子笼,二话没说,蹲下来就当帮手。他还有一个习惯,活不完不走人。所以,做好事,常常忘记归家。
有一年,一个强台风在汕头登陆。汕头沿海,强台风登陆是很危险的,全市都紧急动员抗风灾。那天下午3点的时候,整个汕头市都在狂风暴雨之中,台风遮天蔽日摧枯拉朽般地正面袭击汕头,大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可就在这个时候,李玉枝发现刚从北京开会回来的麦贤得,不见了。在如此的风大雨狂之中,他一个手脚并不方便的人会去了哪里?会不会遇到了什么意外?一家人急得四处寻找,可就是不见麦贤得的踪影。
全家人都撒出去了,直到傍晚,也没有找到麦贤得,家人都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这时儿子打开了电视,电视中正在直播汕头抗风抢险的新闻。突然从电视里听到一位记者的声音:“你们看,老英雄麦贤得也到大堤上抢险了!”大家突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麦贤得只穿着一件背心,一身雨水在海滨长堤上,参加抗灾救险,被正在采访的电视记者发现抢拍了下来。
如今,作为海军大校军衔的海军某基地原副司令员的麦贤得已经退休了,但他仍在经常帮着别人捅厕所,挖水沟,扫马路,管市场,做慈善,还在自己的饶平县母校捐了图书馆。
英雄不老,始终焕发着新生。
4
当我和李玉枝大姐的交谈接近尾声的时候,麦贤得却到了书房里,他拿起毛笔给我写了四个字: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品德,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水,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水滴石穿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浊是一种奉献。
麦贤得纯粹的一生,就像是水,此时他书写的四个字,既是他的明志,也是对我们的勉励。
采访就在这种氛围中结束了,可心里的思考没有结束。
(节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