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的人,无人不知蜀国名将赵子龙。他以“一匹白马战沙场,一件白袍留英名”的形象成为许多人的偶像,他不仅武艺出众,威震敌胆,且性情温和、不骄不躁、忠心耿耿,并始终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英雄气概。
1958年,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在会见当时的正定县委书记时,握着他的手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是的,正定的确是个好地方,不仅是因为出了个赵子龙,而是因为她拥有七千多年的人文史。自新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创造出了悠久灿烂的文化。
这次借到石家庄采访的契机,忙里偷闲独自去了一次正定,又怎能错过去拜偈赵云庙呢?
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
我独自一人在庙里徘徊,看着一件件文物,读着一条条事迹说明,感怀着一代名将的传奇与浮沉,仿佛赵子龙争战沙场画面就在眼前,倒有一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悲情。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赵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在三国众多英雄里,能够善终者,当属赵子龙了。生前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战功卓著;后死,万人敬仰,被后主追封为“顺平侯”。按说,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说起赵云,生前虽然名气很大,其实,在三国时期的英雄中,是一个挺悲剧的人物。
赵云自从追随刘备后,一心期望以自身的本领建功立业,为恢复汉室的荣光鞠躬尽瘁,怎奈刘备从来没把赵云当成自己的亲信。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时期,各方势力武将辈出,可谓人才济济。民间有一种三国将军武艺排行榜的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里说的“二赵”,即指的赵云。可见,赵云是何等的人才!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神勇,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赵云位列其中。实际上,在正史中,赵云过得并不好,虽有过人之处,却从未得到刘备的重用。这其中原因之一,是赵云的出身不好,更重要一点是之前侍奉过别人。在那段历史中,无论干什么都要先看出身,出身不好,无论再怎么优秀都不可能得到重用。
当时的情况是,每一个名人必然都有一个好的出身,哪怕是曹操,都应是搬出一个曹参认了祖宗。刘备尽管已沦为织席贩履之辈,还是念念不忘到处宣扬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赵云一生征战,无一败绩,被后人成为常胜将军。即便如此,还是无法得到重用。
赵云追随刘备后,参与的征战最著名的当属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英勇事迹。长坂坡一战中,数十万曹军对刘备紧追不舍,刘备一行慌不择路,最后连夫人和儿子刘禅都丢了。在此危难之际,赵云挺身而出,单枪匹马杀入曹军,在百万曹军中,赵云取敌军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就这样经历七进七出,血染征袍,才将小阿斗就出来。然而,赵云在曹军中奋勇冲锋的时候,张飞却在怀疑赵云已经投降了曹军,刘备对此也是似信非信,迟迟疑疑。
自长坂坡战役后,赵云再没得到过重用,要么是做刘备的保镖,要么是做一些后勤工作。据说,刘备对投降过来的魏延,都委以重任,而赵云跟随刘备打拼这么多年,地位还不如一个降将。
即使在片伐刘璋时取得胜利,最后论功行赏,也只给了他一个虎威将军的位置。在汉代,虎威将军类似于偏将的地位,这对于出生入死的赵云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虽然刘备如此对待赵云,但赵云始终都是不恼不怒,任劳任怨,鞍前马后三十年如一日地服侍刘备。
其实,赵云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能像关羽、张飞那样独当一面,领兵杀敌。虽然他有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的经历,但这些都是小规模的战役,几百人的战斗,自己领的兵都是从其他将军那里调来的,自己征战一生,却从来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刘备死后,由诸葛亮当权,统领蜀汉军队,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开始北伐。赵云终于等到了北伐战争,虽然年事已高,依然主动请缨,并抱有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于是,赵云总算实现了亲自领兵上战场的梦想。
在北伐的第一战中,诸葛亮给了追随者赵云一次机会——箕谷之战。诸葛亮率领北伐军主力潜藏在祁山,命令赵云率5000军马在箕谷作为疑兵,目的是要吸引曹军主力,此战的确成功了,让诸葛亮的北伐主力乘机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取得了北伐的阶段性胜利。
但是没想到,由于诸葛亮用人失误导致街亭失守,全军不得不全线撤退,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便以失败而告终。此时的赵云,在撤退后便一病不起,临终前还大喊:“北伐!北伐!”诸葛亮知道赵云去世后痛苦不堪,在听到其临终遗言更是羞愧自如,觉得对不起先主,对不起赵云。赵云一生的梦想刚要实现,却因种种因素,又被扼杀了。
赵子龙身为一代名将,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才是他最佳的表演舞台,但刘备出于一己私心,一直把赵云当成自己的卫队长,牺牲了赵云征战疆场的梦想。唯一一次统兵作战,却因形势不利而失败。可以说,刘备埋没了赵云的军事才华,使他终生不能如愿。诸葛亮怎能不为之痛惜扼腕,又怎能不为之感到遗憾不平?
有多少不平愤懑在心底,可赵子龙依然任劳任怨,辅佐刘备,一生忠义,到头来只落得个壮志未酬空悲切。遥想当年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是何等的潇洒写意,一颗忠心在滚滚狼烟中辉耀大地。昔日一股英雄气,直叫今人泪湿襟。
其实,在今日中国官场、职场中,这种悲剧发生的还少吗?有多少仁人志士怀抱一身才华,却因种种不明因素落得个无用武之地,曾经满怀一腔热血和希望,却遭受现实的无情打击,纵使棱角再分明,难负时光东流水。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有限的时光和希望,被默默埋在尘土里,遭到冷落和遗弃,就算黄河咆哮决堤,就算长江流泪哭泣,也无法挽回英雄们的一生遗憾!
作者简历:刘世胜,哈尔滨市人,现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哈尔滨市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类杂志及地方报纸上多次发表作品。长篇报告文学《以共产党员的名义》获《金融文坛》2017年度一等奖,散文《儿时的年味》获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2018年春节征文金奖,随笔《你凭什么抱怨加班》获《辽宁文学》“三春晖”写作大赛三等奖;散文《顾乡往事之爸爸带我去洗澡》获《才子》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散文《顾乡往事之童年趣事》载入国家发行的《2018当代作家作品精选》一书,另有两篇散文收录当代作家联盟出版的《时光的记忆》一书。个人曾先后出版随笔集《教你成为赢销高手》、散文集《灵悟拾萃》《神州走笔》《穿越红尘》等著作。与人合编《魂牵梦绕顾乡情》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