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张石山:悼伊蕾,她是无辜的,一切责任在我

发表时间:2018-07-15  热度:

伊蕾,原名孙桂珍,1951830日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伊蕾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爱的火焰》《爱的方式》《女性年龄》《独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爱情诗》《叛逆的手》《伊蕾诗选》。其作品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俄文等。 因心脏病于2018713日下午四点突发去世。

 

 

你在我的《永远的三月》永生

——悼念伊蕾

文 / 张石山



微信图片_20180715041229.jpg

 

 

她是一个好女人 

 

   从1984年进入中央文讲所,到1988年从北大作家班结业,我和伊蕾做了五年同学。其间,我们公然相恋,一时沸沸扬扬。当年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也许可以这样评价:我们共同践行了人的发现与个性解放。 

   就我而言,这枚果实不无苦涩。我拆毁了自己的家庭,罪有应得担上了陈世美的名头。我辞去了《山西文学》主编的职务,以消除一代老作家们的极度恼怒;同时,免得我的恶名玷污了一本省级文学期刊。最为惨烈的是,我毁了两个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自由是一块饼,我在残忍地与我的孩子争抢分食。还有孩子们的母亲,在离婚问题上,她没有责任。如果说,我自以为将伊蕾拉出泥潭的时候,却生生将另一个女人推下了深渊。 

  任何外在评说都是那样苍白,事实就是事实。 

  事实上,一切责任在我。做为一个成熟的男人,所有的决断都是我个人的决断。社会上抨击所谓第三者的声音,至今不绝于耳。这委实是给负心郎们无端开脱。伊蕾是无辜的,正如任何第三者一样。 

  北大作家班结业后,伊蕾回到天津,在《天津文学》诗歌组当编辑。该刊有一期登载了她的一组诗作,我为之写了一则评论,题目曰《她是一个好女人》。 

  那是我对她的真实评价。比起她的诗,我更欣赏成就了这些诗歌的作者本人。一个好女人,我认为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她的善良与宽厚,同学们朋友们人所共知。 

 

微信图片_20180715041118.jpg

  

隔了千山万水,我去与她相会 

 

  结业后回到天津,是伊蕾的选择。一个曾经的插队生如今的大龄女知青,想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回到父母身边,这点向往太可理解了。然而,她却因此而成了一个我说的三无女人。她,没有职务,没有高级职称,没有房子。是啊,没有房子。她和父母以及大弟弟一家拥挤在一处大杂院的三间平房里,那儿,并没有什么属于她的独身女人的卧室

  迫于如此处境,她决定远走俄罗斯。要去闯荡世界,要来一回洋插队,要赚钱来实现自己能有一间卧室的起码理想。这也是属于她的中国梦吧。

   而做出这样的决断,当下,就要面临我们的分离。而且,我势不能与她一道远走俄罗斯,也势不能经常打了飞的去到莫斯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只能一人独处。而且,长久的分离将会导致我们事实上的分手。我把一切都讲给她,决绝的伊蕾义无反顾。

   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惜倾家荡产,找朋友借贷数十万,支持她的经商,希望她实现梦想。

   1991年的初冬,我曾经去莫斯科探视她。乘坐七天六夜国际列车,跨过蒙古高原,路经贝加尔湖,穿越西伯利亚冰原。

   只因为她在那里。

   我的老父亲夜不能眠,他担心:我那小子,把两个孩子给他老子扔下,不是放了鹞子吧?

   我有一儿一女,那是我的骨肉,我不能成了一只鹞子。

   在莫斯科,我和伊蕾谈及诸多话题,当然,也不能不谈及我的父母和儿女。

  至今,我得谢谢她的理解,谢谢她的善良与宽厚。 

  她泪如雨下,将鹞子放归。

 

微信图片_20180715041513.jpg

 

 再次相逢,就像从来不曾分手

 

  大约是在2001年的年初,中国作协召开全国代表会。各省代表当中,文讲所的老同学不少。伊蕾曾经到会上,和大家见面叙旧。

   此时,她已经从莫斯科回国。经商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她在天津有了房子,在北京也买了一处宅子做为自己的工作室。作协代表会的间隙里,伊蕾做东,在三里屯酒吧一条街设宴请客。除了文讲所同学,还有河北几位诗人,我省出席者有我和赵瑜王祥夫几位。大家频频举杯,饮酒乐甚。我应许大家要求,席间唱了两首民歌。

 十八颗星星十六颗明,

那两颗暗的是咱两个人。

山挡不住风来雪挡不住春,

神仙它挡不住人爱人!

 

  或有借题发挥,这也无可如何。

   当场,有中国作协创联部的朋友在场,拍摄了不少照片。后来,在创联部主办的刊物上于封三登出。主题是突出伊蕾组织的这一次大会外的文友聚会。编辑在电话上要我为几幅照片加几句说明词,关于我和伊蕾的一幅合影,我写了这样一句词儿:

   再次相逢,就像从来不曾分手。

   当年,我的小女儿已经六七岁,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我的那句话她发出了义正辞严的疑问乃至是质问:你怎么可以那样讲?

   我对孩子说:爸爸是个真诚的人。我说出来的,是我当下的真实感觉。

   十多年过去,小女儿长大了,她或许能够谅解抑或多少理解了她的父亲吧。

   你在我的《永远的三月》永生

   回顾一生写作,我曾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写过若干白话诗。后来结集出版,诗集名曰《永远的三月》。那原是我的诗作中一首长诗的题目。毋庸讳言,那首诗甚至那一本诗都是我当年情绪和情感的实录,甚至可以讲,其中的好多诗特别是《永远的三月》,是专门写给伊蕾的。

   后来我和她分手了。有时相互通通电话,略知对方情况而已。我大致知道她不再为住房什么的发愁,手头也还相对宽裕。不怎么多写诗,但她作画。她的画,该算是国画,走写意的路子,以我外行的眼光看去,颇具情致。她的个人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经常出国旅游,在天津和北京,身边都有许多文友。我的创作状况和生活状况,她也大致知晓。我们都真诚地祝福对方生活得好。虽则有些话没有说在明处,这些话其实也无须明言吧。

   赵瑜兄弟在北京居住期间,常与伊蕾见面。包括我们山西的众多诗人朋友,大家对伊蕾都非常尊重和关照。即便大家对伊蕾的这份情谊于我无关,我的心中也总是充满感念。

   前几天,赵瑜还和伊蕾微信交流,知道她出国游玩去了。诗人潞潞他们在北京举办画展,还和伊蕾见过面。当下,潞潞遗憾一时疏忽,竟然忘了推荐伊蕾一道参与画展。大家一笑了之。至于文友们的微信上,前一段曾经介绍说,伊蕾的诗作正在被翻译到英国,将于明年出版。

   谁知道这便是我知道的伊蕾的最后的消息了。

   死神,总是施出它的霹雳手段,令人猝不及防。

   面对死亡,前人贤达陶渊明说得好: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

   在有限的人生旅途,我曾经和伊蕾携手同行一段,那或许便是属于我的永远的三月。那样的记忆永难磨灭,在我永难磨灭的记忆里,伊蕾永生。

    ——713深夜惊闻伊蕾去世消息,

714匆匆草得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