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葛 亮:瓦猫

发表时间:2021-03-10  热度:

 

手艺人以时间和技艺磨砺而成的物件,是关于存在与过往的最好宣示。他们的命运交织与成全于历史;他们的尊严、执着与信仰,如棱镜,折射这世上大多数的我们。书中三个故事均事关手艺,其中涉及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以及陶艺师三个匠种,在三城三地与近百年的光阴流转中,在时代开阖变迁之际,探问一种稀缺的精神品格。

“我更感兴趣去写的是民间那些以一己之力仍然野生的匠人。他们在处理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上,从不长袖善舞,甚而有些笨拙。任何一种手艺,长期的打磨,都将指向微观。因此,他们多半是囿于言词的,因为向内心的退守,使得他们交际能力在退化之中。他们或许期望以时间包覆自己,成为膜、成为茧,可以免疫于时代的跌宕。他们和时代间,还是舟水,载浮载沉。只因他们的小世界,完整而强大,可一叶障目,也可一叶知秋。”——作者

1

借人典籍,皆需爱护,

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我遇到简,十分偶然,是因为我的朋友欧阳教授。

欧阳教授是个很有趣的人。这有趣在于,兴之所至,常会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举动。作为七十多岁的人,他经常会自嘲说,这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这一年大年初三,我照例去他家给他拜年。欧阳教授其实是我祖父的学生,在国立中央大学学艺术史,后来又在祖父的母校杭州国立艺术院执教。祖父早逝,他作为门下得力的弟子,对我的父亲尽过兄长之责。我父亲对他便格外尊敬。后来他移居香港,而我成人后又赴港读书。每到年节,我父亲便嘱咐我去看望他。

欧阳太太是绍兴人,到了香港三十多年,早就烹得一手好粤菜。间中,仍然拿出加饭酒,温上。欧阳教授便与我对饮。我不是个好酒的人,但欧阳喝起酒来,有太白之风。刚刚微醺,行止已有些豪放。忽然站起身来,引吭高歌。自然还是他的招牌曲目——《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欧阳太太放下筷子,和我对视了一下,摇摇头。目光中带着纵容和无奈。欧阳教授却俯下身,将一块椒盐石斑夹起来,放到我的盘子里。同时并没有停下喉间震颤的小舌音。我自然没有吃那块鱼,因为照例很快到了高潮,是需要鼓掌的。

然而,这酒劲来得快,去得也快。到了家宴的尾声,我们都知道,余兴节目是展示欧阳教授近来的收藏。教授很谦虚地说,毛毛,我这一年来的成果很一般。市面上今不如昔,能见到的不是新,就是假。

说罢,便在太太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引我去他的书房。

欧阳有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书房。尤其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居然有三面靠墙的通天大书架。书桌则对着落地玻璃窗,可观得远山点翠。欧阳常为此顾盼自雄,称自己有远见,早早搬离了中心区,在新界置业,才不用受逼仄之苦。他的藏书虽不至汗牛充栋,但在我一个青年人看来,确有洋洋大观之象。据说这只是数分之一,有些善本书,因为要防香港的潮湿和久存的书蠹,送去了专业的仓储。

我抬头看见,欧阳亲书的大篆“枣庄”二字,悬在书桌上方。这是教授书房的名字,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教授是山东人,枣庄确是他的故里。然而还有一层深意,确是凡俗学浅之人未必能领会的。旧时刻书多用梨树与枣树,作为书版,取其致密坚固。刊印书籍也称“付之梨枣”。教授将其书房命为“枣庄”,便有以一室纳万卷之意,可见过人气象。

2

欧阳教授拿出一只匣子,打开来,扑鼻的尘味。说,去年七月在东京开研讨会,结束了就去镰仓逛了一遭。在临街瓷器店里,看到有人寄售。这套《水经注图》,全八册,可惜少了第三册。不过打开来,有杨守敬的批注,算是捡了个漏。

我讨喜道,老辈儿人都说呢,收藏这事像盲婚盲嫁,大半靠运气。

教授说,可不!有心栽花花不开。春天时候,西泠放出一箱璧园会社石印《吴友如画宝》,我可上了心,竟然没有拍到。

还有这个,也是造化。在上环饮茶,说是中大一个老伙计要移民,把家里的东西尽数出让。我是赶了个大晚集。但这个收获,算是藏家小品,却很有意思。我看到他拿出残旧的一些纸页,打开来,是竖版印刷。教授说,这是六十年代香港友联出版的“古文活页”。

我问,友联,是出过张爱玲的书吗?

他说,正是。这个活页是仿照欧洲传统出版方式推出的。当时在香港很风行,特别在年轻学生里。数十页成章为一份,读者逐份购入,辑录成册,再自己找订书公司订装。欧洲出版社,经常只印不订,叫“temporary cover”。老时候的香港也有。你瞧这个,订书公司潦草得很,完全西洋的订法。外头是假书布,里头这个还是以往线装书的版式。我打算重新整一下。

对了,毛毛。上次听你母亲说,找到老师的手稿,可带来香港了?

我说,是。包裹在一大袋子生宣里。杭州那边的档案室要清理,这才发现。

欧阳说,谢天谢地。当年从江津寄过来时,还是我接收的。做夹板,先师《据几曾看》的书名,也是我拓的。后来竟然遗失了。保存得可还好?

我说,那些宣纸都发了霉,书稿也受了潮气,还好外面有一层油纸,又用木夹板包着。只是书页有些粘连起来。

我打开手机,给他看书稿的图片,说,一个台湾的出版人朋友,想拿去扫描。但又怕毁了书。

欧阳看一看,先皱起眉头,但很快又舒展开,笑道,不打紧,这才是睡觉有人递枕头。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说完,他收拾起那些活页,又在书架上上下下地找,找出一本书,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去。

然后对太太说,晚饭不吃了,我带毛毛去一趟上环。

欧阳太太正端了一钵杨枝甘露,叹口气说,你呀你,说风就是雨。可有半点长辈的样子。今天可是大年初三,你也不问问人家在不在。

教授说,怎么问,她手机都不用,电话不爱听。现在发电邮恐怕也来不及。

欧阳太太追上一句,好歹我辛苦做的甜品,吃了再去。

教授拉着我,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3

欧阳教授喝了酒,不能开车。虽然到了楼下,风有些凛冽,酒已经醒了一大半。等了许久,也没有一辆出租车。我们只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坐小巴。

大年初三,车上并没有什么人,倒好像我们包了一辆车。

教授依然很健谈,说起以前在央大的往事。说我祖父的不苟言笑,令人生畏。祖父开的“宋元艺术史”,最初报名的有二十多个学生。因为他太严苛,到学期末,只剩下了七个。“不过,我大概学到最多东西的,还是你爷爷的课程。用现在的话来说,一点都没有放过水。笔记简直可以直接出版。但时下,恐怕这样上课是吃不开了。如今上课得像说书,不讲点八卦,哪里会有学生来听。”

欧阳忽然定定地看,几乎让我不自在起来。他说,毛毛,你长得可真像你爷爷。不过看上去可随和多了。对了,你听说过他老人家年轻时的罗曼史吗。哈哈,想起来了,你知道的,在你的小说里看到过。

他促狭地眨一眨眼睛。

我这才问,我们要去见什么人?

教授想了想,说,书匠。

我有些不得要领,重复说,书匠?

嗯,经她手,让你的书焕然一新。

不,焕然一旧。教授笑着说。

(《瓦猫》葛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2月版)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在高校任教。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问米》,文化随笔《小山河》等。作品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等奖项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