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陶 纯:七姑八姨(节选)

发表时间:2021-05-20  热度:

   我试图将埋没了的历史挖掘出来,吹去尘埃,擦亮它,让它闪光——

1965年,我四川大学毕业,最终选择回到老家县城。在烈士陵园工作一年后,被调到县委直属党史办,主要研究地方党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承担县地方史料的发掘、征集、整理、甄别、编纂等工作。

我们北江县由于地方狭小,且盘踞于四面大山中,人员流动不大,血缘相近,村村寨寨之间,家族、亲戚关系盘根错节,这一家与那一家,七拐八绕,曲曲折折的,总能攀上一点族亲或外戚关系,所以在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有三亲六戚、七姑八姨。

史料记载,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撤出来时,队伍里约有三十名女红军战士,一九三五年春西渡嘉陵江离开川陕苏区长征时,总共带走了约三千名女兵。

这其中,有二百多人是我们北江籍。

第一个故事:庞壮英

我母亲说,她娘家那个村——老虎嘴,就有个女的,大名叫庞壮英,在当时挺有名的,若论起来,庞壮英还是我母亲的一个远房表姐,比母亲大八九岁的样子,我应该喊她姨。

庞壮英就是那二百多名女兵中的一员,同时她还把男人、儿子也一块带走了。她一家三口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且当地人也没有得到她一家的任何消息,哪怕是一星半点。有时偶尔想起她来,我母亲便唠叨两句,说,也不知庞壮英咋样了?是不是在北京城里享清福呢?

庞壮英长得人高马大,粗粗壮壮,人称大洋马。我们当地女人大都偏瘦小,庞壮英算是个例外,所以记得她的人挺多。

老虎嘴就在江边,因村头有一座山,山口形似老虎张开的嘴巴而得名。这地方过往的船只多,来往的客商多,久而久之,便繁华起来。然而所谓的繁华并没有让老虎嘴人过上好日子,反而因为交通便利,使当地不少青壮年男子染上吸鸦片烟的毒瘾,给弄得倾家荡产。

庞壮英的男人皮国定就是个有名的大烟鬼。

皮国定长得又黑又矮,父母早就死了,按说像他这样的男人,是很难讨到老婆的,因为他是个杀猪匠,有一门混饭吃的手艺,家里还算殷实,所以娶到了庞壮英这样能干的老婆,生下了儿子皮小栓。原本一个蛮不错的小家庭,却因为皮国定吸食鸦片烟,走上了不归路。

随着皮国定毒瘾日增,人瘦得像麻秆一样,一阵风能吹跑。他索性也不去杀猪了,也干不动了,仅剩下一件事——变着法儿变卖家产买烟土,两亩薄田被他偷着卖了,家里但凡值点钱的东西,都被他卖了,只剩下两间石头房子搬不走。如果不是因为老婆庞壮英身高力壮,打不过她,他真想把她捆上卖给别人。县城里有个戒烟局,听说那里卖戒烟丸,挺管用,庞壮英特意翻山越岭赶五十多里山路,买回了戒烟丸。然而皮国定服下之后,丝毫不顶用。

毒瘾是扛不住的,皮国定居然打起了儿子的主意。儿子皮小栓十岁了,长得虎头虎脑,蛮可爱的。皮国定和一个外地客商密议,一番讨价还价后,把皮小栓作价一公斤烟土,并且约好黄昏来临时,在江边老码头一手交人,一手交货。那天庞壮英不在家,皮国定用两颗糖豆哄儿子跟他到江边玩弄,时间一到,拽上儿子进入客商的小船。

千钧一发之际,庞壮英赶来了!她冒死跳上小船,一把抢过儿子,抱起来跳到岸边。经此一劫,庞壮英杀死皮国定的心都有了。

庞壮英没有别的办法,她只能把男人捆起来,绑在石头房子里面,扔给他一点吃的,再放上一盆水,带儿子回了娘家。以前也用过这个办法,只是她忍受不了皮国定的哀号和哭求,两三天之后,心一软,又把他放了。这一回,庞壮英是铁定了心——戒不了大烟,干脆饿死他算了!为了防止他的哀号引来看热闹的人,庞壮英用破被褥把小窗户和门缝堵得严严实实,不把耳朵贴到门上,外人听不到里面的哭号。其实这个时候,瘦得要死的皮国定已经没有多大力气哭叫了。

七天之后,庞壮英回家,打算为男人收尸。如果男人真的死了,她会背上谋杀亲夫的罪名,遭人指责,皮国定的族人若去报官,官府肯定会治她的罪。她一路盘算着,既希望男人已死,又希望他还有一口气,她把他救活,他的鸦片烟瘾也因此而戒掉了,一家三口重新过以前那样的小日子。

快到老虎嘴,她看到很多村人背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往外逃,一打听,原来是官府说的“红匪”队伍打杀过来了。熟悉她的人喊她一块逃。她牙一咬心一横——家里没一样值钱的东西,男人还不知死活,怕个啥子哟!自己若是被匪兵抢了去——给谁当老婆,也比给个大烟鬼当老婆强!

她壮起胆子,朝村子里走去。目力所及,果然看到很多扛枪的人,穿着杂七杂八的衣服,操着听不大懂的山外口音。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兵并不放枪杀人,也不抢东西,见了她,还有人冲她笑。她还看到,有些兵在照顾那些没来得及跑掉的老人和孩子。她更加不怕了,快步走进自家破烂的小院。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看到了自己的男人——该杀的东西,居然还活着。已被人从石头房子里拖了出来,此刻正躺在泥地上晒太阳,好像吃饱喝足了,见了她,脖子一扭,根本不搭理她。

她上前问他,你个龟儿子,还吸不吸?

他脖子又是一梗,白眼一翻,说老子活一天吸一天,你个鬼婆娘,有种一刀捅了老子。

她气急败坏,打心眼儿里恨那些兵救活这个本就该死的男人,突然猛扑上前,使劲揪男人的耳朵,扇他的耳光。男人杀猪一般号叫,引来了几个兵,把她给拖开了。她向他们哭诉男人的恶行,说你们既然救活他,他就是你们的人,得把他带走,这个家容不下他,他不死,我和儿子就得死!

兵们大概听懂了她的意思,安慰她一番,放下一小袋杂粮,就离开了。没过几天,男人毒瘾发作,趁她不留意,又把那袋子粮食拿去换了一撮烟土,一股脑儿全吸进去了。

半月后,这一带都成了红军的天下。红军在花溪镇开办了戒烟所,免费收治周边的大烟鬼。庞壮英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当即把皮国定捆上,不顾他的叫骂,也不管众人的嘲笑,把他扛到了三十里外的戒烟所,往地上一丢,对红军的人说,你们不是要“扩红”吗?治好了,你们把他带走,他杀猪是把好手,杀起人来也不会含糊;若是治不好,就把他丢嘉陵江里喂鱼吧,反正他回去也是个死!

庞壮英头也不回地走了。

约莫过了一个月,皮国定竟然晃晃悠悠地回来了,把个庞壮英吓一跳。看上去他胖了许多,脸上有了血色,脚底下有根了。她仿佛不认识似的望着他,他脸红了,小声说,戒了,这回真戒了。

以前没听说过有谁真的戒掉大烟,如果男人真能戒,那红军就是她一家的救命菩萨。然而庞壮英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担心他回家来,再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一块,说不定还会吸上,便说,你咋不留下呢?

皮国定说,留下免不了打仗,我怕死嘛。

庞壮英说,你哪像个男人?咋不睁眼看看人家红军,人家为啥子不怕死?

皮国定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拿起破扫帚扫院子。

庞壮英一把夺过扫帚,推他一把,说你赶紧给我回去,家里没你的饭。

皮国定像个草鸡一样蹲在地上,双手抱住脑袋,不吭声。庞壮英不依不饶,非要把他赶回去不可。逼急了,他咕哝道,人家红军队伍上还有女兵呢,和你年纪差不多,你咋不去?

这话还真让庞壮英呆愣了好一阵。前些日子,有人来老虎嘴“扩红”,敲锣打鼓的,声势闹得很大,有几个后生跟着去了,但没有一个女的愿意去。来的人里面,就有个女兵,自我介绍说,她叫廖福青,老家在大别山,家乡比这一带还穷。廖福青上门来动员庞壮英,口口声声叫她大姐,夸她身板好,大脚板,是块当兵的好材料,希望她带个头。庞壮英从没想过这事,摇摇头拒绝了。廖福青不甘心,继续给她讲革命道理。她说,我走了,我儿子咋办呢?他才十岁多点。廖福青说,我们红军要在这里创建根据地,一时半会儿不会走,过几年,等你儿子长大了长高了,也可以参加红军呀,我们队伍上就有不少小兵呢。庞壮英最后说,我男人要是……死了,我就跟你们走。

此刻,男人不但没死,而且健康地回来了。不过,让男人这么一激,庞壮英倒是真像个男子汉那样,胸脯一挺说,你怕死,老娘不怕!你不去,老娘去!

庞壮英就这样参加了红军。

庞壮英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妇女工兵营,她身体棒,干活一个顶仨,不惜力气,不多时就有了大洋马的绰号,当上了班长,很多人都知道她。她的儿子皮小栓也参加了儿童团,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盘查路条。工兵营就住在离老虎嘴不远的古镇,母子俩经常见面。皮国定在村里晃荡了一阵,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撑不住,终于开了窍,最后也积极要求参军。

皮国定虽然戒毒成功,但是落下了双手震颤的毛病,无法瞄准,打不了枪。红军便把他分派到一个连队当炊事员,可以发挥他杀猪宰牛的特长。

又过了一年,皮小栓个头长高了,身体壮实了,庞壮英便向上级提出,让儿子也参军。因为小栓只有十一岁多,年龄太小,没人要。庞壮英急了,到处扬言,你们不要小栓,我就退伍,带儿子回家种地去。最后总供给部的首长出面协调,小栓才得以如愿,到三十军下边的一个团当勤务员。

庞壮英一家三口全都当红军,在当时曾经轰动了一阵子。

一九七七年夏天,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赖正民同志官复原职,回到国务院某部担任部长。赖正民原是红四方面军的团政委,当年在我们这一带战斗过,重要的是,他夫人名叫廖福青,是庞壮英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我到党史办工作后,曾致函赖、廖两位革命前辈,想通过他们打探庞壮英一家人的消息,很快得到回音。

我立刻买票赶赴北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也顾不上休息,打听着摸到某部大院门口,递上介绍信。不一会儿,出来一位同志,说是赖部长的秘书,很热情,问明情况后,派了一辆小车,直接把我送去赖部长家。

廖福青大姐刚从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回来,看上去身体很虚弱。听说我来了解庞壮英的情况,她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讲起她所知道的庞壮英。

长征开始后,庞壮英担任工兵营二连的排长,廖福青担任二连指导员。工兵营的任务主要是配属各兵站运输粮食、物资,或者到总医院驻地抬运伤病员。每一次庞壮英都是抢着干重活累活,她所在的排是二连的主力,经常受表彰。别人劝她注意休息,别累坏了。她自嘲说,不存在,我是大洋马,我不出力谁出力?

长征途中,部队先后两次翻越大雪山,三次穿过茫茫水草地,历尽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困苦,工兵营有不少女同志牺牲了,庞壮英依靠身板好,顽强地挺了过来,她排里的女兵王新平小时候缠过脚,走路摇摇摆摆,很不利索,途中都是庞壮英搀着她走,或者干脆背上她走。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总是行军打仗,部队分散,庞壮英没见过丈夫和儿子,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他们见上一面,尤其是儿子,她时时惦记。一天,有个熟悉的老乡给她带信,说是老皮进步了,当上了伙夫班的班长,她很高兴,休息时间特意跑到野地里逮到一只野兔,剥了皮煮成肉汤,请全排同志喝。不久,又有人告诉她,说她儿子小栓又长高了,跟大人一样了,请她放心。她高兴得眼泪都下来了,找张纸片,歪歪扭扭写了几句话,请人家捎给儿子,要他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听首长的话,完成好任务之类。

后来这张纸片转来转去,最后到了廖福青的手里。廖福青心情沉重,好几次都想把字条还给庞壮英,或者撕碎丢掉,最终还是没舍得,掖在了自己身上。

一九三六年八月,红军攻打岷县县城。皮国定往前沿阵地送饭时,被一颗流弹击中牺牲。消息传来,廖福青和连长商量,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庞壮英。庞壮英听闻后,眼圈红了红,硬是没落泪。廖福青陪着她,过了好久,她才叹口气,开口道,队伍要是不来,皮国定早就死了,是红军救活的他,他这条命献给红军,值了。

又说,只要他不记恨我就好……

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出征之时,队伍里有一千七八百名女兵。西路军失败后,这些女兵部分牺牲或失踪、失散,大部成为马家军的俘虏。

幸运的是,廖福青和庞壮英、王新平三人既没牺牲,也没有成为俘虏,她们换上男人的服装,用刺刀割去头发,趁乱逃了出来。

如果不是由于庞壮英身高力大,一路照顾,廖福青和王新平也许很难逃出来。三人一边乞讨一边赶路,沿着祁连山北麓的戈壁滩,一路向东走。她们的目标是,迎着早晨的太阳,向东,过黄河,到陕北。

一路上,敌人盘查很严,三人在一起目标大,廖福青提出,分开行动。需要一人打前站,庞壮英自告奋勇先走一步。一天,当她向一个牧羊的汉子问路时,那汉子一听口音不对,便吹响了口哨,唤出两条护羊犬,朝她猛扑过来……

西北这一带由于马家军的宣传,老百姓都视红军为洪水猛兽,所以见了外地口音的人,就会痛下杀手。庞壮英手无寸铁,加之连日饥饿,人已经没多大力气了。等到廖福青、王新平赶上来时,发现庞壮英被咬得浑身是伤,血肉模糊,一截肠子也被恶狗扯了出来,人已昏迷过去。

二人赶紧把庞壮英抬到附近的一个破窑洞里,替她包扎伤口。庞壮英醒过来后,说她很饿,很渴,催促二人出去给她搞点吃的,再弄点水来喝。两人只好出去找吃的喝的,等到返回时,却发现庞壮英已经把随身所藏的一块大烟土吞了下去!而这块烟土是突围之前,连里发给她当作路费使用的。

此时,廖福青看到,庞壮英脸色发青,口吐白沫,浑身搐动不止,呼吸困难,这正是毒性发作的征兆。廖福青和王新平赶紧往她嘴里灌水,指望她能把大烟土吐出来。庞壮英却把牙齿咬得紧紧的,撬都撬不开。廖福青把她揽在怀里,哭着说,大姐,你不该这样作践自己呀。

许久,庞壮英才断断续续吐出几句话,说我这样子,好不了啦,活不成啦,你们别受我拖累,赶紧朝东走。停了停,又说,廖指导员,以后见到我儿子,就说他妈妈革命到底了……他叫皮小栓,在三十军八十九师当勤务员……

廖福青差一点把那张纸片掏出来——其实早在一年之前,皮小栓就牺牲了,连里的人几乎都知道,就是没敢把噩耗告诉庞壮英。此刻,廖福青想告诉庞壮英真相,但到最后还是忍住了,她流着眼泪冲庞壮英频频点头,请她放心,日后一定照顾好小栓。

天黑之后,廖福青和王新平在附近挖了个土坑,草草掩埋了庞壮英,廖福青还把那张纸片放在了她遗体的胸口上。

庞壮英至死都不知道儿子已牺牲了。

回到县里,我向党史办领导汇报了庞壮英一家三口的情况。党史办联合民政局,上报县委同意,在烈士陵园为庞壮英、皮国定、皮小栓三位烈士立碑。墓中没有什么遗骨或者遗物,只是一座空坟。

他们一家人活着时没能团聚,牺牲四十多年之后,终于在故乡团聚了。

第二个故事:罗秀娥

当年凡是见过罗秀娥的人,都说她美极了——高高的个头,长长的秀发,白净的鹅蛋脸盘,深潭一样清澈的眼睛,小巧玲珑的嘴巴,不大也不小的脚板……在老人们的记忆之中,她简直就像个天仙一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罗秀娥是我们北江县最美丽的女人。

罗秀娥是罗坝人,罗坝在县境的最北面。她家里不穷,但也不算富,三间房,四亩地,一头牛,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个小康之家。红军过来后,打土豪打不着她家,分田地也分不着她家的。

红军盯上的,恰恰是她这个人。

罗坝不少男青年参军入伍,也有几个女娃子进了队伍。不断有人上门动员罗秀娥,她渐渐就动了心。可是她的父亲罗大才死活不同意,说女娃子当兵,到男人堆里混,怕没好下场。罗秀娥只要态度一坚决,老罗要么作势上吊,要么拿把菜刀做抹脖子状。

因为父亲的阻拦,她迟迟参不了军。

女大不中留,老罗两口子合计,赶紧给她找个婆家,嫁掉算了,免得惹是生非,招灾引祸。可是那年头,方圆百十里内有点钱的,都被红军打了土豪,嫁个穷鬼嘛,老罗实在不甘心——鲜花插牛粪上,哪个当父母的,也不愿意。

老罗只能盼着红军早点离开,好让女儿断了参军入伍的念头。

然而红军迟迟不走,老罗心急火燎的。

一九三三年底,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限三个月将川陕边区红军肃清。刘湘调集四川所有兵力共一百一十个团二十万人,分为六路进行围攻。这便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有名的反“六路围攻”战役。

仗越打越大,伤员下来的多,红军医院里住不下,村苏维埃的人找到老罗,希望他家接收一个伤员,当然不能白侍候,红军按月付给他家五块大洋。阻挠女儿参军,老罗已经给闹得有点灰头土脸,这回他得表现一下,于是他一拍胸脯说,要啥子钱哟,来我家住半年,我也管得起饭!

当然,钱还是照章收了。

伤员送到罗家,居然是个大官,团长!老罗虽然没啥子文化,但官衔大小还是能分清楚一些的,团长最起码不比县太爷小。

这让老罗很有面子。

渐渐地,摸清楚了,这位团长姓潘,大名潘之圃,湖北黄安人,放牛娃出身,孔武有力,气宇轩昂,打仗不要命,当兵没几年就干上了团长,战功累累,此时年仅二十五六岁。

潘团长的伤不太重,左肩胛上中了一枪,右大腿上中了一枪,子弹取出后,红肿还没有消退,需要每天上药、清洗、换纱布。老罗年轻时候跟一位叔叔学习过几天劁猪,懂一点兽医,照顾潘团长没有一点问题,他婆娘罗朱氏和女儿负责做饭,每天不是炖老母鸡、熬鱼汤,就是蒸腊肉、烧排骨,侍候得潘团长舒舒服服。

潘团长和老罗一家混熟了,经常讲他的战斗故事,讲得津津有味,惊险刺激,不仅老罗爱听,他婆娘罗朱氏和女儿也很快着迷。

一个多月后,潘团长养好伤归队去了。临走,潘团长冲老罗两口子行军礼致谢,眼含热泪,说罗叔罗婶是他的恩人,永生不会忘。

令老罗意想不到的是,女儿秀娥竟然和他好上了!

秀娥再度提出参军,跟潘团长走,跟红军走。并且誓言:生是潘家的人,死是潘家的鬼;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

老罗两口子彻底傻眼。老罗虽然身处深山小地方,但是国家大事还是知晓一点,晓得国民党厉害,共产党不行,如果女儿嫁个国民党的团长,他会欢天喜地的,而嫁个共产党的团长,他心里是很不踏实的。老罗有这样的想法丝毫也不奇怪,毕竟那时节共产党还很弱小,形不成多大的气候。女儿嫁共产党,成为“红属”,终归有杀头的危险。

因此,还想故伎重演。然而这回却轮到秀娥作势上吊,或者拿起菜刀做抹脖子状。罗朱氏抱住女儿哭天抹泪,劝老罗,既如此,不如认下这门亲吧,这都是命啊!

老罗叹口气,居然落了泪,背过身去,说娃儿,随你去吧,各人有各人的命,你不后悔就好。

上级很快批准潘之圃与罗秀娥结婚。罗秀娥同时入伍,到红军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在当时,就有人瞎揣测——潘团长因为看上罗秀娥,才到罗家养伤的。你想想,他堂堂一个团长,红军医院难道还盛不下他吗?但猜测归猜测,北江最美丽的女人罗秀娥嫁给英雄团长潘之圃,这个事实是无须考证的。

反“六路围攻”进行了十个月,虽取得胜利,但是苏区已面目全非,到处是荒芜的土地,逃难的人群,人力、物力、财力都损失极大,疾病流行。说到底,没法待了。红四方面军决定向川甘边境发展,同时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

这个时候,罗秀娥临盆待产。

说实在话,这个孩子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孩子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红军这一次是战略转移,也就是放弃这片根据地。这两年多,他们在川陕边,与川军可是结了大仇,他们一走,川军回来必然报复,凡是与红军沾边的,都会面临杀头坐牢的风险。老罗女儿嫁了个红军团长,树大招风,全县的人都晓得,他们两口子恐怕早就上了川军的黑名单。

老罗和秀娥商量,秀娥跟丈夫商量,之后,党组织希望老罗夫妇放弃家园,跟随红军大转移。像老罗这种情况的人,有很多,大多数选择跟上队伍。

老罗夫妇下决心跟红军走,他们随同各路勤杂人员,跟在突击部队后面渡江。可是,秀娥这时候还不能走,因为她即将生产,挺着个大肚子渡江,说生就生,那太危险了,生下孩子卸下包袱之后再走,是最稳妥的。

后来我们晓得,强渡嘉陵江战役进行了二十四天。仗打到第十八天的时候,罗秀娥生产了,是个男孩,大胖小子,太可爱了。潘之圃插个空从前线跑回来看望母子二人,满眼的爱意。他给儿子取名潘红亮,小名叫亮亮。产后的罗秀娥身体虚弱,小声问丈夫,孩子咋个办?潘之圃想了想说,一切听组织的。他停留不过五分钟,又火速返回前线,就没和罗秀娥说上几句话。

儿子出生,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却愁坏了罗秀娥。部队转移,按照惯常的做法,孩子要么送人,要么寄养——找个可靠的人家,留下一笔银元,承诺革命胜利了,回来认领云云。如此骨肉分离,生死两茫茫,简直就像剜母亲的心,割母亲的肉——医院的同志抱走孩子时,罗秀娥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

收留小红亮的,是个猎户,住在很高的山上。前去送孩子的人回来没多久,猎户夫妇抱着孩子追来了——原来小红亮啼哭不止,发高烧,脸通红,嗓子都哭哑了,几次闭过气去,猎户夫妇担心孩子会死掉,良心难安,便又给送了回来,而且无论怎样做工作,他们就是不愿意再收留这个小病孩。

无奈,罗秀娥打算缓走几天,一边给孩子治疗,一边寻找新的人家。

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家收留一个小病孩,硬着头皮带走吧,前路迢迢,给部队增加很大麻烦不说,很显然孩子很难存活下来。犹豫纠结之中,罗秀娥一再拒绝领导让她立即转移的安排,她是能拖一天是一天,一心只想等孩子病好,以便找户好人家收留他。

就因为这么一耽搁,她错过了撤离的时机。

战役打到二十四天时,该走的都走了,亮亮还在发低烧,罗秀娥决定带孩子上路。

他们最后一批撤离。不料想因为动作迟缓,在嘉陵江东岸,被川军邓锡侯部的一个团兜了屁股。这个团号称老虎团,很能打,这个团的团长凌耀龙率部冒死穿插,日行百里,成功截获一批红军的老弱病残。

负责保护这批老弱病残的一个连被川军打垮,分配给罗秀娥的两个战士阵亡。长征,罗秀娥只迈出了第一步。她往脸上抹一把黑泥巴,扯乱头发,然后紧紧抱住怀中的婴儿,祈盼上苍保佑,让她和儿子躲过这场灾难。然而,还是被抓住了。

母子二人被带到凌耀龙面前。凌团长原本想讯问出一点情报,然后把她押送军部邀功。可是一见面,他立马改变了主意。

他提出一个要求,只要她答应,不仅可以保证她们母子平安,而且给孩子治好病。如果不答应呢,后果很可怕——把红军小崽子丢嘉陵江里喂鱼。

罗秀娥脸色煞白。她蹲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是罗秀娥的美貌救了她们母子。

不久,罗秀娥带儿子住进巴中的一座小洋楼,她成了凌耀龙的女人。准确一点说,她是他的外室,他在成都有正房太太。

她纯粹是为了保住儿子的性命——当然也是为潘家保留住这棵弱小的根苗,才忍痛忍辱忍恨委身给那个人的。如果不是这样,她作为红军女战士,宁死也不会这么做。

凌耀龙对她和儿子还算不错,有空就回到巴中小住几日,一点不嫌弃她曾是红军团长的老婆。为安全起见,她改了名字隐居,从不抛头露面。据我后来考证,红军此时已把她列为失踪人员,在川西征战的潘之圃团长认为妻子已经牺牲,儿子亮亮也没了,情绪低落了好一阵子。

如果不是后来爆发了抗日战争,罗秀娥和亮亮的命运将会是另一种样子。日本鬼子占了东北,占了北平,又挥师进攻华北,国家危亡悬于一旦。远在西南一隅的川军中的铁血男儿誓言抗日,老虎团团长凌耀龙写了份血书呈交给邓锡侯和刘湘,要求率部出川抗日,愿意慷慨赴死。得到批准后,龙部随川军主力远征三千里,一九三七年底到达河北娘子关,与日军血战竟日,凌耀龙团全军覆灭。

好长一段时间,罗秀娥(虽然改了名字,我还是这样称呼她)并不知道男人阵亡的消息。一天,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突然闯进她住的小楼,不由分说,把她和孩子赶了出去——后来得知,人是凌耀龙在成都的大老婆派来的,凌活着时,那女人不敢对她怎么样,凌一死,还客气啥?大老婆都是这么对付小老婆的。

幸好她平时攒了一点私货,用那笔钱在城中租了两间小房子,母子二人过上无人打搅的日子。但是积蓄毕竟有限,坐吃山空,三年后,那点钱花光了,房东往外撵人,她央求人家再宽限几日,她出去做工挣钱。房东见她姿色颇佳,一点不输未婚女子,遂提出,给她介绍个有钱的朋友。她不干,房东便吹胡子瞪眼把娘儿俩赶到了大街上。

两人在大街上流浪,偶遇两个地痞流氓挑衅欺负。斜刺里冲出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三拳两脚打趴下那两个流氓,救了二人。她千恩万谢。那人说自己是北江人,来巴中办事,姓刘,名德福,是北江保安大队的队长,如果需要,愿意给她提供帮助。

你可能猜出来了,这个场面是那个姓刘的人一手导演的。的确是这样,房东想把罗秀娥介绍给刘德福,没有得逞,刘德福垂涎她的美貌,便使用这个手段,试图达到目的。

走投无路的罗秀娥携幼子悄悄随刘德福回到北江县城。当然,她这回做的,仍然是人家的二房。

据我后来考证,这个时段,八路军晋冀鲁豫部队某团团长潘之圃,在与妻子罗秀娥失联八年之后,终于接受了一位女文工团员的爱情。

罗秀娥再次改了名字,她叫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坚决不同意老刘给儿子潘红亮改名换姓,红亮只要活着,就得姓潘。

刘德福手下的保安大队,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们大巴山那个地方,历史上就以土匪多而闻名,各个山头都有盘踞的“好汉”。红军来了后,匪患基本肃清,红军一走,土匪又像乞丐身上的虱子一样,越生越多。十四年抗战,日本人没到过这个地方,共产党也没来这里发展,保安大队的对手主要是土匪。刘德福剿匪有功,抗战胜利那年,擢升副县长。

刘德福在副县长的宝座上仅仅坐了三个月,就遭到了土匪的报复,他的仇家实在太多了——一天晚上,他喝了酒,摇摇晃晃到罗秀娥这儿来就寝,掏钥匙开门时,被人从后面打了黑枪,他当场死亡,跟随他的两个护兵一死一伤。

失去靠山之后,罗秀娥特别想找一户好人家,过正经日子,而不是像当初“嫁”给凌耀龙和刘德福那样,是极其无奈之下的选择。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亮亮拉扯成人,将来把孩子交给他的亲生父亲潘之圃。亮亮这时候已经十岁多一点了,虽然吃穿不愁,但因为整天跟着母亲担惊受怕,惶惶不安,发育不良,身不高体不壮,很瘦弱的样子,而且不爱说话,夜里老是突然惊醒,一身冷汗。

一九五〇年春天,罗秀娥因为数次改名换姓,她的真实身份已经无人知晓,加之她乐善好施,和寨子里的人相处很好,大家对她很友好,还把她介绍给牛头寨最老实憨厚的佃户秦万里。

就这样,罗秀娥最终成为农民秦万里的妻子,她这时的名字叫余秀珍,嫁给秦万里后。

当然,潘红亮绝对不能改名换姓。

大约一九五六年春天,一辆吉普车沿着险峻的盘山土路,开到牛头寨外面停下来,车上下来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朝秦万里家走去。许多年之后,我们党史办才搞清楚,这个人是潘之圃。

一九五五年授军衔时,在华东某省担任省军区副司令的潘之圃被授予少将军衔,罗秀娥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给他写了一封信。次年,潘之圃借来成都开会的机会,转道北江,来到秦万里家。据传罗秀娥没有让他进屋,隔着门缝和他说话,告诉他,她把他的儿子养活养大了,为了亮亮,她尽了全部所能,希望他把儿子带走。

另外他们还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

不久,潘红亮果真去了华东某省的省城。但是仅过了半年多,红亮又回来了。红亮这时候已经二十一岁,却一点不像他的亲生父亲,他胆小怕事,生性懦弱。据说他在父亲的新家住着不习惯,父亲和后妈又生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他和他们不合群。

潘之圃后来再也没有到过牛头寨。红亮好像也没有再去见他的亲生父亲,他一直住在寨子里,娶妻生子,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一九七三年前后,县里为我们党史办配了一辆212北京吉普,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姓胡。小胡和我们混熟后,告诉我们,他的舅妈就是一位失散的老红军。当时武斗虽然不搞了,但是工作还远远没有走上正轨,加上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失散的老红军,所以他的话没人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小胡告诉我,他舅妈原来的名字叫罗秀娥,年轻时嫁过红军的一个团长,后来失去联系,最后才嫁给他的舅舅秦万里。我不由一愣。小胡又说,他舅一个老光棍,又穷又丑,能讨到那么漂亮的婆娘,一辈子感激政府呢。

我心里记挂这件事,想找个时间去牛头寨看看。可是一忙再忙,单位天天组织政治学习,开批判会之类,忙起来就把这事往脑后丢。秋末,终于争取到一天时间,车也要好了,可是偏又赶上大雨,到牛头寨的路本来极难走,遇雨山区塌方很可怕,只好作罢。

好像是一九七四年九月份,我突然想起这件事来。小胡告诉我说,他舅妈已于春天去世,舅舅上个月也走了。

我有些发懵。随后,我们还是赶去了,爬了一个很高的坡,来到秦万里夫妇的坟头前,摆上三个苹果,鞠了三个躬。

我记得坟前立了一块粗石碑,上面刻着“父秦万里 母余秀珍之墓 儿潘红亮立”等字样。

一九七七年之后,我们党史办多方搜集罗秀娥一家人的有关情况,为此我多次到罗坝等地走访,还给住在北京的潘之圃将军写过好几封信。据我考证,当年跟随红军长征的罗秀娥的父母,很可能牺牲于川西地区,具体情况不详,当然也无法确定他们的埋身之处。长征途中牺牲的人太多了,在我们北江,不少村寨几乎家家有烈士,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没办法在烈士陵园为他们单独立碑,只能归类到无名英雄碑下。

我常常想,如果罗秀娥能够多活二十年,我们完全可以为她恢复真名实姓,并且赋予她一个失散老红军的庄严身份。

……

尾声:

是的,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过去的世界,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也都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恐怕很难理解,当年为什么有那么一批人,舍命弃家,赴汤蹈火,啥也不顾。而那些故事就发生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今天我写下这几个陈年往事,是想提醒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曾经有过那么一批先人,他们和我们是同一个血脉。

只是——不知有几人能看到?

陶纯,山东省东阿县人,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著有长、中、短篇小说约500万字,多次获得军内外各种文学奖项。现居北京。

主要作品:《一座营盘》《浪漫沧桑》《天佑》《秋莲》《旋转》《美丽家园》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