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来了,雪儿化了,草儿发芽了,就要春暖花开了。”这是昨天去祭扫时侄女说的一句话,它始终萦回在我的脑海中,淡淡的一句话,温情浓浓,希望盈满胸怀。希望这东西,不论是人对人,还是人对自然,总是能打动人,它是加速血脉奔流的动力。憧憬着“就要春暖花开了”,我遐思无限。
前一段日子,龙江大地上总是风雪不停,加上疫情纷纷乱乱,闹得心绪不宁,似乎有一个情节在心里起起伏伏,即不能写成明明朗朗的诗文,又茫茫然然的期待着,就这样在期待里守着一份无奈。就蜷缩在沙发里反复咀嚼海子的诗: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什么一定要从明天起呢,因为明天是未知的新鲜的不可预测的,明天有余地有盼头有的是希望,把一切放到明天,既激励自己也激励别人。
在全体中国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终于看见了明天的曙光了。“抗疫”形势越来越好,连续二十多天数字喜人,人们可以有序的出行了。农历三月,尽管咋暖还寒,但天空是明朗的,阳光是温暖的,微风是和煦的。在融融春光里,人们都穿上了缤纷绚烂的春衫,脸上洋溢着笑容,和我们怀里捧着的鲜花遥相呼应,往日街上的灰暗一扫而光。
北国春天的郊外,虽没有桃花灼灼柳枝悠悠,却也是天朗野阔。用脚踢一踢田垄上松松的土,那润润如膏的温软,让你的心微微颤动;阡陌间那若有若无的莹莹草色,让你的喉咙痒痒的,你想唱你想吼;耸起鼻翼使劲儿嗅嗅,仿佛缕缕清雅的香荡满了心扉。悸动的思绪在飞翔,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澄(怀味象”:好想给每座山岭每条沟渠都起个名字,好想告诉所有的至爱亲朋,我现在置身于幸福之中!
清明——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寄托情怀的仪式,穿过几千年的悠悠岁月呼啸而来,注定会承载极其厚重而丰富的内涵,它让人懂得感恩、铭记追思。或许可以把它定义为华夏民族的另一类图腾,这个日子镌刻的是一段段惊心动魄又令人回味无穷的过往。诸如,介子推的仁道孝道,晋文公的王道霸道;还有,轩辕黄帝的神道天道;还有,随着春天的脚步,人们出门踏青游山水,迎春赏花荡秋千,南方的很多地方还要过“花朝节”。总之,美好是不容错过的,程序繁复而简单的:祭祖——悼念——迎春!
传说,早已没入历史长河的漩涡里,而它留下的深深的屐痕,是如今人们祭扫的一个藉蕴,祭奠缅怀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牺牲的人们,愿他们的英灵不朽,这是公祭。而私祭,更是谁都不能免俗——清明上坟,给故去的亲人烧几张纸钱,供些水果鲜花,寄托敬意,表达思念。
而今年祭奠的内容,还应多加一项,遥遥地为那些因“新冠肺炎”离世的人们寄去我们的哀思,愿他们泉下有知。特别是那些为抢救病人而付出生命的白衣天使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盼望明天的希望,在大家都沐浴春天的阳光时,他们应在天堂里微笑着俯瞰大地。
一抹明媚的春光,竟蕴含着千古的妖娆。一片片纸钱燃起了灰烬,如黑色的蝴蝶,飞舞长天,融入红尘,象征着过往和哀思;一束束白色的菊花,在初春的冷风里凋零,代表着敬畏和祈祷;目送那些黑蝴蝶,挥洒那些白花瓣,任幽思飘飞。而记忆却如同那些幽幽飘飞的黑蝶和白花,在某一次不经意的转身时,某一个眷恋的回眸中,于心底某一处静谧的角落悄然开放,溢出浅浅的芳香,零落在岁月的指尖。
春,你带给我的礼物是期盼——雪化了,我期盼着青青草儿能一夜绿满天涯;天暖了,我期盼着璀璨的花儿能一天竞相绽放;也期盼着“疫情”快点过去,更期盼着聆听鸟叫蛙鸣的天籁之音,还有那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还有......
在这个清明时节,我遐思无限......
作者简介:王春阳,笔名林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兼哈工大对外汉语客座教授,《黑龙江教育》专栏作家,哈尔滨市语文研究学会会员,哈尔滨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近年来在多家微信平台——诸如《作家在线》等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