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罗伟章:作家心里要有一束光

发表时间:2022-08-31  热度:

   继《声音史》《寂静史》之后,罗伟章以“史”为名的第三篇小说《隐秘史》也面世了。

今年春天,《隐秘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其实小说写于《声音史》之后、《寂静史》之前,它的故事和《声音史》一样发生在大巴山深处的千河口,那里有东院、中院、西院三层院落。因一次意外,中院的桂平昌发现了隐秘洞口里的一具白骨,他渐渐认出白骨就是消失的邻居苟军,也想起了自己与苟军的恩怨种种。那白骨真是苟军吗?是桂平昌杀了苟军吗?这是一个关于心理隐痛的悬疑故事,它开了一道口子,让读者在浑然不知的叙事圈套中滑向灵魂的深渊,拷问人性和良知。

叙事的魔力不仅于此。熟悉《声音史》的读者会发现,《隐秘史》和《声音史》这两部小说有着非常奇妙的关联。《隐秘史》开篇就告诉读者,《声音史》的主人公杨浪又出现了,只不过这次作为一个背景存在。而桂平昌和苟军也曾在《声音史》里留下过身影一二。事实上,在《声音史》写到这对邻居时,罗伟章已经发现了一处“裂缝”,他暗暗告诉自己,等走完了《声音史》那条路,一定要再回来面对它。他没有食言。

在后来的凝视中,他还发现裂缝实为深渊。“刚开始写作《隐秘史》,我并不知道那条裂缝的性质,我跟随主人公桂平昌,试探着逼近,然后伸长脖子,然后弯下腰,然后蹲下去,结果发现,这样做根本就不够,于是腰系悬绳,坠下崖壁,既惊恐又期待地去触碰那个谷底。”但他也坚信一点:作家凝视深渊,自己却不能成为深渊,“无论进入多么巨大的黑暗,作家的心里都要有一束光。”

那么,在写《隐秘史》时,他心里的那束光是什么?近日,罗伟章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这一次对谈不仅从新近出版的《隐秘史》聊到他的“三史”小说,还从去年备受关注的《谁在敲门》聊到他的乡土世界,他的文学的故乡。

【对话】

对“完整”的向往,也就成为了光

澎湃新闻:三篇以“史”冠名的小说(《声音史》《隐秘史》《寂静史》)都和声音有关。不仅这三篇,你的小说经常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连对“无声”都有细密的感受。我首先好奇一件事,在你的所有感觉中,听觉是最灵敏的?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对声音别有感受?

罗伟章:是的,是这样的。在我六岁的时候,我知道了声音对我的意义。我在别处也说过,我母亲在我六岁那年去世了,别人有妈叫,而我没有了,别人叫妈妈的声音就对我形成最深的伤害,也引发最深的渴望。后来我发现,相隔几匹山梁,我也能听见别人叫妈,声音渺茫,却异常清晰。久而久之,另外的声音也加入进来,比如阳光的声音。母亲去世后,我就喜欢独自一人,上学,干活,都如此,钻进莽莽林子,四野无风,山川肃穆,鸟鸣终止,只有阳光穿林打叶的声音,当太阳被云层遮没,那声音就消失了。再比如蜜蜂飞舞的声音,它们不在近处,是在远处,但能听见。《寂静史》当中,我写林安平听见蜜蜂在苍茫群山里振动翅膀,那时候的林安平,就是我。声音里有性格,有呼唤,有诉求,有悲和喜,有表露和掩藏,有既往生活的刻痕……因为听得见这些,所以在我这里,万物没有分别,微物也可成神。

澎湃新闻:这番对声音的讲述真好。从声音来说,新面世的《隐秘史》特别听到了人的心声——那些难以对他人言的声音。这部作品源于旧作《声音史》中的一条裂缝,也就是桂平昌与苟军这对邻居的冲突,并直接以桂平昌的“内心戏”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写法?

罗伟章:选择一种写法,与题材有关。我们说内容决定形式,有它的道理。但也绝不是真理。对形式的选择,同样会左右内容的走向。形式内在于内容,内容又何尝不内在于形式。就《隐秘史》而言,既然是对“裂缝”的探望,证明不显形于外,“深入”自然就成了关键词。

前几天就《隐秘史》做了个对谈,阎连科先生站在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视野上谈论《隐秘史》:“《隐秘史》超越了我们所说的事实的真实、可能性的真实、可验证的真实,抓住了灵魂的精神的东西,提供了‘无法验证的真实’,这是它的了不起之处,有了这本小说,我们可以讨论中国的小说了。”阎老师的赞美我当然很受用,但我更多的是从受启发的意义上去看待,比如“无法验证的真实”,就是一个文学的美好概念。在作家眼里,真实不是一种,而是有很多种。同时也可以帮助我回答你的问题:我之所以想这样去写那条“裂缝”,就是要提供一种真实,尽管它无法验证。某些谷底,我们知道它在——或许在,却是永远也触碰不到的。

《隐秘史》

澎湃新闻:这样的写法有哪些难度?

罗伟章:用“内心戏”推动故事,难在首先得找到那个逻辑。所有内心都有逻辑,包括潜意识。无意识呢?同样有逻辑。所以弗洛依德才提醒人们注意对方的口误,口误当中有言说者没有意识到的深层逻辑,或者意识到了却希望隐藏,是极不情愿的暴露。作家的本领,不在于放任混乱,而在于对彼此相关性的捕捉、挖掘、清理和表达。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对深渊的凝视需要强韧,那是因为,作家凝视深渊,自己却不能成为深渊,无论进入多么巨大的黑暗,作家的心里都要有一束光。这并不容易做到。你没有过乡间生活的经验,不知道铺天盖地的黑暗是怎样把一束光轻轻松松吞没掉的。如果作家本人被黑暗吞没,出路就被堵死了。我们去读《悲惨世界》,惊诧于它的苦难和黑暗,更惊诧于那束永不熄灭的光。像《发条橙》那类作品,不是写得不好,但整个给人囚禁的状态。

澎湃新闻:那么在写《隐秘史》时,你心里的那束光是什么?

罗伟章:那束光很难被定义。我用个例子来说明。十年前,我去重庆三峡库区的云阳县,一个广场上摆放着许多石头,这些石头是从长江里打捞上来的,三峡建成,水涨数十米、上百米,那些本来凸出于水面的石头将被淹没,再也看不见,于是打捞上来;当然不是见石头就打捞,而是因为这些石头上有古人刻下的符号。古到什么时候?古到文字诞生之前。我在那些石头前站了很长时间,想象着数千年前的那个或那群祖先,会以什么样的姿势和心情,不辞辛劳地在烈日炎炎或凛冽寒风中留下了这些符号。那一刻,我心里就有光。是因为祖先心里有光,他们心里的光穿越时间的迷雾,照到了今天,照到了我心里。我们的渴望和梦想,我们对另一种生活和另一个世界的想象,都可能成为光。特别是《隐秘史》这种小说,主人公被梦魇和心魔纠缠,一路破碎下去,但内心是多么向往完整。对“完整”的向往,也就成为了光。这不仅是人情之常,还是文学的伦理。

宽博不等于原谅,而是呈现更隐秘的逻辑

澎湃新闻:《隐秘史》并非你第一次写凶杀,《万物生长》同样讲述了一个村民杀死另一个村民后的心理变化。你的小说一直关注人物的心理。这些年,你对人物心理的揣摩与书写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罗伟章:要说新体会,倒也很难讲。如果说有,也来源于对人性复杂性的更深认识。有时候,我真是对人性感到失望,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性几乎没有什么改良,它就像一块花岗石,千千万万年就那样。我们所有的变化,似乎都是借助于物质,借助于科技,但把物质和科技掩盖下的行为摊开,又与那个人性的核相遇:没有任何两样!如果安娜的年代有手机,她在卧轨自杀前给伏伦斯基打个电话,发泄一通,情绪得到暂时的释放,是不是就不会死?我读《安娜·卡列尼娜》时,在旁边有过这样的批注。但从根本上讲,这有意义吗?人们的精神困境依然在,内在的局限性依然在。我们在谈论爱的时候,往往认为爱是由对象构成,而不是由爱的能力构成,弗洛姆的这种揭示,在安娜的时代适用,当下照样适用。所以我经常说,人的自我建设,不是对人性的放纵,而是对人性的克服。鉴于这种认识,我在揭示人物心理时,会比以前多一些宽博。宽博不等于原谅,而是呈现更多也更隐秘的逻辑。

澎湃新闻:确实,《隐秘史》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也可以说是一部有关“良心”,有关“救赎”的故事。在“罪与罚”这方面,中国与西方也很不一样,你怎么看待中国人的罪感与救赎?

罗伟章:你前面提到的《万物生长》,发表的前夕我去北京开会,当时李敬泽先生任《人民文学》主编,也在同一个会上,午休的时候,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讨论了这个小说,讨论的话题,与你的问题有一定联系。

犯罪与救赎,都代表了对某种准则的认同,如果不认同,或者准则有了改变,两者就都谈不上。这当中就牵涉到一件事:是否有一个更高尺度?你提到“良心”,那就是一种尺度,它不是基于被人“看见”,而是基于自己内心的审判。在我们的日常中,骂人很厉害的一句话是:“这人不讲良心。”可是好像谁也说不清良心是什么,是天生的善良?还是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若是前者,很难指望得上,若是后者,又弹性十足。这就可能还需要另一种尺度。这种尺度我们也是有的,比如“举头三尺有神灵”——有个神灵在。遗憾的是,这个神灵并不稳定,常常被“需要”左右。不稳定就等于不存在。因此我们的救赎有天生的难度。

在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同样有难度。韩国有个电影叫《密阳》:一个名叫申爱的女子,儿子被绑架且被杀害,凶手进了监狱,她自己皈依基督,期待以信仰的力量战胜悲伤和痛苦。震撼我的一个镜头是,她去监狱见凶手,凶手竟然非常平静,因为他已经向上帝忏悔过了,上帝原谅他了,他的罪恶感因此解除了。申爱由不解到愤怒。很多人批评申爱,说她混淆了世俗法则和信仰法则,她依然希望把宽恕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我不这样看。表面上,他们的神灵非常稳定,可也呈现出稳定的霸权。霸权式的了结,算不上救赎。

或许,“致良知”真的是个好东西。

澎湃新闻:《隐秘史》最后的两则附录在虚实之间增加了许多意味。为什么用上了这两则附录?

罗伟章:这个得感谢黄德海。先是没有附录的,德海见了小说,说你这个作为长篇,太短了,写长点吧。在内文里去加长,我觉得没有意思,因此懒懒的。可是有一天,我发现这个小说根本就没完成,是一层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完成,就是你提到的救赎,也是我说的那束光。这种文学的古老信念,提振了我的激情。于是有了两个附录。附录一与正文的互文关系,你一定注意到了,附录二虽然短,对小说却是一种照耀。托尔斯泰曾说:一部杰出的长篇,当有两束光,第一束光出现在第一页,它照亮小说的前半部;第二束光出现在最后一页,它照亮小说的后半部。我当然不能说《隐秘史》是杰出的长篇,但确实是被照耀的。

澎湃新闻:这两则附录是否也承载了你关于虚构与现实关系的一些思考?

罗伟章:附录与正文,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壁垒,可你又很难说清哪一种是虚构,哪一种是现实。单纯从叙述人称和语调上看,正文和附录一是虚构,附录二是现实,可那个名叫冉冬的作家,分明是从虚构里走出来的,他就像挂起来的一幅画,某一天有了呼吸,走下墙来。他仿佛成了对虚构的解构,其实不是,他是虚构中的虚构。但虚构的目的,又是为了逼近更深的现实。在艺术领域,没有深度的现实,不能抵达真实。归根结底,虚构是现实隐秘的部分。对写作者来说,技术性的设计固然重要,但主旨是对真实的索取,是对文学价值的追求。

孤独的他们与我们,都有深浅不一的痛

澎湃新闻:批评家程德培有一个评价:“罗伟章的小说,与其说关注的是声音,还不如说关注那日渐逝去的声音,接近沉默的声音。”这句评价在我看来很动人,因为我觉得你的小说有一种“复活”的努力,想要打捞那些已经消失或者近乎消失的东西,包括人、物、风土、故乡、情感等等。比如《声音史》中杨浪向两个光棍兄弟模仿各自女人声音那里是整部小说的“高光”时刻。对你而言,写小说是否意味着一个“复活”的过程?

罗伟章:未知未来,已知已矣,但文学的美妙,是可以再造时间,像《隐秘史》里的那具白骨,由白骨变成尸体,由尸体变成活人。这确实是个“复活”的过程。复活不是恋旧,也不是唱挽歌,而是对生命的怜惜。一度时期,所有生命都令我悲伤,哪怕这个生命正生机勃勃。因此德培先生是点到了我的心坎上。

当一个声音日渐逝去、接近沉默,里面就蕴含着两种信息,生命信息和死亡信息,就有了张力十足的边界感。但悲伤地去看待世界,毕竟不好,对我自己也不好,我很可能意识到了这当中的不好和无力,便下意识地做出调整,比如不能让母亲复活,便在作品里先让母亲不存在,对此我自己完全就没发现,是有回陈思和先生评论我的小说,说我好几个小说的主人公,母亲都是缺失的。《隐秘史》里的附录一,冉冬的母亲虽然活着,但抛弃了他,抛弃了那个家,去了不明方向的远方,这是比死亡更加锐利的缺失。

澎湃新闻:确实如此。就我自己的阅读感受而言,三部以“史”冠名的小说读下来都很伤感。里面的主要人物大致分成两种,一种因天赋异禀而成为现代社会的边缘人,比如杨浪和林安平;一种普普通通,要么生活在荒僻的乡村,比如桂平昌,要么在城镇生活但身处主流之外,比如在县文化馆工作的“我”。边缘、少数、主流之外……这些人物确实都接近沉默,也非常孤独。对于这些人物,你会有一种“他们就是我们”的感觉吗?

罗伟章:江苏凤凰文艺社准备把“三史”出成一本书,我对这本书的命名,就叫《孤独三部曲》,当然只是暂名。这说明你的阅读感受与小说气息高度契合。你前面提到杨浪向两个光棍兄弟模仿各自女人声音的那段,是刻骨铭心的孤独,孤独当中的温暖。可是孤独那种东西,越温暖越孤独。写到那一段时我真是进入了忘我。我写作不喜欢熬夜,但那天凌晨两点过还毫无睡意。其间听见楼下饿猫叫,就拿着粮食下去找它,却没找到,把粮食放在一个地方,上楼接着写。天亮过后,儿子起床,我对他说,我写出了一段绝唱。儿子瞥我一眼,没回话,然后他妈妈起床,我听见他对他妈妈说:老爸疯了。他的意思是我怎么会突然那样吹牛。

忘我不是超然,而是融入。是的,他们就是我们。各人的外在处境可能不同,内在的歌哭悲欢,却有着同等性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与人有了相互理解和关切的可能。

澎湃新闻:作为小说家,你会感到孤独吗?

罗伟章:会的。许多时候,那种情绪说不出来由,就会骤然泛起。但孤独是消耗型而不是生长型,它让人与世界割裂并且丧失信任,这里的“世界”,也包括自己在内。所以我多次发现,当我深陷孤独时,根本就写不出一个字。只有与外部世界达成和解,有了内在的循环和交流,思路和文字才有水汁。“和解”完全是心理上的,哪怕身处荒野,百里无人烟,也可以感觉到彼此的亲近。写作真像是一场孵化,需要温度,且要适度,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这取决于自己。《声音史》《隐秘史》里的杨浪,《寂静史》里的林安平,尽管他们孤独得割人,但都懂得至少在某些时刻,毫不设防地把自己交出去。我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

澎湃新闻:杨浪、林安平都是塑造得很好的小说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格外能唤起你的写作冲动?

罗伟章:应该就是你说的边缘人吧。我相信极少有人天生就想做边缘人,是超越他们能力的不可抗因素,让他们成了边缘人;或者在某个人生的关口,他们没走那条路走了这条路。这当中就有了潮湿和阴影,就会滋生各种生命。这些生命很难见到阳光,许多时候,还拒绝阳光。所以就有了隐秘,有了裂缝。

在我住的小区旁边,有条河,我上下班途中,经常见一个流浪女,二十多岁年纪,穿得很干净,身边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河畔廊道的凳子上一坐,就可能半天甚至整天,且从不看人,只看手机,面带微笑。她是怎么回事?还有一种人,表面上不是边缘人,其实也是。我多次在大街上见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骑着个电动摩托,一路吹口哨,吹得确实好;我住在城西,有回我去城东办事,竟看见他穿过窄小的巷道,吹着口哨远去。也就是说,他是满成都吹口哨。还有人,比如一个四十余岁的妇人,在公园里跳舞,那腰肢,那身手,分明是有童子功的,但她只能把公园当成舞台了。诸如此类的,都令我好奇。当然不止于好奇,还有深浅不一的痛。痛到深处,说不定我就会写成一篇小说了。

写不尽的三层院落,永恒的文学的故乡

澎湃新闻:《谁在敲门》是去年很受文学界关注的一部长篇,在书出来之前好像并没有先发给某一文学刊物。我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发现,《谁在敲门》里的父亲许成祥也在《声音史》里出现过,只是一笔带过,能不能说燕儿坡也有千河口的影子?

罗伟章:当然能的。我说过,名字只是外在符号。你读得那么细,作为作者,真是心里暖和。其实《谁在敲门》在刊物发过一点,是写到将近半数,摘出四万多字给了《人民文学》的徐则臣,取名《倒影》。那四万多字刚好略作处理就能独立成篇。则臣对这个小说很赞赏。后来碰到主编施战军,战军说你那个小说我正要看,他们都在说写得好。这也算是投石问路。小说写完,直接就交给出版社了。社长罗财勇读了,特意打来电话,说:除了内容丰厚,我还特别欣赏你的语言,你的语言不是写出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这让我从整体上放了心。

澎湃新闻:我记得我看《谁在敲门》时,开篇就有好些个地方很打动我了。有一句印象最深,是说父亲年纪大了,往后的人生就像是熟透的果子离了枝条,不用懂得牛顿定律就知道它的去处:“对我父亲来说,过的每个生日,都是一股刮向那枚果子的秋风。”感觉传神又传情。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语言感觉来自哪里?

罗伟章:语言在情感和思想之后,情感有了,思想有了,语言自然就有了。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语言的天才才会出手不凡,比如鲁迅,我就总是疑惑他的语言感觉是从哪里来的,起手就那么精纯、厚实。我念大学的时候,读到一篇写托尔斯泰的文章,说他到八十岁还在像小学生一样练习造句,这为我这种不是语言天才的人,给予了不小的启发和鼓舞。

澎湃新闻:你的家乡在大山里,村子里也有三层院落。能感觉到你的大部分小说都有家乡的影子。对于家乡,你会有“写不尽”的感觉吗?那三层院落可以理解为你“文学的故乡”吗?

罗伟章:小说的地理设置很重要,这个地理应该是写作者特别熟悉特别亲近的,哪里有条沟,哪里有块石头,哪里会发出什么气味,根本不用去想,自己就扑过来。这样写小说,就会让小说赋予生活的质感。所以那有着三层院落的家乡,完全可以写不尽,是因为不断有新的想法、新的人物进去。那里就像个舞台,上演着不同的戏。我衷心感谢我的家乡,她确实是我文学的故乡:不仅是我文学的源头,还允许我不断带些新人进去,尽管这些新人只写在我的书里。

澎湃新闻:你的叙事语调让我感觉你对乡土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这个感觉对吗?你书写它的厚重与美好,却也从不避讳它的野蛮与势利,有眷恋但不是一味地颂扬,有怀疑但不是简单地批判。此外你笔下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比如苟军是恶霸,但他善待小孩,桂平昌老实,但也有过坏心思。你对乡土以及那里的人,怀有一种怎样复杂的感觉?

罗伟章:你的感觉非常对。这里牵涉到两个概念: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鲁迅先生首先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说乡土文学是一种“侨寓文学”,也就是写作者生于乡村,却已离开了乡村,是对乡村的回望。这本身就会有距离感。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都有。农村题材小说却消弭了这种距离。我在写作的时候,又特意强化了与书写对象的空间感,是为了审视。没有审视的文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谓的宽容,同样从审视中产生。对乡土和乡土里的人,在我这里首先是触动我深沉情感的元素,然后是我审视的对象。情感是在写作之前,一旦开始写作,我就不愿意让情感太干扰我,所以你说有眷恋但不是一味地颂扬,有怀疑但不是简单地批判,因为他们是人,跟所有人一样,有光芒也有局限。

澎湃新闻:你会和你的儿子聊起家乡吗?他是否有一些反应和说法触动过你?

罗伟章:会的。他先是听我聊起家乡,然后才真正见到家乡,我嘴里的家乡和他眼里的家乡,一定有着巨大反差。但他小时候还是很喜欢,见到牛要去骑,见到猪大呼猪八戒,总之一切都很新鲜。他也分不清家乡的那些秩序,我老家叫罗家坡,全村除了一户姓李,其余都姓罗,而姓李的那家跟罗家有姻亲,因此彼此有着严格的辈分,但儿子分不清,见了白头发就叫爷爷,可按照辈分,很可能别人该把他叫爷爷。长大过后,他爱摄影,回去最主要的事,就是背着相机到处拍,古老的火塘、废弃的石碾、垮掉的房屋、沧桑的老人……都被他记录。他只认那个相机里的家乡了,真正的家乡对他的意义,恐怕只是填写“籍贯”时需要的一个地名而已,而且还只是县名,村庄的名字并不需要。现在我偶尔还会向他聊起家乡,他通常是一言不发,只低了头听,也不知这哥们儿听出了啥,心里又想些啥

【后记】

就故事背景来说,罗伟章“三史”小说里《隐秘史》和《声音史》的关系更加紧密,读完其中一部,完全可以用一种“看续集”的心情期盼着另一部。他还善于在细节与人物关系中塑造人物,总是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一个事情牵扯出另一个事情,像摆龙门阵似的,细密的针脚在不同的文本之间亦织起了一幅灵动的画卷。

在我的感觉里,如果说《声音史》是更正面地去写现代化进程中日渐孤寂的乡村,《隐秘史》就好像找到了另一扇门,这扇门在更阴暗的角落,我们推开它,看到的是乡村变化下更细腻、幽微的人心世界。罗伟章也坦言两部作品之间有着深度关联,他感觉好像把《隐秘史》写完,才算真正完成了《声音史》。反过来说,《声音史》也是《隐秘史》的院落,是可以让客人尽情观赏的部分,是进入“隐秘”的前奏。

他把《声音史》视作对完整的书写,把《隐秘史》视作对破碎的探视,然而探视破碎的背后依然是对完整的渴望。他对《隐秘史》主人公桂平昌有这样一句阐释:“他被梦魇和心魔纠缠,一路破碎下去,但内心是多么向往完整。对‘完整’的向往,也就成为了光。”桂平昌对“完整”的向往源于他的善念,他的良知,他的救赎。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桂平昌还是杨浪,又或是林安平与其他主人公,再或是你和我,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内心,都渴望内心的完整,以及完整带来的安宁。我由此猜想“完整的内心”是罗伟章在虚构世界里的一束光,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慈悲。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