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于百川:亮师傅的手锤

发表时间:2019-07-11  热度:

QQ图片20190711094712.png

 

亮师傅姓唐名亮,工友们习惯叫他亮师傳,他有一把珍藏多年的手锤,说是师傅留给他的。

 

前些日子,已经退休在家的亮师傅听说停运多年的森铁小火车又要启动了,他高兴的不得了,逢人就讲,“我又要和老伙计在一起了”。

这天早上起来就翻箱倒柜地喊着老伴:“我那套工作服放在哪里了”。

老伴抱着孙子走进屋来:“老头子,这一大早的,你喊什么啊!那不是已经给你找出来,放在床头柜上了吗。”

“还是老伴想着我。”亮师傅高兴的说:

“看把你高兴的,要找老伴啊!

“可不是吗,20多年没见面了,又要一和老伙计在一起了。”

说着上孙子的脸上亲一口说:“爷爷不要你奶奶喽。”

孙子用手推爷爷一把,愣愣地看着奶奶的脸。

“扎着孩子了吧,没正形的老头子。”

“去吧,和你那些铁疙瘩过去吧!”

 

亮师傅拿起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看得入了神,开了大半辈子森林小火车,这套工作服真成了“油包”,用手拧能淌出二两油来。大山里的树快砍光了,煤炭也停运了,国家下发了文件,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运了四十多年木材的森林小火车熄火停运了。

停运后的最后一趟木材车驶进终点站,亮师傅拿起手锤敲打着机车的驱动轴,自言自语地说:“老伙计,我还没退休,可你先下岗了,嗨,进库休息吧,你也该歇歇了。”

包车组师徒三人站成一排,深深地向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老伙计鞠了一躬。

 

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喊着老伴:“我先睡一觉,晚饭炒两个菜,我要喝两盅。”

老伴进屋问:“这是唱那档子酒啊。”一看老头子已往鼾声连天了。

老伴摇了摇头说. “这是舍不得他那份工作啊!

一觉醒来,桌上放着炒好的两盘菜和烫好了的一壶酒。亮师傅盘跟坐在炕桌旁说:“明天就不开小火车了,这些年也苦了你了,来陪我喝两盅。”

“老伴呀,明天弄点汽油,把我的工作服好好洗洗。”

老伴放下筷子生气的说:“扔了算了,留着它还有什么用。”

亮师傅也用力摔了一下筷子,“扔不得,不能扔,还有那把平锤,我要留做纪念呐。”

 

亮师傅穿上那套工作服,拿起多年不用的手锤,背上了工具袋子,照照镜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走出了房门。

 

当上了林业工人

 

北方的初秋来的更早些,三伏的大热天好像没几天就过去了,今年是个好年头,风调雨顺的,各种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二大爷家的瓜地开园有些日子了,地头的芨芨草花开得正艳。二大爷说:“瓜地种花是防备来身上的女人到瓜地,甜瓜就不会做瓜蛋了,再说鲜花会引来蜜蜂采蜜授粉,瓜结得多。”

远近村屯就属二大爷这片瓜地的甜瓜又甜又大,瓜地靠近公路,来往车辆和行人多,自然吃瓜的人也多了。亮子因妈妈有病卧床,生活困难也就退学了。二大爷瓜地缺人手,就来到瓜地帮工。

 

这一天、瓜地来了两个当兵的,像首长模样的人拿起一个瓜放在鼻子下闻了一下,又用手指弹了两下,操着湖南的口音说.

“老乡,你种的瓜不错啊。”

二大爷急忙上前说.“首长你吃吧,保你满意。说着又拿起两个瓜放在警卫员的手上。

首长见到挎腰筐的亮子说:“小伙子,怎么不上学,来瓜地干活啦。”

亮子放下腰筐用手抹一把出汗的脸说:“妈妈有病,家里没钱供我上学了。”

首长吃着瓜笑着说:“老乡,这孩子好实在哟,成小花脸了,想不想让他上班当工人,挣几个钱好给他妈妈看病啊?”

“那好啊,首长帮帮忙吧。”

二大爷忙从亮子的腰筐里挑些好瓜装了一袋子,送到警卫员的手上。

首长回头说:“多少斤,我付钱。”

“小李子,你回去给李主任打个电话,就说我说的,有个小青年到你单位报到。”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唐亮,谢谢首长。”

 

工地上来了修铁路的兵

 

19528,林业局成立了。这天早上工地上来了许多修森林铁路好兵,战士们的胸章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字样,孩子们围着战士们问这问那的。二大爷说:“这些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三师的,抗美援朝战役胜利了,他们就没渡过江打美国鬼子了。”

“那他们来这里干什么来了。”家里的人问。

“修森林铁路,森铁修好了,还要来小火车,把山上的木材拉下山,支持国家建设。瞧着吧,二地会热闹起来的。”

 

过些天,二大爷家的屯里住满了的修铁路的战士,放学后,孩子们围着战士让讲战斗故事。

“小鬼,你们还念书吗?”一个年轻战士用湖南话问。

二大爷家的哥哥说:“我们可不当什儿鬼子,再说了你也不比我们大几岁啊。”

年轻的战士笑着说:“毛主席都叫我们红小鬼呐。来吧,我们交个朋友吧,我叫喻时伟,你们呐。”

几位年纪大的老战士和二大爷在一旁抽着烟说:“他们还都是孩子。”

 

修铁路的战士真够辛苦的了,每天早早起来就上工地去了,从局址的貯木场修到三道沟林场,沿线的村屯分段住着修铁路的战士。初来乍到北大荒,战士们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森铁路基的土方都是战士们挑着土篮垫起来的,八米长的钢轨也是战士们捧在怀里,喊着劳动号子抬放在路基上。

 

吃晚饭时,亮子和孩子们来到院子里找喻战士说话,厨房里冒出让人喘不过气的辣味。

喻战士夹一块红烧肉放在亮子的嘴里,还没等喊出香来,辣得亮子流出眼泪来,跑到二大爷的屋里喝了一瓢水才咽了下去。

“怎么这么辣啊,可看你们吃得还杠香的呢?”

“我们在湖南老家吃辣子可比在这里还要辣啊,为的是那里潮湿,可在你们东北这嘎达也够冷的啊。”

亮子问:“你们家乡有雪吗?”

喻战士说:“东北大烟炮天嘎嘎冷,手脚都冻伤了,晚上下工回来,棉鞋都脱不下来,还得用火烤干第二天穿,可炕烧得死得了的热。”

亮子说:“行啊,喻战士,东北话说得挺溜道啊。”

 

一年后的一天,喻战士说:“森林铁路要剪彩通车了。”这些日子,喻战士组织年轻战士和屯里的小青年排练文艺节目,让村民和战士一起参加庆祝会。

通车的那一天,战士和乡辛们一大早就在铁路两侧站好、敲锣打鼓、彩旗飘飘,屯里的喇叭匠吹着欢快的乐曲。喻战士是部队的文艺骨干,领着几名战士打着竹板演着诗朗颂。屯里的姑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和战士们扭着东北大秧歌,热闹的场面真的好像过年似的。

远处传来轰轰隆隆的声音,战士们高喊着:“火车来了”。

在欢呼声中,一列满载木材的火车开过了,司机拉响汽笛,车头冒着黑白的烟和汽,机车罩在雾气中。战士们把红花、帽子、手套、上衣抛向空中,口号声,鼓乐声和火车的汽笛声响成一片。

火车远去了,欢乐的人群还久久不愿离去。

铁路修完了,小火车通车了,林业三师的官兵们就地集体转业了。当上林业工人,喻战士和屯里的青年队长结婚了,过上了美满的日子。 

当上了开火车的司炉

经过在瓜地里吃瓜的首长介绍,亮子到森铁管理报到,被分配到机务段707包车组,一位个子不高的师傅领着亮子登上了小火车头,亮子想起小火车通车剪彩时的场面,站在车头上自豪地说:“我当上了开火车的司机了。”

小个子司机在背后给了亮子一拳,一脚踩开炉门的地开关,说了声“添煤”。说着示范地拿起铁锹向炉膛内扬了一锹扇形的煤,炉火照在亮子的脸上烫得通红。

站在车下,师傅递给亮子一把手锤说:“记位,开火车的活不轻松,要耐着性子烧好火,看看师傅怎么做,什么时候能开上火车,要看你的心劲了。”师傅边说边教亮子敲打着机车上的零部件,分辩什么声音是故障,什么声音是完好。

大个子副司机登上了车头, 向亮子笑着说:“我们是伙计了。你来了我当上副司机,怎样当好习炉,哥们教你。”

“谢谢师傅”。

“千万别这么说,我们是师兄弟。”

“记住了师傅。”说完话亮子伸了一下舌头。

副习机用手拨弄一下亮子的头发说:“我们干活吧。”

 

 一个月后,亮子走下机车,来不及换工作服,骑着自行车跑到家里,来到母亲屋里,面带微笑地向躺在炕上的妈妈说:“妈妈,我开资了。”说着把18元钱交到妈妈的手里。

妈妈流着眼泪说:“亮子,你的脸怎么的了?

“没事,是炉火烤的,过几天就好了。”

“难为了,我的儿啊。”妈妈摸着亮子的手说。

 

手锤的那些事

 

机务段有一台外国产的18吨外燃蒸汽机车编号是707,调度电话称“拐零拐”。包车组的师傳姓司马复姓,工友们都习惯称师傅了。  

师傅的个子刚好一米六,走路时两边晃动,因为个子矮,师傅在座椅上加一个厚厚的垫子,便于伸手就能够着操作的装置,就这样全森铁处的人都称亮子所在的包车组叫“拐零拐”包车组了。师傅的技术和工作是机务段出了名的,年年都是林业局的劳动模范,在亮子心中,师傅的形象是高尚的。

木材车驶进一个大站,机车要在这里加煤上水,亮子清炉添煤压火后,下车跟师傅拿着手锤敲打着驱动轴的各部位,排除隐患,亮子接过手锤像师傳一样敲打着......

值班站长和守车车长用旗语联系,示意发车,师傅催促亮子上车,亮子纵身一跳,上车后踩开炉门,钩起火床,炉火正旺,师傅拉响开车的汽笛,正想启动机车,突然好像想起什么?转身问亮子:

“亮子,你拿的手锤呢?”

“我......,好像放在台板上了。”

从来没有看到师傅发这么大的火,迅速拉响暂停发车的笛声,喊着说:“快下车找回来,你这个虎玩意。”说着向亮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脚。

亮子还没站稳就连滚带爬地下了车,在机车的台板上找到了手锤,副司机下车后用手拨弄一下亮子的头说:“好险啊,要是在行进间掉到铁轨上,那就要出大事了。”

回到机车上,一声开车的汽笛,木材车向山下总站驶去,师傳脸色很不好看,可没说什么,亮子加小心地烧着火。

到了总站,师傅交完车,回头说:“亮子,跟我回家。”

 

师母是个大个子女人,说话嗓门也大,魁武的身体好像能装下师傅,鼻梁两侧的脸上有几个浅皮麻子。

“怎么的了,死老头子,什么事气得这样。”

“亮子别跟你师傅一样的,他一会儿就开晴了”师母接过亮子手上的工具袋说。

师母的话还挺灵验的,师傅的脸色好看多了,师徒俩坐在炕桌两边,师母一会把饭菜端上桌来。

师傅说:“吃菜,来喝一盅,亮子今后要长点记性,要不今后一定会出事的。”

亮子长出一口气低声说:“记住了,师傅。”

 

师傅说起了手锤的事。那是在日本人侵占东此的时候,师傅在林河林业局森铁当司炉。有一天,机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不知从哪钻出来一个日本伤兵,非要坐机车驾驶室下山,还用枪托打了我,师傅是

个烈性子的人,拿起手锤要和鬼子拼命,气得鬼子哦啦哇啦乱叫,端起刺刀向师傅刺来,师傅手急眼快,用手锤一挡,手锤打在鬼子的脸上。后来听说鬼子伤兵鼻梁子打塌了,丢在山路上差点冻死。车到山

下总站,师傅被鬼子宪兵队绑去,就再也没回来,有人说被鬼子送到细菌站当了实验品,有的说被打得死去活来,被鬼子扔到疯狗圈里活活咬死了。鬼子投降了,我把师母送回山东老家。

师傅讲完这段往事,把壶中的酒一饮而尽,一回身躺在炕上睡着了。

 

开了一辈子火车,后来还是出了一次事故。

冬季一个下大雪的天,满载木材的列车上行返总站,在大岭车站发车前把各节板车的连接处的手闸下好,这是段一路下坡的路段,师傅格外小心地操继着机车前行。可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机车跑

坡了。机车下闸也无法控制木材车放慢速度,师傅下达命令:“机车有颠覆危险,坚守岗位,不准跳车。”

失控木材车向脱僵的烈马飞驰地向下坡驶去,几节板车的圆木由于惯力已“穿箭”了。师傅用汽笛声和守车的运转车长联系,实施应急预案。

当木材车行驶到平坦的草地路段时,为了避免再向前行驶进入一侧山涧路段,会有更的危险时,师傅果断地拉下机车的死闸,机车向路边的草地倒去,后面的板车“穿堆”了。当守车的运转车长赶到机车处,看到三名司机无大害,师傅的一只腿骨折了。

一次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虽然没有发生,林业局的安全部门对事故做出处理决定,综合事故的多方面因素,给师傅记大过处分。

师傅伤愈出院后,办理了退休手续,森铁处的领导召开了欢送会时,师傅把那把手锤交给了亮子,亮子当上副机,在手锤的木把上刻上了“唐亮”两个大字。

师傅被诊断出肺吸病晚期,工友们到家里看望他,见到师傅瘦得皮包骨,整天咳喘不止,不能入睡,亮子在师傅面前哭了,并告诉师傳段里调入国产28吨机车,师傅苦笑地点点头。

不久,师傅离开了人世,那把沉甸甸的手锤一直伴随着亮师傅的身边。

 

激情燃烧的岁月

 

木材生产是林业局工作的生命线,蒸气机车是木材运输的主力军, 20世纪70年代,是林业局木材生产的黄金时期,每年木材运输任务都要在30万立方来以上。主力机车升级为国产28吨机车,亮子晋升为包车组的领班司机。

北方的林区,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暴风雪的“大烟泡”天时有发生,森林铁路属于窄的铁路,机车吨位小,道路坡度大,行车危险性非常大。

满载木材的机车从林场始发站出发,天下起了大雪,亮师傅提醒包车组的两位工友:“伙计们,清醒点,注意瞭望,今晚是个危险的天啊,让我们赶上了。”

机车艰难地向前爬行着,雪越下越大,除雪设施已经失灵,亮师傅提高嗓门喊着:“停一下车,我们分头下车除雪,向前走一米算一米。”亮师傅拉响汽笛与守车车长联系,告诉车长找到有接线柱的电话线杆,想办法与总调度室联系,告诉我们的位置,请求附近林场职工救援。

就这样机车走走停停,快要走出深雪区,前方出现亮光,司炉高声喊着:“林场的救援人来了!”副司机拉响了感谢的汽笛声。在众多的职工的努力下,木材车几个小时后才返回总站,亮师傅三个人的工作服湿透了,又结成厚厚的一层霜,机车身上挂满了冰溜子,像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勇士,伤痕累累地停在那里。

那个年代,林业工人有一种“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冲动,每年的木材运输任务都要提前完成,向林业局报捷。元旦已近,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森铁处从领导到工人都会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在站区用松树枝搭起彩虹门,山上三条铁路的中转站整装待发的木材车,依次驶进终点站,司机拉响汽笛,祝捷会场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欢庆的人群高喊着“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跨进了新的一年,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地开个好头,欢欢乐乐“开门红”。

随着大马力的内燃机车投入使用,汽车运材的开始,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局停止了木材采伐,蒸汽机车退出了木材运输战线。老司机唐亮开了一辈子小火车,去机车大修厂修车时,羡慕上了大铁职工的工作服,回到单位和领导说:“退休前能穿上带森铁标志的工作服就心满意足了”可没到退休年龄,小火车停运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林业局要重新启动小火车,投入到红色旅游线路,他又回到了小火车身边,拿起师傅留给他的手锤,敲打着机车的零部件,好像和久违了的老伙伴唠起了家常:“咱们老哥俩又要卖老了,我还是那句话,穿上新制服,拉响汽笛,再潇洒走一回。”

 

 

 微信图片_20190711095501.jpg

作者简介:于百川,笔名:洛童,1949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从事教育工作已退休。酷爱文学,勤于写作,现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桦南县作家协会会员,荒土文学签约作家,2018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文集《在路上》。2017年参与《桦南林业局志》(2001-2015)《桦南林业局综鉴》(2016-2018)的撰写工作,对森林铁路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活化石--蒸汽小火车有深入的研究。文学作品散见于佳木斯日报,东北风,荒土文学,鹰山文学,主要作品有《远山的呼唤》《留守的童谣》《范家屯印象》《风雪森铁路》等。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