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况永夫:父亲的老故事

发表时间:2019-04-25  热度:

 


  听父亲讲故事,受益良多。

从前,有父子二人,职业为屠夫,每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家里不缺肉吃,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外化于形:肥头,厚耳,大腹便便。 

一日,一老人上门讨口饭吃、讨口水喝。父亲呵斥讨饭老人:滚一边去,赶紧滚一边去。我家也没有饭吃,哪有吃的给你呢……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一边推搡老人一边骂到:去你妈的,浑身骚臭,再不滚一点,我把狼狗放出来咬死你……然后咣当一声把大门关上了。赤日炎炎似火烧,酷暑难耐,讨饭老人很无助,拖着要饭棍、一脸泪花离开了。 

屠户的门邻是张姓夫妻,耕地为生,断粮断炊是常有的事。讨饭老人来到了张家,张姓夫妻二话没说,就盛了一大碗刚做好的面条。讨饭老人百感交集,再一次一脸泪花离开了。
  
话说一天张姓妻子去山坡开垦荒地,一锄头下去,虎口震麻,一个趔趄,险些倒地。睁大眼睛一看,天哪,一坛子元宝。四望无人,赶紧用土覆盖,做个标记回家了。张家男子虽然人穷,可听了妻子的一番讲述后说:咱们家从来不要不义之财,更何况是来路不明的元宝,这些元宝要真是咱家的,它们自己长腿就进来了,何须咱两口子去抬它呢?  

隔墙有耳啊,屠户父子喜出望外,一边咒骂张姓男子是白痴,一边准备麻绳、扁担,找到标记,把一坛子元宝抬回了家。可是打开坛子一看,哪里有元宝啊,是一坛子癞蛤蟆。屠户父子怒火中烧,趁着夜色,把一个个癞蛤蟆都扔到了张家的院子里。第二天清晨,妻子起来打扫院落,发现满院子的元宝。可张姓男子又告诉妻子:血汗钱万万年,生意钱六十年。这些元宝,我们没有流过一滴血汗,不能不劳而获,还是把它送给四围穷苦的乡邻吧。妻子照做了,张姓夫妻继续过着他们紧巴巴的日子。  

后来呢,或许屠户父子杀生太多,加之为富不仁。一日卖肉返程,马受惊,车覆,双双命丧车轮之下,惨不忍睹,屠户父子死时年龄48岁、22岁。而张家后来呢,妻贤子孝,人丁兴旺,无疾而终,享年78岁、77岁。
  那日,读《了凡四训》,书中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回想我家老爷子讲的故事,感慨良多,一句话——种福田,得福报。

 

多年前到开封,在一照壁前,导游向我们解说饕餮,龙生九子,其中之一,凶恶贪食。后来我在网上百度一下,得知它还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化骨龙。平日怕被人发现,常将后腿收起隐藏,可一旦进入人的身体,四肢便会显现,并将人的骨骼尽化。
   
 我知道,饕餮只是一个传说罢了,但看后仍让人毛骨悚然,在胆战心惊之余,我又想到了老父亲讲的故事:与龙无关,可与化骨有牵连。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财主,平日里寻花问柳,逍遥自在,几乎败光了所有的家产。财主还有一嗜好——赌博,每每输钱回家,就把怨气撒到妻子身上,拳脚相加,打得妻子鼻青脸肿,没法出门。妻子选择了退让和隐忍,财主非但不思悔改,反倒变本加厉,天天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一日,财主要喝鳝鱼汤,妻子不敢怠慢,匆忙让下人去街上购买,并亲自下厨去煲汤。鳝鱼汤好香啊,财主循香而来,把锅里所有的肉吃尽、汤喝光。可一袋烟的功夫,财主就满地打滚,腹疼难忍,下人和妻子惊恐万分,没有一点救助的法子,眼睁睁的看着财主化作一滩血水,只剩下毛发。
   
 财主的家人一口咬定是平日里受虐待的妻子毒死了财主,并且毁尸灭迹。妻子纵有百口,也难以还自己一个清白。任由五花大绑,扭送到了衙门。
   
 县官和仵作赶到事发现场,一看果真如此。世上竟然还有如此蹊跷之事,人死了,尸首荡然无存。好在县官博学多识,非昏官也,他没有偏听偏信,糊涂结案,草菅人命。问询财主的下人,得知财主只喝了鳝鱼汤后,县官心想:莫非财主命里该死,吃了传闻已久的化骨鳝。我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还财主妻子一个公道。
   
 县官命令手下捕快把附近集市上所有的鳝鱼都买来,可鳝鱼别无二样,传说中的化骨鳝在哪里?正值月圆之夜,县官在盛有鳝鱼的水缸旁边踱来踱去。不经意间,县官发现有一条鳝鱼浮出水面,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月亮。就是它,就是它……原来化骨鳝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望月鳝,县官眼前一亮。急令捕快把那条望月鳝捉了,做成汤后,让衙门里的狗吃下。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众目睽睽之下,刚刚还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狗,化作血水。
   
 案情真相大白,老父亲所讲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财主的妻子命不该绝,我为她感到庆幸,更为县官拍案惊奇。每当想到这个故事,我知道,它只是一个传说,世上哪有望月鳝呢。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理应如此吧。
   

父亲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有说不完的话,我特喜欢父亲讲的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闹饥荒。老家有个狠角色,绰号鬼不缠。

鬼不缠的第一个身份,大队食堂掌勺打饭的。那个年景,权力大着呢。看谁不顺眼,变着法儿减少份量,而且全是清汤寡水,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要是敢站出来反对,鬼不缠会随便给你扣个帽子,下次打饭的份量会更少,饿死你没商量。鬼不缠要是看上了哪个有几分姿色的婆娘,便淫心荡漾,变戏法的多盛半碗,甚至更多,打饭时用勺子暗示性敲敲妇女的缸子,告知晚上去串串门。那个年月,为了活下去,还谈啥尊严和节操。鬼不缠每天能吃饱喝足,自然精力充沛,他夜夜入洞房,到处都是丈母娘。鬼不缠把手里的丁点权力用到了极致,坏事做尽。

鬼不缠的第二个身份,在村里负责看青。村民饿得发慌,就会铤而走险,晚上去偷村集体的胡萝卜。鬼不缠就是鬼不缠,他在胡萝卜地里装神弄鬼,果然凑效。这样一来,还不耽误他晚上快活逍遥。时间久了,他的伎俩被村里人识破,胆大的村民晚上趁着鬼不缠搂村里女人睡觉的当儿,把公家地里的胡萝卜偷个大半。革委会主任劈头盖脸地臭骂了鬼不缠一顿,并恶狠狠地抽了几牛鞭,还扬言要撤了他的职务。

不知不觉已近深秋,天一天凉比一天。

鬼不缠暗自庆幸,一是职务照旧,二来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妇女,没有一个大肚子的。殊不知,忍饥挨饿让村里的妇女连正常的生理期都消失了,又何谈生育呢?

那日,鬼不缠晚上又来到胡萝卜地边巡视。他用手电筒一照,发现地里有个身影,撅着屁股正在偷拔胡萝卜。心想:这下可逮着你了,看看我如何整治你,以报革委会主任鞭打之恨、恐吓之仇。可当鬼不缠蹑手蹑脚靠近想逮着正着的时候,那个身影一晃就不见了。鬼不缠破口大骂:你给我出来,有胆量你给我出来,我已经看见你藏的地方了……任凭鬼不缠咒骂,那个身影就是不显山不露水,和鬼不缠躲猫猫,还不失时机的激怒他:你来抓我啊,你来抓我啊……就这样,那个身影和鬼不缠一直折腾到子时。鬼不缠气急败坏,不停地追赶那个身影,不知不觉来到了南山乱坟岗,可怕的一幕出现了,但凡村里被饿死的老人、青壮年、孩子,都死死地啃噬他,索要他的性命,鬼不缠疯了。

丑时,四更天,鸡鸣犬吠,乱坟岗的可怕一幕消失殆尽。天亮,家里人找到了鬼不缠,可他神志不清,嘴里嘟嘟囔囔。鬼不缠真的疯了——失心疯。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

都说人心不可违,天理不可违。

人,应该潜心向善。不然,坏事做尽,必遭天谴。

 

那日,喝下几杯小酒,老父亲的话匣子又打开了。 

先说说朱先生的故事:九顶凤凰山的山脚下,这位朱先生,一辈子积德行善。一日,朱先生出趟远门,路过一片苇塘,内急,到芦苇丛旁边方便方便。可到了苇塘边,朱先生惊呆了!苇塘早已干涸,底部板结。一条较大的鳝鱼,如同擀面杖一般,通体橙黄,夹杂些许黑点,不多见。它的身边还有七八条小鳝鱼,阳光的曝晒,加上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整个鳝鱼家族命悬一线。朱先生出现,鳝鱼得救了。

天色渐晚,要尽快找家客栈落脚,朱先生快马加鞭,可明明熟悉的路径,现在到处云雾弥漫,无法辨别方向。朱先生无奈,跟着感觉走,不知不觉来到一处乱坟岗,突然有四个胖嘟嘟的男娃齐声高呼:善人老爷带着我,善人老爷带着我……说不害怕,那是假话。可朱先生毕竟是朱先生,没有做过亏心事,自然不怕鬼敲门。他定下心来,答应了。朱先生话音刚落,四个小娃娃倏地一下飞上马来。朱先生向四围望去,烟消云散,一马平川,也就是片刻的功夫。   

数盏灯笼高悬,客栈到了,四个胖嘟嘟的小娃娃也不见了踪影。店小二带着几分睡意,眼睛半睁半闭,问朱先生从何而来,朱先生一一告知,店小二竟然后退了好几步。原来当地一直以来疯传一句话:入夜不过乱坟岗,除非神仙和帝王。店小二又哪里知道朱先生是大善人呢?后来,朱先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先生,教化一方。一个当了郎中,悬壶济世。再后来,朱先生共有十六位玄孙,且个个气宇轩昂,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均有一番作为。
  假若说朱先生的故事应验了一句老话:良人旺三代,那闫氏的故事呢,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闫氏,悍妇也!
 
  居家过日子,说一不二。丈夫惧内,助长了闫氏的嚣张气焰。闫氏眼里没有相夫教子的概念,更不必说孝顺公公婆婆了。所以闫氏时常红杏出墙,她色胆包天,竟然把男子带到家里,胡作非为,还嘲弄自己的老公是药渣。一日,闫氏又春意荡漾,苦于没有猎物,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一青年才俊和她擦肩而过,闫氏尾随搭讪。男子暴跳如雷,呵斥闫氏:你想做甚?闫氏勾引不成,遂破口大骂:老娘土大炮都驾驭过,掂掂你这支小口径速射鸟铳,那是老娘看得起你!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老公忍气吞声,婆婆含恨九泉之后,公公又不堪忍受闫氏的虐待咒骂,喝下毒药之后悬梁自杀。悍妇也因淫乱导致不孕不育,无子嗣,实乃悍妇害一族啊! 

父亲的故事又讲完了,我抬头一看,他又抿着小酒,我知道,绵长的故事都浸润在那酒杯里……

 

那日凌晨两点多,狂风,怒号;雷鸣,电闪。惊醒之余,难以酣然入梦,拿起枕边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当读到了《王玉射狐》——冥冥之中自有天理,我又想到了老父亲那天讲的故事。

话说清末,本地有一书院,山长是满腹经纶的郭先生。常言道:一块地四个拐,是人都有偏心眼。郭先生的十来个弟子中,他最喜欢的一个弟子名叫杨铁锤,杨铁锤天资过人,堪比温八叉。郭先生恨不得把一生所学压缩打包,一股脑儿都给予杨铁锤。

一天,郭先生察觉杨铁锤目光游离、神情恍惚,就连简单的对对子也略有迟疑,慢了半拍,往日可是对答如流啊。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周,郭先生坐不住了。细问原委,弟子杨铁锤一开始碍于情面,尔后和盘托出:每天晚上熄灯睡觉后,床边就会闪现一位妙龄少女,温柔梦乡,夜夜缠绵。

郭先生心想,不该如此啊。十几个弟子同住一屋,而且晚上门栓都是上好的,难道闹鬼了不成。郭先生要一探究竟,晚上他来到了弟子的住处,上好门闩,油灯熄灭。郭先生小声问杨铁锤:来了没有?杨铁锤答曰:来了,就在床前。郭先生命另一弟子快速把油灯点亮,先生弟子数人把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一无所获。其他弟子一齐埋怨杨铁锤脑子有毛病,可山长就是山长,他又把房间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遍,最后发现窗户上的一块可以移动的扣板掉了,山长和弟子一起把窗户修好。次日晚上,山长又来到弟子的住处,上门栓,熄灯,当再次问起杨铁锤:可来吗?杨铁锤回答:没有。山长此时心里渐渐明白了……

第三日,山长让一弟子提前把可以移动的窗户扣板拿掉,熄灯,睡觉。山长问杨铁锤:来了没有?杨铁锤答到:先生,她又来了。山长急令弟子合上扣板、点灯,大家面面相觑,房间里除了弟子和山长,哪里有妙龄少女啊!可山长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和弟子一道开始搜寻各个角落,最后在杨铁锤的被子里面,发现了一只通体白色的小狐狸。好面熟啊,那是杨铁锤三年前从捕兽夹下解救下来的小狐狸。

那年天寒地冻,杨铁锤上山砍柴,途中忽然听到一阵哀鸣,杨铁锤循声找去,发现了一只狐狸被兽夹牢牢困住,动弹不得。见到杨铁锤,又是一阵哀鸣求救。杨铁锤用力把兽夹掰开,小狐狸满眼泪水,回望多次,最后一瘸一拐地消失在丛林里。

谜团解开了,万物皆有灵性,更何况是一只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小狐狸呢!山长说:回去吧,回去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令弟子打开扣板,小狐狸恋恋不舍,窗口处白光一闪便匿了踪迹……

 

 作者简介:况永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业余码字,无他,惟喜好尔。数十篇小文刊载于《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淮北日报》《相城》《淮北矿工报》《中国诗歌网》等刊物、平台。2019年荣获《西部散文选刊》与新安晚报社联合举办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优秀奖。系烈山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