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面对2018 年以“黄土情怀”为主题的贺年挂历,我总是有点恋恋不舍。
挂历的封面,是我的一幅自画漫像,漫像后面黄土山峦的背景上,依次是窑洞村落、童子牧牛、山里的五花羊和拦羊老汉,村道上犁地归来的黄牛和陕北汉。落款的文字是:梦中的陕北引领我走向艺术世界。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回顾来路的一点感慨。故乡黄河滩涂和陕北的黄土沟壑,是我的生命源头和艺术根脉所在。我就像一只风中不安分的风筝,无论是升降起落,身后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牵扯着难分难舍。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根线牵着,一闭上眼晴,都看得见那么一架山或一条河, 一座小院儿或是几孔窑洞,许多熟悉亲切的面容与你难分难舍地相伴。
记忆深处的童年之梦,故乡与亲朋记忆,这是浸润我们生命的情感源泉,是永远都叫不醒的人生梦境……这就是乡愁,是关于故乡的亲密话题,是我们一生都没完没了的思念与牵掛,是随时都想回归其间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灵魂的歇息之所,足以让你心绪沉静下来的一种抚慰与规劝。这往往牵引我们回到开始,令我们想到温床和襁袍这类有温度的字眼儿。
接下来的十幅图画,即是这种思念不连贯的形象呈现。黎明时分,农民老汉独立山峁鼓足劲儿,一声《东方红》的唢呐吹凑,即迎来旭日东升。于是,黑暗与严寒随即被霞晖取代,新的一天,甚或是一年就这样开始了。随后是腰鼓的对阵,主角是爷爷与孙子。隔代之人,相映成趣。《爷爷不让孙子》,反过来理解,也就是孙子要胜过爷爷。陕北人打腰鼓是一种宣泄,更是某种象征,力量与威猛驱赶邪恶征服怯懦的象征。爷爷与孙子对阵,意味着黄土地上人们的世代繁荣,生生不息。
劳动创造幸福,劳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农民吆牛犁地,脚踏实地,和谐走来,是陕北山地上最具代表性的安祥幸福状态。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这是传统农民梦想中的安居乐业图。随后的日子,沉重与欢快交替,耕耘收获与说书闹秧歌、响吹钿打交替出现。劳逸结合,愁苦与欢笑,构成了陕北农村生活的全部乐章。真可谓,黄河依旧流,岁月荡悠悠……
总之,新年元旦将至,一曲《黄土情怀》献给故乡和亲人。尺幅天地水墨留痕,深深的思念父老乡亲!怀念老家朝邑黄河滩上小伙伴儿放猪骑猪的景象,是为猪福。小时侯淘气地骑上猪背的情形和曾经有过的真实生活场景,令人禁不住提笔作画。也顾不得讲究什么构图,更谈不上追求笔墨情调与造形的精准,只是某种象征意境。努力把自己穿越到童年,归隐到儿童绘画的随性单纯与朴质心境……
啊,梦中的故乡黄河、黄土高原,引领我走进艺术世界的童话故事。童年记忆中的生活, 梦中的黄土高塬, 土窑洞、毛头柳和老大爷、老黄牛……犁地、拦羊、背庄稼,吹唢呐的老汉后生……
(写于2018 年12 月30 日)
作者简介: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国务院参事。
主要作品有文学传记:《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耕耘者——修军评传》《百年糊涂——郑板桥传》《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刘志丹将军》《谢子长评传》《阎红彦将军传》等;长篇小说《雪祭》;中篇小说集《青春记事》《家风》,中短篇小说集《土炕情话》;散文集《延安记忆》《人生感悟》《大庆赋·铁人铭》《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札记》《秦柏风骨》《山秀珍》《义耕堂笔记》;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和诗集《北斗》等。
《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
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2018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