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陆续有纸媒告别。
2018,《法制日报》停刊,《北京晨报》停刊,《京郊日报》停刊,《北京文摘》停刊!加上一年前停刊的《京华时报》,北京城饶有影响力的报纸在陆续走下历史舞台。
最近,又有《郴州新报》出告别刊,头版头条八个大字:今日告别,不诉离殇。
读了这八个大字,内心不禁觉得有点悲壮。
2018年,北京只是报纸走向没落的缩影。放眼全国,停刊报纸犹如潮水滚滚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渤海早报》《台州商报》《湘潭晚报》等10多家报纸休刊;今年下半年,又有《新疆都市报》《淮南晚报》《西部商报》等近20家报纸相继停刊。
自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每次进行大型的文学交流活动,请到纸媒编辑介绍写作经验,并询问如何才能在纸媒上发表作品时,我们总忘不了讨论这么一个问题:现在流媒体如此发达,不少曾经的纸媒编辑都已走进自媒体的行列,传统的报刊杂志是不是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大数据时代的各种媒体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至今还记得一个编辑斩钉截铁的回答:不会!纸媒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后历数纸媒给人们的阅读带来的诸多好处,还有自媒体的诸多不利。当然,纸媒的好处这么多年来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中也不乏的主观因素。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辉煌也有落寞的时候。曾经无限辉煌的纸媒,大多已无力向前。曾经执念于新闻梦想、为此坚持奋斗多年的报人,如今,也不得不放手。因为他们终于明白:如果再不落幕,或者转型,等待他们的,终将是消亡。
告别,或者转型,似乎已成了生活的常态。
至今还记得第一个写网络小说的人,在我眼里,他是那么神秘而又神圣;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的网络小说,我心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入网络写作时的情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在论坛很快受到版主的亲睐,被加精,被飘红;至今还记得自己发在纸媒上的第一篇文学作品,竟然是我发在论坛而被人推荐到报刊上去的;至今还记得在一个大型的文学网站,自己第一次当版主时的那种兴奋,能够看到全国乃至世界诸多文学爱好者们的作品,其中不乏高手,名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随着一扇又一扇门在我面前打开,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乡巴佬,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山野之人。我与社会随时互动,我与革新时常亲吻,我大胆地张开双臂拥抱着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拿着电子教案交给领导时,领导瞪大眼睛,以为我是异类,我是走捷径,我在偷工减料。可如今,每次检查日常工作时,常有人提醒:为了节约资源,可以上交电子教案,电子备课要存档,在线备课可加分……
如今,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乏味,N年前,我们曾想象过的,只要在家里就能买到的东西,只要打开屏幕就能看到的世界,现在已不再是想象……
不仅仅纸媒如此,教育更是如此,生活中,各行各业,不创新,就得告别。以前,每过几年就有一个或几个行业消失;如今,每年都有诸多行业不景气,走进死胡同,或者干脆转型,改行。
我们总喜欢说人心不古,世道在变。殊不知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时刻都是变。变,是一种常态。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变则通,能则久”,可见,创新,才是唯一的通道。不创新,终将被淘汰;不创新,等待我们的,就只有消亡。
今天,曾经辉煌的纸媒在告别。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奇怪:之前,不少辉煌都在告别;之后,今日之辉煌也将告别。我们的世界,将迎来更多新的辉煌。
告别,是一种常态;而迎新,也是一种必然。调整心态,微笑着告别;不诉离殇,勇敢地挑战未知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