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微博评论:“华为是华为,我是我。各自过好自己的命!”
心有戚戚焉。
微不足道的我,艰难的我,卑微的我,狼狈的我,怎么好意思去说、去激动一些我不了解真相、根本驾驭不了也不需要我操心的问题?
自己都过不好,自己都那么可怜、不安、捉襟见肘、得过且过就别出去出丑了。
给自己加戏,还是小丑,还是路人乙。
吃八块钱的快餐就别去管华山上的乱剑或者洛阳的牡丹。
“大雪”这天,如果我母亲在世,她一定会打电话叫我添衣。
“我都七老八十了!”我每次都这样安慰母亲。好久没有这种骄傲自满了。
在母亲眼里,我们都一直是孩子,其实我们早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自己咬牙,自己偷偷哭,自己发呆,自己笑,自己说“明天再来”,自己说“算了”……
照顾好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交代。
到了一定年纪,自己身体好,是告慰父母,更是给孩子积德,就是替孩子省钱、省心。
照顾好自己,为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贡献。
那些委屈、不平,自己咽下去,还有什么心思、力量去干更辉煌、光荣的事情?
变天了,记得出门穿秋裤。
在我们小家的微信群里,一向不善于体贴人的太太突然对在外地求学、工作的儿子说:降温了,记得加衣服。
儿子没理她。
儿子一定是在心里笑:“老妈自己生活能力那么差,还好意思给我提醒……”我想脑补一个画面:厨房里,被太太烧坏了的锅有10多个……
女儿在国外读书、打工,我太太天天罗嗦、瞎操心,老问一些诸如学业、工作、职业评估等很专业问题,我都烦了,我能理解女儿每回答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是“啊”,就是烦的意思,“知道啊”“就是那样啊”“我都有问啊”……
20岁之后的孩子,是最彷徨焦灼的年龄,必须独立了,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同时,一切又不明朗、确定,这个时候,父母过分的关心,反而是给孩子增加压力。
我是过来人,我懂。
朋友早年在美国求职时,曾遇到这样一个面试题:请用“快乐”造一个句子。
他脱口而出:“我们很快乐!”
考官问:“你怎么知道我很快乐?”
我们从小都习惯用“我们”造句,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那个美国人就钻牛角尖地指出:你没有自己,甚至不诚实。
后来朋友去另一家公司寻找职位,连闯几关后终于有机会与总裁面谈。
那天,总裁请他坐在面对他桌子角的一张很低的沙发,朋友眼睛平视过去,竟然仅及总裁高抬的鞋尖,更糟的是,一整排的灯光对准自己的位置直射。
朋友感到不适,眼睛不停地眨,有种在禁闭室里录口供的感觉。当即,他站了起来,客气地向总裁表达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希望换一个位置。
总裁问:其他参加面试的考生都好好的接受安排,你为什么敢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吃一堑长一智”的朋友微笑地回答:“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
总裁很高兴地站了起来,径直走向他,拍拍他的肩说:“年轻人,你通过了。”
每个人手里都有牌,而最简单最有效的出牌方式就是:用“我”造句。
学会用“我”造句,而不要动不动用“我们”做主语。
我们是我们,我是我,各自有命。
有人问我,这一年,你会用哪一句歌词来形容自己?
供我选择的歌词有——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那是醉生梦死才能熬出的苦”。
“笑是神的伪装,笑是强忍的伤”。
“像我这样的人”。
“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地拍”……
最后,我选择了这一句:“你还要我怎样?”
我喜欢这句台湾腔。
寒冬来了。风声萧瑟。
警觉的,求生欲都很强。
各自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的心情的。
好好爱自己。
一生所求,不过美食、爱、被爱、温暖、笑容、良人、守护、相伴、春华秋实……
回到自我,回到真实,回到清醒的灯光下,回到家里,回到爱的怀抱,回到小确幸,看本地的天气预报,找物业提意见去……
做人不能假大空,幸福更不能假大空……
不回避眼前的尘埃、单位领导的眉眼,也不错过细碎的美好与喜悦,比如路上的桂香,窗前的明月……倾听烤肉在烤架上发出“咝咝”的声音,下雪后早晨第一个踩出一行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