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宋瑜琪:张家湾寻梦

发表时间:2018-08-28  热度:

清代文学史有两座文坛高峰,那是纳兰性德和曹雪芹。

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研究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的群体称为兰学,研究曹雪芹和小说《红楼梦》的群体称为红学。红学会研究的人员著作学术文章要胜于兰学会,《红楼梦》一书的抄本在清代就己经洛阳纸贵了,单本就时值几十金,可见曹先生的文风作品不仅卓绝于后世也在当朝。可是他却贫寒伶死在人生的四十八岁!据说和珅为了讨好皇帝将《红楼梦》抄本献给乾隆,乾隆皇帝看后一语认定这写的是明珠家的事。明珠是康熙皇帝时期的重臣,是纳兰性德的父亲,名叫纳兰明珠,而纳兰性德又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朝同臣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用穿越时空的语言讲就是曹雪芹的爷爷和纳兰性德是战友,也许红楼一梦真如乾隆皇帝所言与纳兰家有着必然的关联。

丁酉金凤之年很高兴回到了故乡的文学圈,萧红家乡浓厚的文化气息促使我继续敲击键盘堆码文字,激励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由于在北京工作有着了解曹雪芹先生和《红楼梦》文化的便利条件,所以几年来乐不思疲在京郊一个名为张家湾的古镇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京城有三处与《红楼梦》文化有关联的景点和遗址,最为闻名的是位于城南的以红楼文化为主题的大观园公园。公园处处围绕《红楼梦》小说故事情节而修建,设计修建时就按图索骥尊重了小说内容,借鉴了当时的历史特点。让你走进大观园真如同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大开眼界。大观园公园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血统亲近,有些影视内容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我虽然去过大观园参观游历,但是却没有被封建社会的富家纨绔上层社会生活所震撼!另一处是位于香山一隅北京植物园里的黄叶村的曹雪芹故居,据说那里也是曹雪芹生活之所。青山绿水的景色,诗意江南般美丽,香山的后面还有一条曹公散步的小路叫曹雪芹小道,但是我却遗憾的没有找寻到,每年都来一次不为朝拜,只为欣赏这里的最美的桃花。在考证和游历红楼文化景点,我发现了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是曹雪芹遗址最为丰富的一处。

探访千年漕运古镇张家湾,才是我寻梦视野开阔收获颇丰的地方。

带着对《红楼梦》浓厚的喜爱兴趣和对曹雪芹先生坎坷一生求知求解的欲望,我在几年时间里几十次去古镇张家湾寻觅曹公遗迹和红学文化。张家湾镇是一个拥有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古镇,起源于隋唐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的兴建。从南方运来的绫罗绸缎、米盐木材、笔墨纸砚、陶瓷茶叶、漕粮稻米都在这里停泊转运陆路至京城。由于运河至此再入京城就水浅桥多,大的漕船就进不去了,所以这里就成了转运江南漕运船只货物的水陆码头,车水马龙、商贾林立好不热闹。

那么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又与这座与皇城相距六十里之遥的古镇有什么联系呢?先从曹家在清初政治史少有的奇事说起,三代四人连续近一个甲子(60年)担任江宁织造一职说起。南京古称金陵,清代时为江宁府,辖上元、江宁两县。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至光绪年间被废止,江宁织造府存在了200多年之久。江宁织造府是为清代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算起,曹家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颙、曹頫)担任江宁织造之职,由此可见曹家在当时位高权重,声名显赫。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中国文学天空中,一颗光芒四射,璀璨夺目的巨星诞生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府内,这颗巨星就是中国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经考证曹雪芹在金陵度过十三年的童年时光,雍正五年(1727年)底曹頫任上被抄家,从此家道中落,转年曹雪芹随家人返回北京居住生活了,但是金陵岁月对曹雪芹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曹雪芹的父亲(或叔父)曹頫继任江宁织造,在当年七月十六日给皇帝的奏折中说:……窃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今夏荷蒙天高地厚洪恩,俾令承嗣父职。奴才到任以来,亦曾查检所有遗存产业,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

从当地宣传的资料了解到曹雪芹随从家人由金陵返京生活曾居住在张家湾,曹家在花枝巷开有当铺,当铺就在花枝巷南侧,门脸面北。1949年解放前房屋还未改造,砖额还刻着字。解放后回民康姓居民居住。在古时此巷两侧居住的都是豪门富户,这也与曹家当时的地位相吻合。在花枝巷南端西侧曾有一所院落,约有20来间房。当地老人相沿传说这所院子最早是曹家染房,曹家败落后转给黄家,黄家再转卖给张家,解放时一部分拆建,在原院中发现一眼砖井,在井口砖缝间发现一枚康熙通宝铜币,据考证此币是当时砌墙瓦匠故意放的。在井底清出一骨折扇嵌金檀木边骨,专家鉴定是乾隆以前物。由此也联想到《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四十八回中撕折扇的情景。

上述能够证实曹家居住在张家湾的房宅巷落早已不复存在了,按照当地资料显示花枝巷平行张家湾古城南城墙东西走向。在萧太河边我找到残损的城墙及重修的城门,拾阶登上城门远望城墙北面,原村落拆迁成一片空地长满荒草,唯有一棵粗壮的大树我就把当成花枝巷的标志吧!

在找寻红楼梦旅我同古桥运通桥南岸居民和环卫工人闲聊,也没有聊出子午卯酉的有价值线素。可是当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姐却说她姥姥家原来就在张家湾古城里居住,小时候总在那里玩。听老人说过那是曹雪芹家的当铺,如今已是片瓦无存了,拆迁后的空地了。

在寻梦古镇还有张家湾出土的那块曾经饱受争议的曹雪芹墓石,几十年来依然有人坚信无疑,有人坚决否认。这些争议与讨论对于我为了游历中增强阅力的人已经不重要,真假难辨也自有公断。据当地资料显示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1968年秋天张家湾大队平整土地会战时,安排当时第四生产队平曹家坟及附近耕地。一日下午几名社员于一米深处,发现一块平放着的条石都很奇怪。指导员让人将石抬上地面,除去尘土只见正中现出曹公讳霑墓五个大字,左下角刻壬午两个小字。众人因不易遇上有钱人坟无不惊喜,即在埋石处四周乱掘,寻找棺木。只是在石旁挖出一具男性朽骨,便七嘴八舌猜测口内必含宝珠。遂有人双手捧住头骨在小车车把上猛磕,除从口腔中掉些黑色土屑外,别无他物。失望之余,便将碎骨随土装入小车簸箕,推到萧太后河边倒弃。当时收工,指导员唤来堂兄将曹石抬上小车,推回自家,冲刷干净,依次用八开办公纸铺于五个大字和二个小字上,用铅笔在纸上划涂,得6张拓片,次年春盖房将曹石用作后檐台基。1992年这块墓石重新出土引起当时很大轰动,时年829日《北京日报》京华周末发表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报道。这块墓石经专家鉴定是真的,这给红学研究和曹迷们提供了珍贵文物,这是红学界的一件大事。

这个消息也吸引我无数次去张家湾游历,但是我多次来到位于张湾村委会旁的张家湾博物馆想去一睹这块墓石的真容,不巧都没有遇到博物馆开放,深感遗憾。希望有缘的将来能够见到雪芹先生逝去后的遗物墓石。当地老乡告诉我去村委会打个招呼,管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会打开博物馆供人参观,为了不打扰他人,还是把这个活动放在未来的行程里吧!回来从网络查找资料显示,此墓石保存在通州博物馆,看来想目睹一下曹先生的墓石也是山雾迷漫,云山雾罩呀!

在大量史料未见真容,心中残存着些许遗憾,但是在古镇张家湾也发现了许多与曹雪芹有关的纪念性资料文献和实物。座落在萧太后河南岸的曹雪芹塑像,塑像高7.1米,其中像身高4.6米,底座高2.5米。塑像在冯其庸、韩美林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指导下制作完成的。曹雪芹塑像是右手执笔,手下边是草稿。这样设计是取源于曹雪芹48岁悲愤而死没有写完《石头记》,他左手边有一个酒杯,因为曹雪芹先生终生以酒为伴,非常好酒。挑着腿的姿态是因为他这个人天性不羁,洒脱随行。整个雕像是坐西朝东正对古镇,有梦回古镇张家湾之意,面向南京是因为他出生地在金陵。塑像下面是黑色大理石底座,底座正面镌刻中国红学会长冯其庸先生书写的曹雪芹先生像六个金色大字,底座左侧及后侧刻有冯先生的《题曹雪芹》诗一首。

哭君身世太凄凉,

家破人亡子亦殇。

天谴穷愁天太酷,

断碑一见断人肠。

迷离扑朔假是真,

踏遍西山费逡巡。

黄土一抔埋首处,

伤心都在潞河滨。

《红楼梦》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也刻在一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雕像周围是个小广场,北侧沿萧太后河岸边修一段半圆型汉白玉护栏,护栏图案都精雕着红楼题材的图案。

在曹雪芹先生雕像广场的对岸西侧还有一条与曹公有关的景点,就是一个古色古香,极具江南特色的归梦亭,亭子被绿树环抱正前方建有观景平台,登上古亭望萧太后河水奔向东面汇入大运河,睹目远方思绪中仿佛曹公正从江南返京在此下船上岸。亭上方正中悬挂归梦亭三个苍劲大字横匾,左右悬挂万古不磨石头记,千秋永载曹雪芹的对联。亭后一石镌刻着《归梦亭记》,铭文如下:

归梦一亭,冯老所名。

缅怀巨匠,纪念曹公。

潞河之滨,曹氏祖茔,

雪芹归葬,墓石为凭。

无棺无椁,遗骨伶仃。

萧寒如此,甚于刘伶。

遗著红楼,光耀汗青。

百代流传,四海闻名。

沧桑世事,感慨人生。

曹公一梦,万象包容。

兴衰之態,儿女之情。

红楼一梦,千古难醒。

雪芹故地,百年寻踪。

魂销何处,梦归此亭。

诗云:

一世飘零系两京,

张家湾畔葬英灵。

花枝巷内青衫影,

通惠河边傲骨行。

此地百年埋胜迹,

中华千古耀文星。

问君何处寻芹圃,

魂兮归来扫此亭。

在归梦亭北行至张湾村委会的路旁两侧宣传板上张贴着几十幅漕运古镇历史和红楼文化的介绍,走在这里品读来去过往,学习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及《红楼梦》知识真的能够让你忘记归程!

滔滔潞河水,悠悠古镇情。历史能够把许许多多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洗牌,唯有文化才是人类穿越古今、跨越地域不断学习的!铁路建成通车后使京杭大运河这个人类奇迹淡去漕运的作用了,车水马龙的张家湾也不再是重要的水陆码头了。虽然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修建的通运桥依旧在,但是这里已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或许我的寻梦足迹已经踩踏在曹雪芹先生当年走过道路上,但是此情此景已不复当年了!残破的城墙,新修缮的城门也只能恢复原有的沧桑岁月,却不可回到风雨当年的从前。物是人非的几百年后我要找寻的只是一个梦,只是梦里的红楼,只是梦里雪芹先生伟大的文学造诣,但这又是一个多么困难的历程呀!

古镇依旧,不见红楼。

或许是因为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从一个宫庭贵族下降到举家食粥的市井贫民,触动我对封建阶级没落命运的深切感受?或许是对曹雪芹先生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怜悟?或许是《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刺痛了我的心扉?或许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揭露出封建社会的危机和矛盾吸引了我对历史评判的兴趣?其实也都不是,就是因为每次从那里路过,都会扶着古桥栏杆凝望逝去尘封的历史和奔流远去的河水,沉思凝神远望的雪芹先生的雕像的眼神,或许与我合拍同频了,我与曹先生都在找寻桃红柳绿中的一梦红楼吧?所以我无数次在先生的目光中寻找那个遥远的梦!

历史又一次让通州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里,首都副中心的定位让通州重新规划了发展方案。从媒体上了解到红楼文化已列入了千年古镇的规划之中,那我期待的梦也不会远吧?

古镇寻梦梦百回,未解之梦我会再访古镇千百回?

梦遥遥,路迢迢。

但我依然扶拦东望找寻那梦中的红楼!

 

 

作者:宋瑜琪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热爱家乡,喜欢文学。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