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朱文科:钱钟书的耒阳之缘

发表时间:2018-07-23  热度:

 

    “破晓鸡声欲彻天,沉沉墟里令无烟。

哦诗直拟陶元亮,误落尘中忽卅年。”

钱钟书这首诗,原本鲜为人知,因载入杨绛的《我们仨》,被世人熟悉。诗题为《耒阳晓发是余三十初度》。晓发,有人解释为白发,所谓“寒镫耿宵梦,清镜悲晓发“,但我觉得理解为“拂晓出发”更合适些。唐代贺知章写有一首《晓发》的五言诗,正是因他早晨离别故乡出发去远方之地而写。钱钟书这里说的耒阳晓发,就是拂晓从耒阳出发,三十初度,就是正过三十岁生日。记得第一次读《我们仨》,在书中第100页发现这首诗后,我十分惊讶,钱钟书先生是大文豪,怎么会跑到耒阳呢?我更纳闷的是,钱钟书生于1910年(庚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已是寒冬了,而他这首诗,却是写于1939年农历十月。先生为何记错了自己的生日呢?

史料记载,钱钟书是1939年农历十月初一(公历1111日)从上海出发,告别妻女,前往湖南。“乙卯十月吉,戒装我将发”。陪同先生同行的有徐燕谋、沈同洽、周缵武、张贞用、邹文海。当时日寇入侵,大半个中国沦陷,他们那么远赶到湖南做什么呢?钱钟书与徐燕谋、沈同洽、周缵武、张贞用到新组建的蓝田师院任教,邹文海去辰溪湖南大学任教。蓝田师院设在安化县蓝田镇(今涟源市),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之所以落户湖南安化蓝田,是设立在蓝田的长郡中学鲁立刚校长的推荐。廖世承考察后,发现蓝田镇地处山区中的小盆地,树木荫蔽,环境优美,不是军事要衢,受日寇干扰较少,决心建校于此,取“安定文化”和“青出于蓝”之意。这所高等学府荟萃了众多宿儒名流,首任校长是教育家廖世承先生,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这所大学任职国文系主任。钱钟书赴任英文系主任。其时,他已被西南联大破格升为清华大学教授,打算去昆明,所以并不想去“国师”。但是,先生是个孝子,“不敢不听父亲的话”。杨绛在《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写道:“我们原先准备同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没想到半个暑假只在抗衡不安中过去。拖延到9月中旬,钟书只好写信给西南联大外语系主任叶公超先生,说他因老父多病,需他陪侍,这学年不能到校上课了。……钟书没有给梅校长写信辞职,因为私心希望下一年暑假陪他父亲回上海后重返清华。叶公超先生没有任何答复。我们等着等着,不得回音,料想清华的工作已辞掉……钟书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下,和蓝田师院聘请的其他同事结伴离开上海,同往湖南蓝田。”

从上海到湖南,路途遥远,那时交通不便,钱钟书此行,足足走了一个多月,历尽艰辛。汤晏在《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中称:“钱不是心甘情愿去蓝田,在路上又吃尽苦头,心情极其恶劣。”杨绛在《我们仨》书中回忆:“钟书一路上万苦千辛,走了三十四天到达师院,他不过是听从严命。其实严命的骨子里就是慈命。”与钱钟书同行的张贞用在他的《前后湘行百绝》自序写到:“己卯秋,应国立师范学院之聘,以来湖南之蓝田,院长嘉定廖公茂如实招也。……会廖公千里驰邮,一言为约,拜命之辱,束装以趋,深秋戒途,浮海而北,抵浙之鄞县,及诞登于陆,自奉化之西溪口,走嵊县、长乐、永康、金华,以达赣之上绕、贵溪、鹰潭、临川、南丰、广昌、宁都、太和、吉安,遂入湘,而历茶陵、耒阳、衡阳、宝庆以至蓝田,经三省五千里,历一月又四日,路非不远,时非不久也。”钱钟书去蓝田的路上,感到很沮丧,甚至有些痛苦。他出发时,杨绛曾告诉他,你这次生日大约是在路上了,我只好在家里为你吃一碗生日面了。但“心情极其恶劣”的他,却记错了自己的生日。抵达耒阳那天,以为自己过三十岁生日了。

钱钟书来湖南的旅途艰辛,小说《围城》有详细的描写。《围城》的行程线路与张贞用所记叙的差不多。钱钟书在小说中写道:“晚饭后,船有点晃。鸿渐和辛楣并坐在钉牢甲板上的长椅子上。鸿渐听风声水声,望着海天一片昏黑,想起去年回国船上好多跟今夜仿佛一胎孪生的景色,感慨无穷。”他乘坐的船,是从上海口岸开出,驶向宁波。对此行路途艰险,钱钟书早有思想准备,我们从《叔子赠行有诗奉答》窥出一二:“勤来书札慰离情,又此秋凄犯险行。远行终输翁叱犊,漫游敢比客骑鲸。已丁乱世光阴贱,转为谋生性命轻。与子丈夫能壮别,不教诗带渭城声。”对这次湘行,徐燕谋在《纪湘行》有记载。徐燕谋是江苏昆山人,与钱钟书是桃坞中学同学,后来两人同在光华大学任教,这次湘行,两人是第二次共事。而且,徐燕谋还是钱基博的高足。因此,他俩是终生挚友。徐燕谋的诗写道:“短短溪口道,狼狈不可说。孟冬潦水尽,齿齿乱滩出。怪石伺水底,犬牙竟凹凸。篙师蛙曝肚,尺丈嗟力竭。纤者虫爬沙,首俯仅见。两岸有好山,云气幻奇谲。惜我环抱恶,过眼吝一瞥。江口换薄笨,如囚脱梏桎。不意风雨来,驰骤万马疾。”钱钟书在《围城》中也写了他们“赶上大雨,路上狼狈不堪,饥饿交加,到旅店洗过热水脚,倒头就睡熟了。”徐燕谋在诗中写道:“淋漓透重棉,寒气侵短褐。道旁多沟渠,同行顶几没。深夜到逆旅,酒肴粗罗列。各自扶惊魂,对食空呜咽。”“江口换薄笨,如囚脱梏桎。明旦船头望,越山峙屹屹。偃蹇耒阳道,填胸愤气溢”。由此可见,钱钟书他们入湘的行程之苦。

我疑惑的是,新化县蓝田镇位于湘西,钱钟书怎么会跑到耒阳去,绕那么大一个圈呢?我查阅一些资料后,恍然大悟。原来,湖南省政府早在1939520日从沅陵迁至耒阳。钱钟书他们到湖南后,正遇上日军发动第一次湘北会战,人心惶惶,谣言四起。钱钟书担心蓝田师院会迁移,便与徐燕谋、沈同洽、周缵武等人商量,先到临时省会耒阳,找省教育厅了解情况。他们在十月初一从上海坐轮船,晚上离开吴淞口,进入浙江境内。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沿途旅客拥挤非凡,他们六人直到十一月初,方才抵达湖南。邹文海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抗战初期,交通工具不敷分配,沿途旅客拥挤非凡,无法按时间到达目的地的,我们10月就从上海订船票赴宁波。继而日人封锁海口,不能通航,一直到11月初才得到船公司通知,定期出发,到达宁波后,大家松口气方感真正脱离了魔掌。从宁波到溪口,一节乘汽油船,一节乘黄包车,足足走了一天,此后则全部乘坐长途汽车……”他们到耒阳后,受到厅长朱经农接见,告知“寇深围危,不宜自逸;国立学府,人心所系;国币艰难,不可虚靡”,蓝田师院作为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界的龙头学校,不到非常紧急状态不会搬迁,要他安心去赴任。于是,他们离开耒阳,经衡阳、邵阳前往新化县。

钱钟书从耒阳出发时,定然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此,他才感叹“哦诗直拟陶元亮,误落尘中忽卅年。”误坠尘网里,一去三十年。只是,陶渊明是个真正的隐者,即便死去也让墓冢保持平寂。他在《自祭文》里要求“不封不树”,只是从古至今有几人自出生始便能如此自甘寂寞?我想,年轻气盛的钱钟书还不至于有归隐的念头罢!其实,人的命运往往是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不管你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本领,终究是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对于钱钟书来说,他未能去西南联大任教授,却阴差阳错跑到偏远的蓝田,确实是个遗憾,但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他在湘西穷山中收获了无比的丰富。他的代表作《围城》的主要故事线索,就是以这段经历为原型的。恰恰是无法抗拒命运安排的蓝田之行,成就了钱钟书的《围城》。这正是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如今,钱钟书教书的蓝田国师,已成为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该校一直以钱钟书曾在此工作而自豪。

钱钟书在耒阳记错自己的生日,并非个例。钱钟书经常不记得自己的生日。钱钟书八十岁那年,亲朋好友、学界人士纷纷要给他做寿,有人询问钱老生日具体是哪天,杨绛笑着挡驾:“没有那一天啦!”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这是典型的钱氏作风,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熟悉他品性的人,会误认为他“狂”。翻译家施蛰存评价钱钟书:“他学问是好的,嘴巴臭!他狂妄的很呀,他讲人家都是挖苦人的……你看他的《围城》好了,都是刻毒话,他批评人批评的厉害。”钱钟书不但记不清自己的生日,穿鞋还分不清左右脚,上街迷路找不回宿舍。这也印证了他的一个特点:“痴”。做学问的人,就需要这样一股痴味儿。

值得指出的是,钱钟书从上海出发的时间,历来有争议。杨绛在《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中指出钱钟书出发时间是1010日或11日,而据《钱钟书去沪入湘时间考》记载是十一月初一。不管是十月还是十一月,钱钟书定然是到过耒阳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虽然,他只是耒阳的匆匆过客罢了,但耒阳人已经足够。因为,他给耒阳留下的短诗,带给了这个千年古县夺目的光芒,也足以让耒阳人感到自豪。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