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透明与隐喻 ——读陌上千禾《西藏,蓝色的隐喻》
文 / 王立坤
西藏,应该是富于诗性的存在。苍茫辽阔的高天厚土,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孕育诗歌的最好“温床”。陌上千禾这本《西藏,蓝色的隐喻》,就是作者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扎根于自身心灵花园和灵魂沃土所抒写的诚意之作。
机缘巧合,我得以与陌上千禾相识于网络,对其人有一定了解。在我看来,作者陌上千禾透明直率、真我本色——“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在这本诗集中,作者用四辑一百多首诗歌,向读者敞开心扉,展示了一个真性情的陌上千禾。
在这些诗歌中,有相守的欢愉——“借着月光,印出两个人的倒影”、有离别的悲伤——“一滴一滴地算距离,一秒一秒地算笑声” 、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有些痛,就像树干断了,根却永远还在”、有深沉的感恩——“谁会辜负菩萨的笑”……作者用女性诗人的细腻笔触,独特的视角,用诗作接通了心灵、生命、情感的出口,使得诗歌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
本书名为《西藏,蓝色的隐喻》,这个“隐喻”的内涵是什么呢?或许是“在西藏,遇见你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或许是“西藏,我的第二个名字”。作者陌上千禾,对西藏有着复杂的情感:身体依然会有高原反应,但内心已把这里当作故乡。对这片土地,有敬畏之心,保持着距离感。
或许,最终所谓的“蓝色的隐喻”,应该从作者诗作中几个高频词语中找到答案:瞬间、永恒、别离、咫尺……这些词语,是作者面对雪域高原,关于过去、未来、因缘、宿命的思考,思考之余,受到此地人生观态度的影响,学会用乐观态度,迎接人生挚爱。
作者的高频词语还有“林芝”和“雨”。这两个意象,多次出现。林芝是“西藏江南”,也是作者将青春奉献的地方,作者称林芝是“来了就不想家的地方”,是作者的心灵净土和慰藉;雨,适合倾听、适合流泪、适合表达难以言说的情感,雨,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才会被作者如此偏爱,也像极了作者透明纯粹的性格。
“诗如其人”。作者的诗风,明白如话,诗句仿佛脱口而出,表达着“真、善、美”,唯美浪漫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用凝练的句式去表达她的生活感悟和生命态度。这样带着灵魂温度的真诚诗歌,总会给读者带来心灵冲击和情感共鸣。
感恩这样的阅读体验,作者用女性的温婉坚强,独自体验着高原生存的残酷与温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让人欣慰的是,她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真诚一直未变。这些心路历程汇集到本书中,别有风景,回味无穷。
诗人简介:陌上千禾,本名廖维,女,汉族,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现居拉萨,在政府某机关工作。鲁迅文学院第五届西南青年作家班学员,西藏拉萨市文联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著有诗集《醉心镜梦》《西藏·蓝色的隐喻》等优秀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