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
——评析明素盘的诗《海滩上的蓝色小木船》
文/谷 风
诗人明素盘的这首诗歌写的很安静,沉稳。从“蓝色小木船”本身在时间的侵蚀下的状态,那些内在的变化,特别是小船的细节本身,都很生动细致的表现出来。在这里的小船被诗人给予人格化了,当然,这是非常客观的人格化的被陈述的对象。蓝色小船的孤立和孤独感一直延伸到整个诗歌主体中,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虚静”的状态与诗人本身的那种潜隐默化感,当然,不是说与她一样的处境,这种触景生情的本质根源来自于对事物存在的洞察力,让我们看到此种存在象征了某些深度理念的东西。我觉得这首诗歌中不单单是蓝色小船本身的解构的那么单一化,而是,从单一化的一个侧影延展到可以去思考的很多存在性的现象。“蓝色小船”在这里只是充当了象征本身,以此外延到诸如此类的现象,这种隐喻的行径的确给诗歌带来了无限的扩张力。其实,被陈述的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将那些不被人发现的,和被隐藏的“含义”是否被发现,这也是诗歌艺术呈现的一个重要的鉴赏。如果我们对陈述的对象常常被发现的是惯常,其实写多少都是没有意义的。好的诗歌的存在感应该是通过那些细节化的具体和状态通过心灵去升华到一定的可鉴赏力,可想象、可思考的一个境地,让诗在事物存在的本身上升到一定的艺术层面,给人们带来一种无法获释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存在的东西应该是围绕我们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一个无法言说的状况,让读者通过诗歌主题所包含的外在的意义去得到更值得回味、提醒和启发的心理,那么,诗一定不是文本本身了。好的诗歌在它创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如何拿出来展示,如何有效的创生出更具有涵盖复杂现实的指涉性的问题,如果能在鲜活的语言中构建到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能创生出一个令人更值得从中发现更多外意的东西了,那么,诗,就真的拥有了生命。
明素盘的这首《海滩上的蓝色小木船》画面感很强,并且参合了色彩和情绪和在场的虚实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的“在场”保持着一种冷静,克制的“态度”,这也是人格化的渗透,通过被诗写出来的意义导向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充实着哲学的疑问。诗人在面对这么一个“静物”的同时,大胆植入心境与此关联密切。她写到:
它的蓝色让我害怕,搁置在风中
它与它蓝色的天空和海洋
继续保持默契
沉默至无穷无尽,让我想到
剥落的羽毛,碎了的夜在白天剩下的骨头
首先,她感到了害怕,并且是面对搁置在风中的蓝色小船,可以断定,诗人是面对这种“蓝色”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思虑。因为小船的蓝色与大海的蓝色与天空的蓝色,是那么不合时宜。蓝色小船不能像美丽的大海和纯蓝的天空那样持久,小船几乎是被创造出来的另一个“生命体”,这种遇见的对比性让诗人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压抑感,所以她“继续保持默契”,保持沉默的缘由是不愿意看到的事实真相,因为这个蓝色小船被时间侵蚀的,被遗忘的孤独。像“剥落的羽毛,碎了的夜在白天剩下的骨头”,在这里,诗人给予形象化的比喻。小船像羽毛,这种此类的比喻正恰如其分的应和了小船被“搁置”状态,羽毛是很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此时也是很轻的,不过这种“轻”绝对是对“沉重”的反衬效果,因为她感到了一种“轻”完全源自于外在的力,还是社会性的还是现实性的,其实,这里隐含了一种对人性上的一种质疑,甚至是不情愿的质疑到存在的某种境遇。事实上,诗人在这里是纠结的,她将蓝色小船给予人格化了,她感到的并非小船本身,而是从情感的这一个角度审视所在的一些现象,这也就引发出一个形而上的哲学的问题。那么,我作为读者会想到人性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会想到这种存在的理由在赋予人性化的可能之中,如果介入到人本自身是多么不可回眸。返回来说,诗人明素盘在用“碎了的夜在白天剩下的骨头”。之所以说是“碎了的夜”是她错视的认为小船的过去那些独守的夜晚,那些被海浪冲刷的夜晚,那些曾经在海上的夜晚,那些梦啊,破碎的只剩下“冥想”中的骨头。这是值得悲悯的情怀,也是诗人在情感上付诸于一种关怀的心境。诗人都是多情的,往往面对这些被消耗的静物之时都会缅怀和怀想,我觉得这也是诗人的特质,在追怀中获得对时间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觉得诗人是对时间获得最有发言权的人,诗人能够在面对遇见和看见的物象上给予发挥到一种情志,传达到丰富的信息,营造出一个具有文学性的文本价值,是最受尊敬的人。关键的问题是诗人明素盘在这里看到了一种隐忍的“痛”和未能说清楚的东西,那么她写到:
要在凹陷的时间缝隙,安放虚空的身体
走了多久呢,现在
它安静得像块朽木,或者标本
冥想中,我感到了它的——
拒绝、惊喜和不安
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
那么,她要在“凹陷的时间缝隙,安放虚空的身体”,这个身体到底是蓝色小船还是诗人自身?应该确定的是双重的存在的意识感,因为这里面应该拥有了自我觉醒和自我悲悯的一种心境,当然这必然的关联到小船本身。小船作为一个客体的存在,“走了多久呢”才有如此的境遇,“它安静得像块朽木,或者标本”,事实上,这里的“安静”绝对是一种无言的“不安”的代价,是一种被强制的沉默意识导致的无法回避的心态,这说明诗人明素盘在情感上是慎重的,是充满关爱的。她目睹到小船几乎像“朽木”或“标本”,这种被异化的心理状态直接给予了“蓝色小船”,其实,这是移情的表现。她将另一种可能的“喻体”直接变异到不可目睹的“景致”之中。她:
冥想中,我感到了它的——
拒绝、惊喜和不安
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
这里,诗人豪不掩盖的将内心拿出来,将“蓝色小船”视作无助的可能的现象,其实,这种被牵动和制约的心境一直存在于诗歌主体中,并贯穿了整体。她发现和被发现的这些在小船本身发生的现象让她由衷的“敬仰”之感,因为她感到了小船的“拒绝”、“惊喜”和“不安”,那么这种复杂的心态绝对是认知的一个被人格化的自我解析。她爱蓝色小船,她心痛蓝色小船,她被拒绝和惊喜和不安,这种复杂的理念几乎让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蓝色小船是一个“此在”的关系,假设是一个坚持中独立的,不卑不亢的人格的化身,如果说“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那么,诗人在诗歌的结束已经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疑问的空间,这种释放后的巨大沉默感,让人感到了冲击和震颤。因为她对这种境遇和处境的思考延伸出的观念,让读者一定想到的还是哲学的问题。虽然诗歌不是哲学,但一定有哲学的东西,这也是诗歌存在的思想性的问题,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所归类到的思想性才使得诗歌具有很好的鉴赏和生命力。
事实上,这首诗歌在平淡中导出了一个极其不平淡的心理构成,这些心向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实和精神的现实之中。诗人在一个被搁置的蓝色小船本身发现了“美”的真正存在性。在诗人眼中并非是“正在发生”的才是美的,并非是不被遗忘的才是美的,在她眼中美是一种“虚静”的状态,是具有人格化象征的可能性。那么,通过这首诗歌,我们感到的,首先是语言的自然性和语言自觉的发生,本身带来的被隐藏的真实,这些都带有一定的觉醒和唤醒意识。诗,是具有一定思想性的,有一定哲学的思考,这些也是不被人忽略和关注的,起码很多人不是这样,关键是如何创生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东西,并非为写而写,并非是诗歌本身的诗歌的样子。然而,明素盘正关照了这些诗意外意的现实。她让诗突破到文本之外,特别是结尾一句“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带来了形而上的思考,交出去的是一个构思“存在”之现象的理念。这让我想起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作品存在意味着缔造一个世界,但世界又是什么呢--------”,好诗大家共赏,共讨。
附原作:
海滩上的蓝色小木船
诗/明素盘
它的蓝色让我害怕,搁置在风中
它与它蓝色的天空和海洋
继续保持默契
沉默至无穷无尽,让我想到
剥落的羽毛,碎了的夜在白天剩下的骨头
要在凹陷的时间缝隙,安放虚空的身体
走了多久呢,现在
它安静得像块朽木,或者标本
冥想中,我感到了它的——
拒绝、惊喜和不安
空旷中,它把一些什么赠予了我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