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平去了,世间少了一个好人,我失去了一位好友。我为此感到哀伤。想到茫茫的松嫩原野上,一个领着弟弟和一群孩子捉青蛙的孩子王的天真笑声,我的眼睛湿润了。那是我作品中的一个场景,写的正是王月平的童年。他是大庆油田长大的孩子。大庆会战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是不同寻常。王月平是铁人王进喜长子,然而大庆许多人都不知道他。王月平是个好人。有的坏人的“坏”,是明显写在脸上的,可王月平的“好”却没写在脸上。他见人总是冷巴巴的面无表情,就像暖水瓶,外冷内热。这是西北人的性格。遇到熟悉的人,顶多就是憨厚地一笑。工作和生活的不易与沉重却好像写在他的脸上,这是从父辈的脸上承继下来的愁苦。当我了解了他,知道了他的成长故事,就读懂了他的表情。就说那憨厚的一笑,你要读懂了,就足以洗涤你的灵魂。我第一次见到王月平,是在大庆油田他的单位。第一眼看到他,就感觉他是个好人。好人在我的心目中,标准就是实诚憨厚。用大庆人的话讲,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好人的基本标准,也是老会战身体力行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核心内容。这精神培养熏陶出大批实诚可靠的大庆人,那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脊梁。他们胸怀博大,知难而上,任劳任怨,讲成绩从不夸张,讲问题不留情面。走路一步一个脚印,办事稳妥持重从不讨巧。利益面前公私分明,关键时刻总能做到公而忘私。这样的群体团队,才可能创造大庆油田这样的人间奇迹。今天看来,这样的好人团队,该是多么的金贵呀。王月平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他是“赤金娃”的儿子,心灵就像金子一样单纯。我自己也许做不到,但我喜欢这样的人。于是我们就成了好朋友。王月平长得很像他的父亲,中等个儿,结实的体格,眼睛鼻子和嘴,都很像我印象中的王铁人。只要戴上前进帽,穿起道道服,不用化妆,就可以扮演铁人王进喜。你了解了他,你就会发现,其实他在生活中处处都想着要做一个父亲那样的人。尽管他的性格有些不像父亲。说话、走路的节奏都较慢。如果说他父亲王铁人是烈马性格,他就是一头老黄牛。工作中的风格也是这样。他当过兵,当过一线石油工人,也当过先进劳模,从工人成长为油田的中层干部,一直是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始终保持着老黄牛的品格。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和他弟弟铁丝的性格大为不同。上世纪末,他弟弟按照油田要求,买断工龄自主创业办了一个公司,开业后他发现公司名称字整得太大,就批评说“字写那么大有啥用,要把事做大才算数。”这就是王月平做人做事的追求和风格。他当兵转业后,就这样在大庆子承父业,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把儿子也培养成了同样的人。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尽职尽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和平建设时期,伟大的事业需要的正是大量这样默默无闻安分敬业的奉献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一鸣惊人的壮举,只有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王月平就是这样的一颗螺丝钉,一个默默无闻的好人。
日前惊悉月平老友在大庆不幸逝世,甚感意外。因为从他的慢性子讲,总以为要更加长寿。73岁对于他,实在是太年轻啦。噩耗传来,我夜不能眠,浮想联翩。以往同王月平交往的点点滴滴就都闪现在眼前。想到从此大庆又少了一位朋友,世间又少了这样的一位好人,倍感哀痛之际,务必遥致深切悼念之情。十九年前我在大庆工作,写了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王月平读了深受感动,特邀我到他们单位座谈过一次。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神交。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铁人王进喜的影子。今天回想起来,这对于我学习和感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无疑是一种珍贵偏得。今天他去了,回忆那段交往,更加感到值得珍惜。那段在大庆难忘的日子,有幸与王月平先生相知相识,并保持了多年的友谊交往,真是我人生的偏得。今天回味起来,他就像一本书,值得细读慢品。因为有了他的启发,我在大庆曾写过一首歌叫《站在铁人雕像前》。好多次面对憨厚实诚的王月平,我就好像面对一尊铁人的活雕像。他就是铁人队伍中的一员。如果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王月平应该就是这伟大精神的非遗传承人。他为人低调随和,工作兢兢业业,一贯淡泊名利,保持了劳模子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为国奉献永不停步的优良本色。他同时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注重亲情友情。忠与孝,他努力追求两全。从他对父亲、母亲,对奶奶和故乡的言谈回忆中,令人深感情真意切。有一年春节前,大劳模的儿子百忙中从十多里外的让湖路专程来到新村市委机关看我,手里竟然还提了两瓶白酒。我说我不喝酒,月平说不喝你招待人吧。我心里十分感动,就把酒留下了。又一年秋天,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走进崇高——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大型朗诵会”,王月平应邀参加。现场北大学子听说铁人王进喜之子来了,就把他围了,有的请他签名,有的请求合影。王月平却站起来指着我说,今天的主角在这里,这位就是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的作者忽培元同志。他把我推到了前台。当得知我老家也是陕西大荔,有一个周末,王月平专意请我去他那里做客,席间谈了好多关于老家和大庆石油会战中陕西老会战们的动人故事。最后还说他父亲临终告诉他,说自己老家是陕西大荔,要他一定带着孩子们回老家看看,思乡之情令我感动。他对父亲那一辈人的伟大事业和崇高人格理解很深,对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十分推崇,并坚持努力践行,令我深受教益。如今王月平去了,我感到十分难过。一个好人默默地走了,应该是没留下一点遗憾吧。但我心中还是不胜悲伤。一位乡党友人说,月平去了,是到那边伺候他的父亲去了。我听了很感动,也但愿如此。王月平生前,一直关注着我的大庆石油题材文学创作。可惜他再也不能读到我的新作了。好在我反映石油开发的长篇历史小说《东方神曲》第二部《松嫩岁月》中,写到了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王月平。他是作为老会战的优秀后代典型出现的,是新一代大庆人的代表。前不久到大庆,我还打听月平的情况,却没能执意相见,竟成了终生之憾。月平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创业学校毕业,部队转业先后任大庆钻井机修厂工会主席和钻技公司工会主席及大庆油田地下能源公司党委书记。他始终脚踏实地践行“三老四严”优良传统。这些对于他,都是家风所致,自觉而为。王月平是好人,是好党员、好干部、好同事、好父亲。笔者撰写斯文,数度泪崩。悼念友人,点点滴滴,长歌当哭矣。
2024年12月18日
作者简介: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5月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主要作品有文学传记:《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耕耘者——修军评传》《百年糊涂——郑板桥传》《难忘的历程——延安岁月回访》《刘志丹将军》《谢子长评传》《阎红彦将军传》等;长篇小说《雪祭》《神湖》《老腔》《乡村第一书记》;中篇小说集《青春纪事》《家风》,中短篇小说集《土炕情话》;散文集《延安记忆》《人生感悟》《毛头柳记》《大庆赋·铁人铭》《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札记》《秦柏风骨》《山秀珍》《义耕堂笔记》;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和诗集《北斗》《开悟集》《守望大庆》等。
《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
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长篇小说《同舟》入选2024年7月“中国好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