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车坪的柔情
文/ 施秀华
从南宁出发,汽车跑了几个小时,也不知道经过了几个市县,来到了一个叫大车坪的小山村,朋友告诉我,这里属于玉林市博白县。
事有缘起。
多年前因为一次文学笔会认识了南宁的诗人冯三四,因为兴趣相投,走动多了,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哥们儿!也因为冯三四,我爱上了广西,并在桂林买了养老房,不想楼房烂尾,几年过去,毫无起色。从此,每年来广西维权,我都要在南宁站站脚,和三四聚一聚。这次,看到我的纠结和郁闷,他邀我到他的故乡——大车坪,走一走。
站在大车坪的土地上,我的视野被圈成一幅山水画卷。四周是群山,山坳里百十户人家,星星点点散落在不成规则的山沟里,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三四家门前,一条小河,汩汩流淌,隔河就是一座小山,山上的翠竹,随风摇曳,站在三四家四楼观景阳台上,山景绿色几乎伸手可得。仰看高天流云,低头桃花盛开,就着几个在山间耕耘的农人,就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
刚过完春节的二月,黑龙江还冰天雪地,大车坪这里却郁郁葱葱。晚饭后,好客的主人,邀我到山上走一走。
花草的芳香,与我亦步亦趋。
山间小路,蜿蜒曲折。
我和三四说说笑笑地走着。中国之大,南北方的植物有很大不同,除了路旁的竹子,一些乔木花草我是一概不知,三四耐心讲解着,看得出,回到家乡,他的心情是多么的快乐……
生于斯,长于斯。
诗人向我讲起了他小时候生活在这里的情景。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从走出乡关,到南宁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广西建工集团二建公司负责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因为他从小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进入社会后,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后来在广西民族大学读在职研究生毕业。由于勤奋努力,责任心强,他很快得到领导赏识和重用,先后任科员、主任、副处长、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在全国期刊上发表过企业文化建设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论文若干。因为从小就有文学爱好, 2004年底,三四开始练笔写诗作文,十几年来,陆陆续续写了一些东西,但他总觉得登不上大雅之堂,便将这些东西藏在电脑里。后来,他在南宁的文学圈里接触了一些文人朋友,特别是作家鬼子,凡一平对他影响很大。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把自己当初创作的诗歌散文重新整理,并投给了当地报刊,从此一发不可收……正如他所说,在文学路上,只要用汗水浇灌,便会盛开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鲜花。如今三四有数百首诗歌、散文、歌词、文学评论发表在国家及省市级文学报刊上。出版了诗集、散文集、歌词集五部,2021年,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听三四讲他创作成长的故事,对他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生活,在有色彩的人眼里,成了画;在有情感的人眼里成了诗。山路上,三四在向我坦露他的心曲,一个善良又朴实的男人,因为文学,他的生命影像有了不同姿态,世界在诗人的眼里也呈现了不同的模样,看来,只要心中有爱,生活无处不是诗句。
大车坪我不能一一丈量,但冯氏宗祠却让我久久难忘。宗祠建在村后街一座小山上,祠堂门下的百余级台阶,像讲述冯氏祖先迁徙的历史,更有近代抗法名将冯子材为这个小村撑起了名气。据说冯子材小的时候,曾在这祠堂里习书练武,一口子材井,用不绝的波光潋滟,完成了现代与过去的衔接,家族和社会的绵延,在小村成一幅剪影。走过这里的人们,驻足流连,与时间对话,与空间对话,与自己对话,多少传说暗淡了刀光剑影,莽莽的边关树起了人们心中的丰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代抗法民族英雄,为家族增添了多少光彩,想必诗人也无尚荣焉!
乡间有大美而不言,在不言的世间,大车坪已经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生他养他的红土地,更有这里的父老乡亲,他们热情、宽容、不拘小节。连学前的孩子看到家乡有客人来,也会情不自禁的舞起小狮子;我还看到,乡亲们知道我们到来,他们用当地的木薯粉做成带馅的美食,吃起来有点像北方的蒸饺,筋道又有韧性,又像朝鲜族的打糕,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车坪没有高山大河,但家家户户都有一方鱼塘,四季流淌的山泉水,使这里的鱼吃起来别有风味。诗人说,这里的鱼绝对绿色环保没有污染。
站在鱼塘边,忽然想起了一位书法家给诗人三四写的“上善若水”,这幅书法作品此时就挂在他的老宅壮府博物馆里,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有点像诗人冯三四的性格,三四曾说,他的文学创作,不为争名,不为获利,只是以自己之笔,写自己之心。话语很朴素,但我却感到了诗人心境的旷远和辽阔。
作者和诗人冯三四(右)合影
生活中,与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村庄的缘分,不能编排或者设计。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个人,如今又走进了他的故乡。
想到这里,心,隐隐约约地疼起来,天下的文人,如过江之鲫,我何等幸运,没有和三四擦肩而过,世间的物事,沧海桑田,有如飞鸟和鱼,错过了一段距离,便错过了一生……
真的要感谢大车坪,在一个特殊的春天,让我在这里见证了一方天地。盛世花香,我可以暂时放下尘世的疲倦,拥抱这里的绿色树木,拥抱这满山的翠竹和鸟鸣,还有那灿烂的樱花。
大车坪,与风月有关,与文学有关,与诗人有关,它让我在人生旅途上,辗转成歌。
诗人在,我还会来!
大车坪,此时,我在春寒料峭的北方,很想你!
文字,无法表达我对你的柔情……
作者简介:施秀华,笔名尚书,黑龙江作家,出版专著10部300多万字。偶尔获奖,现居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