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郜元宝:学习鲁迅,切实树立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21-10-13  热度:

 

 

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鲁迅学习真正切实的自信。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一份自信,汇聚起来,就将是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流行一句话,“人谁不爱先生?”鲁迅的学生、朋友和读者,整个进步文化界都崇敬爱戴鲁迅,这很好理解。有趣的是,鲁迅的对手和敌人,也往往转变了态度。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有许多就是被鲁迅骂过的人写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有人对鲁迅小说《明天》进行不甚妥当的分析时,站出来为鲁迅说话的,居然就有陈西滢。

当然不排除投机者,迫于鲁迅的盛名,违心地恭维鲁迅。但更多的无疑是真心折服于鲁迅的道德文章。日本鲁迅研究者竹内好说,1936年因鲁迅逝世,基本消弭了文坛的分裂;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鲁迅的旗帜下。

鲁迅能赢得整个文化界长久而一致的崇敬,真是现代的圣人。毛泽东主席给予鲁迅的评价至今仍然悬诸日月而不刊,是经典之论,权威之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有鲁迅这样优秀的儿子而自豪,世界各国文化界也因为鲁迅而向中国投来赞许钦佩的目光。

疫情以前,“国际鲁迅研究会”每年都在世界某个文化地标性城市开会,纪念和研究鲁迅。疫情以后,我在线上也参加了好几场以鲁迅为主题的国际会议。许多国际友人在具体学术观点上可能要我们商榷,但他们崇敬爱戴鲁迅的心与我们并无不同。他们谈起鲁迅,目光中的兴奋和喜悦,常令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五四”以来,真正用文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内外、海内外一致认可的,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现代中国人拥有文化自信,不仅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也因为“五四”以后我们有鲁迅。鲁迅既是传统文化最杰出的继承者与整理者,更是新文化最伟大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今天讲文化自信,不仅要讲伟大的古典文化,也要(或更要)讲鲁迅所代表的这一百年来中国的新文化。

众所周知,鲁迅的谦虚低调是出了名的。他不喜欢“故作豪语的脾气”也是出了名的。鲁迅主张对许多“豪语”要预先打折扣,才不会上当。翻开《鲁迅全集》,确实找不到有什么自吹自擂“故作豪语”的地方,不得不说到自己,更多倒是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实在必须从正面肯定自己的工作,他宁可使用虚拟语态。比如说“要让中国好起来”,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这种虚拟语态在《全集》中只出现过两次。只有内心足够强大、足够充实的人,才会表现出如此彻底的谦虚。谦虚,其实就是文化上的自信。

但也有两次破例。一次是19353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说“五四”前后“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就是他本人。另一次是19367月,鲁迅的学生冯雪峰在给捷克友人撰写的文章中,把鲁迅和屈原、陶渊明、杜甫排在一起,认为鲁迅跟这些作家一样,都“显示了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可尊敬的一方面”。鲁迅担心捷克人可能不知道屈原杜甫,也担心自己因此会被某些敌人所嘲笑,但他并没有把冯雪峰这句话给删掉。

第一次破例,是因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乃文学史叙述,必须实事求是。“五四”前后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确实是鲁迅。鲁迅不可能虚构一个谁来代替自己,他只能秉笔直书。第二次破例,是面对国际友人,鲁迅代表着整个中国新文化,他不可能对国际友人说,中国新文学断送了古典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不是事实。事实是中国新文学在许多积极方面都跟古典文学一脉相承。鲁迅本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述两个场合,都是客观情势让鲁迅不得不如实道来。这就叫该出手时便出手。自信满满,当仁不让。谦逊是自信,如实道来也是自信。这是显示自信的两种形态。但毫无疑问,鲁迅更多还是采取第一种形态,也就是以足够的谦逊显示足够的自信。

鲁迅晚年有一篇著名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他认为中国人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但这绝不是躺在土谷寺里浮想联翩的阿Q式的盲目而可笑的自信,乃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由此培养起来的切实的自信。

鲁迅晚年还有一篇文章《立此存照(三)》,讲中国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国人的评价。他认为如果外国人说对了,那就引以为戒;如果外国人说错了,那么一笑了之足矣。他最后说,“看了这些(指外国人怎样说我们),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这意思很清楚:第一要“自做工夫”,把自己的事做好;第二自己心里要明白,“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这里说的还是自信,即什么是真正切实的自信,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切实的自信。从这个角度看,鲁迅一生在文学上的奋斗,就是从批判阿Q式的没有脊梁的盲目狂妄的自信开始,最终过渡到“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切实的自信。

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鲁迅学习真正切实的自信。

我们不是鲁迅,不必强求像鲁迅那样自信。但任何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应该、也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培养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自信。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一份自信,汇聚起来,就将是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