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遇见一个名字
文/王十月

到南宁,小说家陈纸安排冯先生接机。刚落地开手机,就接到电话。寻思来者可能是陈主任的部下。出机场,见一条黑汉,冲我咧开嘴。笑。嘴大,吃得下一个拳。笑得憨厚灿烂。冲过来握手,抢过我不大的背包一路健步如飞,疑心是骗子要骗我的包,气喘吁吁跟着七弯八拐,奔向老远处一辆阔大的奔驰。上车。坐定。开车。冯师傅和陈主任电话,大声说接到王老师了,去吃饭的地方还是?哦,知道了。放心。冯师傅没发现客人不想聊天,滔滔不绝一路介绍风景,街道,楼盘价位,南宁城市人口,GDP,民族政策,广西风情,文化名流……我说:南宁人肤色健康,广西诗人杨克写文章形容林白,亚热带的阳光吻过她的脸。冯师傅说起他的非洲见闻,博闻强记,难得的是有见识。我暗自吃惊。到饭店,冯师傅领到包间。鲁院同学,小说家四丫头已在。不一会,陈纸赶到。陈纸一愣,哈哈大笑:忘了介绍,这位是冯总,一介商贾,文学发烧友,写诗写散文。失敬!失敬!陈纸和冯总相互打趣,看得出,他们交情颇厚。席间,自然少不了陈纸对我从小说到书法到绘画360度无死角吹捧。我厚着脸皮一一接下。酒至半酣,陈纸说:冯总不是想取个好笔名么,让十月给你取啊。我的笔名陈纸就是十月给取的,之前叫橙子,自从改为陈纸,发文章顺利多了。冯总于是收起了戏谑,郑重起来,站起身给我敬酒,请我帮忙取笔名。我说一时间想不出来,容我回头慢慢琢磨。席间大家又说起三姑娘、四丫头的名字,我突发灵感:有了,冯三四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三才有四,冯三四,生生不息,好名字。陈纸笑道:三从四德,三妻四妾,朝三暮四,这名字,见一次就记得住。于是,大家接龙说起带三、四字的成语,又说起了带三、四的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洗出远山三四重。分明眉黛浓。”众人举杯祝贺冯三四横空出世。又胡乱喝了一气,不觉醉去。以为冯三四这笔名,只是酒后醉话,没曾想,过半月,冯总微信发一张图片给我,却是发在报上的一首诗。冯三四说,自从叫了冯三四,诗兴大发,写起来刹不住车哩。果然,陆续看到冯三四发表的诗。不一年,冯三四要出版诗集了,著名小说家鬼子题写诗集名。陈纸兄嘱我为其作序,我于诗是门外汉,以上文字,记录冯三四大名来由,以为序。序成时在二0一九年五月四日,盖德、赛二先生入中华百年。余终日忙于庸碌,不得安闲。若能于三四月间,约三四好友,喝三四碗酒,说些颠三倒四话,休管人说三道四,不低三下四,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亦快哉!

作者简介:王十月,1972年生于湖北。现为中国作协全委,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副总编辑。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人民文学未来大TOP20,《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第八、第九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南粤出版奖,老舍散文奖等,冰心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一百余次入选各种排行榜,选刊,选本,教材。长篇小说《无碑》被《中国日报》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2000-2009十年十五部中文佳作,出篇有英译单行本。画作参加中国新野性艺术群第一、二、三季展(北京)并但任学术主持,入选广东文化系统领军人才,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部分作品译成英,俄,西,意,蒙,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