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风雨,走进不惑,越来越思索人生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四十年日出日落中,模糊地觉得是离别组成了人生,人生是在不断的离别中走向了最终的离别。
不知道上幼儿园是不是我第一次尝到离别?依稀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母亲把我送到幼儿园屋内交给老师,转身要走的时候,我哇哇大哭,抱着母亲的腿不肯放开,仿佛只要一松手,世界就会抛弃我似的,哭着说:“妈妈陪着我,妈妈你别走。”母亲还是走了,留下的我,终于习惯了每天早晨去幼儿园,也习惯了每天都要有一段时间离别母亲。
父亲出差也会让我体会离别。若是出差的时间短,我会在父亲走之前说:“爸爸回来给我买糖,我跟妈妈在家等你。”每次父亲回来时都会带着一包糖果,我在吃糖的甜蜜中早已忘了父亲不在家时想念的焦躁。若是父亲出差的时间长,我会在父亲临走之前抱着他的脖子贴着他的耳朵说:“爸爸我不要糖了,我要你早点回来。”等到父亲回来时,带回的糖果准会比以往的多上一倍。
孩子时似乎对每一次的离别都不得不接受。每天父母上班要离别,我们去上学要离别,父母出差要离别,我们出去度假要离别。每一次离别都盼着团聚,每一次的离别也都换来了成长。
我十一岁的时候,祖父病逝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亲人离开的滋味,第一次尝到死别的滋味,第一次明白人生有种离别是再也无法见面的。
我小的时候,祖父随着小叔叔参军专业搬去了外省居住,每年夏季都会来我家住上一段日子。祖父脾气倔强而火爆,父亲四十几岁的年纪仍然不敢惹祖父一丝生气,常常给我讲祖父做人的骨气,讲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深明大义,也给我讲他脾气的火爆,告诫我祖父年纪大了,不许我惹他老人家生气。我小时候异常淘气,多动的坐不住。祖父每天午饭后会习惯的躺在炕头眯一会,不盖被子,只把常戴的帽子往脸上一扣,一会鼾声就起来。每到这个时候父亲会轻轻地把我拽走,赶我到外面去玩。我常常会玩了一会就偷偷的溜到屋里,悄悄地爬上炕,爬到祖父旁边,猛地把帽子掀开,吓得祖父忽悠一下惊醒,我则胜利似的哈哈大笑。祖父沉着脸睁大眼睛看是我在佐妖,一声嗔怪“滚蛋”,我一溜烟的下了炕。祖父坐了起来揉揉眼睛,穿上鞋,帽子往头上一扣,背着手往屋外走。我以为祖父生我气了呢,站在屋里不敢动。祖父回头叫我:“走,带你买瓜去”,我便乐呵呵地跟着祖父去了。祖父蹲在瓜摊挑瓜的时候,我会用肉乎乎的小手偷着摸摸祖父已经没有头发的头皮,也肉乎乎的。祖父回过头对我说:“也就是你,你爸爸小时候那可从来不敢。”
祖父是11月份走的,那一年冬天来的特别早,也特别的冷,父亲衣不解带地侍候祖父一个多月。家里的我在上学,母亲得了重病正在恢复期,父亲没有让我们去。那段日子我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我想祖父,更想父亲。等到父亲回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大门,看到父亲左臂上带着黑纱,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祖父了。我多想大哭一场,可是我怕父亲更难过,也怕刚刚恢复病情的母亲难过,忍下眼泪帮着父亲往屋里拎东西。那段日子里我跟父亲心照不宣地谁也不提起祖父,谁都在回避难过。直到有一天,堂伯来家里吃饭,父亲与他谈及祖父,说起祖父坎坷的一生,说起祖父让人敬佩的骨气,说起祖父被病痛的折磨,父亲的眼圈红了。一旁的我想起火爆脾气的祖父对我的慈祥,想起祖父光头的肉乎乎,想起从此后再也等不来祖父的夏季,想起祖父病痛时的难忍,想起祖父经受时代的不公与坎坷,我早已经泣不成声。人生第一次尝到了与亲人的死别,那种感觉疼得揪心,疼得入骨。
我逃避着疼痛,幼稚地以为死别的滋味也许再也不会品尝了。
母亲心梗忽然过世,我的世界塌了。我不知道离别竟这样早的到来,我不知道人生残酷至此。母亲勤劳一生,从不与人争执,她常说凡事做得自己心安就好,何必去争。我不知道自己与佛家的缘份是不是源于慈祥母亲的潜移默化,我却知道无论我多想念她都永远见不到了。世界上最无私的一种爱是母爱,我成却了没有母亲的孩子。无常的到来让我再一次为死别痛彻心扉,在磕磕绊绊而不得不独立的路上逐渐成长。
其实最痛苦的离别是亲人决绝的生离。
命中注定涅槃的人总会经历一场劫难。当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时候,离别成了最痛的买断。痛苦或许会使人想过与这个世界彻底的离别,似乎只有彻底的离别才能面对亲人的决绝,面对所有的世态炎凉,才能平息内心翻滚的痛苦。然而,生而为人,可曾完成自己肩负的责任?记得作家余秋雨写家史时写过:父亲在文革时冤屈入狱,承受不住打算自杀的时候,接到了叔叔在他乡含冤自尽的消息。当父亲意识到自己是母亲剩下唯一的孩子,需要给年迈的母亲送终时,他深知自己没有自杀的资格了,只能担起了责任,痛苦地承受。这种痛,痛过死别。这种痛,痛到窒息。
人的一生会经历形形色色的离别,离别的痛苦或轻或重。早年间我以为,离别是一种痛苦的开始,走进中年,我渐渐地明白,离别是一种重生的开始。诚然,离别组成了人生,然而,组成更精彩人生的是每次离别后的重生,它让你成长,成长到百毒不侵。是痛苦还是涅槃,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和勇气。沉醉于离别的痛苦中不肯醒来,不愿长大,痛苦会成倍而生。反之,则会涅槃重生。佛家讲“涅槃八昧”,我虽非佛门中人,当也认同佛学的精华,把哲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思想决定了心态,人生苦短,当以珍惜。芸芸众生,每一个人的痛苦,如同沧海一粟,又算得什么?落日的余晖,月光的柔美,清晨醒来去迎接雾霭中冉冉升起的朝阳,你会体会到拥抱朝阳的兴奋,远比沉醉在离别中使人向上。要有拥抱朝阳的勇气,更要有拥抱朝阳的欣喜。
作者简介:王云默 ,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现从业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哈尔滨市分行。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黑龙江省金融作协会员,黑龙江省金融作协骨干作家,哈尔滨市书法协会会员。散文、古诗词散见国内报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