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团台湾八日游,时间太短,难以考察台湾的政治经济等重大方面。于是,我便在游览风光圣地的同时,留心于基层,观察台湾的民风。
台湾人语言简洁;办事直爽;重内容不讲形式。民风淳朴得惊人。
让我说几件小事吧。
台湾人的“道谢”情节,简单明了,毫无废话。你请人帮忙,然后说声“谢谢”,对方会欣然接受,而绝不再回答你诸如“不谢”或“没什么”之类的话。要是别人请你帮忙,事后那人必说声“谢谢”,而你还要再说什么,人家根本就不再听了。
我问台湾导游:“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台湾人不喜欢谦虚吗?”导游说:“一个真心帮助,一个真心感谢,就足够了,再继续谦虚都多余了。这是台湾人的习惯。”
嘿,导游的回答也如此干脆。细想想,还真有道理。于是,我想起两句古语:一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句是大道至简。
再说一件小事吧。
在台北和高雄等地,我都逛过夜市。台湾的市场上,无论卖水果蔬菜,还是卖小吃、玩具,任何一个摊位,任何一种商品,都绝不砍价。商贩们告诉我:“经商最重要的是信誉,是物有所值。哪个摊位的商贩砍了价,哪怕是砍一分一厘,都会被认为把次品卖给了顾客。传出去信誉就没了,买卖也会随之冷清。在台湾,你也找不到缺斤少两的现象,因为摊主还想要回头客呢!”。我问:“水果蔬菜蔫了也不打折吗?”人家告诉我:“蔫了,绝不出售,带回去自家人吃掉。”
记得《老残游记》里写过一个君子国:那里商贩嫌顾客付钱多,顾客嫌商家要价低,从而发生争执,还得请有威望的人来裁判。这是作者的一种理想,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君子国?但台湾夜市以诚信为本,不以次充好,不缺斤少两,不要慌价,也不砍价,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下午,我们参观台北博物院,这是海峡两岸都十分称道的单位,很多珍贵的华夏文物,如商周以来的青铜器,晋唐以来的字画,原件都保存在这里。
参观过程十分惬意。但,我总觉得这么重要的单位,牌匾有点不够档次,牌匾上的字还算挺好:正楷,用笔、结构都中规中矩,只是没落款,不知何人所书;而且牌匾的尺码也太小,还没有大陆地级城市甚至县城的一些商场、旅馆、饭店的牌匾大。想想大陆故宫博物院的牌匾,不仅尺码大小适中,而且由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题字,那大字行书敦厚遒劲,神采飞扬。真有气魄!
参观出来,我对导游说:“这么重要的单位,换个大点的牌匾,再请名人题个字,就更好了。”导游告诉我:“台湾百姓注重内容,不计较形式。他们只想把藏品保管好,甚至再多收集些。至于牌匾的大小,由谁题字无关重要。因此,在台湾从没听到有更换牌匾的建议”。
我忽然想到:是不是蓝绿之争导致牌匾无法放大?于是,趁休息、拍照等车的时间,我匆忙询问了十来个当地人。他们的回答和导游基本一致,没有人赞赏我的意见。看来这无关蓝绿,而是全民共识,民风使然。
两岸兄弟姐妹同祖同根,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民风也大体相同,都是朴实、善良、勤劳、文明。偶尔不同,乃是地域环境的因素所致。待祖国统一后,两岸同胞互相采长补短,会融合成一种既朴实敦厚,又文明进步的民风。那时,中华民族的前途无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