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途中的客车里,梁晓声是最爱说话的人之一,常逗得满车人大笑,但我凭直觉感到,他骨子里是一个喜欢享受孤独的人。
第一次见到梁晓声,是去年夏天,应教育家朱永新邀请去他的家乡江苏大丰,与李辉、罗雪村等一起,进行一次“六根故乡行”采风活动。第一印象是,晓声老师身材高大,眼睛明亮有神,爱说话爱表达,性格里有好奇的成分,像孩子那样。
后来看合影发现,梁晓声的个子其实并不算高,之所以觉得“高大”,可能是以前读过他的小说,不自觉地在内心里主动地把他的形象“伟岸”了起来。另外,他出生在哈尔滨,年轻时在北大荒度过7年知青岁月,地域文化以及特殊的磨练,使得他的气质里有天然的魁梧感和坚韧感,这估计也是让人觉得“高大”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大丰的那几天,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在住的酒店外散步。那个酒店开在一个公园里,有土丘、小湖泊、大片的绿植,夜晚的时候很寂静,适合散步。其中的一个晚上,散步聊天时说到胆量的话题,梁晓声说自己特别胆小,他举了一个例子,说自己住酒店,总不愿意住走廊尽头的一间,担心传说中走廊尽头的房间最不安全的说法是真的,住下之后,要数次检查门锁有没有锁好,而且,酒店房间里的衣橱,一定是要打开的,如果是关闭着的话,他总会感觉里面躲着一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梁老师这胆子也过于小了一点吧!但他承认,直到现在还是如此。除了讲恐怖的“衣橱”之外,那晚他还说了许多类似的例子,只是我记不清了,但对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这有可能是当年在北大荒时留下的心理阴影——这么说就让人释然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北大荒,空旷孤独,荒凉贫瘠,难免会让一个年轻人产生无望感,这是一段生命历程留下的心理印迹,很难抹去。
来而不往非礼也,听着梁晓声的胆小鬼故事,我也给他讲了一名70后被吓破胆的经历,比如小时候看电影《画皮》,晚上走乡村小巷被一只黑猫吓破胆,以及自己家住的院子下面挖出一座古墓……在公园黑暗的小径上,我能感觉到身边的梁老师,被我绘声绘色的“恐怖故事”吓得够呛,不过这也说明,一名作家的共情能力,在他身上有着良好的体现。就这样,你一段我一段,我们彼此分享内心,度过了一个既“惊悚”又愉快的夜晚。
在旅行途中的客车里,梁晓声是最爱说话的人之一,常逗得满车人大笑,但我凭直觉感到,他骨子里是一个喜欢享受孤独的人,因为,有时候他会喃喃自语。比如,客车经过一个看上去人迹罕至、似乎被遗弃的村庄,他会说,假若在这里给我一间房子、几亩地,我能安心住下来吗?停顿几秒,他又自问自答式地说,应该没问题吧,或许也能活得有滋有味。这样的自我对话当中,可以看到一位作家的想象力,还有这想象力背后的忧患意识,以及其他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梁晓声的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老家就是大丰。那几天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远方的亲人请你留下来”,大家建议梁晓声在这里选个景色优美之地买一所房子,没事常来住住。当地的朋友也颇认真地说,如果可行的话,可以在大丰最美的公园里找几间房子改建成“梁晓声书房”,供他闲暇时过来度假与写作。不知凡事认真的梁老师,后来有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
回京之前,梁晓声找来一张A4纸,让我们每个人留下地址,他要寄自己的一套书。回来之后没两天,便收到了他签名的一套三本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果然是做事“雷厉风行”的梁老师。手里翻着他的书,心里想的却是那天夜晚我们彼此讲故事吓唬同行朋友的情形,不禁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