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时代的印迹
——读长篇小说《最后的阅兵》有感
文 / 蔡建军
读完军旅作家史家杰的长篇小说《最后的阅兵》(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我掩卷沉思,心潮难平。这不仅是一部通信兵创业的史诗,更是一曲英雄群体的赞歌。
国之大柄,莫重于兵。史家杰以报告文学立世,以小说延续写作的荣耀。28年的军旅生涯,他一直没有离开这支部队。无论身处何地,深埋心中的那段往事无不在沉淀中发酵,终于喷薄而出,才有了这部洋洋洒洒六十余万字的《最后的阅兵》——一部向通信兵致敬的英雄史诗。
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未来。忘记昨天,如何走向明天?这部来源于通信兵真实生活的小说充满了浓浓的兵味。小说里寄托着作家的灵魂,行文间融入了炽热的情怀。作家在书中写到,“已经磨灭的番号,已经消失的兵种,永远不可磨灭不会消失的是红色记忆.....”
铁马冰河,岁月峥嵘。捧读这部心血之作,如同追随作家多年来的采访脚步,也感受到了他的心路历程。他以深情的笔触,带我走进一个个充满情感温度的小人物的故事中,耿大业、王奉广、白妮、王洪国等通信官兵的故事,在我脑海中久久难忘。
生活的大海波澜壮阔,可以由一片海表现无数奔流入海的涓涓细流,也可以从掬起的一朵浪花感知海的气象。书中的一个个小人物,不正是千千万万个通信兵的缩影吗?这些人物形象映射出的不仅是一部通信兵历史,更是那激情燃烧的时代缩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一位读者都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信念、思索和力量。
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最大的障碍或者说最难抵达的境界就是既要有细节的真实,即逼真性,还有要让自己铺陈的故事融入时间,即历史感。读史家杰的长篇小说,感受那些通信英雄们感人的故事,凛冽中夹杂着温暖,平凡中折射出伟大,直抵内心的文字引发我们对那段军史、那群英雄的无限尊崇。这就有了起于平凡而并不止于平凡的特殊意义,让我们从一个个鲜活人物身上感受到大时代的精神脉动。
孙犁先生曾说:“作为文学,语言是它的基本要素。但它并非单纯是一种资料,它与生活、认识密切相关。对于语言,应该兼收并蓄……。”我觉得史家杰小说在语言的把握上,质朴而富有文采,平实而饱含生动,简约而蕴藏韵味。写人叙事,缘情生发,有理性地阐述,有诗意地发问,有深情地感怀,将温暖的感情铺在寒冷的环境中表现,显得更为真切。既充满深情,又收放有度。
《最后的阅兵》往往不刻意渲染,虽然描述寥寥数语,但却让读者潸然泪下。司空见惯的素朴与平常中,蕴藏着生活的真谛。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背后是苦心经营的打磨,词句的选取与组织,行文布局的疏密,有着空谷回音般的回响与弦外之音。他在小说叙述语言的运用与探索上,深蕴着自己的爱惜、疼痛与心血。这是作者用真情凝练文字的力量,也是每个人物真实带来的震撼。“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种“平中见奇”看似不费力气,其实是经过千锤百炼艰辛创作的结果。
小说之所以富有感染力,未必全是文字功夫,更与作家的审美品位或精神世界有关。虽然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刀光剑影,但一代又一代通信兵前赴后继、挑战极限,与风雪搏斗,和死神较量,艰苦不怕苦、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用青春与热血、牺牲与奉献奏响一曲曲英雄赞歌。班长秦耕耘、战士杨喜为保障线路的畅通,他们的牺牲一样惊天地泣鬼神……战友的生离死别在眼前闪现,那充溢鲜血的岁月怎能忘却!
生活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拒绝,但生命不能拒绝这样的光亮。通信电波,书写华章;方寸之间,创造精彩;平凡之中,孕育伟大。这篇小说之所以有更强悍的力量,还在于它写出了通信兵更深层的悲凉、更本质的残酷、更高贵的灵魂。
崇高与美丽不朽。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让人敬仰,总有一些事令人震撼。小说给人以感染的主要是它所塑造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总有一种力量能让你动容。作家善于挖掘到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不突兀,不夸张,把他们放置在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中,着重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并在复杂尖锐的人物矛盾中展示人物性格及命运。班长秦耕耘为了给驻地小学的孩子们代课,放弃了珍贵的报考军校的机会,赢得了支边女教师宋春雨的芳心。面对突至的爱情,秦耕耘选择的却是默默离开……洋溢着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更体现了作家真挚、炽热的情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绵绵的情丝;心灵的花蕾,在刹那间绽放。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他们的牺牲奉献都是生命的绝唱。
汪曾祺先生说:“一件事可以这样叙述,也可以那样叙述。怎样叙述,都有倾向性。”他说,倾向性不需要“特别地说出”,而是潜藏于字里行间,让读者自然感知。北国风雪的呼号在天地间响彻,通信兵灼烫的热血在使命中难凉。命悬一线凸显军人本色,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深入人心。耿连长感情细腻却命运多舛。两名战士为抢通故障牺牲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当上级提拔他的命令到来之际,他却选择了“引咎辞职”。离队那天,全连官兵怀着对老连长的崇敬之情,为他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式……
英雄并非没有缺点,组织也不是完美无缺。他将人心的坚韧、人性的高贵、信仰的忠贞、生命的力量置于风雨如磐的历史背景之中,书写得真切感人、摇曳多姿。在这里,生者备受赞颂,死者同样被人铭记,这就是《最后的阅兵》对生命的尊重与礼赞,也是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作品充溢着崇高的美学力量。在小说里,史家杰不断强调“铁”的精神和“铁”的状态,而“情”又让这份“铁”,不缺失应有的温度。外线连队指导员郝阅文与话务连女连长苏晓红的爱情,就是通信兵中“双军人”的代表作。真情是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表达。他(她)们的婚姻生活中,既有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也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激情燃烧,更有让人向往的“千里姻缘一线(电话线)牵”的通信兵“专利”。青春是炽烈的,梦想是瑰丽的,有梦的青春充实而美好。“把线杆当成战士,把巡线当成阅兵”已经升华为通信官兵献身国防的誓言和行动。还有,整部小说中所洋溢出的那种久违的暖意和进取精神,也可见作家对现实的理解力和思想光彩。
我们说艺术的美学意义,不是取决于它符合某种创作理论的程度,而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合上史家杰的这部长篇,我不由得在心底慨叹,一个作家只有找到打动自己的东西,才可能写出足以打动读者的作品来。
精神虽无声,鼓之似雷霆。一代又一代通信兵们不忘军人的责任和亲人的期望,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在寒冷中互相温暖,在平淡中履行使命,在没有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在漫长的通信线路上,展现的那种“唯有牺牲多壮志,甘洒热血保畅通!”的英雄气概,无不闪耀着血性奋斗的光芒,给我们所处的社会和读者,带去人生和精神的正能量。这既是文学的使命,也是作家的责任!
当今中国不缺才华横溢的作家,但缺少有热情、有追求、有韧劲、有定力的作家,我觉得史家杰就是这种人。我对他今后的创作满怀着期待,盼望着他能继续写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作品来。
作者简介:蔡建军,生于六十年代。少年投笔从戎,基层走向机关,历经指导员、教导员、副主任、处长、政委等职。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专栏特邀作家。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走向辉煌》,报告文学集《蓝剑出鞘》。长诗《霞光一样的笑容》,报告文学《爱,山一样的重》、《中国“特种兵”》、《零点:死囚即将暴狱》、《大山之子》、《忠诚不会改变》等30余作品在军内外获奖。作品曾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学习时报》、《红旗文摘》转载。 现供职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