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杨稳定:舌尖上的故乡记忆——马齿笕

发表时间:2018-08-31  热度:

 

前几天,去锦绣花城早市买菜,发现一位乡下人的摊位前围了一群人,我忙凑了过去,原来大家在抢购野菜马齿笕,不一会功夫,乡下人摊位前满满两筐外加一蛇皮袋的水灵灵的马齿笕竟一根不剩地售卖一空,好在我也“抢”了2斤。乡下人一边清理场地卫生,一边欣喜地自语着:“本以为唯有我们乡下人偏爱这些野菜,万万没有想到在城里如此抢手!”

听着他的言语,我掐了一截马齿笕,在嘴里嚼着,一股滑滑的、酸酸甜甜的味道好似一股甘泉滋润着心田——这是深深地烙印在回忆里的、逐渐远去、今又复苏的儿时味道,这是弥漫着泥土芬芳的、浓浓的、梦牵魂绕的故乡味道。霎时,思绪便飘回故乡那与美味一起走过的童年……

有人曾说,在人的器官中,最有记性的其实不是脑子,而是被称之为人身上的“沼气池”——胃。儿时享用过的美味,总是会被胃地久天长地默默记忆,而这种记忆,就像一杯陈酿的老酒,时间越久远味道越浓郁、香醇。

我的童年正处于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吃饭问题成为那时候国人最大的政治。由于年幼不懂事,不知大人们的难处,只管张嘴要着吃。我勤劳的母亲总是想着办法尽可能地把粗粮细做,野菜巧蒸,榆钱、槐花、蒲公英、马齿笕,煮熟凉调,既当菜吃,又当饭吃。那时,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母亲把马齿笕剁碎,与仅有的杂粮搅拌,蒸成菜疙瘩,蘸着盐醋辣子汁,吃起来酸酸的、黏黏的、满屋里飘溢着那个特殊年代中特殊的香味。

从那时起,在童年的记忆中,马齿笕就成为我生命中最奢侈的极品美食。

正是由于对这种不显眼的野草的特殊情愫,后来我对马齿笕有了更多的了解。

马齿笕,俗称马齿菜。一年生草本,春发苗,夏开花。据说,它最早起源于印度,后传播到我们这里。早在公元五世纪,《雷公炮炙论》已记载入药,称之马齿草。李时珍曰: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叶子形状像马齿,气味像苋莱)而得名,因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籽黑”,象征着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色,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称它“五行菜”,诗圣杜甫在《园官送菜》诗中也提到了马齿苋这种野菜:“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很显然,早在唐代我国就有马齿苋这种佳蔬,而且还送官府食用,就连唐朝宫廷为了体察民情,有时也吃马齿苋。

在我们故乡的田埂、地头、花圃、草坪、村头、巷尾,随处可见这种野草,只要有一丁点生存空间就生根发芽,甚至于在场院的砖缝里,它也会茁壮成长,它总是贴着地面生长,肆无忌惮,悄然无息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轮回简单而又平凡生命,任凭踩踏不折服,不招摇,不祈望追求生命高度,从初暖还寒的风摆中寻找平衡,默默无闻,无拘无束地生长,上接雨露下接地气生生不息地展现着旺盛的生命。

关于马齿笕的称谓,母亲还讲过两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媳叫齿苋,有一次她得了痢疾后,婆婆怕传染给自己,就把齿苋赶到自家菜园的茅草屋里居住。婆婆每天只送给她一小锅稀饭维持生命,对此,齿苋又气又饿,只好去菜园挖些野菜加在稀饭里充饥。谁知连吃几天,痢疾竟不治而愈。齿苋走出菜园,见婆婆、丈夫也染上痢疾,躺在床上不能行走,就赶忙去野外挖些野菜为婆婆、丈夫治病,不几日,他们的病也痊愈了,从此婆婆不再虐待儿媳了。不久村里的很多人得了痢疾病,齿苋用同样的方法叫很多人吃,结果都痊愈了。由于这种治疗痢疾的野菜,外形的叶子像马的牙齿,又是齿苋发现的。所以人们便把这种野菜称作“马齿苋”。

马齿苋的生命力顽强,在我们家乡人们又称之为长命菜、长寿菜。你若拔一把马齿苋,丢在地上或是青石板上,任伏天的太阳晒个十天半月,看上去就要枯萎死去,一场雨后,一沾土,它竟然得以重生,枝叶舒展、生根发芽、欣欣向荣。对此,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段神话故事,上古之时,十日并出,田禾皆枯。二郎神肩挑两山,直赶太阳,太阳无处躲藏,情急之中,见马齿苋长得油绿滴翠,郁郁葱葱,便藏在它的叶下。以后,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便始终不晒马齿觅,天旱无雨,其他植物蔫乎乎的,唯独马齿觅绿油如初,开花吐蕊,结籽繁殖。虽然故事无从考究,但它却凸显了马齿苋的顽强抗旱的生命力。

我喜欢马齿苋的长相,淡绿或暗红,且肥厚多汁,又无毛,十分可人且容易采挖。不需要工具,只需轻轻一掐即断,水盈盈的紫红茎,青幽幽的碎叶片,肉肉嫩嫩,手感极好。若连根薅太可惜,留着棵苗,还会再生,像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

小时候,每年初夏时节,我就会在母亲引领下,携上篮子,到屋后场院或村子外边庄稼地采集马齿苋回来。

随着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採回马齿笕后,母亲便洗净控水,切碎,混入面汁儿,葱花,鸡蛋,盐,搅拌均匀,烧上鏊子烙饼。先在鏊底抹上油,舀入薄薄一层糊儿,表面半透明时再翻面,不一会待两面泛黄时就出锅了。蘸上蒜醋辣椒汁儿,咬一口,满口清香,夹杂着马齿苋特有的微酸滑进肚子里,可口极了。有时,母亲把马齿苋切碎,拌入调好味的肉馅儿里蒸成包子,那特有的香气诱使我一口气吃掉三个还不过瘾。

再后来,我还知道马齿笕不仅是那时乡亲们餐桌上的一道特有的美味佳肴,还是一味疗效明显的草药,它具有止腹泻痢疾、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作用,种子更是可以明目,在我们乡下民间常用它治疗痢疾。

记得那一年秋季,我忽然间闹肚子,在村保健站开了好多胃药,服了四五天都未止住腹泻,后来发展到拉红白痢,随吃就拉,有时喝点开水也拉,拉的我疲惫乏力,腰都直不起来。这时,母亲想到过去她曾给我讲过的那个“齿苋妇人” 的传说故事,试着从田边拔了一把马齿苋,煮汤让我喝下,第一天,拉的次数在明显减少,第二天只拉了两次,到了第三天也有了胃口,喝了一点流食,肚子也不再难受了,第四天竟然出奇的痊愈,我可以背上书包上学了。

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心里,对这种药食同源的野草就多了一个深深的情结,每年一过了春节就盼望着“春姑娘”飘然而至,盼望着马齿笕快快的破土萌芽。

不知不觉中,温暖的春天来到了人间。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和煦的春风微微地吹拂着,潇潇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路边柳树的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杏花、桃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似地竞相开放;粉的像霞,红的似火,白的如雪;伴随着枝头的新绿,装饰着五彩斑斓的季节。

马齿笕也不失时机的萌芽了,它先是丛丛簇簇地点缀在芳草萋萋中,摇曳着自己娇嫩细长的身躯,绽放水灵灵、粉嘟嘟、黄盈盈的花朵,新芽嫩嫩的,嫩的似乎要滴下一滴浓浓的嫩绿来,挺着紫红色的身躯,披挂着一瓣瓣青翠的马牙茁壮着。

无论是长在房前屋后,还是寂寞的田埂;不论土地肥沃贫瘠,它都沐浴着春风雨露,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贴身匍匐,亲吻着大地母亲,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清丽脱俗的迷人身姿,令人油然而生钟爱之情。

阳春三月,芳草萋萋中,马齿笕茂盛生长的景象令我如痴如醉,儿时母亲精心烹制的马齿笕美食那入口酸酸可口而又不油腻、清香满口飘逸悠远、满是春天的味觉,让人回味无穷;而马齿苋的特殊药用价值,不惜牺牲自我、助人战胜病魔、济世救人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更是令人不敢小觑。

前几天,无意中在 “温州网”上看到一篇《意想不到!毛泽东食谱中最多见的一道菜》的文章,文章写道:“炒鳝片、炒马齿苋、炒鸡蛋、炒海带、烧萝卜、铁板里脊、肉片汤,这7道菜,曾是毛泽东用来招待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的,时间为1959624日。在毛泽东的食谱中,无论款待客人,还是日常饮食,最为多见的,当数马齿苋。毛泽东和马齿苋有着不解之缘。”在延安时期,由于敌伪封锁,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饮食生活中的几大偏好,如辣椒、霉豆腐、酸泡菜等,时常得不到满足,只有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马齿苋,即使在陕北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也能采集到。这种生长在沟畔路旁的野菜,在艰难岁月里给毛泽东的饮食带来了很大快慰。

  新中国成立以后,住进北京的毛泽东,仍念念不忘马齿苋,时常提出吃马齿苋的要求。对此,保健人员曾感到不安,害怕对主席的健康有害。于是,拿来一些样品,找到有关部门化验,还查阅了各种中草药方面的书籍。化验和查证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言:“马齿苋,既可食,又是药。”由此可见他老人家也对马齿苋同样偏爱……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最好的调料,一种是饥饿 另一种是回忆,而我对家乡的味觉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浓郁难以淡忘。这大约就是文人骚客所谓的“藏着家乡的味道里的乡愁”。

大凡才情出众的作家艺术家们,对于故乡都有超乎寻常的审美感悟,尤其对家乡的食物,更是充满着温情脉脉的味觉记忆,像鲁迅、周作人对绍兴吃食的偏爱,梁实秋对北平美食的推崇,都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他们笔下的那份故乡情结也时时感动着我们。

正如林语堂所说,对故乡的眷恋与忠诚,多半体现为对儿时身体感官欢乐的留恋,──中外皆然。“美国人对山姆大叔的忠诚,实际是对美国炸面包圈的忠诚;德国人对祖国的忠诚实际上是对德国油炸发面饼和果子蛋糕的忠诚。”但这里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人和德国人都不承认这一点。“许多身居异国他乡的美国人时常渴望故乡的熏腿和香甜的红薯,但他们不承认是这些东西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更不愿意把它们写进诗里。”而中国的文人则坦率地歌咏本乡的“鲈烩莼羹”,毫无愧色地视这种记述为风雅之事,具有诗情画意,乃至将此作为辞官归故里的最有力理由。这里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乡愁与食物的“天然”联系,二是视此种记叙为当然的“艺术”,──前者是情感与感官记忆的特殊关连,后者则是对这种关连的“表述”,其表述在文化传承的脉络中具有深厚的合法依据。

似乎是今天我才确确切切地感受到,原来味觉的源头就是故乡的所在,在我们所有的记忆里,我以为舌尖上味觉记忆总是令人没齿难忘,一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和怀念之情,大多都来自于童年的味蕾,可以说是除了乡音,味蕾当属识别故乡的第二张终身身份证。从某种意义上讲,味觉是故乡给出门人装置的终生的味道识别系统,它是故乡物产与人文的灵魂深处的烙印。带着这个系统,它像防火墙一样自觉地抵制客乡味道进入心灵最深处。即使漂泊离乡,心头和舌尖上的记忆也不会轻易散去。人大多记忆都和味觉联系在一起,而味觉的记忆会是内在的感受,因而也会更长久些。从小到大,舌尖上也积累了些许细碎的滋味,驻扎在记忆中。如果说舌尖上的幸福来自美食的滋养,那么留存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深的便是对于家乡美食的记忆。

的确,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道简单却独特的食物,这是一种任何其他美食佳肴都替代不了的,甚至于那种味道,是你一生走遍大江南北都很难再找到的味道,是一种“舌尖上的特殊心理”,当你将那个味道的记忆进行完完全全地解读之后,某一些你一直忽略却深深影响着你的东西,才真正浮出水面,你也将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故乡更是我的精神家园、灵魂栖居所。故乡的一草一木,让你魂牵梦绕。故乡的儿时味觉,之所以成为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剔除偏爱家乡,爱屋及乌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一种对家乡的依依思恋,是对渗透母爱故事的味觉感动,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QQ图片20180831092058.png

作者简介:杨稳定,男,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人,运城市盐湖区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习作,先后在《电影创作》、《山西日报》、《山西工人报》、《民情与信访(陕西)》、《山西信访》、《山西商报》、《山西农民报》、《山西市容环卫》、《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盐湖文学》、《今日盐湖》、《中国作家在线》、《西部散文(原创)》、《时代作家》、《乡土作家》、《中国环卫网》、《晋风蒲剧网》、《微环卫》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文艺评论、影视小品、通讯报道、人物纪实文章二百余篇。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