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翟永明:少年杂读记

发表时间:2018-03-23  热度:


 
  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到成都红庙子街小学。 
  红庙子就是过去的准提庵,康熙年间建成的。大约因为庙的围墙是红色,所以,光绪年间,就以红庙子作为街名。 
  那时,并不会有人知道,红庙子将来会有一天,以股市之名闻名于世,参与到中国股市的浮沉之路中。三年级小学生的眼中,以那座破庙改建的校舍,神秘而破旧。红庙子是小庙,但地段颇好,当年想来也是香火鼎盛。如今,也能看出三进的格局。学校领导训示时,都站在庙堂正殿之上,背后则是神像高踞,虽简陋仍庄严。学生们站在正殿之下,本来就矮了一截,加上人小,就更矮了下去,衬托得校长也更显威仪。两廊的房间是老师办公室,侧院的一排厢房,才是学生教室。 
  转学到红庙子街,是当时教育局规定:就近入学。我们家搬到了鼓楼北三街,离红庙子仅一条街。红庙子左转,即为鼓楼北三街;右转为鼓楼北二街,直走梓潼街,街口就是西城区图书馆。我的命运与那座图书馆大有渊源。当时,我父母分别各有一张图书馆借书证,但他们无暇借书。两张借书证就被我接管了。记得第一次迈进图书馆大门,旋即被此别有洞天的清雅震住了:小小的四合院,红漆木柱,网格窗棂,印象最深的,就是正厅两边,各有两个桶形青瓷镂空方凳,好像在描述古代的连环画里才看到过。正厅门始终关着,侧门倒是大开,一个高高的条案,横在门侧,图书管理员高高坐在上头。两侧有一橱柜,有许多抽屉,里面都是卡片,分门别类地列着图书馆的所有书目。那时,我识字不多,以前都是热衷于看连环画,从西城区图书馆始,我开始看“字书”了。 
  西城区图书馆设有少儿阅读部。当然,我那时看的“字书”,也仅限于少儿:“童话”和“民间故事”。童话自不必说,以一天两本的速度,我很快就把“童话”书目里的书借完了,然后开始扫荡“民间故事”。除了大量汉族民间故事,原来中国56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各自的民间故事。关于混沌开天地的传说,每个民族都有;虽然大同小异,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和仪式,还有神通广大的祖先。 
  一天,我借了一本印度童话书,叫《一颗倒长的树》。还记得大意是讲一个孩子家里的牛,被财主骗了去,换回魔术种子,长成了树。在一次暴风雨的雷电劈打下,这颗树倒下去,往地心里生长,小主人公沿着这颗倒长的树,向地心走去,一路经历了无数的故事和地方。这是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本童话书。成年后,我曾多次对别人提起,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说也曾读过。以致于有几次,我开始恍惚这本书、这些细节,是否我自己做梦;或臆想出来的?
  我念念不忘,是因为其中一个小故事,讲到了现代都市的恐怖故事。小男孩到了大都市,里面城市荒芜、机器运转,但是看不到人,全城只剩一个小女孩。其父是资本家,靠机器代替人工,导致工人失业,人口流失。最后,他疯狂地把小女孩8个手指剁掉,只剩两个大拇指,用来摁机器按钮。这个黑色惊悚故事,当时就把我吓得够呛,年龄越大,这一细节越发凸显。这本童话书,真像科幻小说一样,具有社会预见性;言简意赅、触及到现代性和商品社会的问题所在。我后来喜欢看科幻书,也写一些与未来有关的诗,也许最早的影响,就来自这本童话书。  
  小学三年级时,我个子已经很高,但仍需踮着脚尖才能够着条案。一天,我照例放学回家,还书借书。刚把书递给管理员,他就笑盈盈地说:“你每天只看书,不上学吗?考试会不会不及格呵?”我幼时特别木讷害羞口拙,顿时就窘跑了。我小时候看书很快,确有一目十行之风,但也落下读书不求甚解之病。 
  很快,文革来临了,学校停课了,借书证没用了,图书馆也关闭了,因为里面都是“大毒草”。老师们都成了惊弓之鸟,学生们则作鸟兽散。那时候很牛的,就是戴着红袖套的红卫兵、红小兵们,其中很多人,以前除了上课,从不读书。我看见他们,就赶紧把书藏起来,免得被收缴。 
  虽然阶级斗争搞得轰轰烈烈,但是,院子里一群无事可干、无书可读的小娃儿却欢天喜地,对他们来说:“文化大革命”只是天一下、地一下,无逻辑可循的事情。私下里,我们也干了许多“反动”之事。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摸进西城区图书馆。图书馆已然废弃,青瓷石凳也不知所踪,一把长锁,两扇木门,锁住了当年的借阅室,从隐约的月光和城市光线中,往窗内看:书架依然排列,蛛网密布,灰尘浅浮。不知是谁,将两扇门一前一后掰开,门,现出了很大的一个缝隙,我们之中最瘦的一位,被大孩子胁迫着钻了进去。在外面的指令下,开始从屋里扔出一本一本的书,现在想来,最想得到这些书的,应该是我。但是最胆小的我,只是心慌意乱地从地上,拣起两本书来,便拔腿跑掉了。 
  我现在仍然记得,其中一本叫《人皮灯罩》,或诸如此类的名字,是根据二战时期,法西斯集中营的暴行而写就的小说。可能是我最早读到的惊悚小说吧,读完害得我好几天没睡着觉。另一本《女皇王冠上的钻石》,我已不记得内容了。
  过了很多年,一位西城区图书馆的朋友谢寿刚,通过微信,与我联系上了。我才知道,当年正是他带领我们去偷书。据他说,有些书,看完之后,又还回去了,因为他是西城区图书馆的员工子弟。据他说:西城区图书馆共有上万册书,他基本都看完了。我们俩在微信上,追忆这段阅读时光,他说:我们都是在这个图书馆泡大的。它曾是我们这代人最好的角落,让我们免于到社会上去打闹,或干坏事的一个重要避风港。 
  停课约两年吧,我们又恢复上课了,现在学习的气氛完全改变,以自习为主。老师们都战战兢兢,不知教什么好。我在停课期间读了不少书,除了读书,没有任何学习兴趣。记得父母买来墨汁,让我练写毛笔字。我没有耐心,嫌麻烦,以致于到今天,都是一手烂字。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让我题字或签名。只有读书,能让我立即安静下来,与现实隔绝。我那时觉得除了读书的时间,其余的生命,都是浪费。最不耐烦的,就是被我妈逮住,做各种家长里短的事。每天放学上学,我都边走路、边看书,走到家门口,我却不愿进去,总是在院子门口,又看上一小会儿,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1966-1977
年间,图书馆都已关闭,各种书籍都沦为“大毒草”,不能进入人们视野,我们读到的文字,除了“最高指示”之外,就是一些革命小报和各造反组织的大字报。那时,正值我刚刚掌握了文字工具之际,对文字求识如渴,一看见白纸黑字,就会扑上来,通读一遍。可这个时候,却无甚可读。连我妈的西医教材书《妇科大全》,我也偷出来,读了一遍,虽一窍不通,也不明觉厉! 
  那年头,物质匮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连黄豆芽,都要凭票证购买;而且,还需半夜鸡叫出门去排队,排好几个小时。一般家庭都把购买任务,交给孩子。我和院里的小伙伴们,常常半夜被拎起床,去排队买豆腐。我总是拿着一本书,挤在队伍中,就着昏暗的路灯,津津有味地读着某本借来的书,渐渐地,就忘了这苦差事,魂飞天外,进入书中的另一重空间。 
1968
还是1969?不管吧,反正是“复课闹革命”不久,我进入了初中——成都二十六中。二十六中在文武路上,对面是市公安局,坊中流传,因为挨着公安局,所以二十六中很乱,小流氓多。但是,政策是就近上学,没得选择。 
  让我高兴的是:与小学不一样,我中午可以不回家,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我从无睡午觉的习惯,所以,这真是阅读的大好时光呵。可是,书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图书馆都被关闭了,“封资修”书藉都被烧掉了。家户人家,都怕惹祸,既便有一两本书偷藏在家中,也都束之高阁,埋入尘埃。同学中,谁拥有一本“世界名著”,真叫奇货可居。许多人都眼巴巴地等候在后面,排队借阅呢。 
  初中时,有一位女生,父亲以收荒(收破烂)为生,俗称“收荒匠”。那时的收荒匠若有收藏意识(也大有风险)、有场地(几无可能),有仓库存放旧货,还得有远见:知道文革终有结束的一天,那日后必生大富贵。文革期间,一切旧世代的东西,均称为“四旧”。家有“四旧”,查获必究。所以,除了少数胆大或根正苗红不信邪之人,家家户户都将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清扫出门。收荒匠,就是人们最需要的人:好歹可以当破烂,卖上几文钱。收荒匠收到珍贵字画的事,自不必说了(那年头也不视其为珍贵)。旧版书、线装书、解放前印的书、都是祸根子;称斤卖,犹恐不及。就这样,该女生家里,拥有大量其父没来得及处理的“旧书”。很快,整个年级里喜欢读书的同学,都掌握了这一信息,互相传说她家有的那些“禁书”,口水滴答一地。终于,有人开口去借了,也借到手了,从此,该同学地位直线上升,大家都争先恐后,成为她的好朋友。以期“奇货”能到手“流转”一下。说流转,是因为那些书借出来后,基本回不去了,巴望传看的,大有人在。那时的光景是:喜欢读书的同学,互相都认识,且如《水浒传》中的好汉,要互相接纳一样;书迷们都要相互结交一下;谁知道某个人手上没有一两本“奇货”呢,相互交换传阅,就是结交的理由。与我一直来往至今的两位闺蜜,就是当年以“借书”的名义认识的。 
  一天,我正上课呢,某书友匆匆拿来一本书,从教室后面传给我,说:“快看,两小时后还我”,这是当时传看书的常态:某本正在流转的“名著”,被中途截留两小时,后面的人,正巴巴地等着呢。时不我待,赶紧埋头看起来。两小时很快,正读到关键处,远远看见书友过来,急得我拔腿便跑。一路跑出校门,在拐角处,蹲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完,回去了。不用说,遭到书友一顿痛斥。那本书,就是传说中的《斯巴达克斯》。 
  在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文学史。“文学”的另一个名称,就是“毒草”。所以,对一张白纸来说,“世界名著”的概念,是一个传说:来自大年纪的师兄师姐,或自己的哥哥姐姐们,口头上念叨过的。很多时候放学路上,或午休时,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书友,在一起“谈文学”,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娱乐。没有文学史作参考,传说中的“名著”,就显得更名著了。此生若不能读到,必为一憾事。一位同学曾谈到人生两大愿望,一是去杭州旅游,二是读到《基督山恩仇录》。
 
  《基督山恩仇录》在今天看来,一本畅销书罢了。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也许就是禁书的力量。中学时,没有任何人读过这本书,但同学们都在谈论这本书。传说,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集,内容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仅听这几个字,就给这些初中小孩一种巨大张力:基督、伯爵、恩仇;在反帝反修反封建的年代,在阶级斗争大于天的年代,这几个字,加在一起,得有多大的神秘感呵。光念念这书名,空气都得凝固一小会儿。别说读,能听到就不错了。我起初就是听我姐姐讲的这个故事,现在想来,她也是听别人口口相传、再添油加醋,讲给她听的。在我渴求的眼光中,她也许得到过极大满足。所以,有一段时间,她像评书人似的,把故事分成许多段,挤牙膏式地、长麻吊线地,讲了许久。 
  那活活就是一个70年代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呵。我分期分批地咀嚼那些关于监狱、冤案、黑夜、逃亡、复仇等等细节,紧紧地把它们摁进记忆中;终于,在一个我妈非要我洗床单,玩伴们却催我去玩的下午,我说服了他们:听我讲故事,讲《基督山恩仇录》,条件是帮我洗床单。于是,四五个小伙伴,蹲坐在一个大木盆旁,七手八脚地帮我抹肥皂、揉床单。而我,则细细反刍从我姐那儿听到的细节,添油加醋,完成了二次创作,成功地把他们吸引住了;直到床单洗净、拧水、抖伸、晾晒完成。后来,《基督山恩仇录》的故事,我又在同学中讲过好多次,每次,都成功地吸引了他们。许多年后,真正拿到这本书时,我已对此书不感兴趣了。再说,我匆匆翻了一下,大失所望,前几年流行的“见光死”,可以形容我的读后感。 
  有“世界名著”,当然就有“中国名著”了,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全看过,在同学眼中,就很牛了。首先,“四大名著”不好找;其次,“四大名著”不好懂;再者,“四大名著”中,有三本头顶黑帽子:《红楼梦》是黄书;《水浒传》是宣扬投降主义;《三国演义》是封建余孽。只有《西游记》悬于真空,无从界定。都知道毛主席写过“金猴奋起千钧棒”,毛主席看过,也许就没问题,这是当时人们的思路。 
  话说初中结束前,《四大名著》我都囫囵吞枣地读过了,有些懂了,有些不懂。在读禁书的年代,读四大名著,也是有风险的。关于读《红楼梦》,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过:《红楼梦》那时是众所周知的“黄书”,我偷看此书时的情景,与《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几乎一样。有一天,我在课堂上偷读《红楼梦》,读得专注,老师叫我才听见。他叫我把书给他看,我一想,这可是借来的书,被缴就惨了。于是,拔腿便跑,老师也追了出来,追得我满校园跑,直至情急,躲进女厕所,才得以罢休。在那以后,《红楼梦》成了我这一生中,重复阅读得最多的书。 
  有人说:《红楼梦》里面大量的诗作,并不特别精彩。我那时十来岁,没有能力分辨,就是喜欢。这就像初恋,没有道理,无需道理,爱就爱了。那一个夏天,我的笔记本上,满满地抄上了《红楼梦》里的那些诗,下面这首是我当时最喜欢的: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书中写到某次诗社的主题:咏菊花,共有十二个题目:《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诗作好后,李纨阅卷评论,推出诗魁。十二首菊花诗,一首不漏的,全被我抄在笔记本上。闲来每读,唇舌留香。红楼梦里结诗社的段落,我读了又读。真是诗意人生,无比羡慕呵。想起来,我很多年后开酒吧,举办各类朗诵会,焉知不是《红楼梦》里饮酒读骚、焚香煮茗的那些场面,于无意识中,潜移默化所致。 
  从《红楼梦》开始,我又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把唐诗宋词元曲扫荡了一遍,也都不求甚解。我开始读“类型书”,最爱读的是武侠和公案小说,比起后来金庸古龙的“新武侠”,那可是原汁原味呵。把我拖下水的第一本武侠书,是《三侠五义》,也是重点被批的封建余孽书,我已不记得这本书从何而来,最后被我收藏了。再往后,长期被用于交换书的《三侠五义》,从中间断成两截,靠书脊维持着。 
  那是初三的时候,夏天,教室的前后两道门却开着。我的座位在中间,坐在我前面的是班长,我把书桌的抽屉拉开,里面摊放着《三侠五义》,书桌上摆着生理卫生课教材。我一直奇怪:为什么会有生理卫生课,那些教材我认为读一遍就行了,用得着教吗?因此,这堂课,基本上是我的阅读课。 
  那都是些千锤百炼、口口相传的故事:“御猫”的故事,“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包公的故事,各种机关暗器的故事。按说我应该喜欢展昭才是,但隐隐觉得:他与现实中正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太相似了,便不大感兴趣。倒是白玉堂亦正亦邪,复杂多变的性格,吸引了我,正看到他夜闯冲霄楼时,毫无征兆,“他双脚一滑,暗叫声不好”,就掉进铜网阵,万箭穿心,死了。我亦如一脚踏空,心一下落到地上。文武双全,潇洒仗义的白玉堂怎么会死呢?作者浓墨重彩,层层铺砌,把读者拖了进去,但是毫无提示,主角就死了。我一下就从另一个幻想世界里被打回原界:原来武功再高,也是要死人的。后来,我又反复看过许多遍《三侠五义》,冲霄楼一节,我都不忍再看。 
  《三侠五义》是我读的第一本武侠书,之后便是《小五义》、《续小五义》,《施公案》、《彭公案》等等公案小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包公案》,这是明代人根据元杂曲等民间包公故事整理的短篇小说集,每篇,独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故事也因《三侠五义》而再次被广为流传。接下来,我顺理成章地迷上了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传》。当然,在我看来,这些书,都不如《三侠五义》那么故事纯熟,那么有吸引力。 
  鲁迅对《三侠五义》评价颇高,他曾说《三侠五义》“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此外,《三侠五义》也是各类戏曲的题材来源,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文革结束后,一大批戏曲电影解禁,其中,许多地方戏改编自《三侠五义》,我几乎每部都看,让我从此爱上戏曲。 
  那年夏天,我度过了快乐的阅读时光,但代价是被贴了一张小字报。坐在我前面的班长,观察到了我不好好上课的举动,本着治病救人的动机,不点名的批判了我。我至今还记得班长的小字报名叫“对一个书迷的提醒”。班长的文章一向写得不错,我以“小人”之心揣度他私下也读了不少书。我心下也有点自惭,但又因读了不少书,对主流价值观开始有所抵触,竟也自甘堕落,以难为难。
 
  作者:翟永明
  来源:翟永明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b17d40102wy49.html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