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孔鸿声:激情谱写岁月之歌 ——访著名词曲作家曹家为

发表时间:2023-05-30  热度:

激情谱写岁月之歌

——访著名词曲作家曹家为 

文 / 孔鸿声

 

得知笔者欲去泰州采访,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歌迷大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兼社长、著名词曲作家解华老师,特建议笔者增采一位词曲作家曹家为,赞道他是江苏音乐界的佼佼者之一,仅在十多年间,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就囊括了江苏省级所有的文艺大奖。笔者对曹家为有所耳闻,但不甚了解,听了解华老师介绍,激起了采访兴趣。在五一劳动节前夕,笔者驱车二百多公里,在泰州国际金陵大酒店内采访了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现任泰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一级调研员曹家为。 

微信图片_20230530102525.jpg

一把二胡,拉启音乐人生的序幕 

曹家为已接近退休年龄,但给笔者的感觉仍是精明干练、神采奕奕之人。虽是初次见面,却无官腔套话,因已知笔者的来意,故开门见山直奔正题。

曹家为出生在海水、江水、淮水三水交汇的祥泰之州,是一位从广阔天地里走出来的业余词曲作家。受其父影响,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学习拉二胡是无师自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刚十二三岁的曹家为,其二胡演奏就显得有模有样,经常在月光下的打谷场上为乡亲们演奏,在乡村里已小有名气,更是学校小红花艺术团和家乡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的乐队主力。父母亲见他如此喜爱音乐,对他的二胡演奏水平也赞赏有加,在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用生产队分得的10斤花生变换成现金,委托在上海工作的远房伯父买了把二胡送给儿子。这一举动在家乡也一时成为“美谈”,因为在那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父母能动用养家糊口的食粮为孩子去换取一件乐器“玩玩”,是一件让众多乡人“看不懂”的事情。但也就是这把二胡,拉启了曹家为音乐人生的序幕,并用业余时间在这个舞台上艰辛展演了约半个世纪,这是后话。

曹家为将父母在音乐学习上给予的全力支持和深情厚爱,转化成一股对音乐痴迷学习和追求的精神动力,公社有线广播里播放的歌曲,成为他最好的音乐课堂,他对每一首歌都认真细心地听、学、唱,还尝试着把学听过的歌谱记录下来。偶而从亲朋好友或老师同学处借得一册歌曲集或乐理书籍,他总是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全部抄写下来,反反复复地学习钻研。他非常羡慕作曲家们的匠心独运,能把简单的7个阿拉伯数字编写成优美动听的音乐,一棵梦想自己作曲的幼苗在他心底生根萌芽。15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以青春的冲动铺开纸张,在飘忽不定的煤油灯下,激情创作出他的第一首歌曲《春到江南》,花季少年的他用二胡自拉自唱,陶醉在一腔难以言表的乐感之中。从此,曹家为忙碌在业余歌曲创作的田园里,在那无师指点、全靠自学的播种中,他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但他坚信:付出十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 

幕起军营,放飞绿色音符的旋律 

1980年10月,17岁的曹家为背着一把二胡跨入了梦想已久的军营,跨入了给他智慧、给他理想、给他力量、更给他能放飞音乐旋律的绿色大舞台。

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入新兵连,他那全靠自学所得、纯属一些“皮毛”的音乐演唱、演奏技能,却让他“出人头地”站在了众多战友面前“指手划脚”起来。原来在新兵连,教唱歌曲、拉歌赛歌是一项少不了的娱乐活动,带兵首长问:“谁能上?”曹家为自告奋勇地举起手……这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举动,为他日后28年的军旅生涯夯下了一根坚实的桩基。

分配到连队后,曹家为的音乐才能给战友们带来了更多的温馨和欢乐,在连队的晚会上,他的歌唱指挥让战友们嗓门越唱越响亮,他的二胡独奏更是让官兵们喜爱得拍红手掌,那心弦和琴弦的和谐共鸣,让人感觉他的二胡会声声说话。其次,曹家为的写写、画画在连队中也能排得上号。这个能唱善拉、能写会画的“新兵”很快引起了团部的注意,将他调入了团部的电影放映组担任放映员。

在放映组,白天,曹家为凭着自己的“悟性”,学画幻灯片和写广播稿,晚上就到营区为官兵们放电影,忙得不亦乐乎。然而,音乐创作仍是他难以释怀的心爱,夜深人静之时,是他如饥似渴学习和钻研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的最佳时机,他将团部图书馆所有的音乐类书籍都“啃嚼”过一遍,《音乐基本理论》《歌曲创作技巧》《和声学》等专业教材,他是反复地“回味”;广播室几十张唱片、数百首歌曲,他是一首首地细听,一些经典歌曲更让他无数次地欣赏和领会。从此,曹家为在音乐自学的山峰上越攀越高。

随着曹家为工作积极向上和音乐水平快速提高,他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军校毕业后就先后调任团宣传股报道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兼俱乐部主任。在一个金秋,他有幸接待了向彤、贺东久、张卓娅、王祖皆一行音乐大师们来部队采风,借此机会,他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呈请大师们指教。“他虚心好学,总是以学生的身份不耻下问,拜师求艺,这种优秀的人品和艺德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贺东久语)。”就此,曹家为与这些大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日,一大早就乘坐长途汽车赶往前线歌舞团,请教大师们对他的作品给予指点和修改。有一次为了某个作品的修改,他在前线歌舞团待到深夜2点多钟,方等到从外面演出回团的张卓娅老师,张卓娅老师被他这种对艺术真情追求的精神所感动,连夜对他的作品进行指点、修改,并传授他音乐创作的一些技巧。

1989年,曹家为以他多年的自学实力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进入了真正的高等艺术学府深造,这里名师荟萃、群星璀璨,曹家为如鱼得水,勤奋好学地珍惜这儿的每一堂课。通过学习,他提高了音乐理论、升华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从而使他的音乐创作才华得到了展露和喷发。解放军艺术学院就读时,曹家为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歌曲》《解放军歌曲》编辑部去向田晓耕和邵遗逊俩位主编请教,对这位孜孜不倦的学子,俩位主编也热情地将自己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邵遗逊曾对曹家为说:“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要有深厚的民歌音乐根基。建议多熟背一些优秀民歌,对以后的创作,特别是对旋律的写作,一定会大有帮助。曹家为遵循邵遗逊主编的指教,花了约2年的时间,熟背了我国从南到北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民歌300多首,确实使他的音乐创作获益匪浅。在这期间,曹家为创作的带有兵味和战斗气息的歌词与歌曲作品,频频亮相于国家和军队的顶级刊物上,1990年的新春佳节,由他创作的《献给警察官的歌》,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公安春节文艺晚会的舞台。

经过解放军艺术学院2年的“熔炉锤炼”归队后,曹家为被调任省军区演出队队长,后又任军分区宣传科长、组织科长、江苏省靖江市人武部政委。但不管在任何工作岗位,他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音乐创作上,亦词亦曲、词曲并举,先后创作出五、六百首深受官兵们喜爱的军旅题材音乐作品。其作品注重描写奋战在第一线的士兵,故深受官兵的欢迎。如在部队活跃着一批文艺、护理、通讯等工作的女兵,大多数来自于江南水乡,她们“带着水乡鲜灵灵的气息,带着水乡绿葱葱的生机,带着水乡甜滋滋的歌喉,带着水乡轻柔柔的舞姿,血液溶进了祖国滚烫的胸腔里,青春交给了军营绿色的天和地”,面对这些可爱的女兵,曹家为以江南人特有的灵性,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创作了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歌词《水乡来的兵妹子》投给了《词刊》,没想到《词刊》隔月就刊用了,并引得众多曲作家为此谱曲,其中武警浙江总队文工团团长金宇华的谱曲可称上乘之作,青年歌手方瑶就是唱着这首歌获得了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民族组金奖。此歌不仅作为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参赛曲目,还在2000年10月荣获全军第四届“战士文艺奖”创作一等奖。

28年的部队生活,曹家为从战士升任到正团级干部,他热爱军营生活、熟悉战士秉性,因而他创作的军旅作品,多数是大气豪放、饱含激情,带有军人的雄风和男儿的阳刚,真实地描绘出当代官兵报效祖国、渴望和平的内心世界,如《男儿女儿踏着硝烟》(贺东久词)、《士兵的渴望》(石顺义词)等,在军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其《军人》(韩海滨词)与《金斗笠的故事》(陈亦兵词),在1994年10月分别荣获南京军区文艺会演作品一等奖和优秀作品奖、《都市民兵》(陈亦兵词)1995年8月荣获全国民兵预备役之歌征集优秀作品奖、《我们总是这样亲》(陈亦兵词)2005年荣获《歌曲》杂志“晨钟奖”。

曹家为的歌词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画面感强、音乐感强,其语言吐露清新亲切、诗意自然,在写作手法上虚实结合、疏密有致,因而很受曲作家的喜爱。他创作的《雕像》《青春方阵》分别荣获2001年和2005年“中国年度最佳歌词奖”,《花好月圆》(张卓娅、王祖皆曲)2006年底登上了“全军老干部迎春文艺晚会”的舞台,2009年3月又获得文化部、中国音协共同举办的“歌唱祖国——纪念建国60周年优秀歌曲征集作品奖”,《春风吹进我的哨所》(金宇华曲)在2007年8月荣获江苏省文联和南京军区联合举办的“烽火八十年,党在我心中”全国征歌比赛三等奖后,于2008年10月再获浙江省“群星奖”。 

律动城乡,歌颂祥和美好的生活 

2008年,曹家为依依不舍地告别军营转业到家乡工作,任江苏省泰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从工作性质上说,这个安排与他的业余爱好还是“专业对口”的,使他音乐创作才华有了更广更宽的升腾空间。

在其位谋其政,曹家为以吃苦耐劳、勇争一流的军人本色,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泰州是梅兰芳的故乡,曹家为连续十二年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活动,让一大批梅派经典剧目和梅派表演艺术家再现辉煌,并通过省市共建,创作推出了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和昆曲《梅兰芳•当年梅郞》,先后受邀到南京、上海、苏州、北京等城市巡演;积极挖掘利用梅兰芳、郑板桥等泰州的人文资源,以主题书画形式,让泰州成为跨进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的城市之一;探索实施“文化惠民券”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群众点单看演出”精准服务;竭力推动和引领群众文艺创作,在江苏省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五星工程奖”评比中,泰州获奖总数连续多年居于前列。辛勤的努力、出色的业绩让大家对这位“专家型军转干部刮目相看,转业到地方十多年间,他被泰州市委组织部、人社局表彰为模范军转干部并荣记三等功,2021年被国家人社部、文旅部授予全国文旅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广阔天地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为转业到家乡后的曹家为在音乐创作上如同“炉火添柴,越烧越旺”,使他在音乐创作的山路上又攀登上一个新高峰。这期间,曹家为遇到了生命中的两位贵人——著名词作家葛逊和著名作曲家吴小平大师,他们在音乐创作上从观念、方法到经验技巧等多方面,给予了这位后生有力的指导和帮助,短短的十五年中,曹家为以上乘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各地的近百个音乐奖项,最让人注目的是,他全揽了江苏省颁发的文学艺术界五个最高奖项: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江苏省“文华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文艺大奖江苏省新人新作奖,其中在2014年~2022年间,他连续五届(2年一届)拿了7个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和三届4个“江苏省文华奖”。正如贺东久称赞的那样:“他虽然是一位业余作者,但其作品一点不亚于专业的水准,著名作曲家陶思耀、常畅、孙宁玲等同仁都曾流露出同感。”

生活在春播秋收的美丽乡村,曹家为的作品也大多芬芳着浓浓的乡风、乡俗、乡情、乡味。2016年,他在《词刊》上看到了一首《段龙魂》的歌词,使他联想到苏北一带逢年过节常见的“舞龙灯”盛景,这一深受老百姓欢迎、象征着美好吉祥、国泰民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引发起他对这一题材的音乐创作激情。他邀请了青年词作家、泰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沈小冰共同创作,俩人从作品的框架结构、创作样式、音乐语言等多方面商讨,经过十多次的推敲、修改,又邀请了著名词作家刘鹏春老师再度润色,一首带有深厚民族风情、充满乡土风味、让人欢快愉悦的表演唱《舞龙灯》,呈现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五星工程奖”评选舞台,演出后赢得观众情感共鸣、好评如潮,最终获得评选殊荣。后在江苏省举办的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宣传推介、集中展演及省内各地举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和春节文艺晚会上,这首作品不是作为开场就是作为压轴节目亮相在舞台上。可以说《舞龙灯》舞遍了大江南北,经著名歌唱家乔军再次演绎后,又多次唱响在中央电视台“天天把歌唱”栏目中。

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五星工程奖”评选中,曹家为获得了2个“五星工程奖”,这在评奖活动中也是少见的,除上述的《舞龙灯》外,另一首获奖作品是他自己写词作曲的《中国狂草》:

一撇是黄河,一捺是长江,神韵灵动的中国运笔挥毫。砚墨洗亮五千年的浩月,展盛世长卷,扬民族瑰宝。你写下江南春雨的小楷,你写下塞北飞雪的行草,风一般起舞,潮一般喷涌,如热血泼洒胸中的波涛。

    山峰是魏碑,江河是水墨,万马奔腾的中国疾风狂草。笔下绽放追梦者的欢笑,听春风弹琴,看禾苗舞蹈。你写下气呑日月的诗篇,你写下美妙动人的歌谣,花一样娇艳,火一样激情,让世界目光向这里聚焦。

    纸飞神州,墨落如潮,狂草的华夏龙呤虎啸。挺如松,婉如水,刚如铁,劲如刀,中国巨笔描绘的江山分外妖娆。

好一首大气豪放的词作!曹家为介绍了创作这首作品的来龙去脉:“一次阅读《中国艺术报》时看到一篇介绍中国草书的文章,给了我创作灵感:借用中国草书的艺术表现形态,描绘当今祖国日新月异的伟大复兴,我觉得蛮有新意。歌词写作还是比较顺手,在构思和创作音乐时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作品的前半部分我写得很抒情,到了中间后半部,采取了节奏和速度的变化,尽量使音乐和歌词共鸣出‘狂’的效应。音乐做出来后同仁们反映都很好,但演唱上却在当地未能找到一个适合的歌手,这个作品也就此搁在了一边。过了三年,省里要举行‘五星工程奖’评选,泰兴市文化馆询问我可有‘冲击五星工程奖’的作品。我说有一首《中国狂草》歌曲,如能找到一个适合的歌手演唱,可能会有希望。泰兴市文化馆把作品拿去后,邀请了泰兴歌剧团的顾军演唱。在比赛的时候,顾军唱得非常激情非常‘狂’,吸引了全场观众,可就在此时,现场的音响突然出了问题没了声音,但顾军并没有为此受干扰而继续演唱,歌手良好的舞台修养,更是赢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为了比赛公平,在音响调整后,大赛组委会商定这个作品重新参赛,顿时现场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顾军也不负众望,以激情更‘狂’的演唱摘取了‘五星工程奖’的桂冠。”

在采访中曹家为向笔者坦言:我这辈子就是痴迷音乐,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去琢磨写些什么,心里就觉得不大舒服,所以我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和交往,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音乐创作上。为了提高创作水平,不断地向好作品学习,工作再忙,我都会抽时间将订阅的每一期《词刊》《歌曲》通读和哼唱一篇,从中汲取他人的精华,努力多写几首大家认可的好作品。我觉得这比拥有官职、拥有钱财更有意义,因为好作品才是自己最好最大的财富。

正因为曹家为对音乐的痴迷,40多年来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已逾千首,先后出版了歌词集《绿色情缘》(远方出版社)、词曲合集《阳光下的长城》(名人出版社)和《曹家为歌曲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CD专集《绿色的音符》(江南音像出版社)、《曹家为歌曲集》(江苏音像出版社)和《相约望海楼》(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为中国的音乐舞台奉献了众多的音乐精品。曹家为可圈可点的作品还有很多,正如著名词曲作家解华老师所评价的那样:“他不但专词,还擅长作曲,他写出了如泣如诉的《桃花扇》、温婉灵动的《水韵流芳》、浪漫轻巧的《蓝色畅想》、热情洋溢的《花开等你来》、荡气回肠的《杨根思》、细腻典雅的《锦绣江苏》、激情似火的《小康大舞台》……一篇篇呕心沥血之作,一首首得奖作品,都是家为在自己人生的处女地上辛勤耕耘、艰苦探索的结果。这不仅仅是词曲作品,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生活态度。

解华老师的所评与曹家为的所行可谓不谋而合——“无论在军营或地方工作,写歌是我永远的精神动力!曹家为就是在这样的精神动力促进下,激情谱写岁月之歌!

微信图片_20230530102931.jpg 

作者简介:孔鸿声: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职工音乐家、上海音乐家、浦东新区协会员,曾任上海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城市导报》编辑、记者,现为《上海词家》编辑。撰写歌词、词评和音乐家人物专访等千首(篇),作品发表《词刊》歌曲》《上海词家》等数十家报刊上海电台“每周一歌”教唱,全国职工首届春晚、上海市国际艺术节天天演、上海电视台“五一”晚会演唱或获奖。代表作为《船娘阿妈》《让梦想起飞》《流动的画廊》等。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