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郭万梅:新时代舞魂追梦人

发表时间:2020-06-04  热度:

 

田万丽老师为孩子们舞蹈教学.jpg    

         初夏,刚刚下过雨。一栋咸水沽老街小院,挤满亮亮圆圆的水泡泡,趟过红砖地,一路雀跃着,奔向外面的水沟里。

细雨微朦下,一个女孩儿,手持铲刀,乘着软塌的泥土,在一棵老槐树下挖着什么。她不顾脸上流淌的水珠,将一棵稚嫩的树苗和一枚圆咕噜的小鸡蛋,埋在了土珂里。做好这一切,她雀跃着,奔向一位长髯阔眉的老人。

“爷爷,爷爷,明天我要去北京了,我在院里种了一棵槐树和一个乌鸡蛋,如果我走了,它们长出来了,就给我留着,等我回来……

爷爷听孙女的话,没有被她幼稚天真的想法逗乐,反而呜呜地哭了。不谙世事的女孩儿,默默看着最疼爱她的爷爷,竟不知所措。这是她第一次见爷爷流泪。                     

2011年夏,格外炎热。葛沽体育馆正举办“第三届小城镇篮球赛”开幕式。

看台上,观众座无虚席。

乐声响起,数十位小“鱼童”撒着欢儿跑来。芦苇荡,歌谣欢唱;河岸边,顽童嬉笑。一幅生动鲜活的童趣画面,用舞蹈语言,活脱脱呈览无余。

接着,诠释古镇遗韵的舞蹈“宝辇风情”,又将观众带入600年传承的民俗文化奇葩中。44名血气方钢的战士,分抬四驾(微缩)宝辇,每十一人一组,迈着宏阔健硕的步伐,姗姗而来。一群婀娜妩媚的仙女,甩着粉袖霓衫,轻盈起舞。刹时,紫雾弥漫,空灵悦耳,如梦似幻。篮球馆内灯光陆离,闪闪烁烁。观众席上掌声四起,欢声雷动。

这次开幕式编舞者,就是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莲的学生——田万丽。那年她只有23岁,刚刚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不久。

就是这次开幕式,让我们熟悉了。她至真纯善的为人,对舞蹈事业的挚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开幕式获得成功,与她突出葛沽地域特色文化的舞蹈编排,密不可分。

古镇葛沽,临海而建,依河而生。从元朝伊始就是货物集散地。流淌千年的海河水,滋养润泽着,一代代勤劳智慧的葛沽人民。而从小生活在海河岸边的孩童,更是对河海有着缱绻的情愫。要想在短短几分钟舞蹈中,表现其深厚内涵和文化符号,不是件易事。

经无数版本推敲,她发现《渔童》的契合点,呈现的是简单的鱼和孩子的故事。她大胆将鱼和童,回归不事雕琢的大自然中。再用简单方式,单纯想法,将孩子和水融入其中。经反复斟酌,终于第一版的《鱼童》诞生了。

再后来的岁月里,《鱼童》曾代表四支天津少儿舞蹈之一,重又分组改装,披挂上阵,在北京舞蹈学院,首次登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大舞台。

自那次小篮赛开幕式,让她一发不可收拾。几年间,她编舞反映天津津南民俗风貌风情的原创舞蹈,一百余支。并先后获得市、国家级奖项。 

一支支玄妙的舞蹈,蕴含着津南的沧海桑田,诉说着津南的前世今生。

《俏跷舞》《逛花会》《贝壳堤》《妈祖情缘》《盼归》《海河娃》《水孕墨缘》《回家吃饭》《幸福婆婆》……

可见,她对地理优渥、广袤丰饶、民风淳厚的家乡——美丽津南炽热的情感。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上,同样盈润着,蓬勃着,她鲜活的艺术细胞,让她美丽的青春之花,升华绽放,结出硕果累累。

 

1998年,有着舞蹈天赋,年仅10岁的丽丽,考上了北京陈爱莲舞蹈学校。

其实那年她考上两所:北京舞蹈学院和陈爱莲舞蹈学校。父母耳闻陈爱莲大名,遂择了此校。

舞蹈学校坐落北京偏远郊区,租用的是破旧平房,环境之差让她目瞪口呆。

丽丽乃家中长女,自然受到长辈疼爱,糖水里泡大的她,将在求学中面临怎样困境呢?

翌日清晨, 一行11辆的车队,浩浩荡荡从天津上了京津高速。那时家里还没有私家车,生性好面儿的父亲,向朋友借了一辆豪车和其他亲属就一同出发了。

晕车、呕吐、颠簸……

一路折腾的丽丽,迷迷糊糊进了学校大门,父母安顿好她,才红着眼圈不舍地走了。

只念四年级的丽丽,是舞蹈学校98届年龄最小的一个,整整比其他同学小两岁。她第一次面对陌生环境、陌生老师、陌生伙伴。来校报到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这让她有些忐忑不安和无所适从。

她先去报到处,领回一套被褥、一把暖壶、一只水桶,宿舍是旧室改造的,洋灰地面黑乎乎的一片狼藉,踩脚下滋啦啦作响,用水怎么擦都擦不净。再看屋里,满当当都是床铺,足有30张。上下床,一组组,全都打通有序地并在一起。因屋小床多,显得拥挤不堪。

开会获悉,原来学校每天定时供水1小时,每人仅限打一桶,用来转天洗漱。热水也不能全天供应,只晚上排队去接。

    由于她年龄小,被挤到最后。结果,冷热水全没打上。

晚上,没洗漱就躺下了。她口渴得睡不着,这才想起,自己一天没喝上一口水,忍不住用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

这时,灯熄了。

就在熄灯的刹那,屋内各角落,传来一片嘤嘤哭声。这些从全国各地来的孩子,此时都在想爸爸、妈妈、想家……

她感觉每个床上的同学都在哭。

生性懂事,又善解人意的她,此时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她顾不得自己口渴难耐,翻身从床上爬起来,举着小手电,挨个床去劝解:“别哭了,别哭了,过几天就会好的……

她的善意,赢得北京同学好感,她俩很快攀谈起来。她抿了抿起皮的嘴唇,悄声问:“今天你打上水了吗?”

“打上了。”“我今儿凉热水都没打上,实在是太渴了。”从我壶里斟一杯吧。”女孩儿说着,翻身去拿暖壶。壶是学校统发的,怕孩子们年龄小烫着,只够一人的量。女孩儿这才想起,刚洗漱时,热水全用光了。

“那就给我倒杯凉水吧,实在是渴极了。”女孩儿猫腰从床底水桶里,舀出一杯水递给她。 因一杯水结缘,她与北京女孩儿成为好朋友。

舞蹈学校规定,练功女孩儿须盘头。她才刚10岁,还不会自己盘,因为这,她受到老师惩罚。

晨六时,是集合练早功时间。

大家五点就起床洗漱、梳头、收拾,眼看六点了,丽丽用皮筋怎么挽都挽不上头发,摆弄半天,还是一团糟。急得她大哭起来,怕迟到,顾不得头发散乱,撒开腿就往操场上跑。

老师见她头发乱蓬蓬的,就单叫她出列,罚操场上跑圈儿。上早功挨罚,本是件糟糕事,可她跑圈时,却遇到一位比她大三届的学姐。

她看丽丽披头散发,汗淋漓地跑着,就叫住问道:“你是因没梳上头,被老师罚吗?”“嗯。”

“你现已出来上学了,要学会向老师真实反映情况,多跟老师学,有什么困难记着找老师,不能自己硬扛着。快,赶紧跟老师承认错误去,你就说我错了,以后注意就是了,不会再披头散发啦。”

她听从学姐忠告照做了,老师重让她归队上早功。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让她渐渐懂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于面对。

学姐宿舍与她正好对门儿,因离着近,她常帮丽丽打饭、打水。丽丽说话声儿小,胆儿也小,学姐喜欢她,还为她起了一个外号,叫“甜小猫儿”。她仿佛一下子找到了靠山,非常依赖学姐,常到她宿舍玩儿。再后来认识了其他学姐,她们都非常喜欢丽丽娇小可爱的模样,就一起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教梳头、盘头、洗衣服,教会很多事情,让她感到大家庭的温暖。 

这些记忆碎片,像过电影似的在她脑海里储存发酵。而最令她忘怀的,还是与校长陈爱莲有关的诸多细节。

操场上,天湛蓝湛蓝的。一丝微风拂过,掀起丽丽的一枚衣角,她双目紧盯前方,顾不得将其抻平。原来,她正训练“端腿”动作。

刚刚校长发话,看同学有没有超过校长她的。同学们将一条腿踩地上,一条腿搬起来,齐刷刷抬腿。不大功夫,又齐刷刷掉下来。仅剩校长和丽丽,像两颗钢钉一样稳稳扎在地上。校长笑了,这个基本功扎实,韧性十足的女孩,让她眼前一亮。

其实,丽丽扎实的基本功,来自校长教学的严谨和严厉。她这一届学生,当属是最幸运的一届。每每都是校长亲自为她们上专业课。

陈校长严厉是出了名的。只要学生眼珠子突然跑偏了,没有看到她或乱转走神了,她都能体察一丝一毫。不仅每个动作不能开小差、就连整个人的头发丝,都不能走神,唯有全身心投入。

澡堂洗澡,只要脱下练功服,就知道谁是跟校长练的。丽丽就是其中一位,身上的汗和泥搅合成一道道耀眼的斑马线。

在丽丽眼里,校长严厉时,像一块冰;温柔时,像一潭水。

她常带孩子们一起过端午节、儿童节、中秋、元旦、新年这些有意义的节日,把温暖和爱心传递给孩子们。到后来,丽丽自己办学办班,一直秉承校长的传统。始终与孩子们一起过节日,让孩子们感受大家庭的那份雨露阳光。

丽丽与我谈起陈校长时,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她说:“以前听陈爱莲校长的名字,总以为是男人,原来校长也可以是个女人。”

是呀!正因校长是女人,支撑办学比男人更要艰难艰辛      

那是丽丽刚来校不久,个别同学看她年龄小,老欺负她。这件事惊动了校长,她把丽丽叫到宿舍。

这是丽丽第一次进校长的“家”。一铺床、一张办公桌、一个衣柜,设施非常简朴。

出乎丽丽意外,本以为校长会拿点好吃的、好喝的、哄哄她,或拿点红花油什么的,擦擦淤青。但没有,她板着面孔严肃地批评了丽丽:“全校这么多人,为什么你被别人欺负,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对,即使你什么都没做错,但你的软弱,就是你的错,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不应怪别人。”

听完校长训话,丽丽委屈地哭了,她用袖口抹着眼泪,真想冲出门跑回家去。这时,校长从柜子里拿出一块点心递给她,让她坐对面小床上去吃,然后再睡觉。

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

校长坐在椅子上,拧亮一盏橙色的台灯,像是和谁通电话。只听她用磁性的声音哀求对方:“我真的非常想给孩子们争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电话那头听不清讲什么,校长说了很多好话,那头好像就是一直不答应的那种感觉,至少20分钟或更长时间吧,电话打了很久很久,还没说完,那边就挂了。

校长举着电话呆呆僵在那,随即缓缓把电话放下。她两手搭在桌旁,坐在椅子上,像一尊蜡像,一动不动。昏黄的灯光,映着她颀长美丽的背影,显得那样孤独无助。

沉默了好一会儿,她竟呜咽地哭了……

学校那条大狗笨笨,乖巧地卧在主人腿旁,依偎着她,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思。校长未察觉角落里的丽丽,此时没睡着,一直屏住呼吸,吃惊地望着她。她看见校长的双肩一直抖动着。

一阵困意袭来,她睡着了。

翌日,她像经年雨露滋润的小树一样,成熟了、茁壮了,丰盈了。聪颖灵慧的她,瞬间顿悟了。自己的困难与校长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从那时起,丽丽不嫌水是凉的、屋是冷的、练功是苦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信心氤氲心头,梦想和希望在内心云起云涌。

终传来好消息,同学们坐着大巴车去参加新校舍奠基仪式。那是一片宽阔的荒地,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丽丽看到校长笑得满面春风,明媚若灿。想起那晚校长孤独的背影,伤心的哭泣,再看如今新校舍即将开工,校长在她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位女神。

春暖花开,万物萌动,艰苦的日子熬过去了。

在丽丽入校的第三年,她和同学们一起搬到宽敞、大气、漂亮的新学校,住进新楼房。文化课、专业课的的教室,明洁如镜。桌椅板凳,崭新铮亮。每一层楼房暖气、风扇、冷热水,设施齐备。

三年的历练和成长,丽丽个头高了,身体结实了,脸红润了。她从一个萌萌娇小的小学妹,变为一位俊俏可人的小学姐。

说到新老校舍,她颇为感慨:“新入学的孩子们很幸运,迁入环境优美的新校舍。而从旧校舍走过来的学生,反而更懂得了珍惜,爱这片纯净美丽的校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是树叶送来的春风,都感到别样温暖。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2003年,丽丽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完成了她人生又一次蜕变。

鲜亮的阳光,渗过树叶缝隙,悄然钻进来。院子里,跃动金色斑驳的光点。丽丽当年亲手栽种的,嫩嫩的小槐树,依偎在根深葳蕤的老槐树旁,在光合、雨露蕴泽下,长高了一大截。

这一年,即将毕业的她,在天津一所教育机构实习。

一日,她接到少年宫老师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兴趣编排一个500人大型集体舞,参加区运动会开幕式。听到消息,丽丽兴奋得跳起来。

夜里,她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她立刻动身赶往小站镇。涉世未深的她,虽是舞蹈学院的佼佼者,可第一次面对这么重要的演出任务,心里实在没底。

“校长好!我叫田万丽。”“哎呀!这么一个小姑娘能行嘛?”校长就是小站实验小学的郭文生。

他见到丽丽一愣,又追问道:“你行吗?”“应该没问题!”丽丽不假思索地回答。更准确地说,是给自己打气。

她随校长来到土呛呛的操场上。不大一会,500名学生列队站好,密密麻麻,乌泱泱一大片。她站在三层教学楼上,感到有些窒息。这是她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学生,第一次独立排练舞蹈,说实话,她没把握。

校长递上话筒:“你先组织下,看行嘛?”

她手握话筒,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她只是一个会跳舞刚实习的女孩儿 ,还没任何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全凭一颗热爱舞蹈的心,就勇敢接受了挑战。

距开幕式仅剩14天,要想完成一个原创节目,已然紧迫。原创素材与津南小站稻有关。她懵懂意识到,突出小站稻地方特色,才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在。音乐是现成的,说来也巧,还是她当年考北京前,参加电视台录制过的一个曲子。

她听着音乐,泪水不禁溢满眼眶,这首歌触动了她最柔软的心扉。这晶莹泪水里,包涵着她儿时的记忆和对家乡笃厚情感。

 “一定要把舞蹈编好!”

她像着魔一样,反复听曲儿、反复琢磨。 从没编过500人舞蹈的她,想在诺大一个操场上,完成队形变化、舞蹈寓意诠释,困难重重。

她采用一种笨法。找来一张大纸,花一宿功夫,在图纸上画500个圈圈。第一个队形方正,画 500个圈,第二个队形走向,又画500……

每天,她拿着话筒在操场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地打拍子,喊节奏。十几天下来,嗓子喊哑了,脸晒黑了,人变瘦了。

为真实诠释小站稻,金浪翻滚的神韵。巧手的爷爷,拖着病入膏肓之体,帮衬着他疼爱的孙女。他用黄色的尼龙绳,每人2把,5001000把,一个个捆好扎紧,再把它们撕成一条条细丝儿丝儿。从远处瞧,仿若一层层金黄的稻浪,起伏的稻花,迎风欢腾,万里飘香。让人惊艳,让人震撼。

她别出心裁的构思、灵动的架构、巧妙的变幻,把“风吹稻浪”的小站稻,丰收欢愉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风光无限,迎来好评如潮。

十几天相处,她与孩子们结下深厚友情。校长当时给了她一笔小小劳务费。有爱心的她,为500个孩子,每人买了一根棒棒糖。孩子像一张白纸,感情纯真无邪。这些日子,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位小老师的真挚情谊。分别时,眼睛哭得红红的。他们找她要了QQ号,为她送去一条条带着童真的美好祝福。 

也许命运使然,正因这次排练,从此改变了她人生抉择。

回到北京的她,再也坐不住了。她坚定了回到自己家乡——天津津南的决心。

她觉得孩子们,非常需要像她这样年轻的老师。她的想法刚一冒头,立刻遭到父母反对。父母北京陪读9年,这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蛮想丽丽毕业留首都工作的,可她决心已定,她有自己的考量。

她认为,像她这样的舞蹈人才,对北京来说,也许意义不大。可回到自己的家乡,就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身上流淌着津南人的血,烙上的是津南人的印记。为家乡舞蹈事业做点事,以此回报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

“我要回来!我一定要回来!这个声音一直在她脑海里回荡,萦绕不衰。

短短15天,让丽丽放弃实习单位,放弃北京留任机遇,毅然决然回来发展,父母很不理解。从生活上,创业资金上,他们都不支持。没办法,丽丽转而找到小站实验小学郭校长,想在那创办一个舞蹈班。

校长把学校最大一间教室腾给她。不过教室不在教学楼内,是操场一个角落。里边全是桌椅板凳。周一至周五,学生要上课,六日两天,教室可无偿让她使用。

她从心里感激这位肯帮她的校长。简单收拾下,招生简章就发出了。她想着 500个孩子里,最起码能有十个八个和她学跳舞吧。可事与愿违,招生计划很不乐观,全校只招来两名学生。校长问:“你确定还要坚持吗?如果坚持我支持你,如果不坚持,也不要紧的。”

她一点没犹豫,挺挺腰板说:“就剩一个人我也干,如果没人来,我继续发广告。”

其实摆在她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教室里50张桌椅,是老式木头的非常沉。她每周五晚,找门卫要钥匙,把那些桌椅全部移到角落里,卫生打扫干净,在光滑的瓷砖地面上,铺一层榻榻米拼图,一块块拼上去,上面再铺一条地毯。

练舞蹈的把杆,嫌占地方,平常不放教室,搁操场车棚里。上舞蹈课时,再将那把杆搬进来。循环往复,每周五晚这样做。周日下课,再把这一切拆下,归回原位,罗列一边。

虽只招来两名学生,可她一点不放松对孩子的舞蹈教育,把学到的知识悉心传授。

通过精心辅导,俩人的舞蹈比赛成绩,在全市竟拿了一等奖,这在实验小学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就在丽丽信心满满之时,发生了一件令她措手不及的事情。

有所学校补习班发生了意外,教育部门进行整顿。校长找到她说:“小田,舞蹈班不能办了,想办法搬吧。”

她听了脑袋嗡地一声。人生地不熟的上哪找去啊!当时家里就不同意她回津办班,生活费等资金全断了。收俩学生的费用,根本维持不了她正常生活。这些日子,她跑遍天津市各个幼儿园去代课。一节课30块钱,没有积蓄的她,若在外租房办班,连租金都交不起。

惶惶的光圈里,拉着一个长长的娇小身影。她伏案疾书,从早10点一直写到晚八点,才写完。她拿着写好的密密麻麻的保证书,交到校长手里:“请您再给我一点时间,这期间我一定会保证我的学生安全,这是保证书,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我全权负责。”校长被她的真情打动了,竟破天荒答应,再宽限几日。

2009年夏,她终于找到一间合适的房子,这位好心房主听完她的状况,答应分批交租金。

她把学校那套家当又搬来了。还是那榻榻米、那地毯、那把杆……

没钱装修,就买上几块大镜子,所有粉刷活儿都是她自己干,所有苦和累都是她一人担。她在心里只坚定一个信念:继续开课办班。

新教室有了,还要起个响当当的名号。她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津舞团”三个寓意深远的名字。津代表天津、代表津南,而团呢?是温暖、集体的代名词。

2009930日晚,“津舞团”的牌匾高高挂起,迎接“十月一”国庆的到来。正当她为津舞团成立,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名子而欣喜时,却惊闻实验小学校长患重病,住进了医院。

校长躺在病榻上,看上去很憔悴。脸色苍白、眼窝深陷、脸颊消瘦。他强打精神坐起来说:“要建新校舍了,新学校非常大,会有舞蹈教室,以后到新学校,我会争取一间,让你搬回来继续教舞蹈。”

一阵咳……

他接着又说:“如果俩学生考上了,就在升旗仪式上好好表彰一下,毕竟是学校的光荣嘛。”

一辆轿车疾驰着,北京返回天津的高速路上。

嘟嘟,嘟嘟……

手机响了,她接过电话。听筒传来校方体育老师的声音:“田儿,你在哪儿?”我拉着俩孩子往回赶呢!今儿特别高兴,回去跟校长说,俩人全考上了。”

沉默,一阵沉默。

“田儿……校长他,他……没了……

啊?

其实,校长情势不好,她是有准备的。可还是不能接受一个好人离去的现实,她趴在方向盘上泣不成声。
   
晚七点,终于返回小站。她拖着沉重、疲倦的脚步,买了一束鲜花对俩孩子说:“你们校长没了,咱去看看他。”

灵堂里,安然肃穆。黑纱、挽联、鲜果……

透过缭绕悠长的烛香,她望见校长的遗像,他依然像平时那样,微笑的注视着前方。她再不能自持,猛地跪倒在灵堂前,紧紧抱住俩孩子,拼命地喊着:“她们考上了,她们考上了,您听到了吗?”

正因校长对刚刚起步创业的她,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让善良的她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新校建成后,她一直信守诺言,为实验小学和周边学校义务做二课堂,教授孩子舞蹈一直坚持到现在。

每当学生取得成绩,看到学校奏响庄严国歌,升起鲜艳五星红旗时,她都忍不住泪流满面,这里面包涵多少感人的故事啊!

如果说,她办学教舞蹈,是儿时的梦想,那成为一名合格的,像天使一样的教师,更是她所追寻的终极目标

那天,她跑去问患病的爷爷:“爷爷,爷爷,我想当老师。”爷爷沉吟良久说:“老师是神圣的,像天使一样,你做好当天使的准备了吗?”

“我做好了,我要当天使。”丽丽用力点点头。

爷爷又说:“天使是神,不是普通人,要具备绝对的善良。把一切金钱和教书育人这两件事情,完完全全分开,永远不要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

丽丽歪着头问:“那没钱,我吃什么呀?”“那就靠你自己了。”

“靠自己?也得挣钱养活呀?”

爷爷说:“教书育人,这辈子是挣不来钱的。”

“为什么?难道老师不收学费吗?我也是交了学费才上学的。”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一个跳舞的,不是教书的,所谓教书育人,你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丽丽睁大一双美丽的眼睛问:“那育人靠什么生存呢?”

“育人是吃百家饭的。育人不简单,单凭舞蹈就要育人,就更难了。如果有一天,你桃李满天下了,那我相信你就不愁怎么生存了,不过你至少要育1000个人,这样,你就可能换来百家饭,不至于让自己留宿街头。”

这些话,是丽丽那天用微信给我的,我读了竟感动得泪眼迷蒙。我觉着这位只念过三年私塾,双目失明的爷爷,简直就是一位仙风道骨的“智翁”。他不仅教会丽丽写字,画画,背诗,还把人间正道和无私的爱传递给她,让这个从小有着舞蹈天赋的女孩,踟蹰阡陌,不偏离人生轨迹。

“树之立,在于根之深,育人者必先育己”。爷爷说的百家饭,她依然吃不上,但她一直坚守育人的原则和信念,早日成为爷爷所希望的“神圣的天使”。

她虽独立办学近10年,却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赚的盆满钵满。10年间,她仅义务教学各年龄段的舞蹈爱好者,加起来近千人次,真的快接近爷爷预计的数字了。

通过舞蹈这种神奇的交流方式,她让别人认识自己,感染对方,传递爱心,表达正能量。让孩子们找到自我、找到自信,彼此学会尊重、懂得感恩。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津舞团已在天津津南开花结果,成为繁荣津南文化事业的生力军。她这名基层舞蹈工作者,经过10年艰苦办学,从津舞团吸纳的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天津歌剧舞剧院、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人才近百名。丽丽兴办的津舞团也因出色表现,先后被授予“中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天津地区培训基地”、“中国百佳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天津地区教学基地”、“北京陈爱莲舞蹈学校教学基地”、“津南区青少年成长驿站(公益课堂)”、“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指定单位”。还多次被天津舞蹈家协会评为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一生,不会再多。我长大了,这个事实使我感到原来人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过去,是一场梦;另一部分是未来,是一个希望……

这是丽丽博客里的一段话。这位富有舞蹈天赋、有着纯真心灵的80后女孩儿,让我看到了祖国新时代年轻创业者的风采。她是新时代思想感召下的佼佼者,是为幸福奋斗的舞魂追梦人。                          

2019年初夏

 

 微信图片_20200604191759.jpg

作者简介:郭万梅,天津市津南区人,无党派人士。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学会会员。作品刊登《中国作家》《天津日报》《天津今晚报》《中国财经报》《四川经济日报》《岁月》《天津支部生活》《在场》《中国作家在线》等各大报刊网络。作品收录《古镇葛沽》《三江文艺》《海下风情》《双港文集》《周汝昌百年诞辰纪念专辑》等书籍。曾获漂母杯、海洋文学、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十七届“孙犁散文奖”等多个奖项。喜爱朗诵主持,常在区、镇举办的大型活动中担纲主持。

                        

                      一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