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南 妮:寻一片原乡

发表时间:2019-10-14  热度:

有些人是不配说喜欢蓝天白云的,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学会透彻,省时度势、瞻前顾后了大半生,在简单面前复杂,面对纯粹耍世故,在人生的广场里,只剩下空空荡荡。

那些南方的田园梦,经由汤朔梅的笔兑现,是再好不过了。庄稼、土地、益虫、节气,都很会挑人,它们选择了这位敦厚又飘逸的诗人来替它们作传,它们与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朔梅散文选》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献给正在消逝的原乡,和这片土地上最后的农民。”

农民是许多人所弃的区域,却正是朔梅选择的诗眼。

塘鳢、蚯蚓、蟋蟀、蜻蜓、油葫芦、紫姑、金铃子、麻雀、燕子……天上飞的,水中游的,泥中卧的,朔梅提供的是大地上几近消失的动物朋友的矫健身姿。他的笔触既生动又细腻,一幅幅具有画面感。“原乡”,也就是最初长粮食的土地,最初抚育我们成长的家园,它是我们走向工业革命的源头,土地的减缩必然伴随着动物的减缩,为什么我们对于那片曾经“动物蠢蠢欲动”的天地,有一份迷恋?

与动物描摹系列相配的,是朔梅描写日渐消失的农人的工作,其实也就是与动植物的相处故事:拾穗者的背影、戳鱼、望蟹、养蚕、土工(入殓师)、捉攻水鲫鱼、萤火虫之夜、刮蟾蜍、雨蛙、土方郎中、黄连和黄连树、阿二的麦钓船、五匠的式微……精神与脚步都从未离开过乡村、拥有几十年乡村记忆与经验的作家笔下,忘不掉的是包括他发小在内的几十个农民的故事。劳动与汗水,欢笑与失落,极其和谐地交织在一个个图景中,它们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悠远甚至伤感,远离一切的高光时刻。那里头有着一种近于悲怆的美。有一次听朔梅讲,他喜欢包括艾特玛托夫在内的俄苏文学,那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传统的农耕社会,传承了相互扶持的美德,这既使人们渡过了与大自然搏斗的一个个难关,也教会了他们的后代,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慈善,阳光般温暖》)朔梅的田园系列,有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他本性是一个诗人,其所有灵性的光芒令人珍视。他从不说教,他只负责阐述与勾画,常常在追忆中,显现大少年般的调皮与活泼。是深厚的土地造就了他自然而澄澈的性格,不知道什么叫伪装,什么叫应付。

“麦茶准确地说,应该是大麦茶。每年夏收,大麦、圆麦、小麦次第成熟,而以大麦为先。于是生产队长派几个老年农妇,选一块早熟的麦田开镰。随后,脱粒,扬尽,晒干。在牧场的大铁镬里炒到七分熟,存发在篾篰里。”(《农家茶香》)麦子也分三种!

铁镬的镬,篾篰的篰,都要查字典才知其意。“每逢大晴天出工的日子,兼任烧茶的饲养员,将井水挑入装着木圌圈的大铁镬,再将一大瓢炒熟的大麦倒入镬内。在风箱不紧不慢的呼哧声里,要不了半个小时,水就滚开了。于是再添一把柴火,闷上十来分钟。烧茶的人一揭开镬盖,水汽立马弥散开来。茅屋内尽是醇香的麦茶味。”(《农家茶香》)

并不是只有在星巴克孵着喝咖啡才有乐趣。零交流的咖啡客,冷脸喝着热咖啡,全情靠香咖啡来抚慰自己的劳累与寂寞。而有几分咖啡味的大麦茶,从烧制时的“田园风”,再到大桶送入田头的“共产风”,无不体现属于一个集体的快乐。在一个大桶里舀着茶喝的人,流着相同的汗,爽然解渴,互相微笑。

有田园牧歌的美丽,也必然有耕种人生的沉重。将敏锐的笔端对准农妇,是小说家的选取眼光了。在《最后的农妇》中,朔梅所概括的农妇一生的命运极为真切传神。她们短暂而鲜亮的待嫁时光,婚后各种“治男”术,比丈夫长寿的寡居岁月,她们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纳鞋、缝老衣、唱童谣……勤劳、被动、狭隘、没文化,如果群像代表了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暗淡无光,那么农妇们不能有更高选择的悲剧人生,是谁造就的呢?“这是那片土地上最后一拨农妇,随着她们的一一谢世,也标志着上海郊区这片土地上一个农耕时代的结束。连同那些童谣和农谚。”(《最后的农妇》)农耕时代与非农耕时代的区别,是前者封闭,后者开放。

有贵州籍男女,来到村庄上,在田地里建起了窝棚,7个女儿与夫妻俩就住在这窝棚里。《元旦,太阳真好》《怀乡》两篇记叙了这个故事。七个女儿后来扩展到九个女儿,直到生下儿子才在第十号打住。作者看到在田野里奔跑取暖的“七仙女”,既同情又欣赏。拿钱买书送给她们阅读。他和租种几百亩田的贵州男子在路边抽支烟、聊天,“也许她们好奇,竟有一个开车的本地人,停下来跟她们的父母说话”。四年以后,七仙女变成了九仙女,第十个男孩终于使贵州夫妇翻了身。男孩享受着姐姐们不曾享受过的待遇,被母亲背进背出,寸步不离。而四年后七仙女的不曾出现,让作者关注。原来都到贵州乡下读书去了。她们想回来,吵着要看弟弟,但车钱是个问题。“我还真想看到她们,这片田野的辣蓼、芦蒿以及油菜花、紫云英也在瞩望她们。再不来的话,时空将使彼此隔膜的。路费不要紧,有好心人会帮助的。”

问我自己,面对着这样来自外地的“超生游击队”,会同情会支助吗?不会。种水稻种蔬菜的外地移民,在一个城市里连一个家都没有,就像朔梅感叹的那样:“而那片土地却没接纳她们,她们还是异乡人。”他对她们,对一群没有故乡的女孩的关心是真诚的、恳切的,它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常规的保守,具有着罕见的善良与豁达。

汤朔梅最喜欢的作家是雨果,最喜欢他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现在想来,《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其实是诗。它们体现着作家恢弘的叙事能力与心灵的纯洁。善良是无须探测、本人也不自知的,在事实面前本能表现,你就把自己与他人拉开了距离。当朔梅返乡,遇到一个父亲与七个女儿,停下来抽支烟时,文学赋予他多情。写作帮助他寻找最好的人性。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喜欢雨果,而汤朔梅配。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