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刘世胜:繁华尽,唯剩庄园照古月

发表时间:2019-09-03  热度:


  从山东栖霞归来,我多次于梦中,重又走进牟氏庄园。
  门前不远处的那棵古树,像是一个栖霞人,站在那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每次梦中走进庄园,长长的巷子,就像是走在一个诗人悠悠的长句中。
  那日,我驻足庄园门前,凝视着那幅耕读世家,勤俭家风的对联,蓦地,心中凭空乍起一轮轰鸣,惊天动地,原来是不远处传来的鞭炮声。一轮鸣放仿佛旧时光里这古老的齐鲁大地上,谁家逢喜或遇伤。我心无依止地立于日新堂前,堂外树木郁郁葱葱,整个庄园粉墙黛瓦连片成里成邑成城,又仿佛世间有一组镜头正对准我,而我已是剧中人了。
  人生如戏台,不经意间,或许你我都已被置于戏台中央。
  1789年的那个冬日,牟氏庄园的创业人——牟墨林,这个清官宦人家的小男婴初来人世时,是否也如今日游客的我,乍一露脸,已落入了一部戏中的镜头。

(一)

  翻拾大地上的砖石瓦砾,如同品读岁月的风霜雪雨。
  历史凝练如化石,文化的基因深邃期间。探访齐鲁文化遗产,就如同探究一片片化石,解读一段段基因。牟氏庄园既是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缩影,也是一片有着生命光泽的活化石,从这片化石的光影折射中,我们能够体味到齐鲁文化,从探究这片化石开始,我将走进这段历史的深处。
  1789年某日,于山东栖霞城北古镇东村牟氏老宅里,一个男婴降临人世。牟氏家族第十三世掌门人牟淳看着襁褓中如墨玉般晶莹的婴儿,给其取名墨林。由于小孩皮肤黑亮,且名中带个字,人们给他起绰号牟二黑子
  那一年,注定是世界动荡的一年。在我们地球的背面,一场南北战争,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也是在这一年,乔治·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而远在欧洲的巴黎城中,也是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从而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场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世界风起云涌,革命的浪潮余澜待尽,但在乾隆王朝治御下的古镇都村,宁静依旧,月牙河河水清冽如荧,两岸,曲曲折折的乡村小路,耕农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店铺、作坊、寺院,静谧如歌。
  这样的日子如果可以停留,这位外号牟二黑子的小孩,后来嘉庆年间的太学生,胶东名震四方大地主牟墨林的人生将会重写。但历史偏不由人。
  早在牟墨林出世之前,牟氏家族已经从官宦人家转为耕读世家了,因此说,牟墨林来到这个世上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想舒舒服服地做一个啃老族,度余生是不可能的,身处乾隆末年,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经济形势都处于下滑阶段,因此,振兴家业,重续家风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他的身上。
  事实上,牟墨林的祖上曾有过令后人骄傲的历史,他们为牟氏家族的崛起,奠定过很好的基础。明洪武三年,湖北公安牟敬祖以岁贡身份,来栖霞任县主簿。牟敬祖卸任后,在当地安家落户,繁衍成族,他就是牟氏第一世祖。初期的牟代家庭,人少族弱,常受欺凌,于是,他们在逆境中定下了读书做官的决心,这样,便有了邻家日演三部戏,儿曹每课三篇文的典故。原来,牟家有一邻居姓刘,家底殷实,看牟家的孩子那么争气,既羡慕又生气,便请来戏班子,天天在门口唱戏。结果唱了三天三夜,而牟家的读书声从未间断。刘姓人家长叹一声:牟家要发福了!这话一点不假,继牟敬祖之后,到废除科举,整个牟氏家庭共出现过数位达官贵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宦之家。
    只是后来,当牟氏十世祖牟国珑被罢官之后,对官场失去信心,便树立起了耕读家风,其后世便牢记祖训,不愿踏入仕途,坚守土地,使牟氏家族成为富甲一方,拥有当地良田山岚最多的大家族。
  牟墨林父亲牟綧,就是生长在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里,兄弟五人,分家后得了60亩土地,一时成为一个富裕的自耕农。后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逐渐发展成一个拥有千亩土地的中型财主,为牟墨林后来的事业成功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1811(嘉庆十六年)牟墨林继承父业后,把接手的这千亩土地视为家业还未成功,尚需继续努力的本钱。他遵循善务农的理念,大量购置土地,在购置田产上的主张是:余三余九,日益充盈,即按几何级数积累财富。
  牟墨林的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文化。他不但有几百年家族文化的熏陶,而且,通过读书,更明白了大自然对一个成功者所要求的条件是什么。老子《道德经》中写得非常明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即虚,这句话在这里可解释为:你的财产如同猛涨的江水,如果你能将其流量调控在七成,可谓水源充足,利大于弊。如果你任其江水继续上涨,将流入的水不但不去泄,反而加上闸板,将水储到十成,看起来财产是多了,却不知紧接而来可能就会决口,你马上就会变成一无所有。所以承载七成,照佛学来说,这是一种玄机,也是确保家业永远兴盛的财产极限,物极必反。牟墨林就因为精通这个道理,将先人留下的财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去进行操作,终于成中国民间第一大财主。
  中国古话说富不过三,而胶东第一大地主牟家,竟然整整富了八代,原因就在于,他们坚持勤俭严谨、耕读至上的家风,坚信粮比金贵,地比天大,而在这些繁荣的背后,又有着多少智慧、多少辛劳和帷幄运筹?一个六百年兴盛的大家族,背后又曾有着怎样庞大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唯读唯耕。学堂门前的这幅对联反映了牟氏家族的教子之道,涵养出了牟氏家族优良的家风。
  牟墨林身处这样一个已历八代,科名累累,又居栖霞四大望族牟、林、郝、李之首的书香门第,祖上的传统是读书取仕,而自己却要耕读世业,这将如何进行运作呢?他通过博览群书,读懂了商祖范蠡,并从范蠡贩马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范蠡的办法是将一大群马无偿地提供给运货商人使用,不但使商人得到免费驮运的马队,而且,又使自己不用花费一文钱运费就能将马匹运到目的地去。这是典型的双赢案例。
  在过去,中国的农民非常贫穷,其生活为半年糠菜半年粮,一到青黄不接季节或灾荒年,大部分农民都要四处讨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牟墨林基于双赢的考虑,也为了让他的佃户们都能生活下去,为他种好土地,除了实行低地租制,及佃户住房不缴房租外,还运用了自己手中有大量粮食的优势,在多处实行以工代赈,将外出讨饭的佃农组织起来,在庄园住地及备佃户村大搞庄田基本建设,使他的佃户们从居住环境的改善直到吃食,都能生活下去。而且他自己也得到了大批不花工钱的劳动力使用,把大量的庄田建设得井然有序。如郝家疃村西的大石坝,古镇都村前河南岸及两沟里的大石坝,牟家村的大石坝,小山口村前的大石坝等。又如三七分成打松柴法,佃户们不但得到了饭吃,也得到了足够的烧饭用草。为了维护佃户利益,东家又为佃户们专设了一处放草用的草园,盖上两间小房,到了晚上,让佃户们轮流看护,替佃户们想得无微不至,得到佃户们的拥护。就这样,东家付出了一份粮食,只得到了一份庄田建设,而佃户虽然付出了一份劳动,却得到了又有饭吃,又是受益者之双份好处。牟墨林将读书取仕的牟氏文化运用到耕读世业上去,从而将牟氏文化推上新的顶峰。
  有人曾评价牟墨林心狠手辣丧尽天良,实际上,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一个不读书、不明理也不明真相的知识盲。在这些人心目中,人类始终是处于阶级斗争中,好人坏人永远由贫富来分,根本就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物!
  我们在批判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时,对被批判者了解多少?如果不是治长于乱,灿烂的中华文化从何创造而来?如果所谓封建礼教专以吃人为业,数亿炎黄子孙岂不早被吃光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如儒家宣扬的的仁义礼智信,佛家的行善积德,道家的道德至上等等。正是有了像牟墨林等一批儒家财主这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致减淡些许光辉;行善积德,以德聚财,是他们终生奉行的座右铭,也是闯过三代富财主的必备条件。试想,一个心狠下辣、丧尽天良的人,怎能富过三代?
  清道光十六年前,栖霞连续三年大灾,特别到了十六年春,甚至出现了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粟贵如珠,斗米数千钱的严重情况。此时,牟墨林家所积存的粮食全部赈了灾,整个栖霞境内已无粮食可吃。灾情已发展到如此地步,官仓也无粮食可赈了,饥民们为了活命,经过商议,由乡绅出面,乞求他们最可信赖的大财主牟墨林,请他动用钱财,将死钱变成活钱,到关东贩运活命粮。交易的条件,饥民们用土地相换,一斗粮换给一亩土地。到关东贩粮,需经三次装运,而且危险重重。虽是一次发财致富的良机,但在当时的栖霞财主中没人敢去,牟墨林看到栖霞饥民的惨状,回忆嘉庆十七年,父亲赈灾时,虽有慈心,却财力不足。如今家业虽然发展了,但他却又遇上了比那次更大的灾难。连续三年的大灾,看到广大饥民在易妇而食易子而食悲惨局面,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踏上了去关东贩粮之路。
  纵观牟墨林成功的背后,首先是他将读书取仕的家族文化,创造性的运用到耕读世业上,并以陶朱公为楷模,恪守本分,笃守诚信,广施厚德,造福百姓,才换来了家族兴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自己能吃苦,在发展家业时的一切活动中,总是事必亲躬,且不说他与长工一起上山干活,与民工共同抬石头修大坝,就是说他到关东贩运粮食这件事。如果不是他亲力亲为,到了那里的购粮价花多少钱?粮食成色又是如何?都是问题。平日里,牟墨林性情缄默,乐善好施,生平穿着朴素,吃喝节俭,终生保持了庄户人的本色。他头脑灵活,处事精明,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研究,他常年背着粪篓巡视田野,查看庄稼,掌握墒情,掂掇地茬。讲究科学种田。他善用其财的本领在大灾之年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不但能瞅准机遇,而且能把住机遇不放,锲而不舍,直到成功。我们不能不承认,牟墨林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

(二)

  勤俭耕读曾经影响了牟氏家族的几代人,激励他们不断去创下辉煌的家业,他们恪守祖训,远离朝堂,专心致志于土地经营,到牟墨林时期,终于在这片黄土地上爆发起来。
  成功崛起的牟氏家族,骨子里自然流露出一种霸气或霸道。在栖霞,家喻户晓的故事,当属《走不出牟家的地》,讲述的是:
  咸丰年间的一天,一个外地讨饭的汉子来到古镇都牟墨林家的大门前,心想,遇上这样气派的人家,吃上顿饱饭是有把握了。
  可怜可怜给点饭吃吧!讨饭的站在门前开了腔。这个外地人嗓门又高又亮,口音还有点怪。门里边的管家本来心情就不大好,又看不起要饭的,当那要饭的叫到第三遍时,他猛地拉开大门,冲要饭的说:吆喝什么?这要饭的看惯了人家的脸色,也不计较,说:爷,可怜可怜给点干粮吧!
  走开!什么样的人也能找上门来。管家没好气地冲着他吼。

  这讨饭的一听,心想:我没伤你,没惹你,你凶什么?于是和管家吵起来。两个人越吵越凶,眼看就要动武,这时牟墨林从院子里走出来,不紧不慢地冲管家喊了一句:吵什么?两人霎时都被镇住了。牟墨林一看是个讨饭的,回过身对一个老妈子说:去!多拿点干粮来!接着教训这个管家说:要饭的奔个门容易吗?怎能这样对待人家?临转身,见管家心里还憋着气,又开导他说:再说,人家吃了咱的饭,拉屎也拉在咱的地里。要饭的听了最后这句话心里挺不服气,别的权力我没有,拉屎拉在谁家地里可是我说了算。
  他赌气离开古镇都,脚不沾地朝西南奔,非走出牟二黑的地界再拉屎不可。从上午走到傍晚,他有点憋不住了,问路边一个锄地的老汉:大爷,这是谁家的地啊?”“古镇都牟二黑家的。
  他赌气又走了一程,再问,还是牟二黑家的,一直走到很晚,估计离开古镇都有八九十里地了,他实在憋不住了,赶快又问,回答还是古镇都牟二黑家的地。他长长叹了一口气:牟二黑啊牟二黑,你的地到哪里是个边呢,今天算输给你啦!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牟墨林的霸气。我们可以将这种霸气理解为一种自信,也可以认为是地主发家后的一种为富不仁的霸道。牟墨林不仅骨子里有这种霸气,还将这种霸气遗传给了下一代。

  一次,牟墨林的三子牟振到亲家丁百万家做客。丁百万是经商的,一直瞧不起土财主牟振。就故意问亲家:今年收成可好?牟振十分谦恭地回答:先旱后涝,一棵庄稼没结出几个粒来。丁百万说他可以接济三十石五十石的。牟振说:饿倒饿不着,收打完以后,又清了清场院,就折腾出三百石来。丁百万听了,很不是滋味。而牟振一反刚才的谦恭:亲家,听说你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丁百万说:倒也没什么大钱,只不过在大连、天津开了些商号。牟振说:咱俩打个赌,我有几亩薄田,再就是几亩山岚。山岚里稀稀拉拉有几棵松树,你如果能在我的每棵树上挂一个铜钱,把树挂满了,我就把全部山岚都送给亲家。如果挂不满,那挂上去的钱,全归我。丁百万一看这种气势,甘拜下风,牟振的霸气可见一斑。
  牟氏庄园是个十足的封建小王朝,融入齐鲁大地的牟氏子孙,有了中原礼仪文化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但荆楚人的争先好斗的秉性,也时隐时现。当年,牟氏家族对纳妾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头房妻子不生育,或只生女不生男,或是生一男后不再生育,方可纳妾,但牟氏后代男人对纳妾却有着强烈的嗜好,有时还非常霸道,他们不论女方家门贫富,只要看好就会强娶。当年牟宗朴看好了在他家干活的佃户王谟的女儿,便强娶过来。他还对王谟说:我娶你女儿是看得起你,没人时我可以叫你一声大叔,有人时我还要叫你王谟,你还得叫我二爷,这就是规矩。可见,庄园里的男婚女嫁没有什么真情。
  不但男女之间缺少真情,即使是同宗兄弟,有时也是明争暗斗。牟宗朴和牟宗榘是叔兄弟,牟宗朴在家请戏班子唱戏《锅腰成亲》,牟宗榘绰号锅腰,他听说后,马上也请人来唱戏,点的戏名是《二瞎子观灯》,因为牟宗朴的绰号叫二瞎子,可见,豪门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愫。
  当然,在这豪门深院,也不都是尔虞我诈,也不乏真情男儿。牟墨林的重孙,后来日新堂女主人姜振帼的儿子牟绍堃,就是一个真情男儿。牟绍堃虽在这深院封闭环境下长大,母亲姜振帼也对他深爱有加,并对他的婚姻大事格外重视,但当牟绍堃情窦初开时,却看上了当地的缫丝女,并想取回成亲。当单纯的他将心事告诉母亲时,却遭到母亲的严词拒绝,绝不答应这门婚事。可悲的是,牟绍堃是个不谙世事的重情之人,从此相思成病,尽管母亲姜振帼为儿子的病,遍访了远近名医医治,却都不能治好他的心病,牟绍堃在18岁时便抱憾离世。
  无独有偶,师古堂主人牟宗梅的长子牟烔,他为人好善乐施,没有公子哥的恶习。平日里牟烔就是个戏迷,伯父牟宗榘请戏班子唱戏,他必定搭伙。牟烔多才多艺,有弦会拉,有眼会吹。有一年,牟宗榘请戏班子唱戏,牟烔相中了戏班子中的一位坤角,想娶她为妾,便回家与父亲商量。父亲得知不但不点头,还警告道:祖宗的遗训是什么?如果你娶了这个戏子,咱爷俩就来个你死我活。牟烔看好梦难圆,便郁郁寡欢,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离开了人世,年仅30岁。
  从牟绍堃、牟烔两个真情男儿的遭遇,也让我们多少领略到,齐鲁大地上的多情、浪漫之风。……

(三)


  20世纪初期,牟氏庄园分成日新堂、宝善堂、西忠来、东忠来、南忠来和师古堂。日新堂为牟氏祖传遗产,地广房多,由庄园创业人牟墨林的长房曾孙牟煚继承。牟煚有个外号叫鹰相公,他热衷于放鹰取乐,不惜花重金购买雄鹰和猎犬,并专门雇鹰官驯养雄鹰,牟煚整天以驯鹰养鹰为乐事,因此鹰相公的大名在栖霞一带无人不晓。
  出生于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名门望族的姜振帼成人后嫁给了栖霞牟氏家族这位远近闻名的鹰相公。姜振帼结婚前虽没受过正规文化教育,但她的哥哥姜聘三是一名秀才,在兄长影响下,她幼时便通读四书五经和一些古典名著,爱读《水浒传》、《聊斋志异》,对《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更是情有独钟,据其后人介绍,姜振帼后来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地管理庞大的牟氏产业,与其早年研读《红楼梦》不无关系。嫁到牟家后姜振帼生了一男一女,只可惜好景不长,丈夫牟煚年纪轻轻便因病去世,留下姜振帼独自撑起了牟氏庄园的庞大家业,开始了其坎坷的掌家人生。
  在日新堂里有座二层青砖楼,俗称寡妇楼。这里曾住过牟墨林的儿媳鹿氏和孙媳姜振帼,鹿氏和姜振国婆媳二人均早年丧夫,前者被称为大寡妇,后者被称为小寡妇。应该说,小寡妇姜振帼是牟氏家族的一位女杰,尽管后来有人对其说三道四,但都无法掩盖其光泽。
  日新堂资产万贯,在栖霞拥有大量土地、山场和房屋,姜振帼顾全大局精明干练,将其打理得有条不紊。她不像传统的妇女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进,而是思想非常开化,丈夫死后,也是为躲避当地的匪患,她在烟台租赁了一幢现代化洋楼,与挪威人各居一层,并与挪威人宋太太建立了密切关系,咖啡、柠檬汁等西方物品慢慢改变着她的生活方式。
  1929年前后,姜振帼把女儿牟衍淑嫁给了黄县大户丁百万的后裔丁佑民为妻,女儿出嫁时姜振帼大摆排场,据说光是出嫁衣服就做了一个多月。因黄县兵荒马乱,婚礼特地选在东北大连举行。后来小夫妻搬到烟台和母亲一起居住,不料牟衍淑却在婚后不久得了痨病,一年后不治身亡。此后不久,姜振帼的婆婆也因病去世。
  短短几年,亲人相继离世,姜振帼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为了缓解精神上的苦恼,她开始抽大烟,泡戏院、茶馆和影院,幸亏此时女婿丁佑民一直陪伴在岳母身边,陪她看戏、外出,深得姜振帼的喜爱。1931年,走出阴影的姜振帼在烟台买下了两幢楼房和十几间平房,一幢自己居住,一幢给丁佑民使用,此间姜振帼一年四季大都住在烟台,只有逢年过节或处理家族重大事务时才回庄园。1933年春天,她回到牟氏庄园,给公公、婆婆、丈夫、儿子及其阴妻举行了轰动栖霞的殡葬仪式。据《牟墨林地主庄园》一书记载,这次大殡共吃小麦100多石,喝黄酒8000多斤,花费18000多块现大洋。
  迁居烟台后姜振帼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从挪威邻居太太那里学来一些西方生活方式和金融理财理念,把原籍土地经营收入存入烟台交通银行,并出卖土地,将卖地所得款项大部分存入银行,成为当时烟台有名的存款大户。
  姜振帼晚年因长期操劳患上了肺病,所以更加依赖女婿丁佑民。1938年春天,姜振帼让丁佑民陪她去北平治病,他们先到济南玩了几天,然后乘火车抵达北平。在北平期间,除了看病,丁佑民还陪她游山玩水,购买金银珠宝,一直到端午节才返回,这段时间应该说是姜振帼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她的心情也由此开朗了许多。1939年春末,58岁的姜振帼突然犯病,撒手西去。姜振帼的葬礼奢华至极,名贵的柏木寿材在头七内,每天都用油漆刷一遍,后又用黄金贴花将外表加以装饰,红黄相间辉煌无比。大殓时姜振帼身上佩戴了许多珠宝玉器,帽子正中镶大翡翠,嘴含一颗青色珍珠,手腕上戴一副血红色翡翠手镯。

  站在寡妇楼前,遥想当年殡葬的奢华,可以说,它也是为牟氏庄园的败落唱起了挽歌。事实也是如此,大殡后的秋天,随着这位传奇女性的离世,牟氏庄园在战乱和变革中开始走向了衰落。
  历史就象九曲黄河,不停地流动。随着时代的变迁,饱受灾民、土匪、官府的创伤,牟氏庄园一直勉强支撑着,历经六百年,终于在建国后的运动中香消玉殒……
  一座大庄园造就了难以计数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飘逝而烟消云散,只有这黑漆而森然的大院,还贮立在连绵起伏的大地上,遥望和相映着当年明月,无声无息地向人们述说着它的存在……

 

 

 

作者简历:刘世胜,哈尔滨市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在线》《当代作家联盟》《作家前线》签约作家;《双馨文苑》首席作家。现任《金融文坛》杂志社副总编。在各类杂志及地方报纸上多次发表作品。十余篇作品在国家、省举办的征文中获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发行出版的图书。2018年获“当代散文名家”称号;城市头条、比投网评选“中国黄金诗词文十大排行榜”金雕铜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实力作家擂台赛获“金奖擂主”称号;首届华语文学大赛银奖得主。个人曾先后出版随笔集《教你成为赢销高手》、散文集《灵悟拾萃》《神州走笔》《穿越红尘》等著作。与他人合编《魂牵梦绕顾乡情》一书。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