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增 桥:话说肇州

发表时间:2019-06-14  热度:

 u=241450881,3435867888&fm=26&gp=0.jpg

松嫩两江浩浩汤汤,

三肇大地皑皑茫茫,

地肥水美沧海桑田,

多彩肇州鱼米之乡。

民族融合兴衰过往,

英雄辈出千古流芳,

文化多元兼容并蓄,

肇州历史悠久绵长。

 

沧海桑田  历史变迁 

“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这是《金史·地理志》中的记载。讲述了公元1130年,金太宗完颜晟为纪念完颜阿骨打创建大金国的功绩,命名“肇州”。这也是在有文字可考的史料中,迄今为止关于“肇州”两字的最早记载,它有时间、地点、因由,印证了肇州800多年的历史是有案可稽的事实。史学界也有把肇州历史前推到“夫余国”“渤海国”时期,甚至更远的年代,距今2300余年。

另外,肇州境内的一些古迹遗址,将肇州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千年。在今肇源县境内发现的“小拉哈遗址”“白金宝遗址”,也都记载了祖先在这里活动的踪迹,证明肇州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应该有四、五千年。

《金史》记载,当时的肇州疆域范围为西至泰州,南至隆州,北至墨尔根,东北至蒲与路,面积达50000多平方公里,元代肇州面积达到鼎盛时期为60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黑龙江省面积的10%以上、肇州县面积的20倍以上。后来,虽然经过元、明、清几个朝代变迁,幅员面积有些变化,但是肇州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被小觑过。元代的肇州疆域面积较之金代,更大之又大,嫩江、松花江、呼兰河流域都属肇州管辖,州治设在八里城(今肇东境内),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立屯开垦,设置肇州屯田万户府;明代经略东北的交通要道之一“海西西陆路”由肇州出发,向西经洮儿河、台州等站,终点为兀良哈,是明朝初年兀良哈三卫的朝贡道;清代康、雍、乾三朝在这一地区建立多处驿站,用以传递文书、运送贡品,遣站人把守驿站,并在驿站附近开垦耕地,第一批由政府组织的汉族移民进入肇州。

关于古肇州城的城址,史学界也有争议,尤其是金代时期争议更大。一种说法是,肇州城在今肇源县境内,即吐什吐三家子古城;二是肇东市八里城境内;三是吉林松原市塔虎城,还有其他版本。尽管在地理位置上存在争议,但是肇州建制在历史上的存在,确为各方学者的共识。

肇州县域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变化是最大的。这个时期也是肇州相对于前几个朝代,发展繁荣最快的时期。明朝时期,此地由蒙古人统辖,称之为“郭尔罗斯”,包括肇州在内,后来,以松花江为界分为“前旗”“后旗”。今天,吉林省松原市有前郭尔罗斯县,就是由此而来,而后旗包括今天的“三肇”地区和林甸部分地区。19348月,由于松花江泛滥淹城,地方的当政者寻来风水先生选址,肇州城迁至老街基,成立肇州县。1935年将原肇州城改名为肇源城。1956年,郭尔罗斯后旗改名为肇源县,“三肇”格局由此形成。1959年,为支援大庆油田开发,将肇州的大同、升平等乡镇调整到安达。此后,肇州版图再无大的变化。

从肇州历史版图的变迁可以看出,其历史之久远、变化之多端。金代行政区划分为路、府、州、县四级,金代肇州隶属于会宁府,为州级单位,下辖始兴县。肇州以西的泰州,位于现在的泰来县塔子城,统辖松花江嫩江以西、以南大片地区。在不同朝代,肇州设置地方政权的目的和功效各有侧重,有的是为了固守领地,服务于巩固政权之目的;有的是为了“纳贡”,便于统治者剥削人民利益,也有其他的政治、经济目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肇州的定位,可称为是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战略要冲、经济重地。

 01300000025788121697922010382.jpg 

物产丰富 地肥水美 

肇州地处松嫩平原,诗人红雪在《湖泊遍地》一诗中,这样描绘肇州风物:

这是松嫩平原 一张又一张

铺展的饭桌

一碗又一碗的甘醇

暗藏高粱的火

妩媚稻谷的香

涂抹黄瓜的翠绿

舒展豌豆狂野

弥漫土豆花的洁白

如初恋

......

漫过披毛犀的脚印

黄羊的惊慌

一枚散发油味的月亮

牢牢挂在天上

丰饶的物产、优美的风光,在诗人妙笔之下,有声有色,跃然纸上。肇州位于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季较长。这里土质肥沃,全球的优质黑土地都在这一纬度带上。这里少有自然灾害,植被茂盛,松花江、嫩江流域水草丰美、沃野千里,既是天然牧场,又是优质粮仓。松嫩平原、北大仓享誉国内外,自古以来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贡献了不竭资源。

在满清军队入关之前,古代肇州,乃至东北地区基本是以游牧、渔猎为主,生产生活方式普遍为“逐水草而居”。 清朝末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清政府越来越感到外国侵略势力的压力,加之鄂尔罗斯扎萨克入不敷出,清政府连年亏欠经费,扎萨克财力紧张,为了巩固政权,也顺应时代发展,清政府决定开放蒙荒,几次从关内移民东北,民间传说的“跑马占荒”成为当时东北一景。北大荒渐有人烟,渐现繁荣,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出现了“铁匠炉”“木匠铺“”皮匠铺“”毡匠铺““烧锅”“油坊”等小模小样的手工业。肇州逐渐发展起农业、工商业,迎来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丰饶美丽的松嫩两江,也是取之不竭的天然宝库。这里盛产的“三花五罗”,是五种鱼的总称,鳌花、鳊花、鲫花为“三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为“五罗”。“头鱼宴”的典故颇具游牧民族的色彩,据史料记载,辽国皇帝有春秋巡游行猎的传统,天祚帝耶律延禧生平最好行猎,其最中意的捕鱼之地,就在松花江(时称混同江)一带。每当捕获了第一条鱼后,就要和女真各部酋长设宴庆祝,称之为“头鱼宴”,完颜阿骨打替兄长所赴的那场头鱼宴,正是他起兵反辽的导火索。

松嫩两江所产名贵鱼种很多,古时盛产的鳇鱼就是其中之一。此种鱼体积庞大,小者几百斤,重者上千斤,因其肉质好、产量少而珍贵,多为王公贵族享用,甚至是进贡皇帝的御品,其名也是由此而来。现如今,此种鱼在松花江、嫩江中几乎绝迹,仅在沿江留下“鳇鱼圈”“鳇鱼岗”等地名。当时的捕鱼文化,是在夏秋将鱼从主江道驱赶到“江岔”之中,鳇鱼被圈进来后,渔民控制水位,阻其归路,雌鱼只能在这里产卵,鱼卵随水流返回主江道自行孵化,成年鱼留在江岔里,冬天江水封冻后,再凿冰取鱼,捞将上来。可见,古人既有打渔之法,也有保护生态平衡的朴素观念。

现在的肇州境内地势平坦,无高山大河,土壤情况复杂,以黑钙土为主,多分布于相对较高的岗地、缓岗地,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谷子、高粱、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中草药材居多。久负盛名的“古龙贡米”盛产于此,虽然如今的贡米产地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肇源县,但在古时确为肇州之地。关于贡米的起源,传说颇多,远的在辽代,近的流传在康熙年间,由于其质地上乘、营养丰富而成为进贡朝廷的专属产品,得“贡米”之名。

无论是鳇鱼,还是古龙贡米,以及今天名闻遐迩的“托古小米”,都是这里得天独厚、物产丰富、风调雨顺、物华天宝的明证。沃土出良米,而那些相对贫瘠的地块,同样蕴含着当时弥足珍贵的资源----盐。肇州在出产食盐以前,当地居民食用的是海盐,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价格昂贵。八里城遗址出土了熬盐工具,《金史》中也存在肇州“盐泊司”和“肇州盐”的记载。早在900年前,肇州就有了一段身为辽金时期生产、制造和加工的历史。至今肇州的永乐、新福还盛产土盐,年产量最高时可达400吨以上。陆地食盐(土盐)一般是在碱滩、盐碱地出产,通常是湖泊干涸以后,日晒而形成盐的晶体。可见,制盐应该是肇州历史上的主要工业之一,承担了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食盐供应。

肇州大地,无论古今,都以其丰饶的生物、矿产资源,在神州众多资源宝地之中占有一席。1959年,在肇州县大同镇高台子屯打成自喷油井“松基三井”,肇州成为大庆油田的起点。时至今日,肇州县仍是大庆外围油田的重要开发区,油田探明储量1.56亿吨。

近年来,肇州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它在传统上是农业县,曾经跻身全国百强产粮大县。同时,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随之兴起,以肇州出产的玉米、谷子、水稻、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企业应运而生,亚麻、汉麻产业链项目正在生成。富庶的土地、丰硕的物产,正是肇州经济赖以转型、腾飞的基石,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肇州品牌走出龙江、跨出国门。

 1560483799(1).png

保家卫国 铁血精神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松嫩江水滋养下的黑土,蕴藏着无数的珍贵资源;这也是一片多难的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几个世纪以来常常遭受恶邻强寇的觊觎、入侵;这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与刺刀,肇州人民不畏强敌,不惧牺牲,铸犁为剑,以身作盾,涌现出无数青史流芳的英烈,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肇州人民保家卫国的历史中,“三肇”儿女参与江桥抗战无疑是绚烂的一页。此战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虽然因敌我力量悬殊,中国军队最终战败,但是马占山将军和东北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唤醒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大大提振了当时国民政府抗战的信心,全民抗战热情空前高涨。在这场战役中,抗日将领李海青组织“三肇”人民积极参战,亲临前线抗击日军,作出了突出贡献。江桥一战,是这位绿林好汉出身的军人成为抗日名将的起点。李海青早年劫富济贫,当地有“闹海青”的传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走上了抗日救国道路,屡立战功、威名赫赫,日寇闻风丧胆。尽管由于身份经历等原因,其人曾一度存在非议,但历史是公正的,国家和人民最终还是认可了他的历史贡献。

肇州儿女的抗日壮举代代相传,而事实上,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金戈铁马、抵御外侮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代的肇州大地一直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着肃慎、濊貊等古代民族,他们在不同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来,契丹、女真、蒙古的政权相继建立。每一次政权的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社会大发展的开始。在先民对立抗争、抵御外患、保卫家园的过程中,不乏仁人志士,更不乏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直至抗战胜利,“三肇”大地多有抗日英雄和传奇事迹。电视连续剧《十三省》讲述的就是李兆麟将军指派十三名抗日战士,深入三肇地区,联络三教九流,磕头结拜,从事抗日活动的故事。“省”即觉悟和清醒之意,暗示或比喻唤醒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在肇州青马湖南岸的山丘上,耸立着“抗日三十二烈士纪念碑”,这里长眠着抗日三十二烈士的遗骸。他们当中有抗联十二支队官兵13人、抗日救国会成员19人。新中国成立后,在烈士的牺牲地建碑修墓,缅怀先烈们是为了不忘他们的英勇事迹。还有像李道德屯是当时抗联的大本营,全村百姓都以支持抗日为荣。“三肇”大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诸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雄事迹层出不穷,抗联十二支队纪念碑、六烈士陵园都记载了先辈们的英雄壮举,名垂中华民族的斗争史。

解放战争时期,“三肇”大地青年踊跃参军,后方百姓积极筹集粮食和物资给养,老百姓组织担架队上前线救援,演绎了许多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众多先烈更是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地的地名,如祝三乡、德明村、之平村等,以及肇州县城三平街、祝三街等街道,都是为了纪念1946年“六烈士”事件中牺牲的革命志士,冠以烈士之名,以示永远的怀念。朝鲜战争中,有700多名热血青年加入了志愿军, 其中165 人在朝鲜光荣牺牲。如今的肇州平安和谐而又欣欣向荣,而这份和平、安宁来之不易,古往今来,每逢外敌入侵,总会有一代又一代的肇州人挺身而出,为保卫亲人、保卫家园、保卫祖国而战。

2a7e7109c93d70cf7413997df8dcd100bba12b90.jpg 

兼容并蓄 文化多元 

“我们是成群的大雁,我们是勇敢的雏鹰,今天在母校的怀抱里成长,明天将飞上蓝天搏击风云。为了家乡的繁荣,为了中华的振兴,牢记母校的校训,誓做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肇州二中的校歌。肇州二中成立于中华民国(“满州国”)时期,是肇州建校历史最长的一所中学。在今天的肇州二中校史馆,处处能够看到肇州的历史文脉、感觉到时代的更替兴迭,可谓是肇州历史文化的缩影。

于雪松老师是肇州二中的历史老师,多年来边教学边研究肇州历史,出版了多部关于肇州历史的专著,对肇州的历史文化挖掘作出了贡献,虽然在几年前已经退休并移居上海,但仍对他所喜爱的肇州历史难舍难离,每年都要回肇州从事研究,堪称肇州的“历史课本”。现任校长王树文不但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是肇州历史研究的主要贡献者,有《肇州历史》等多项论著出版。他将一批钟爱历史、国学的文化人才聚集在团队中,从事肇州的历史文化研究,从该校的教学研究中足以见得肇州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2009年,青马湖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家王鸿达近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青马湖》,描写了肇州的前世今生。王鸿达的妻子是肇州人,因此他常说自己是肇州的女婿。此书将肇州的古代史以及近现代的沙俄入侵、抗日战争、土改解放都囊括在内,还对闯关东文化、垦荒文化、站人文化等进行了描述,读过这本小说的人对肇州的演变过程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肇州乃至整个黑龙江,在古代基本都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没有多少文字记载。清朝后期,当时的沙俄屡犯黑龙江边境,清政府在黑龙江设立19个驿站,肇州境内就有7个,一条通往瑷珲,另一条通往雅克萨,主要从事情报、公文的传递工作。驿站的设立,也带来了中原文化和民俗风情,还有的驿站设立站丁和私塾学堂。站人大多来自“三藩之乱”或“免死发配”的犯人,这些人里不免有“笔帖式”,渐渐形成了“站人文化”。驿站除了担负朝廷的职能以外,对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今天的“三肇”境内,还有头台、二站、三站等地名,“站人文化”成为了“三肇”的特有文化。很多站人方言,如“卖呆儿”、“磨叽”、“欠儿登”、“波罗盖”、“嘎拉哈”等,至今仍是东北方言中的口头语,并通过小品舞台发扬光大,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周知。

肇州境内的萨满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各有宗脉,各有信仰群体。萨满教从古代到现代在肇州境内广泛传播。天主教、基督教传入的时间较短,受众群体数量有限。伊斯兰教是其少数民族内部信仰,在肇州居住人口不多,所以信众很少。

作家尚书在《法雨寺》一文中,讲述了该寺悲喜住持的经历。悲喜出家前,是作者的四叔,他们从小生活在一起,儿时的尚书得到了四叔的悉心关照。四叔出家后,去了哈尔滨极乐寺。后来,肇州法雨寺要重建,住持静波推荐了他。静波是肇源人,现在是黑龙江佛教协会会长、极乐寺住持。经过悲喜的一番筹划,法雨寺初具规模,香客增多,也成为肇州的地方文化景点之一。肇州籍作家刘战峰在散文集《草堂笔谈》中,其中有三篇文章《向北向北》、《普济寺》、《尼姑庵》,都是描写宗教寺庙的;《道台府》、《草堂笔谈》则有仙人风骨和禅道之意。由此可见,宗教对肇州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播是具有影响力的。

肇州历史悠长,在黑龙江省也应该称得上是文化大县。杨小班鼓吹乐棚是一支采用传统的工尺谱记录,用传统长乐器演奏的民间礼俗乐队,几度登上中央电视台演奏,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肇州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家、作家、诗人、书画家等等,在国内外都小有名气。作家刘战峰就是肇州人,即使工作生活在他乡,对故乡的热爱从未改变,对乡音、乡土愈发眷恋,乡情、乡愁也愈发深沉。多年来笔耕不辍,致力于讲述肇州故事、传播肇州文化。 由他所主编的《肇州人 故乡情》一书已经出版,是肇州县第一部体现异乡游子的大型文集。第二部《肇州记忆》也已进入筹划出版阶段。这种不忘初心、热爱家乡的情怀,发自肺腑、弥足珍贵。

话说肇州,匆匆过往,

纵横古今,拓荒戍疆,

寥寥数语,探究短长,

祝福肇州,幸福吉祥。

 

 

 

作者简介: 增桥者,黑龙江讷谟尔人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人,爱好广泛,尤喜文学体育,曾在大庆市萨尔图区工作多年,出版个人文集五部,主编《萨尔图放歌》文集一部,现就职于大庆市直某机关。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