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灯塔
落日接近堤坝的时候,上完钢琴课的孩子与女人要去灯塔。
那时造船厂的工人纷纷走出工厂,蓝色工装的袖子挽到臂弯。
没有汽笛发出下工的号令,灯塔的影子走到了昨天的地方,
就可以放下工具走出工作间,街巷会沿着生活的导向,
将他们引入啤酒屋,抑或菜市场。
海浪温柔地拍打着堤坝,落日也将慈祥散布在气流中。
啤酒屋里座无虚席,卷着袖子的手臂将酒杯高高举起。
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啤酒与黄昏一样的颜色,
泡沫也如拍打堤坝的浪花,慰藉着
与钢铁对峙了一天的心肠。
上完钢琴课的孩子与女人去灯塔。那时塔上的光柱射出,
弹琴的双手一样抚触着蔚蓝的海面,进入港湾的船,
沿着波动的旋律航行。快乐是一团啤酒沫,挂在嘴角
发出金属的音质;孩子在钢琴课上,曾让
下午的阳光发出尖锐的混响……
海边邮局
蓝蓝的南风托着午前波光的碎片,漫涌而来;
从海天一色处生发的潮音,漫涌而来……
崖畔的草叶回响以,澄碧袭向天涯的形态;
格裙在弯曲的小路上,摆动着南风的姿势。
蔷薇花回响以,将木栅栏绽放得天真烂漫;
蜜蜂与蝴蝶用一座花园,勾勒南风的形象。
晾晒衣衫的庭院,散发着阳光温暖而谦和的气息;
门槛上栖落的飞燕剪影,是给谁阅读的文字?
哦,南风濡染的光线,丝丝灿烂;
浪花簇拥的海边邮局,信息正在靠岸……
时间缝隙里的鱼
都市的缝隙透露了山那边有海湾。
嚼碎风浪的潮汐,吐出一道细碎贝壳的海滩。
有渔船牵着白云驶向海岸。
日子在栉比的楼厦间瘦了,高层阳台晾晒的鱼,
暴露了山那边的海湾。不是有意的……
岩石与黑松林斑驳的山色,足以让眼睛失语;
而暗红房瓦的渔村,隐僻在山坳。一条鱼的海,
熏染得午后茶歇,有了腥咸的味道。
不是五维空间的相隔,只是一座山。
褐色山石与绿树丛,肯定还有山泉和飞鸟。
在城市高度上的下午茶间隙,一条鱼的海岸,
有狗吠的巷道,有女人的庭院和贝壳碎片的海滩。
繁忙的码头靠满了渔船。潮汛涌涨着山那边的海湾。
不是有意的;更不是脑补。
都市华贵的高层空间,午后阳光折叠的百叶窗
暴露了同一维度的时间缝隙里的鱼。
潮 骚
波涛的声韵涌上来,你摇摇头,没有哪一道潮声是新鲜的……
蓝色的潮汐久久盘踞在礁石上,仿佛孩子对游戏的贪恋。
黑白的房屋在海岸后面,人们用一百年做旧将老城区做成了默片;
在一扇橡皮树叶呵护的窗口,惠特尼·休斯顿的歌声却踏浪而来。
鸟儿归巢的鸣叫掩进了幽暗的树林,目光滑动成夜色滴落的露珠。
客轮驶远了,没有留下痕迹;而回声很久才传送到防浪堤。
法桐树遮起一杯原味咖啡,隐忍的苦涩方是城市的品味。
潮涌一次次掀起海面,看谁在骚动不安……
海边即景
牵缰绳的男子,任凭马的鼻息将草原的气味儿喷在海边颤抖的阳光里。
隔着崖畔的雏菊和风,在海滩上跑出一个偌大圈子的马,
看不出是蒙古马还是河曲马的后裔。
海面上,有渔船向岸边驶来。
聚餐的年轻人,围着炭火在烤羊肉。
木炭的气息散发着山野抑或草原的记忆。
女孩儿在白色塑料桶里洗黄瓜和西红柿,很本分的样子;
其他人在喝酒、唱歌,滩头的午餐越来越丰盛了。
崖下的向日葵,映衬着风雨侵蚀的木栅栏;
岸畔石屋张着不规范的窗口,倾听海岸幽幽的声响。
潮水在涨。
遛马的男子牵着缰绳,让马在海滩上跑成了一个偌大的圈。
汗水让马的枣红色更加深重,像挟着古疆场的呐喊与阵仗。
男子的目光透着锐气,像秦陵墓坑里的兵俑。
幽蓝的海面上,有渔船迎面驶来。
阳光在颤抖。
听装啤酒、烤肉的气息,还有西红柿与黄瓜的色彩,
簇拥着的女孩儿们的欢笑,组合成了年轻的午餐。
手机在拍照。
潮水涨起来了,波浪拍打着码头。
男子收起缰绳,与喷着鼻息的马一起,走过欢笑与炭火。
晶亮的枣红色汗水,散发着草原的气息;阳光在颤抖。
年轻人敛声息气,庄重地打量与马的历史距离。
风抚弄得海浪呜呜响……
作者简介:韩嘉川,山东青岛人。著有散文诗集、散文集、小说、纪实文学等多部,以及电视作品多种。作品被百余种选本选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曾任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青岛文学》副主编、青岛市作协副主席。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