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想过,垣曲嘛,小县城,还是山区,贫困,落后,若不是历山,怕不值得去看。
下高速,进入垣曲境内,撞进视野的,果然是山,但不像我们这儿,山是横在那里的,山上光秃秃的,都是棱嶒的石块,这里的山真正叫群山,前后左右围裹着你,山上草木丰满,翠色蔚然,路修在半山腰,人和车,像在绿色的海洋上沉浮颠簸,空气中也流淌着翠绿的清爽味道。
见过的城市,马路莫不笔直平坦,垣曲有趣,入县城,一个大坡,放眼望去,对面还是一个大坡,一下一上便进来出去了,座落在坡底的街道房屋,行人车辆,忽然就有了世外桃源般的悠游安泰,舒适轻松。
垣曲街道窄,但两旁的树木高大,树下的绿化带多,一些街道的楼房不高,不新,有的还是砖墙,虽然只是二十多年前的建筑,却沉淀着岁月的气息,行走其间,恍若旧时。
记得上高中时,我们这儿有一条街叫柳树街,街道两边全是高大的垂柳,树后的楼房也不高,古旧斑驳的墙体掩映在婆娑的树木后面,光影日影相互交错,像一池池潭水在太阳底下荡啊荡。最美的是夜晚,灯光从树隙间透出来,撒下一地斑驳和朦胧,柔软的柳条低垂轻扬,那时几乎没有汽车电动车,偶尔有辆自行车,行人散漫,脚步轻缓,语声呢喃,街道便异常的幽深安静。等我求学、工作,辗转十几年再回县城,柳树街街道宽了,树却没了,楼房高了,温馨没了。漫步在垣曲的街道,竟让我重温了久违的感觉。
北方的城市,绿色只是点缀,目之所及,最多的是灰白生硬的水泥建筑。而垣曲,绿色是主体,建筑才是点缀。这里的绿,不是一点,一行,一处,而是一团,一堆,一片,一眼望不到头,且随处可见。尤其叫我喜欢的是,这些绿色,大多不事修饰,没有被剪成这样那样刻意做作的所谓艺术美,它们自由生长,自在伸展,于闹市,能得天然之趣之美,不由会意一笑。
绿色再多,如果没有水,就像端庄贤淑的女子缺少一双灵动的眼睛,美中不足。垣曲如此幸运,一条河水穿城而过,水从山里来,带着山间未被污染的清澈和纯粹,晕染得城市,人群,街道,建筑,以及周围的群山,都有了灵气。
这条河叫亳清河,被垣曲人打理的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错落参差又不失自然之趣。水中有小小的人工瀑布,虽然无法媲美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激越的水声,飞溅的姿势,使河水有了跌宕,有了坎坷,有了动荡之美,像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意外,无论祸福,走过了,再回首,都是一道难忘的风景。
夜晚的亳清河格外迷人,一排垂柳隔开了车流人影,下到河边,芦苇摇摇,青草蔓蔓,几只白的黑的鸭子三五一群,两两相随,自在地游来游去,还有几只把细长的脖子弯过来,头埋在翅膀里,团卧在芦苇丛中酣眠,它们的世界,定然是岁月静好。浅水处,两行乱石错落成一条石头路,踩着石头便可从此岸到彼岸,也可以提着鞋子趟水而过,亳水清清,渐子裳衣。河水映着灯光,荡漾一河迷离,两行星火,暑热的夏天,这里夜风凉爽,空气湿润,任谁也不愿离去吧。
清晨起来,居高俯瞰,又放眼望去,四围青山里,垣曲如一颗珍珠嵌在贝壳里,又如婴儿酣卧在母亲的怀抱,外面的世界精彩也罢,无奈也罢,都暂时隔绝在身心之外,且安享这青山,这绿水,这难得难忘的垣曲之行。
(责任编辑:杨志强)
作者简介:李喜春,70后,山西省芮城县人,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山西文学》《河东文学》《古魏文学》《小众》微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