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麦 家:茨威格和《陌生女人的来信》

发表时间:2018-09-03  热度:

几乎看过所有译成中文的茨威格的作品,但怪得很,提到他,我脑海里最先浮出的是一张黑白照片:一张单人铁床,一个瘦女人侧着身子,下巴搁在同样瘦的男人的肩头;男人鼻下留一撮胡子,修剪得很整齐,头枕着白色蓬松的棉花枕头,眼闭紧,嘴巴微张,是睡得香美的样子;女人也是睡得死沉的样子,或许在做梦。两人手牵着,穿着衣裳,感觉是在外奔波忙碌一天,回到家,累得不行,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了,直接上床睡了,并一下睡过去,天黑地黑的,酣得很。

这是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地点是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男人就是茨威格;女人叫伊丽莎白·绿蒂,是他第二任妻子,时年三十三岁,花样年华。我要伤心地告诉你,他们不是睡着了,而是死了。而且,更伤心的是,他们不是被人杀的,而是自杀,靠的是不知名的毒药。总之,他们是服毒自杀的。

说到自杀,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作家的自杀,列出一串长长的耳熟能详的名单,吓死人!莫泊桑、杰克·伦敦、海明威、叶赛宁、弗吉尼亚·伍尔芙、茨维塔耶娃、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更熟悉的尊姓大名:王国维、杨朔、徐迟、海子、顾城、老舍、傅雷、三毛,当然还有屈原,等等吧。这些是我记得的,如果去查资料,从古及今,国内国外,这名单可以翻几番。虽无考证过,但我几乎可以大胆认定,作家是自杀率最高的职业,不是之一,就是第一。为什么作家跟自杀的距离这么近?这说来话长,今天不说,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不该死的作家》。

话说回来,茨威格是犹太人,这也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希特勒滥杀犹太人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奥地利的一个出身优渥、养尊处优、感情细腻、尊严感极强的犹太人,离死亡比任何人都近。同时作为犹太人,茨威格也不失本族人早慧、聪颖、勤奋的基因,中学时代便开始发表诗歌,且出手不凡;二十岁,还在读大学便出版第一本诗集。他先后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哲学是父亲,美学是母亲,它们生下的儿女叫文学;用现在的话,他出身科班,文学功底和修养是十足的。

茨威格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且体裁多样,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游记、传记及自传,样样涉足,遍地开花。散文和游记且不说吧,一个作家在漫长的写作生涯里总会留下这些笔墨,像一个画家总会有些素描、速写一样。这是点心,是路边野花,是顺手摘一朵的意思。分析一个作家,这只能作为旁证,当不了家的,除非专业的游记散文作家。茨威格当然不是这样的作家。我们来分析他创作走过的路,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从诗歌出道,然后戏剧,然后小说,然后传记,虽然中间有些交叉、穿插,但总体是这么一个进程:从诗歌出发,途经戏剧、小说、传记,止于自传。

这个进程说明什么?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其实也是恰当的——诗歌是天上的东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有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意境,是空灵的;戏剧有情节,有人物,但没有小说的现实感,锅碗瓢盆,山川河流,街头巷尾,活色生香,总之是少了小说的烟火气、红尘味;传记就是史实,匍匐在真实的物是人非上,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虚构——自传更是如此,是对着镜子照出来的。虚构是小说飞翔的翅膀,到了传记,尤其是自传,翅膀被彻底折断、拆掉,只能按图索骥,照葫芦画瓢。深思细想一下,不难发现,从诗歌到戏剧、小说、传记、自传,这个进程,其实是一个不断从远到近、从虚至实的过程。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诗歌是苍鹰,翱翔在天际的老鹰,独孤孤一只,孑然一身,有影无形,无声无息;戏剧是大雁,成群结队,有阵形,有声音——雁过留声嘛,甚至有羽毛飘落,近在眼前,又远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即;而小说就是麻雀了,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偷食拉屎,活灵活现,直接切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传记就是传记,比不了的,它就是自己,就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一样又不一样,他们是非凡的、独特的,青史有名,后世不忘,镶在画框里,或竖在城市广场上。

茨威格一生写下大量传记文学,一部分是文学家传记,如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卡萨诺瓦、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等,都在他笔下复活;另一部分是历史人物传记,如伊拉斯、卡斯特里(两人均为欧洲人文主义先驱)、玛丽·斯图亚特(苏格兰女王)、玛丽·安托内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等,都被他倾情泼墨,悉心勾勒,再造一个同一个,也是另一个

从高高在上、空灵务虚的诗歌,到戏剧,到小说,到真实得不容虚构的传记文学,这一路走来,其实是一路的入世。然而作为一个犹太人,他生活的时代在一路冷落他、歧视他、抛弃他,以至整个欧洲没有他立锥之地,没有读者,没有尊严,如一只丧家犬,只能沦落异域,漂泊他乡。他要入世,但世界不要他,他的心路和身世完全背道而驰。这便是撕裂,是挣扎,最后挣扎不下去,撕开,断绝,以自杀结束,几乎是一道加法题:像一根绳子,在加法的拉力下,终归是要绷断的。

假设一下,如果他创作的历程是反过来的,掉个头,转个向:从实出发,向虚而去,即始于传记,止于诗歌(超现实的语言、声音、阳光、天空、街角),我想他大概是不会自绝人寰的。或许他会当隐士,大隐于市,小隐于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自在;或许会遁入空门,卸掉自重,一心向灵,好吃不如茶泡饭,好活莫过晨钟暮鼓。人生在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团乱麻,两头乌黑。人年轻时虚无不得,因为年轻本身是空的,要装东西进去:感情,朋友,敌人,知识,趣味,钱财,荣誉,地位,都要一手一脚去盘。老了,日落西山,大漠孤烟直,不妨得过且过,一切随他去吧,较不得真。真实是有重量的,金属老了也会疲劳的,英勇地死,是因为过度疲劳。

话说回来,茨威格能在文学界立世,靠的还是小说,而且主要是中短篇小说。给我印象深的也是中短篇小说,如《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月光胡同》《灼人的秘密》《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刚开始学写小说时,这些大作是我照虎画猫——不是照猫画虎——的范文。如今,不少作家把茨威格原有的文学影响挤到一边(有人说他是二流作家),我一直默默珍爱着他,把足够的敬意留给他。有时候我想,我这样待他是不是有点过于感情用事?但这次重读,我确信茨威格是值得尊敬的,也许他的文学趣味有些老化,但他的文学才能绝对不容置疑。

我可以不谦虚,现在我对文学的欣赏力肯定比三十年前高得多,就感受力来讲又笃定麻木得多。我一度担心重读会破坏我对他的好感,但他依然把过去还给我,依然让我在痴痴迷迷中生出一波波的震惊和敬佩。茨威格的小说有种少见的令人窒息的文学密度和强度,随便读一篇都使我强烈地感到作家内心极其的丰富、敏感、脆弱、善良,而这些是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作家是靠内心生活的人,内心寡淡的人当作家属于先天不足。茨威格的内心也许不宽大、不刚强,但深到底、细到底、软到底。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喻总是蹩脚的——有的小说像西瓜、苹果、香蕉,可以一口口吃,他的小说是石榴,得一粒粒剥着吃,一口咬就糟蹋了。现在我认为,茨威格被我们淡忘、疏远,不是他的小说也不是我们的文学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耐心出了问题。

好,言归正传,来说说《陌生女人的来信》(下称《来信》)吧。茨威格有不少作品是以妇女的不幸命运与情感挣扎为题材,借助他一向擅长的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他对女性情感的深层开掘,虽不乏温存、体贴、尊重、同情、理解、怜悯,但总的说是俯视的,居高临下的。《来信》一以贯之,且变本加厉,把这一追求和风格推到极限,极致到有些变形、失真。

小说主体是一封长又长的信:作家R收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信里燃着一个女人极端痴情又悲苦的心,悲得滴血,苦得要死。我要说,这是世上最凄婉动人的一封信,至少是之一吧。你,一个从来也没有认识我的唐璜一样倜傥风流的男人;我,一个十三岁就痴情你的少女,一个为你付出全部爱情的女人,一个为你生下孩子的女人,一个把你孩子养大的女人,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女人,一个已经苦得没法活下去、准备去死的女人,用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写下这封惨绝人寰的绝命书。

我真觉得这是一封惨绝人寰的信,她为你失去了少女的天真烂漫,姑娘的芳心恋情,生为女人的骄傲、娇宠、尊严、贞洁、妇道、孩子、生命: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因你而随风飘散,你却有眼不识,不知不晓;她为你低下头,弯下腰,跪下来,趴下去,钻到缝里,舔你脚趾,低到尘埃里,你却视她不如尘埃。天若有情天也老,但天在她面前残酷无情,失去了天理。

我要问,这是一个误会吗?我要说,正因是误会,所以更为惨绝!我要问,这是女人自找的吗?我要说,正因是自找的,所以也更为惨绝!这不是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作为故事和小说,它缺乏故事和小说应有的理性,或者说逻辑性,也可以说是纪律。小说的参照体是现实,是生活,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毕竟稀有、罕见,缺乏普遍性。刚刚我在看王安忆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她看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感受,里面有一段话讲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王安忆说:这是一部纯粹虚构的小说。我说纯粹虚构,意思不是说还有不是虚构的小说。小说当然是虚构的性质,但小说是以现实的逻辑来演绎故事。我在此说的纯粹虚构,指的是,史铁生的这部小说摆脱了外部的现实模拟性,以虚构来虚构。追其小说的究竟,情节为什么这样发生,而非那样发生,理由只是一条,那就是经验,我们共同承认的经验,这是虚构中人与事发生、进行,最终完成虚构的依附。而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完全推开了这依附,徒手走在了虚构的刀刃上,它将走到哪里去呢?这实在是很险的。

《来信》也是这样,这里面的人,这个陌生女人,缺乏现实基础;她是个案,是奇人怪事,是稀奇。怎么样让一个特殊人的一桩稀奇事,去打动一个普通人,一个被现实逻辑统治奴役的读者,这是需要技术和窍门的。我们古代,自魏晋南北朝起,有大量的志怪志人小说,包括唐传奇,讲的多是奇人异事,或轶事轶闻,新鲜刺激,好看得很,也好记得很,听了就可以转述,一等的谈资。但你很少也很难被感动,你可能会惊心动魄,但不会撕心裂肺。为什么?因为缺乏现实逻辑,缺乏人之常情、世之常理的依托和支持,你不会把自己放进去;你会觉得,这是古代的事、天上的事,落不了地的,更不会落到你身上,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这种旁观的心态;你会把它当作谈资,不会化作心智。这是这类小说基因里的风险,搞不好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东西,浅薄得很。

茨威格的许多小说,如《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旧书商门德尔》《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都是这类小说,主人公不是疯魔的痴情就是天赋异秉,不是置身怪诞乱世,就是身处怪力乱神。《来信》尤其如此,她不但让作家陌生,也让我们陌生。我们不禁会问,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不神经病嘛。当你这样发问时,这小说已经处于坠落悬崖——被你抛弃——的风险中;当你最后确实认为,这是一个犯神经的女人时,这小说彻底失败!

这篇小说就是这样,从悬崖上开始生长,长在石头缝里,缺土少肥,吃风吃寒,很难长大的,长大了可能就会被重力和风力拽入悬崖。但最后坠落悬崖的不是它,小说,而是我们,读小说的人。这就是茨威格的了不得,他总是铤而走险,而又总能涉险过关,有惊无险,化险为夷。这当中暗藏着大量技术、魔术性的东西,语言的魅力、刻画的功力、人物的设计、情绪的收放、节奏的把控、细节的精致打磨,等等。我不想也无须完全展开来讲,挑两个最浅表的例子讲吧。

一个是小说中的身份是一位作家,长相好,名声大,夜生活丰富——经常深夜回家。后面这些且不说,一般都会这么设计。说说作家这个身份。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他不是作家,是富商,或者官员、演员、画家,小说真实的逻辑性就会受到一定伤害。为什么?因为这封信写得太好了!感情细腻、真切,情绪饱满,措辞考究,表达通透,前呼后拥,文学色彩这么浓厚的一封信,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但现在是作家,她作为一个暗恋作家的女人,我们就会给她一个特权:文学的特权。

人在青春期都爱看文学作品,因为单纯,要通过文学来丰满自己,这给一个十三岁少女暗恋作家提供了一定甚至是相当的现实基础。然后她一直痴情于他——一个作家——于是我们可以想象,有理由设想,她一直没有离开文学,至少在反复读他的书吧,或许还在日记本上反复给他写信呢。这么多年来,她文采飞扬我们便不足为怪,因为逻辑上她和文学的距离是近的;她是文学的邻居,所以她可以获得文学的特权。这权力,如果她是一个暗恋演员或者官员的女人,我们不一定愿意给。给她,我们是愿意的。

其次,因为是作家,我们很容易猜想,这可能是作者本人的经历,有一定自传色彩。作为自传,它本身就是真实的;作为自传小说,作者在这里除了有些自恋外,更多的是在批判自己,没有直接的忏悔,隐隐的是有的。要的就是,话说一半,衣脱一层;脱光了就俗了,爆掉了。是引而不发,千钧一发,摇摇欲坠的,最让人提心吊胆。这就是技术,小说家的把戏,也是小说最基础的手艺。小说,说到底必定是假的,虚构的,你为什么明知是假还喜欢读?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假得不得了,可你照样喜欢看,信。这是技术和人性的合谋,配合好,上天入地,读者都认。这是小说存在的理由,若没有这个土壤,小说是长不出来的。茨威格通过一个字,透出一种诚恳,这种诚恳将和读者构建谅解的暗道,谅解了,就真实了。

第二个例子,是信的第一句话:你,一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句话是有丰沛的信息量的,它也为小说的真实性提供了牢靠的基础。这个字和感叹号,是感情强度也是时间长度,然后的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这说明什么?是暗恋,是单相思,高强度、长时间的单相思,一下把这个女人的某种特性烘托出来:好奇、多情、腼腆、内敛,多少也有些偏执、好强、要面子。正因为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这些信息,给我们心里打下了底子,于是后面的一系列稀奇,我们也有准备似的收下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从标题到第一句话都和读者约定: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寓言,是象征主义。所以,你看下去不会去要求客观真实、现实逻辑,你要的是超现实,是现实芯子的东西,不是表面的真实,是芯子里的真实。

小说家和读者的约定必须一开始就建立,茨威格是深谙这个门道的。类似的例子,就是把稀奇变成不稀奇,把铤而走险化成有惊无险,小说里有许多。你有兴趣可以去找一找,像拆枪一样,把小说拆开来看一看,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个过程。想装枪,首先要学会拆枪,从一定意义上讲,小说也是一把枪,它的子弹直穿人心——只穿身体的小说,一定不是好小说。

图为麦家理想谷一角,麦家理想谷是由麦家创立的一个公益性书店综合体

最后顺便说一下,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他举行了国葬,正是因为他写出一系列像《来信》这样深情精致的文学作品。没有文学、宗教、艺术,人类也许早已经灭亡,或者变成野兽了,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相聚的意义。文学不是一个专业,文学就是人生,我们在文学里相聚的意义,是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从容,更宽广。匪夷所思的是,那么多创造文学的人那么急地去死了,似乎并不宽广。

 

MAIN201809030759000525237296733.jpg 

作者简介:麦家,一九六四年生于浙江富阳。一九八一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一九八六年开始写作,出版有《解密》《暗算》《风声》等五部长篇及中短篇小说六十余篇。《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其中《解密》英文版入选“企鹅经典”文库,是中国首部收入该文库的当代小说;二〇一四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二〇一五年获美国CALA最佳图书奖;二〇一七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全球史上最佳二十部间谍小说”。由其本人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