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巴西)卡洛斯·安德拉德:花,电话,姑娘

发表时间:2018-02-11  热度:

 

 



译者:朱景冬 

不,这不是一个故事。我不过是有时候听人家讲故事,有时候不听,这样来消磨时光。那一天我就去听了,因为讲故事的是我的一位女朋友,而听朋友讲点什么总是有趣的,即使他们不讲什么,也一样,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本事,即使不用手势,也不用眼睛,同样能使人理解。 

那天听到的是关于墓地的事,还是关于电话的事,我记不清了。不管怎样,反正我的朋友——对了,我记起来了,当时我们在谈论花儿——突然严肃起来,放低了声音说: 

“我知道一个关于花儿的故事,不过太悲惨了!” 

她微微笑了笑: 

“我敢说,你听了准不相信。” 

谁知道呢?关键在于讲故事的人,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有时候就完全不在这些:那是当我们听到什么就轻信什么的时候。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朋友断言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有一位姑娘住在波利多罗将军街。”她开始讲道,“离圣胡安·包蒂斯塔墓地不远。你知道,住在墓地附近的人,不管愿不愿意,总是与死亡有关系的。因为一天到晚,总有送葬的队列从那里过,终于使人们发生了兴趣;虽然不像观看行船,婚礼,甚至国王的车队那么叫人激动,但也总是值得一看的。自然,对这个姑娘来说,看到送葬的队列总比什么也看不到好些。看见那么多尸体不断从那儿通过,如果她应当感到难过的话,她也早已习惯了!倘若死者是个重要人物,为了看仔细,她总是站在墓地门口。你注意过没有,人们看见花圈有多激动吗?再说,人们还有一种特殊的好奇心:想看看花圈上写些什么。那种没有花儿陪送的尸体是让人难受的;好像花圈不仅是对死者的纪念,而且是对死者身份和荣誉的尊敬。这个姑娘有时候就进墓地去,随着送葬的人群一直走到穴边。也许她就这样养成了到墓地散步的习惯。我的天啊!在里约有多少地方可以散布啊!我们这位姑娘,当她感到厌倦的时候,完全可以乘到海滩去的电车在莫斯科下车,倚在那里的栏杆上。大海离她家不远,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大海、旅行、珊瑚岛,不用花钱。但是,由于懒惰,由于对葬礼的好奇心,天晓得为什么,她便开始到圣胡安墓地去散步,观看那些坟墓。可怜的姑娘!” 

“在内地,这并不稀奇……” 

“是的,可是她住在波塔福戈。” 

“她工作吗?” 

“她在家里做活儿。别打断我的话,不要查问姑娘的出生情况,也不要叫我描写她的外貌。我讲的这个故事,兴趣不在这儿。事实是,每天黄昏,她总要到墓地的白色废墟中间去散步,更确切地说,是到那里去游逛,沉湎于她那种怪癖之中。或看看碑文,或根本不看;或者发现某个小天使的照片,一个破裂的碑柱,一只老鹰,把有钱人的坟墓同穷人的坟墓做比较;估计死者的年龄;观看浮雕肖像;她在那里做的大概就是这些事情。不然的话,她还能做别的什么事呢?也许她会爬到土岗上去。那儿是墓地中的新坟区,那里的坟墓是最朴实的。大概就是在那个地方,有一天下午她掐了一朵花。” 

“什么花儿?” 

“随便什么花儿。比如一朵雏菊,或者一朵丁香。我想,可能是朵雏菊,虽然这纯属猜测。到底什么花儿,我一直不清楚。她把那朵花儿机械地、不在乎地掐了下来,就像人们看到眼前有一枝花随便折下来一样。她掐了花,拿到鼻子上闻了闻——没有香味,不像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指望的那样——随后她就把花儿一揉,丢到某个角落,再也没有去想它。 

“我也不清楚,这个姑娘在回家的时候把花儿扔在地上、墓地里还是街道上了。后来她曾努力回忆那个地方,但是未能想起。事实是,她已经回了家,在家里平静地呆了一会儿。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接电话说:”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那朵花在哪儿?’” 

“声音听起来遥远,缓慢,低哑。但是姑娘笑了,她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事呢?” 

“她挂上电话,回房去做她的活儿了。过了五分钟,电话又响了。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花儿在哪儿?’五分钟的功夫足以是一个最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能够编出个笑话来。姑娘又笑了笑,现在已胸有成竹了。 

“‘在这儿,在我手里,请来拿吧。’ 

“那个声音仍然缓慢、严厉而悲伤: 

“‘我要那朵被你偷去的花儿,我要我的花儿!’ 

“是男人,还是女人?声音太远,话倒是听得清,但是分不清是男是女。姑娘继续跟那个声音对话说: 

“‘我告诉你,请你来拿!’ 

“‘你知道,我是不能去拿什么东西的,我的孩子。我要我的花儿,你有责任把花儿还给我。’

“‘可是,你是谁呢?’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恳求你。’ 

“‘不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就不给你。’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需要它,你是不需要的。我要那朵从我的坟上长出来的花儿。’ 

“这个玩笑开得不很高明,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姑娘感到厌倦,把电话挂了。那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第二天,在同样的时间,电话又响了。姑娘丢开一切,去接电话: 

“‘喂!’ 

“‘那朵花在哪儿?……’ 

“她什么也不再听了。挂上电话,感到很气愤。开什么玩笑!她觉得讨厌,去做活儿了。没过多久,铃声又响了。不等那个哀求的声音开口,她就说: 

“‘喂,请换张唱片吧,我已经听厌了。’ 

“‘你必须把我的花还给我。”那个哀求的声音回答,“你为什么单到我的坟上来扰乱呢?你在世界上什么都有,而我多可怜,已经与世无缘了。我很需要那朵花。’ 

“‘这个玩笑太无聊了,不会说别的吗?’ 

“她把电话挂了。但是回到房里后,她就不平静了。关于那朵花,也就是看见她在墓地里掐花、现在老给她打电话捣乱的那个蠢货的念头老缠着她。可能是谁呢?她不记得看见过任何熟人,因为她一向是个漫不经心的人。根据声音是不容易辨认的。肯定声音是假装出来的。是男的还是女的,不可能分清。真奇怪……那个声音冷冰冰的,听起来很远,象是从郊区打来的,也许还要远……正象你理解的,姑娘已经感到害怕了。” 

“我也觉得挺可怕。” 

“别这么傻。事实上,那天夜里,她好不容易才睡着。从那天起,她夜里睡得很少。那个声音不断来电话追问;总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声调。声音不吓人,嗓门也不高:只是苦苦地哀求。仿佛那朵见鬼的花是他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他的长眠安息——假设是个死人的话——似乎取决于能不能收回那朵很普通的花。但是,这样假设是荒唐的,姑娘自己也不相信。五、六天以后,她又听到了那个毫无变化、唠唠叨叨的声音。她觉得是作出回答的时候了。她要他滚到地狱去,不要装疯卖傻(这个词儿很恰当,因为男女都适用),最后警告他说,如果玩笑不就此结束,她要采取措施了。 

“她的‘措施’就是请哥哥,然后请父亲帮助。父亲和哥哥通过电话同那个声音谈了八百遍。他们确信,那个人准是一个毫无风趣的可笑人物。但是有趣的是,当谈到他的时候,他们都管他叫‘声音’。 

“‘声音今天来电话了吗?’父亲一从市中心回来就问。 

“‘当然;没办法避免。’母亲叹着气说,感到很气馁。 

“对待这样的事,辱骂是没有用的。需要动动脑筋,到街坊中间去询问,调查,监视公用电话。父亲和哥哥两人分了工,分头到旅店、最近的咖啡馆、花店、大理石雕场去。如果有人进电话间要求打电话,他们就尖起耳朵来谛听。但是,白费劲!没有人打电话要花儿。此外,还有很多私人电话。每个房间一架,同一座楼里就有十到十二架,怎么能查到那个声音呢? 

“据说,她哥哥已经给波利多罗将军街的所有电话,然后给各线路的电话,最后给2-6局的电话……拨号。他拨了号码,听着对方喊‘喂’的声调,然后和那个声音做比较——不是就挂上——结果也是徒劳,因为打电话的那个人也许就在墓地附近——根据姑娘离开墓地到他给她打电话的时间估计的——而且又隐蔽得相当好,只是在他想打电话的时候,才会让人听到他的声音。那就是在下午的某个钟点。这个关于时间的细节,也曾启发全家花费了一番工夫。但是一无所获。 

“当然,姑娘再也不接电话,也不再打电话,哪怕是给她的朋友们。结果,接电话的要是别人,那个不断恳求的声音就不再说“把我的花儿给我”,而是说“我要我的花”,“偷了我的花儿的人必须把花儿还我”,等等。“声音”不跟别人进行任何对话,只跟姑娘谈话,它不做任何解释。 

“这件事,持续上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最后连神仙都会感到绝望的。她家虽然不愿弄得满城风雨,但是不得不向警察局求助。然而,警察局不是说忙于抓共产党,就是说调查电话不是他们的事;结果还是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又去求电话局。一位极为和蔼的先生接待了他。那位先生摸了摸下巴,竟暗示说说那是线路内部的毛病所致。 

“‘可是我来求你的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安宁!关系到我的女儿,我们全家的安静!难道要我把电话拆掉吗?’ 

“可别拆,我尊敬的先生。那是发疯。拆掉电话就真的什么也查不清了。在今天,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或电冰箱,是没法生活的。我朋友般地劝告你:回家去吧,让全家放心,等待事态的发展。我们这方面会尽力进行调查的。’ 

“对,也许你已经想象到:事情依然毫无进展。那个‘声音’还在要它的花儿;姑娘的食欲和精神开始丧失了。她心灰意懒,没有勇气出门或做活儿,不希望再看见送葬的人群。她为一个声音,一朵花,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游荡的死人所左右,感到很可怜。她甚至连那朵该死的花是从哪座坟上掐来的都记不清了。要是她起码知道地点的话…… 

“一天,她哥哥从圣胡安·包蒂斯塔回来说,那天下午她走过的那一边,有五个新坟墓。 

“母亲没有说什么,就出门到居民区一家花店买了五大束花,捧着花,就象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似地穿过街道,把那些花儿放在了那五座坟墓上。然后回到家,等待着不堪忍受的那个时刻。她心里想:要是死人受到折磨感到痛苦、需要活人安慰的话,她那个抚慰的表示一定能平息那个被埋葬者的痛苦。 

“但是那个‘声音’并不接受安慰或礼物。任何别的花都不行,只有那朵细小的、被揉坏、遗忘的、在尘土里滚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花儿才能使它满意。别的花儿是从别的地方来的,不是从它的坟墓上生出的;这些话不是那个声音说的,但好像是这么说的。母亲没有照她原来的想法再送新的礼物。送花儿,做弥撒,又换得来什么呢? 

“她父亲使出了最后一招:求助于巫术。他请来一位神通广大的巫师,把情况向他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他同那个丢了花儿的灵魂取得联系。他求巫师占卜过无数次,尽管他十分虔诚,神灵们却不肯合作。那个低哑、倒霉、有规律的声音仍然没有停止。如果真的是个活人(因为全家有时还在这么推测,尽管所做的解释一天天愈加失望,没有任何解释合乎逻辑),那一定是个丧失良心的人;如果是个死人,可是对于死人又怎么能判断呢?无论如何,在恳求声里包含着一种令人心碎的痛苦,一种不幸。这种不幸使人忘记了它的残酷性,使人深思:甚至连邪恶也会是痛苦的。这是不可理解的;可至此也只能做这样的解释。某个人不停地要求某朵花儿,可是那朵花儿已经不复存在,不可能再还给他。难道这不是一件绝对没有希望的事吗?” 

“可是,那位姑娘呢?” 

“卡洛斯,开头我就对你说过,我讲的这个关于花儿的故事是很悲惨的。几个月之后,那个姑娘就心力衰竭死去了。不过,不要激动,什么事都会有指望:从此以后,那个恳求的声音也就消失了。” 

(完)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