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史微娜:王天臣《念想·萧红》里的成全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4-07-12  热度:

   640.jpg

  王老师赠书的时候,发愿要写一篇读后小文,然《念想》中走过一遍,方觉得自己这个愿发大了。这样如此完整的文学评论体系,一丝不苟的史事佐证,非我这一门外的门外人所能妄议半句的。 

自己发的愿,硬着头皮也要完成,从什么角度下笔呢?萧红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黑土地特有的文化符号,她连结着除父母亲人外,我们与这片故土的最紧密的根系。她在我们心中,也是冲破樊篱向往新世界去的第一人,第一代沪漂。王老师的系统客观,将浸在信息和亚文化洪流中的我们瞬地拎了起来,用心和眼睛纯粹直观去感受萧红的文学世界,和她留给每一代东北人不同的启示。

王老师在自序第一句就说:萧红是我的梦中情人。如果你爱着一个人,跟她走过一段跨世纪的旅途,你会为她做点儿什么?首先,接受她的美与不完美,爱她整个的人生;然后,珍藏她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每每翻开来都看看她还有什么未完成的,为她去完成;刻一碑墓志铭,将她的思想、她的精神不经包装真真切切立在历史的长河,将好的、不好的、美丽的、遗憾的盖棺收笔,为逝者告慰、为流言正名;最后,带着她的精神与理想信步向前,好好生活。通篇四章节(书中正篇为三个章节,而我认为最后一章附录,更像是作者悄悄讲予萧红听的,因此自作主张地并重而谈了)利落地厘清了1、萧红的短暂人生与传奇命运;2、对于萧红作品的文体、个性、创作初衷等给予多角度客观的解析;3、对于萧红精神与理念的传承,以及从创作特色角度的对比研究;4、现实世界与萧红研究相伴的生活。可说是对萧红最全面、客观,而又直击主角内在的评述作品。这部《念想·萧红》就是这样倾注着王老师30年心与血的世纪情书,是他那一代知识分子最深沉的爱:用深情纪念、用学术对话、用行动成全。

  完整诠释你残缺的一生

对于一盏地域性的文化标志,王老师的研究里没有任何主义的帽子,也没有刻意包装、修饰。他从成长的角度,剖析她聪颖、不拘一格特质形成的渊源;深深理解她在原生家庭中亲情的缺位,更从亲情关系中逐层解构造就她叛逆、敏感个性的原因,这个处在新旧时代更迭的家庭及这个家里的人,所形成的矛盾性行为、矛盾思维模式,是如何步步助推她为改变命运而抗争与以其家庭为代表的封建传统决裂,所渐成的女权思想。于细微之处拾遗普遍研究所忽略的部分,完善人物侧写,她单纯、顽强、寂寞,灵动里透着忧郁。放眼长线的生命轨迹,深掘萧红精神成长的根基,这些成了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主基调。以一个人的力量与传统势力做斗争,显然不对等,这之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遭遇冷遇和白眼是自然的。

萧红的命——短暂而传奇,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萧红文化IP长青的核心,便是她身后坎坷胶着、意难平的感情纠葛。多年来,有人津津乐道、有人风月为赋,关于萧红的影视作品、传记层出不穷。不过演的都是萧红的私生活,没有写作,涉及作品不多,这样的萧红不完整,也不是萧红。老师深知,萧红的颠沛流离是伴着她的写作共生的,她是一位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其文学肌理与生命价值的研究应互为血脉。与萧军经历了从成长、成名到成熟的阶段,是两人的黄金时期,也是萧红生命中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商市街》以自传体记叙的方式,用生活与情感的困顿浑然而成。鲁迅先生的推荐提携、舒群在青岛的接济与安顿,支撑了《生死场》的问世。端木蕻良在终点的照顾,扶她完成《呼兰河传》、《马伯乐》……

读着萧红的那些在命里挣扎挺立的文字,我也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初萧红接受家里的包办,汪恩甲会不会忌惮传统家族礼俗,就不敢做出抛妻弃子的事?那么生命是否也不至于过早凋零?我非常想问问王老师,做为萧红隔世的恋人,对于命运之轮的转折,有没有为她懊悔惋惜?可曾经骂过萧军是个渣男?作者给出的,是知你莫我的怜惜:她是一只盘旋在20世纪的荆棘鸟,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从那个时代,看女性的独立,有社会环境、就业生态与意识形态的无可奈何,文中也提及关于娜拉出走等实际问题的时代关注。同时在客观上亦承认她性格上的缺失与弱点、在选择上的慌张。萧红的出走或许谈不上成功,但她走下去了,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在那样的时代。

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笔致伴这一路随行隽刻,没有这些坎坷,也许就没有萧红今日的文学成就,无奈也好、缺憾也罢,两者相成才是完整的萧红。在他的眼里,完整比完美更重要。

  你的字,我逐字逐句,揣摩了30 

读一个人的作品,要多少年,才算是了然于心?30载潜心专注,将萧红发表的、未发表的,散落在各处的,包括书信,王老师做了非常系统的收集整理。本书最可贵之处,是不仅对于萧红黄金时期、最重要作品做了精彩的深度解析,更全面地将萧红整个创作历程的时间轴延展在读者眼前:纵观历史轴线,我们看到一个创作上逐渐成熟,并不断突破自我风格与能力的萧红。横向观,可在她的文体特征里,捕捉到探讨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农村题材,自传体的情感记叙体作品,以及反映抗战题材三大主题类型的各时期的代表作。作者以精读细品的方式,淋漓展现以《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代表的萧红特有的艺术风格及手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大众熟知的萧红体。在《商市街》的评析中,从萧红经历的生活、思想变化背景,论述介于散文、小说和自传之间的文体的无以复制写作手法,树立她由此走向成熟的转型里程碑。强调《马伯乐》应有的文学价值,透视萧红对写作领域执着的探索欲,也是她对自我改变的最后的倔强。书中还特别收录了近年发现的一颗沧海遗珠《梧桐》,写于战乱的重庆,作者从深刻层叠的内涵寓意,超凡脱俗的创作手法,敏感细腻的女性观察特征,全方位解读萧红对战争碾压下普通人流亡如尘的刻画。空前地呈现了一个在发展轨迹上更成熟、独到、运笔敏捷的萧红,将她沧桑过后的冗繁尽削’”的文字锤炼掀开新的一角予读者探究。虽然没有人真正定义过萧红是一位乡土作家,但作者在评析中进一步肯定了她浓郁的乡土特色,为作品中入木三分的人物速写,及字挟风霜的乡愁按下快门,精确定格独属于东北的文化符号,给还未有机会读到原文的我们先睹畅快! 

说到人物速写,绕不开的一篇代表作,定是萧红笔下的《回忆鲁迅先生》。第一次读这篇,是在一位物理学者的办公室,南方人,好奇他怎会有这样一本读物翻开来的。十分钟的空闲时间,我即被开篇精炼的几笔速写深深迷住。这就是王老师在书中反复着墨的萧红艺术创作的绘画感。这寥寥几笔的别样先生活在纸上,果真令人拍案、深深折服!他在评析中说:不去做任何篇章结构的谋划,也不需要任何写作技巧介入和章节经营,通过朴素的文字叙述,呈现一种原生态的鲁迅当年生活景象。”“以孩子的视角出现,像一个孩子领你到鲁迅家……” 

80后对鲁迅有着特别的情感,他在课本中启蒙我们的读书生涯,在时代的教育需求下被赋予的各种主义。王老师站在读者的角度,写萧红之描摹鲁迅,代出她对鲁迅先生民族性思考的延续,是自情感自发而生的,是自写作的生命蔚然师承的。与陈丹青先生在《笑谈大先生》中平静回复:鲁迅先生被过度谈论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叶嘉莹老师在评李商隐诗时说:要欣赏他们的作品就应该先有一个与他们接近的心灵。一个真正的黑土地上的人,才算真正读得懂《生死场》与《呼兰河传》。没有站在雪落风寂的平原上闭目聆听过,就不能复原萧红的父亲赶马车送她去省城上学的路上,前面是旷野、后面也是旷野的漫长空镜。没有依偎在边穿针边讲故事的老人身边,听她们讲那时候谁家的人害了病请神婆来跳大神儿,后来被兄弟合谋闷死在被子里;谁家遭了胡子撕票或小鬼子的抢,就无法站在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女人面前,从头到脚将他们看进灵魂里。 

作者在书中大段引用原文。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他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是不对,这井那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多半跳死了。

…… 

长卷直抒对萧红画面感叙事、诗化语言的沉浸式解构,摘取最能够代表其作品多元叙述角色的精华,向读者呈现立命其中的两个萧红:一位冷眼旁观,婉而多讽;一位身临其境,天真痴迷,为她展开抒情的天性与反讽的智慧文学成就的两翼,带读者遨游。 

我曾在从南回北方的列车上,遥望奔流远去的松花江,遥望省城附近的那些低矮的农村的小房子,在白雪里若隐若现地盖着。数着窗外树上倒退而过的喜鹊窝。也看见田间地头按照东北老风俗长眠在那里的谁家的祖人。我在火车上发消息给一位编剧老师,说:我路过了萧红的故乡了。 

一个在这片根系上长大的孩子,似乎能隐隐懂得老师那捧卷反复揣摩、品读的空旷凛冽的诗境,能了解他对那些文字延续的责任,能感受他如何想补给萧红一个黄金时代的深情。 

萧红在给萧军写信中乐观地认为,她们所处的时代是黄金时代,尽管那个时代并不那么富足,也不自由。

  写不完的萧红

王老师说萧红写不完。 

他用漂泊闪烁总结萧红荆棘中的傲骨的一生。从生命经历衍生的作品中,肯定了萧红为时代做出了贡献,为后人留下了精神遗产的为人类写作的精神。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精神,将与人类同在,活活地述说着伴随着。 

有趣的老师,从不以学究自居。他也看电影,读别人写的传记,带着欣赏的眼光,来横向对照萧红当段的历史。回答读者们关切的关于萧红文化现象的问题。也与几位具有同类性质的作家做了个人的一些比较性剖析,如丁玲、张爱玲,同为民国才女,与萧红的同与不同;跨时代与迟子建笔下的东北,在叙事、抒情、文字质感、艺术个性的四维空间里遥相对话……着实也满足了我这样读者的好奇心。 

全书最动人处,是于尾声,王老师写同夫人一起观看电影《黄金时代》,及夫人写的一篇她之以醋意使然的心情读萧红的心灵历程。我猜想,这是作者悄悄唠叨给时空那边的萧红的,向她叙叙家常,溶她在现实的生活里。这30载如一日情人般的研读相伴,到底是怎样的精神力量?听过一位做了20余年艺人经纪的友人的感慨,我想可以试图诠释,他说:我这辈子没有力气谈恋爱,我在他的身上付出了所有感情、精力,比恋爱还热切。 

读完《念想·萧红》这天,我才知道萧红的生日是61日,也是个双子座!这是一个80后对这一天,最具时代性的定义角度。人说,双子座是天生残缺而敏感的,从出生那天起,就被上帝切掉另一半灵魂丢在人海中,用尽全力去拼凑一个完整的灵魂,也许是一个双子座终其一生的课题。萧红是我的梦中情人,你追寻了100年,在这个交点上与你的文字相遇,愿在世纪长河中回应,愿成全。 

2024619

1720740046176.png

作者简介:史微娜:网名喵小咪,1981年生,继萧红后的第N代沪漂,资深策划师、策展人,喜欢阅读民国文学作品,曾为海尔地产《小户大家》新文化地产丛书撰稿。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