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房 伟:学者从事创作,也要将小说“写得好看”

发表时间:2022-05-19  热度:

 

 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

——学院视野中的写作品格与价值追求

在当下众多写作者中,经受过完整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职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身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写作,阅读、授业、鉴评等职业属性也为他们行走在创作的现场创造了条件。教师、学者、作家的复合身份令这一写作群体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新媒体时代,相较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的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他们的非职业化写作具备更加独立的品格与追求,或许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接近于理想的写作状态。

《有态度》专栏第二期聚焦“学院视野中的文学书写”话题,邀请数位活跃在高校的中青年作家、批评家参与讨论,通过观察梳理受过完整学术训练、具有学院背景的作家群的习学养成与创作实践,辐射当下写作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期以鲜明的观点链接现实,形成启发。

——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访谈】

房伟:学者从事创作,也要将小说“写得好看”

中国作家网:在当下作家群体中,有一类是经过完整学术训练、较长时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专职教师和兼职作家的统一体,身兼教师、作家、学者等多重身份。在您看来,这一群体所拥有的多重身份对他们的写作构成怎样的影响?

房伟:现代作家群里,大学教师从事创作,似乎不是个“问题”。例如,大家众所周知的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林语堂等作家,都有过大学任职经历,法国学者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统计20世纪50年代法国作家队伍构成,认为大学教员、高级和低级公务员占据了32%。当下大家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因为近二十年来,高校愈发逼仄的专业化倾向,一个学者最好一生钻在一个领域,理科如此,文科受其影响,壁垒也日益森严,这也导致王蒙先生呼吁过的“学者型作家”越来越难出现。

学者从事创作,有利于发挥知识素养,提高作家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身份让作家能更多接触年轻人,了解他们的想法。“作家”天生就应是“杂家”,也应该保持“业余”状态,杂取百家,博学旁收,有着广泛知识和趣味点。学者作家,抱有“业余作家”心态,其学术训练和知识素养,以自然放松的形态融入创作,也许会创作出一些不错的作品,特别是精神探索性强、有一定深度诉求的“雅文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有一个范烟桥教授,著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但同时也写武侠小说,《孤掌惊鸣记》《江南豪杰》都享誉一时,由此可想,认为“学者作家”就高人一等,其小说创作定“雅致绝佳”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学者从事创作,无论雅俗,也要将小说“写得好看”,才能获得读者认可。

中国作家网:从创作立场的角度考量,学院派作家既不同于专业(职业)作家,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职业化写作者,从事的是具有学院背景、经过学术训练与规范的非职业化写作。请结合自身经历和创作经验谈谈学院派作家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房伟:我非常赞同这个提法,“具有学院背景、经过学术训练与规范的非职业化写作”。目前情况下,这也要先对高校各种考核有应对能力,才能保持“余裕”状态。在有些残酷的高校考核体制内,这无疑也要牺牲很多。我个人经历比较复杂一些,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做过很多岗位,然后报考了研究生。我早年也进行文学创作,但都零零散散,读研究生开始,才更多投入到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工作中。2016年,我调入苏州大学,因为解决了教授职称,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后,心态变得放松了些,才有“闲暇”关注创作。我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可以说近四十岁才开始,我是个“文学老青年”。我这五六年间,大概发表了长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主要集中于历史小说与现实题材两大类型。我也没有放弃热爱的学术工作,依然坚持读书写论文,思考与研究问题,也担负着教学工作,每个学期保持3门课程以上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这都是我应该肩负的责任。

中国作家网:有位高校作家曾经谈到,“我是以对艺术负责的态度进行小说写作的,基本没有考虑过畅销的问题。忠于现实,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我的原则,我不会因市场的考虑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态度”,不少学院派作家更是终其一生践行了写作的独立品格。在您看来,专业评价和市场反馈对学院派作家写作的影响几何?这些评价机制如在学院外一样奏效吗?

房伟:我非常尊重这位老师的艺术追求。说到我的观点,可能相对宽松些,市场反应好的小说,未必没有价值,关键要对自己想写的东西,有所坚持。这种坚守,可能是冷板凳上的长明灯,也可能是火树银花之中的冷然一瞥。我更看重忠于自己的内心,按照兴趣走。我对类型文学也较感兴趣,今天的中国文坛,类型文学借助网络媒介,创造了很多新颖好玩又有强劲创新性的类型作品,比如,穿越、玄幻、二次元、废土等类型。这些,都可以被精英文学吸收与借鉴。从来就没什么“纯粹的艺术”。五四新文学的兴起,也是在晚清通俗文学类型化突破的基础上完成的。

中国作家网:从文学创作实践来看,学院派作家总体上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这是否为这一群体的文学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一般将专业水平视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这是否对这一群体的写作价值取向构成制约?

房伟:学院派作家的确有这样的优势。他们知识更丰富,读书多,有较深厚的修养。清代文学家陈衍说过:“肯并学人与词客,何难出笔雅兼风”,说的是将学术与创作融合,创造出既风雅又生动的文体,这当然是理想状态。不是当了教授,就能成为好作家,创作首先是艺术行为。网文作家南派三叔说过,“凡是不以好看为目的的小说都是耍流氓”,话有些极端,但也提醒学院中的作家们注意,要遵循创作规律,而不是学术规律,不要总想在小说中阐发深刻哲理。所有深刻思想,都应从形象和故事中自然呈现,而不是发议论,掉书袋。不止学院作家,有些青年作家,也误认为小说要“高大上”,就必须让人看不懂,然后堆砌大量格言警句和冷门知识。 “深刻”与“好看”,不是天生的死敌。钱锺书写《围城》,尽管有学者味道,但故事、人物、语言修辞都精彩异常。钱先生一生最反对所谓“学人诗”提法。

中国作家网:文学创作诉诸感性形象,而学术研究和学术批评则更多诉诸理性,在您看来,这是否可能成为学院派作家不得不面对的内在冲突?

房伟:的确有冲突。学术研究工作,更多要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而创作则法无定法,甚至“喜新厌旧”。这也许是学院作家要面对的分裂之痛。我也时常感到这种痛苦,很想放弃学术,专攻创作,但这么多年的学术工作做下来,已养成了习惯,几天不看书,不思考,不写论文,自己也感到空虚。写作更多是一种“燃烧”状态。论文的快乐,在于过程痛苦,结束时最快乐;写小说的快乐,类似狂欢酗酒,一直是高潮,最后完结却很痛苦。我为了调整状态,一般写一篇论文,换换脑子,写一个中短篇小说,两种类型调换着来。写长篇则要集中时间,始终处于一种高强度写作状态。

中国作家网:请结合自身经验,举例谈谈创作对学术研究的启发。

房伟:创作对研究也有反哺作用。我的小说创作,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小说,有的素材源自抗战史料,这也加深了我对抗战小说的理解和把握。我这几年还写了一组“作家人生终点”的小说,涉及鲁迅、郁达夫、张爱玲、王小波等八九位中国现当代作家,已在《收获》《天涯》《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等杂志陆续发表,今年将结集出版。这一组历史小说,得益于我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我请教过很多专家,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史料学专家陈子善教授就给了我很多教益。这些历史小说创作,也启发了我的一些学术想法,让我陆续写了些论文。这也可以说“一鱼两吃”。

中国作家网:作为处于学院环境中的作家(研究者、评论家),您认为高校是否能培养出作家?在施教或学术研究过程中,是否有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作家的想法?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房伟:高校能重视创作,这非常好,但不要将这个专业办成“理论框框”。另一方面讲,高校学者作家,就要成为高校体制内“创意写作”作家,这无疑存在很多误解。我在苏州大学的专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打算继续在这个领域写文章——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个专业不重要,相反,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我坚持认为,能写会说,是中文专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基本功。理论训练,必须在写作与语言能力基础上进行,才能来得扎实。有的文学专业的学生,读到了博士阶段,文学感悟力和文字理解力还很差,这都是问题。

从前讲“大学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指的是文学担负着国民素质养成,民族想象共同体意识凝聚等诸多实践功能,对于“文学工作者”(如编辑、教师、记者、公务员)等职业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并不是说中文系不能培养作家。苏州大学文学院从建院到现在,就出现了6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然而,正如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担心的那样,“文学的消亡,起于消费社会导致的民族国家等意识形态的淡化,文学实践功能也变得弱化。”日本文学评论家柄谷行人也大谈“日本近代文学终结”这类话题。最近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创作培养,无疑也是这种危机的产物。然而,边缘化危机,也可看作是打破理论壁垒的契机,而不是再次将之理论化。未来十年至二十年,随着中国社会高度发展,大学文学教育的危机,会“不可逆地”变得更明显。这应给我们更多勇气和智慧,勘破大学体制壁垒,而不仅是增添一些另外的壁垒。

高校显然可以培养出作家,但要警惕,不要让“高校作家”牌子捆住了手脚。好的作家,需要训练和培养,需要高手指点,但我更看重作家实践能力。在作家经验越来越逼仄的今天,青年作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勇敢介入社会,深入生活。我曾在暑期,在山东、安徽等地走访数十位消防官兵和他们的家属,写了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还有一组小说。我就是要深入和学院生活不同的环境。不要把创意写作当成一种理论,而要将其当成一种训练模型。要对所有的人类知识,都抱有“猫咪”般的好奇心。作家一定是杂家,而不是专家。这些年很多作家学的都不是传统文科专业,反而是理工、计算机、医学等专业。他们的知识背景,让他们有了新鲜的体验力,也没那么多理论束缚。这在网络文学作者中非常明显。网络作家我吃西红柿,就是我们苏州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我的一个好友,苏州网络作家任怨,则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这也让我感到很强的危机感,我们中文系学生的饭碗,现在越来越端不稳了。

我很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当然,对于博士生,还要以学术研究培养为主。在苏州大学,我和另一位老师合开一门文学创作课,我主讲小说。近期,我们和毕飞宇工作室、《青春》杂志合办小说创作沙龙,同学们很踊跃,有5位同学的小说修改后发表了,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鼓励。

中国作家网:有批评家认为,“房伟的一系列抗战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缘起,或可追溯到他手头的某个与抗战相关的研究课题。”具体是什么样的创作缘起?文学研究对您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

房伟:2016年,我开始写中国劳工题材小说《中国野人》,后来陆续写了20多篇抗战小说,结集为《猎舌师》,这的确和我接触抗战史料有关。后来写长篇历史小说《石头城》,我在南京租房,有半年时间,只要没课,就往南京跑,除了大量实地考察,很多时间都泡在南京二档馆,查阅了大量民国报刊和各类资料,这对我开拓眼界非常有帮助。就历史小说角度而言,学术训练让我足够敏感,能迅速寻找史料,进入史料,分辨所需的内容,也让我用更加理性化的目光审视小说素材。

中国作家网:您在一篇创作谈《重塑历史的现代精神》中谈到,“好的历史小说,能善于处理历史的偶然性、细节性和总体性的关系,善于赋予历史文学的光芒和魅力。”在写作实践层面,如何从大量的琐碎的具体的“历史”中“精挑细选”出小说需要的内容?这凝聚了您的哪些思考?

房伟:我曾有一个说法,就是历史小说要寻找“历史的缝隙”。好的历史小说,必须有两只翅膀,一只是真实性,一只是想象力。所谓“历史的缝隙”,就是关注大历史下普通人生活的细节,从中窥视到长时间段历史的丰富性和变化性,将真实性与想象性结合。这些细节要能引发你对历史的思考,进而塑造时代氛围,在氛围中刻画人物。我个人以为,历史小说最难的是在一种真实历史氛围中,真实塑造历史人物性格。当然,只关注偶然性的历史小说,会丧失历史小说天然的宏大叙事气质;只关注宏大理念的历史创作,也常会流于枯燥的概念,最好是能寻找到平衡的点。

中国作家网:您呼唤大学建立“网络文学”学科,这一举措是否适合当下高校网络文学研究现状?将对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学生态,推进网络文学经典化提供何种启示?

房伟:我的研究方向也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研究,一定要在凸显文学性研究基础上,实现研究方法的跨界融合。目前学科体制内,研究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传播策略与产业特色的外部研究比较多,真正有关文学性的研究却远远不够。各个学科都各自为战,成立网络文学二级学科,将之放在“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之下,有利于发挥各学科所长,并加强对其文学性的研究,这对网络文学长远发展大有裨益。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真正落实,需要学界的共识,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什么是理想的写作?作为学院派作家,您觉得你们的写作可以为理想的写作提供怎样的营养?

房伟:理想的写作,具体样貌千差万别,但肯定是作家的激情、理性与思想的结晶。现在学院派作家越来越多,这是件好事,这些作家的作品能给文坛提供很多新鲜类型和体验,例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学院派作家写起来,肯定有优势。

中国作家网:推荐几部您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并简单说明理由。

房伟:井上靖《敦煌》、王小波《黄金时代》、杜拉斯《情人》、鲁迅《故乡》、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井上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小说家之一,他实现了我对优秀历史小说的看法。杜拉斯和君特·格拉斯,一个写爱情写到极致,一个写大历史之中的个人经验写到了极致。鲁迅的作品总是常读常新,每个人都有故乡,也都会对《故乡》有不同的感触。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它将青春激情、政治反思与人性思考结合,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受访者简介:

房伟,文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曾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著有《王小波传》《风景的诱惑》等多部学术专著。另于《收获》《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长中篇小说数十篇,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多次入选各类排行榜,著有长篇小说《英雄时代》《血色莫扎特》《石头城》、中短篇小说集《猎舌师》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