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又回老家过年。
家乡冬松岛后堀村是个靠海吃海的小渔村,一天闻不到海腥味,吹不到海风,听不到海潮的喘息声就睡不好觉。
后堀村村东前因为有了大海,才有长长的海岸线,有了大陆架隆起弯弯的、不屈的、辛劳的、任劳任怨的脊背。
退潮时,海滩涂伸入大海近两公里,可涉水去到对面的北莉岛。小时侯,每当退潮以后,我们一帮小孩在那里找海螺、找螃蟹……抬头远眺,就是一艘艘船从我们面前穿梭而过,非常热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地的人一般不知道什么是赶海,但赶海是后堀人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潮起潮落,每一次的赶海都有不同的收获,也会给自己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这片海滩是个大宝藏,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资源,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
近年来,随着海上捕捞和海洋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渔民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有些村民在海滩潮流小、沙滩连片、沙粒较细的沙滩上围网固定养殖区,养殖海螺成了一条增收途径。
早晨,初升的太阳洒在后堀村的几百亩海滩上,安静而祥和,几名村民正有说有笑地劳作。走近这片海滩,也走进了“养螺人”的生活中。这里养殖的海螺是在近海捕捞过来再养殖几个月,春节期间也是海螺最肥的时候,就会有客户前来收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大地恩情。潮起潮落里多了村民的身影,养鱼养虾养螺,把汗水融在海水里,再收获蓝色国土富饶的馈赠。在乡间地头,我再也看不到佝偻的村民,再也看不到腊黄的脸,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温饱。
大海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也许是因为靠海的关系,后堀人说话倔、硬、直、结实、铮铮作响。后堀村的孩子有血色的皮肤,硬朗的腿脚,几乎是每个都会在海面上游泳,也都会潜泳到大海的海底。
大海养育起来的他们,在生活上用字用词、起名字也离不开大海,离不开大海给予他们的启迪。给小孩起名大都是与“海”字为派,比如“海生”、“海英”、“达海”、“海莲”、“海平”等。还有问路、判断方位,也是以海为坐标。海,对于后堀人,几乎无时不在。
春天,村民们在滩涂上捕捞鱼苗、蟹苗和螺苗,各色的小网张开在海天之间,从涨潮到退潮。夏天,丰富的海产品铺天盖地地呈现在眼前时,那种震撼只有影像可以记录。秋天,落潮后的海滩,赶小海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到了冬天,丰收的喜悦载满了每一人的脸上。每次回家,我都要带上相机拍海。因为我熟悉她,知道她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最美,什么时候潮起潮落,什么时候盛产丰收和希望。
远离喧嚣的城市,坐在沙滩上,看湛蓝湛蓝的海和天空在远处无边无际延伸,海风、海浪、海潮、海的气息总是那么的自然而来,然而,我真想不出更多的词汇来描述她,或许在她面前,我只有自甘匮乏,无论是语言、表情、温柔还是包容。
每当我乘坐渡船跨过海面,离家乡越来越远的时候,突然从心底涌出的对家乡的希翼和祝福。我仿佛看到了海螺在爬行,虾类在欢跳,螃蟹在耕耘,乡亲们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微笑。
作者简介:陈又新,广东徐闻人,文学爱好者。已在全国各种期刊、报纸、自媒体等发表文字作品50万字。先后在企业、记者站,民办高校、中小学浪荡,闲暇时喜欢徜徉在文字和摄影里……作品大多关注生活,从中感悟人生、洞悉时代、寻真善美,并忠实地将其感受诉诸笔端。个人专集《点滴》于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