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时事要闻征文选登文学采风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时事要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张清华:中年写作要不要抒情,怎么抒情?

发表时间:2019-04-30  热度:

张清华,1963年生,生于山东博兴,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出版学术著作13部,理论批评文章400余篇。曾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等。曾讲学德国海徳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1980年代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出版诗集《形式主义的花园》,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怀念一匹羞涩的狼》,常用诗名华清。

 

关于中年,文化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月过十五清辉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还有一种是“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然后是“寄语羲和快着鞭”。诗人华清(张清华)的诗歌非常真实地描写了中年的心态,将社会阅历和个人经历以反讽的手法创作出一批优秀的诗歌,被称为“中年写作”。

在评论家唐晓渡看来,张清华的诗学训练和他从事的批评工作是相一致的,“一个批评家忍不住去写诗,可能会认为有一个更本真的自我,希望找到一种表达的方式”。张清华本质上是倾向于抒情,但他在这方面又是非常警惕和克制的。

张清华最早景仰的是勃兰兑斯那样的批评家。他用如诗的文字描绘出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历史,既波澜壮阔又纤毫毕现;后来也喜爱本雅明——他对文学和诗歌中的意象可以作那样意义深远的冥想和解释;他也喜欢王国维和鲁迅那样的文字:传神、简约、精准、迅疾,充满闪电一样温柔或狰狞的魔力。

一个以“简约、精准、迅疾”为标准的诗人、评论家,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写作?本报专访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一个愿做文学批评这座荒凉山岗上的“西西弗斯”的诗人。

网络新媒体是一种“文化平权”的实践

中华读书报:您在新媒体开设公开课吗?反馈如何?

张清华:没有系统性开课,多年前“超星”曾录制过我的一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读”,制作比较粗糙,可能一直还在播出。时常有外地的学生说起。其他就是一些散见的视频,反馈情况我基本不掌握。

中华读书报:在课堂上讲课与在新媒体授课有何不同?

张清华:新媒体现在很厉害,但它与课堂相比,还是不一样,第一它不是“一次性”的,是“制作”的产物;第二,它还是有很多要求,与课堂的那种现场性的发挥还是不一样。课堂有时候会有一种一次性的、创造的奇迹感,过后永不再来。

中华读书报:您如何看待网络传媒环境对文学与写作标准的影响?

张清华:网络新媒体是一种“文化平权”的实践,无疑会降低门槛,强化娱乐性、大众参与度,当然会对文学有显著影响,这一方面是好事——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发表看法和作品,这难道不是好事么?但另一方面,也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文化枯萎的两种方式之一,便是“娱乐至死”,网络传媒的媒介逻辑就是娱乐,当然也会对传统的文学观念与标准造成冲击,甚至伤害。

中华读书报:您看过微软小冰的诗歌吗?您如何评价?

张清华:看过,那完全是某些人的幻觉,他们所理解的诗歌,不过是一些“分行排列的句子”,看起来“像是诗歌的句子”,这其实是“词语的蒙太奇”效果,并未是诗,因为真正的诗歌是“生命在语言中开出的花朵”,与生命无关,即便是词语很美,但都是无所指的空壳,都只是词语在写作,而不是人在写作。而且严格推敲起来,它们都似是而非,这与多年前那种靠“拼贴词语”而走红的写作者一样,是一种语言的骗术。虽然计算机会越来越发达,但我永远不相信电脑机器人会写出真正的诗歌。

诗歌是复杂的思的产物,是人类经验的微妙之物,是包含了人类无意识活动的神奇的结晶,任何机器都是摹仿不出来的。按照我所说的“生命本体论的诗学”观,没有生命的介入,便没有诗。

我不再冒充一个文化角色

中华读书报:2010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会上,您曾经表达过“理想是得华语文学大奖的诗人奖”,您的理想是诗人?

张清华:获奖者要发表获奖感言,我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说了句玩笑话。玩笑归玩笑,我的诗歌写作其实很认真。我1984年在《飞天》发表了诗歌,是大学时班里第一个在刊物公开发表诗歌的。《飞天·大学生诗苑》是80年代初所有大学生诗歌写作者心中的圣地。

我在学生时代苦苦写了几年,不是很成功,细想原因可能是与时代的思想潮流没有衔接起来,没有受到某种及时的引领和感召,所以写作常在误区里转悠,主要是迷恋朦胧诗和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对现代主义的诗歌接触不够。这种影响,跟阅读片面也有关系。这种情况在1992年以后发生变化,概念化的问题不那么严重了。这么一直写下来,到1990年代后期忽然意识到诗歌应基于个人经验。

中华读书报:这种“忽然”到来的意识,有什么契机吗?

张清华:诗歌和生命有关。这是最核心的。其它经验都是次要的。三十几岁时我有这种感受,但没有悟透。很重要的原因,我一工作就是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这个角色极大压抑了我对生命经验的关注和敏感,张大了文化、思想甚至哲学方面的诉求。

将近四十岁时,我对诗歌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基本确立生命本体论的诗学观。

中华读书报:您的《猜测上帝的诗学》,就是阐述生命本体论的诗学观念。“上帝”有“诗学”吗?

张清华:我以为是有的。这当然是一个比喻,他比任何个人所主张的都要简单得多,也坚定得多。这个诗学就是生命与诗歌的统一。这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残酷和最难的,它区别出历史上一切诗人的根本分野:一切平常的诗人,都只是用手、纸和笔来完成他们的作品,而伟大和重要的诗人则是“身体写作”,是用他的生命和人格实践来完成写作。诗歌史的经验印证了这个道理:一个不朽的诗人,他的人生与写作永远是一体和“互为印证”的。

中华读书报:您对诗人的理解和所有评论家不一样。

张清华:生命本体论的诗学就是永远通过生命经验谈诗,或通过诗皈依到生命经验之上。如此来理解时,突然发现一扇门打开了,所有的东西都能内在地读懂了,而不仅仅是单个门的打开。

我把诗人分成四个级别——这只是比喻的说法:伟大诗人,杰出诗人,优秀诗人,还有“假诗人”。最伟大的诗歌,必然是包含了诗人不朽的生命人格实践的诗歌,像屈原、李白、杜甫……像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大都曾为他们的理想奋斗甚至付出生命;诗歌的最高形式应该接近于老子所说的“道”,“道”的原始形态也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式”,它可以被“道”——但一说出也就不是原始的“道”了。诗歌的最高理念和标准,不是负载于某一个文本之中,而是存在于一切文本之中,是一切文本中所蕴含的规律、本质和规则。杰出诗人也都具有实践性,都与命运有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食指就是这样的诗人,他用命运实践了他的作品,用他的生命见证了诗歌的意义与内涵。这也是诗歌的奥秘,写作只有在呈现了生命处境的时候,才会具有感人的力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者。

中华读书报:您认为诗人从生命人格实践中应该要对自己有要求,您对自我有要求吗?

张清华:更多的是理性层面的暗示。我相信诗歌写作的界面很宽,作为小诗人,我不可能试图做一个圣者,但应该持守诚实,真实地表达情感和经验,包括无意识经验。

我觉得自己后来写得越来越好了,主要是作为写作者和写作本身匹配,我不再冒充一个文化角色去写作,我希望成为彻头彻尾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主体。我自感我的长诗最好的是《90年代叙事之一种》,就是带着反思,还原到日常生活经验,对小善和微恶加以分析,这就使诗歌有一种现实感现场感,真实地传达了现实经验,这也是写作的一种本色状态。

中华读书报:您说“写得越来越好”,“好”的标准是什么?

张清华:越来越诚实、真实了,越来越具有自我的分析性、具有自我意识的敏感度,越来越贴近真实的生命经验,表达方面越来越注重细节,这是我忽然意识到的。

所以很多评论家看到我的近作《二十四首诗》,认为更老辣些。我中和掉过于雅致和抒情的成分。过去零星地写,都是有感而发,不小心就有了一些抒情——中年时期的写作如果让人看到不加节制的抒情是比较可耻的。

中华读书报:为什么?

张清华:不成熟。到了一定年纪,成为“老男人”,如果还不加节制抒情,便是不成熟了,可能是因为提炼得不够,处理得不够醇熟纯正,没有把情感化开;当然,过于知性和观念化也有问题,如果没有生命本能的东西参与,诗便会枯涩。只有本能的、无意识地植入进去,作为催化剂,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做到情感于内,无意识、经验于外,观念夹在一起。所以,如果你读到我一首没有观念的诗,我便成功了。

中华读书报:您感觉评论家的身份对创作是一种障碍?

张清华:我必须和职业作斗争。写作的意义,诗歌写作能不能产生好的文本还在其次,重要的是矫正我的理论和研究工作带来的职业钝化,你对任何形象和艺术作品的处理都变成了职业化的处理,这种处理会显得特别专业,但也常常会是舍本求末,把艺术本身丢掉了。

中年生命经验的老熟和颓败

中华读书报:《中年的假寐》《枯坐》《飞蚊症》等诗,深刻地描写了中年的真实状态。您认为自己“中年写作”呈现出来的诗歌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张清华:最近十几年我写的都是中年主题的诗歌。中国诗歌有中年写作的传统,特别是杜甫、苏东坡。通透、老熟、淡泊、旷达,百感交集、五味俱全。中年写作是丰富的状态,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满青年时代的浪漫激情和雄心壮志,但杜甫最好的诗是中年以后,大家常谈的《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南方和巴蜀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人生最丰富、最内在的境界。

关于中年写作是有诗学意义的。中年不是说一个人的年龄和世俗意义上的油滑、世故,是指中年生命经验的老熟和颓败感,是美学的范式,这是根本。如果你接近或理解了杜甫的生命状态、生命处境,那就是值得嘉许的境界,你能够把人生的诸般困境和挫败感与生命的智慧内在深化融为一体,就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任何写作都是源于生命的困境。诗歌写作相当于从自己的主体变成他者,用他者观照自我,“重新活一次”,并且凝固在语言中,这是写作的真谛和根本动力。如果说诗歌有什么乐趣,就在于在诗歌中“又活了一次”,并且是“作为他者又活了一次”。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诗歌中,写了父亲、母亲以及童年记忆,您写亲情的同时,把亲人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这就使亲情的意义得到更深入的扩展。

张清华:和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我的童年跟着奶奶和外婆生活,对乡村有一种天然的亲和,生命经验的核心地带就是以乡村以故乡的记忆为根基建立的,这一点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会理解。村庄、土地、庄稼、乡村自然成为我生命记忆的根基,故乡的柳树、那错落的低矮房屋、原始的居住群落……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生命的处境触发你,试图进行处理的时候,立刻就回到了那个乡村的原型。

中华读书报:您写诗改得多吗?

张清华:反复改。写完一般放一段时间,有了距离,诗歌变成他者,或自我变成了读者再去改。改的过程就是冶炼回炉,全部化掉,重新塑形,重新编织。

这当然是无意识的,不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原则。写诗必须得写顺溜了,写到满意为止。写作是一件奇妙的事,有的诗可能不需要改,它突然出现,就像神灵附体,这种感觉太美妙了,语言不受你支配,突然涌现。可能无意识状态下写的诗反而更有意思;有的诗写的时候如临大敌,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未必会写得满意。

我最近研究海子,他特别追求“涌现”,这当然不是他发明的,海德格尔也曾经说过“涌现”。

海子是最后一个诗歌烈士

中华读书报:您之前写过海子的评论,为什么又开始研究了?

张清华:我觉得当代诗人中海子比较重要,他是最后一个诗歌烈士,他是用生命写作,全身心投入。他只作一件事情。他不是以一个思考者、一个学者、也不是以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身体去写作,他是化身为“先知”来写作。只有抵达了先知的状态,才能说出超越世俗话语的语言。

中华读书报:评论和被评论达到一种精神的契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关注海子?

张清华:1997年第一次看到海子诗全编,我才开始比较系统地阅读和关注海子。我写了《在幻象和流放中创作了伟大的诗歌——海子论》在1998年发表,那时候只是觉得海子写出了大地和死亡,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海子是作为精神现象学的诗人,他是可以构成特别复杂的精神现象。我后来是陆续在课堂上讲到海子,还打算写一部《海子六讲》。

中华读书报:二十年后又深度解读海子有契机吗?

张清华:我觉得海子很重要。海子有多面性,可以作为青春的文本,可以作为精神现象学的文本,也可以作为复杂的对象来研究。多年前读海子的时候,总感觉到有大量类似泥石流状的不可化解的成分,一些荒僻生硬的词语、过度奇崛突兀的修辞使人望而生畏。现在再度进入,这种感觉已经消失殆尽,所见竟然尽是钻石般的光彩洁净和澄明剔透。伟大作品的确具有恒久的生长性,即使诗人离世多年,他的语言也仍有新鲜和旺盛的生命。

还是践行生命本体论的诗学的思想,我希望在诗歌研究中贯穿生命本体论的诗学观这样一个核心。这也是《猜测上帝的诗学》的观点,假如上帝有诗学,定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内心,他的痛苦、他的生命实践,他一定会根据这些理解观照他的诗,从文本到人本或从人到文本,交互置换返回这样的关系,他一定会让付出了巨大代价和巨大痛苦的诗人获得更多。这样一个思路,使我的诗歌研究变成对精神现象的研究,对人的研究、对神性、对语言和对思想状态的研究,说到底是哲学式的研究。这就和一般的诗歌解读划清界线。我试图抵达这样的一个境界。

因此我会选择一些重要的诗人,食指、海子,也可能选择更多,有精神现象学意义的诗人。

必须找到思的语言

中华读书报:有着诗人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是否写诗的时候更超拔一些?

张清华:角色固化难以觉察。每个人都有坚硬的外壳,都有慢慢形成的职业经验。如果没有警惕,慢慢会变得不可救药。借助某种习惯或角色置换,保持自我的分析和反思是很必要的。孔夫子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经常置换角色;孟子讲慎独,也是设定他者对自我的一种警戒、审视,对自己有所约束。这是修养。我不认为做得有多好,是希望自己有这种自觉性。

中华读书报:您说过,自己对语言有一种“苛刻和病态的爱”,为什么?您从中获得了什么?

张清华:语言是特别难谈的,海德格尔讨论语言的时候,是把诗,语言和思搁到一起谈,思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说的“思”,不是指思想的结果而是指思想的状态,是实践,是过程。思和言同在,言如果离开了主体的思就没有根基,言是其表,思是其里,表里同在,不可能只有表没有里。

检验语言要看有没有思的品质。大部分人使用语言是习惯的滑行,没有摩擦。有些人的诗有韵律,也很高雅,但没有任何及物性,就说明思不在。我对这样的语言保持警惕。我不能使用业已死去的语言的空壳,也不能使用被世俗、专业打磨得非常光滑的语言。这种语言怎么实现,必须保持一个主体思的品质,诗是在远方召唤,诗言思或者思言诗是一种抵达。我试图达到的状态,是语言以思的状态抵达诗的境地。

语言必须有一种及物性,不能没有及物性,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有清晰的关联性。诗歌写作也许并不成功,但挽救了我的评论文字,使我的文字有诗意——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曹丕说得对,文以气为主,气是神秘的东西,既是思想又是形式又是结构又是语言,修辞韵律化为一体,无形又有形,好的文章荡气回肠。批评文字也是如此。有文气的文字是酣畅淋漓的,思想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最好的文字是火山喷发,钻石是在火山喷发中形成的。

中华读书报:写诗的时候有具体的偶像吗?您喜欢怎样的诗人?

张清华:我年轻的时候,最震憾的是读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我认为那就是诗。莎士比亚的戏剧矫正了我对浪漫主义片面的热爱,莎士比亚无比丰富复杂和接近真实。后来我觉得比较适合我趣味的诗人,都比较复杂,比如俄罗斯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我喜欢,但我更喜欢另外两种,荷尔德林是有神性的质朴,再一种就是博尔赫斯式的无比通透的智性,俄罗斯多出勇士或义士式的诗人。勇士的、先知的、智者的……各种各样的诗人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余华和莫言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学术研究中,对诗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做了很多对话。对话对研究有多大帮助?

张清华:在《猜测上帝的诗学》里,我对舒婷、顾城、梁小斌、林莽等都做了研究,但我写的文章不是谈论文本,而是把他们的遭遇经历和文本联系起来,做了一些访问和对话。

对话能解决你的一些困惑,或把零散信息串联起来,但要学会依据对话从中辨识,理性和分析很重要。包括卢梭的《忏悔录》。任何人的回忆都是靠不住的,都是按照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处理。从精神现象学和分析学的角度,所有人的记忆都是选择性的,人对不断地修改记忆有一种乐趣。写作也是对记忆的唤起和再创作。

中华读书报: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走上评论道路?看了您很多的评论,能感觉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比如评余华的作品,除了细读文本,还划了表格具体分析,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评论家愿意下这样的功夫。

张清华:评论和诗歌创作,两只笔并行不悖。有人认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分开甚至是对立的,其实不是,感性和理性纠缠或共生在一起,是文学的状态。余华哲学思维能力特别强,又是一个化观念为形象的作家,把人间万象和人生百味交杂安置到几个人物身上,他的作品就有了寓言性。寓言必须是特别简练的,寓言有两种,一种是尼采、海德格尔、叔本华式的,一种是中国典籍里的哲学语言,庄子、韩非子、淮南子。余华和卡夫卡、博尔赫斯等简约的作家很接近,这一点不是很多人能意识到。

我认为我是读懂、读透一个作家才写。我从1992年研读余华,读了十年,写了《文学的减法:论余华》,从叙述的辩证法开始,从主体的道德的角度对谈论他,把一些流行的话语覆盖了。当时余华看到很吃惊,多年后认识了他才说,觉得我读懂了他,写他写到点子上了。写莫言也是如此。

中华读书报:莫言获得诺奖时,您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因为早十年前您就预言莫言可能获得诺奖。对于多数作品,您都有较为准确的判断?

张清华:我在1991年写的第一篇评论,便是论莫言的,2003年写了一篇《叙述的极限——论莫言》,有三万多字。莫言是极具感性和民间性的,有对历史正义的追求,这是他的一个高度,他的脑子里模模糊糊有一个鲁迅,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述方法,泥沙俱下、原始苍茫的话语场域或方式对他有一种巨大的感召,他是一个从乡村出发、背着土地赋予他的故事,携带着土地原始的记忆向远方出发的一个跋涉者。他不是一个朝圣者。他身上没有圣人气质,但有反抗者的气质。余华则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者。

中华读书报:概括一下自己的评论有何特点吗?

张清华:首先是精神对话,其次是我希望能够和原作是匹配的。如果不能,也许是我能力没达到。这一直是我的一种期许。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