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击
名家散文名家小说名家诗歌签约作家作家档案文坛资讯
散文天地
生活美文往事回忆亲情友情博文选登东方散文西部散文
生活随笔
情感驿站生活空间人在旅途灯下漫笔报告文学百家悦读心灵鸡汤征文选登文学赛事
诗歌星空
现代诗歌古韵新声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诗歌赏析谈诗论道散文诗页原创歌词
小说方阵
国外小说现代小说都市言情微型小说故事新编讽刺小说
文学评论
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新书快递文化时评作家访谈
文艺荟萃
网络文学文化遗产作家信札书画世界美术周刊人文关注文娱生活文史博览
校园文学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蒲公英文学大学作文

范小青:形而上的种子一直在形而下的泥土里

发表时间:2019-04-16  热度:

 

在近日推出的长篇新作《灭籍记》中,作家范小青于看似轻松的幽默荒诞之间,完成了对于“身份”与“命运”的一次严肃而深刻的探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范小青表示,她的写作始终在变化,但形而上的种子一直在形而下的泥土里。要让种子破土而出,就要在大地上辛勤耕耘,保持对生活和现实的敏感和认知。

材料是小说隐形的肉身,常常会转换成寓意

记者:如果说《灭籍记》最初的构思,就像你说的那样,是想写以“回到苏州”为主题的故事,我也从资料上看到,你为写这部小说查找了很多苏州老宅的材料,可是为什么小说最后呈现的面貌里,少见到苏州老宅的身影了?

范小青:因为老宅的身份十分复杂,复杂就有得写。所以在几十年的写作中,我曾经写过很多老宅的小说,也有散文,但仍然没有写够,仍然觉得有写头。当然,除了老宅的身份复杂,老宅的博大精深,老宅人物的丰富奇异,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知晓和了解的,这许许多多和老宅有关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心里。所以在几年前,我又将开始新一部长篇小说写作的时候,我就把它定义为“写老宅”。

平时觉得老宅有许多东西在我心里,但等到要写长篇了,才发现这些东西还是单薄了,所以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查了许多关于老宅前世今生的资料。再就是找一些苏州的老人、朋友打听了解。真是感觉自己太富裕了,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比如我曾经给我要写的那座老宅定性为经租房,或者考虑得更复杂一点,一座老宅里的房子有几种不同性质(这和一个单位里工作人员有不同的身份差不多呵,我们单位就曾经有过“七种人”),有经租房(其性质几十年好像始终没有定论),有私房(留给原房主的一部分),有纯粹的公房(没收或者捐献的),等等,总之一开始的时候,构思一直在宅子上打转。

记者:听你这么一说,老宅的变迁真是够复杂的,牵涉到广阔的时代背景。正因为太复杂了,如果你一直在宅子上打转,可能就找不到方向。所以自然就想到从老宅里跳出来看看,这样就有柳暗花明之感了。

范小青:是啊,我就是怎么转也转不出自己满意的方向,因为是电脑写作,最初的稿子早已经被多次覆盖,我已经记不太清,最早的时候,第一句话是怎么写的,只是知道,那样写不下去,我在老宅里找不到出路。于是只好出来,跳出老宅看一看,用当下的眼光再重新打量老宅。这一打量,就让一座本来是真实存在的老宅,变得既真实又虚幻,让一座本来站在前台的老宅,退到了幕后。

记者:这就能理解,何以小说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呈现之间,有这么大的区别与跨度。不过,我还是有些好奇,你搜集的那些材料都到哪去了?是转化到了小说里了,还是舍弃了?转化了的话,又经过了怎样的转化?我这样问是因为材料是小说隐形的肉身,写作都会涉及到筛选与转化材料的过程,这其中应该隐含了一些写作的秘密。

范小青:这些材料去哪儿了?问得很好,这些材料基本上没有派上用场,甚至没有转换到小说中去,绝大部分是舍弃了的。比如我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关于经租房的事件、故事,这些事件和故事,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十分精彩。可我的小说中却没有写到经租房,那是不是意味着经租房的资料收集全浪费了呢?不会的,不会浪费的。正如你说,材料是小说隐形的肉身,隐形的肉身常常会转换,转换成寓意。

记者:我想,正是经过这样的转换后,那些“遍寻不遇的往事与乡愁”淡化了,小说寓意则凸显出来了。

范小青:对,就像我刚说的经租房,虽然这个小说没写,但是经租房这种特定社会特定时期的特定现状,是有着极其繁复的内涵的现状,是能够让人从中感悟出现状之上、现状之外的东西的。比如当初确定经租房的依据、当初对于经租房性质的界定,几十年后已经完全无依无定,于是出现了原来的户主对于经租房归属性的疑问和追索,这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曲折性、不确定性、荒诞性等等,就是小说的灵魂。

记者:《灭籍记》腰封上写的“以黑色幽默讲述现代寓言”。在我印象中,“寓言”这个说法已经久违了。我查了下资料,所谓寓言,可以指的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如果以这个定义来比对这部小说,倒觉得说这是个“现代寓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范小青:我认同“现代寓言”这个说法。寓言是非现实的,是假托的故事,《灭籍记》就是个假托的故事。但是有一点,这个假托的故事,是建立在真实的现实的坚实基础上的,不是凌空蹈虚,也不是远隔重洋,而是扎扎实实踏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跟着我们的历史一起前行到今天,实实在在地把我们生活中常见常遇的故事,用寓言的形式写出来。

记者:听说你写了《灭籍记》,我想当然以为你讲了一个户籍的故事。首先想到户籍,是因为相比房籍、学籍,乃至更具抽象意义的祖籍等,户籍在中国的语境里更具有典型性。

范小青:的确,关于户籍,真是有着无数无数的既真实又荒诞的故事,其实在我的一些短篇小说里,也有写到过类似的内容。也就是说,凡一个题材,或一个素材,写不写它,就是一个有没有既虚又实的考量,如果只有实,或者只有虚,二者缺一,那就不写。一般我的写作,都是从实出发,甚至都是生活琐事、小人物,但是生活琐事和小人物那儿,同样有形而上的东西,甚至更能够体现出形而上,因为小人物的遭遇,可能会更尴尬,生活琐事中隐藏的不平常也可能是很多的,只是看你有没有敏感到它们的存在。

记者:《灭籍记》里,年代基本上是模糊处理的,或是带有某种假定性的。我想,这或许和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有关吧。因为身份本就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带有永恒性的命题。

范小青:这个问题,我好像要反过来回答了,身份是一个超时代超区域(超时空)的命题,但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是不能超时空的,我的个人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悟,也不能超时空,所以,《灭籍记》是有时代背景的,尽管处理得模糊,但它是如假包换的但又可以超越时空的中国故事。

写作“寻找”这个主题,我确实是很“执”

记者:以前读过你的短篇《在街上行走》,再读到《灭籍记》,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因偶然的“发现”开始了各自的寻找。他们的寻找,给人一种用针挖井的感觉。这或许能体现你小说叙事的某种特点。

范小青:谢谢你还记得我的那个短篇,一个很短的短篇,《在街上行走》,六千字,写了八个人物,全都没名没姓,只有“收旧货的”,“开旧书店的”,“开服装店的”,“洗头房的”等等这样的称呼,就是像流水一般,正如小说标题,故事是走到哪儿是哪儿那样的写法。这个小说写于2004年,已经整整15年了,这也是我自己一直很喜欢的小说。你用了“用针挖井”这个词,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吃力不讨好,呵呵,我的写作确实是有一点这样的意思。

这样的开头,体现出我的小说叙事的特点,就是从小处入手。这个小处,不是我特意要往小处走的小处,而是它天生就是我的敏感点所在。难道是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个“小”字哈。

记者:虽说你的写作从小处入手,但实际上小处不小,因为从这个“小”里,能让人触摸到大时代。无论社会、时代怎么变迁,人都回避不了寻找自我,或给自己确定身份的问题。所以说,在《我的名字叫王村》或《灭籍记》这样的小说里,你实际上抓住了一个带有根本性或本质性的命题。

范小青:其实我的写作反复在写这个命题,除了你提到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也有很多,比如《生于黄昏或清晨》,比如《我们聚会吧》等等。如果说这些作品涉及到根本性或本质性的命题,那并不是我刻意抓来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的,在有意无意中被提醒的。这可能源于三观或什么观吧,至少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和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自己不能确定的东西。比如我自己的出生,只是在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我小的时候,听母亲说过,我生于夏天的黄昏,因为生下我的时候,母亲看到远处的灯亮了,至于具体是哪个时辰,几点几刻,那是说不准的。

对于自己不能掌握的、不能确定的许多东西的敬畏,是我的一个特点,大到历史,小到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既然敬畏,就不敢随便瞎说,不敢妄下论断,甚至就有点虚无了(刚刚看到一段话,也不知是真是假,先借来一用,说哈佛大学校长开学致辞说: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也许正因为不能确定,才会不断地要去寻找?这是我自己要问自己的问题。

记者:以我有限的阅读,真是很少有作家像你这般执着于写“寻找”的主题。当然,你的“寻找”也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

范小青:在小说中寻找,确实寻找得够多的了,也确实如你所说,寻找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从具体到抽象。怎么会从具体到抽象,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正是我一直在寻找而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你看,又多了一个寻找。

我想,归根到底这还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是人的观念,人的看法,人的思考,跟着时代在变化。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很难用“真”和“假”这两个简单的词来解释,很多时候,真和假是混杂在一起的,你追寻真相,结果你也追寻到了真相,但是就算寻找到了真相,也未必就真的是真相。我曾经写了《谁能说出真相》《真相是一只鸟》这样的小说。

其实并不是我主观积极地去探索这样的主题使其发生变化,而是时代和生活以及它们给予我的思考和感受,影响着我的写作,决定了我的变化。

记者:你执着于“寻找”,难道仅只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或是源于你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样的“寻找”和你的某种情结有关吗?或者和你的一些童年记忆有关吗?

范小青:在生活中,除了写作,别的事情我不是太“执”,但是写作“寻找”这个主题,确实是很“执”。我也早就意识到这个“执”,所以在近年的写作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甚至在每一个小说开始的时候,我都会写下“不再写寻找,不再写寻找”这样的句子,然后加上很多个感叹号,来提醒和教训自己。

就这样我开始了思考新小说的写作,可是想着想着,琢磨着琢磨着,构思着构思着,自己都笑了起来,怎么又是寻找,怎么又是寻找,难道除了寻找,我就不会写其他故事了吗?

想法很重要,但是想法怎么从作品中呈现出来,同样重要

记者:某种意义上说,在《灭籍记》里,你讲述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小说似乎是从梦开始,又以梦收尾。故事终了,小说里吴正好在打一款叫《美丽新世界》的游戏。要是对应到赫胥黎的同名作品,小说又像是多了一层乌托邦色彩。

范小青:梦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不让人抓住把柄。因为历史早已经支离破碎,历史早已经面目皆非,当我们以为自己在书写历史,并且以为我们是历史的主人或者我们熟知历史,以全知的肯定的口吻去书写的时候,历史也许正在嘲笑我们。我说的这个历史,就是事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许多事情过去了,你就再也无法重现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了,即便是有记载,有传承,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重现,但是人类总是在追寻历史的真相,总是要想还原历史的真面目,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都是胆战心惊的,所以我得用梦幻、用游戏来掩盖对于历史的无知,来表达对于历史的敬畏。

记者:说到这个结尾,如果把它往前追溯,给我感觉小说包含了一种后现代的意味。小说的主旨应该说包含了腰封里写的“历史中的隐痛与深忧”,但结尾处的梦,又似乎把主题消解或淡化了。

范小青:拼贴和重组是写作中我对自己改变文风路径的要求,是自我否定的结果,如果它恰好和后现代吻合,那当然很好,但是我的写作很少学习别人,正如许多影视剧中会注明“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呵呵,哪怕真的是后现代,那也是属于我自己的、属于我一个人的后现代。

最后的消解和淡化,是我有意为之的,我觉得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法去写,历史中的隐痛和深忧都不会消解和淡化。

记者:结尾的处理,会不会把本来带有悲剧或正剧色彩的主题喜剧化了?你似乎有一种独特的禀赋,即使写悲剧故事,也能写出喜剧色彩的。你像是能在写小说的同时,就跳出来看自己写的小说。

范小青:是的,我在写小说,有时候(不是每一次都这样)是会跳出来看自己写的小说,所以经常会“作”,作妖,作怪,在悲的时候,用喜剧手法,在喜的背后,掩藏悲情,在激动的时候,戛然而止。其实从《赤脚医生万泉和》开始,到《香火》,到《我的名字叫王村》都是一直在作这样的处理,《灭籍记》也是。

记者:《灭籍记》里面确实有各种奇思妙想,也充满谐趣。因为小说里包含了一些想法,让人读后比较有话说。同样是很有意思的小说,相比《裤裆巷风流记》,《灭籍记》的确让人更有话说。那是不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除了有感觉之外,有想法也很重要?

范小青:其实我自己在重新读《裤裆巷风流记》的时候,被它的纯朴和干净所感动,但是我再也回不到那个纯朴和干净的写作中去了。并不是说《裤裆巷风流记》里没有思想,但是它的言外之意确实不多,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有一种纯粹的感觉,就是你所说的那个“感觉”。

我以前曾经写过创作谈之类的文章,说自己很害怕思想,我说的是实话,事实上在写作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重视思想的,我认为故事和人物中自然会有思想。这个观点也许并不错,但是不能误认为因为故事和人物都会自带思想,所以写作者就不用思考。故事和人物自带的思想,其实说到底还是写作者赋予的。

记者:对,这一点写作者容易混淆。我想,他们有时或许会担心自己太有想法,容易把思想、意念强加给人物。我们也都知道,对于小说写作而言,人物要成了作者的传声筒,一般来说并不是好事。当然了,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作家也未必有多少独创性的想法。

范小青:所以,想法当然重要,没有想法,你就不知道你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你甚至不知道你要不要写作,你的写作就没有方向,你的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写出来,也许就是无意义的或者是不新鲜的。

想法很重要,但是想法怎么从作品中呈现出来,同样重要。

因为种种原因,我回不去,所以只好“变形”了

记者:小说分三个部分,外加一个尾声,你都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但实际上,你写了三个人的视角,我感觉不解的是,虽然用的不同视角,从叙述语调上看,却没有突出个性,反倒是比较一致的。何以如此?

范小青:你看得很准,三个人虽然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视角,但是叙述语调没有突出个性。这是一个问题,我自己是知道的,即便不是有意为之,至少也是惯性使然。因为在这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我好像特别迷恋“好玩”,前不久我还写了一篇关于《灭籍记》的创作谈,题目就叫《“好玩”的背后》:好玩的故事承载历史的命运,“好玩”的背后,是对现实的剖析和生存的思考。这是我想做的事情。

我在创作谈中说:“世界变得很有趣,变得奇怪,无厘头,好玩,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傻傻笑那种好玩,是暗含着错综复杂内容的不可捉摸的有趣,是有着特殊分量的奇怪,是让人感叹的沉重的好玩。

在这样一个时代写作,写的又是时代的故事,我们已经无法用从前一本正经的老眼光、老观念去看待、去提升,我觉得自己已经‘回不去’,回不到一本正经的状态,已经无法不追求“好玩”了。”

这样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写作,以至于使不同人物的叙述都成了同一个调调,作者的“自我”太强,没有遵循人物性格特定的艺术规律。

记者:这些第一人称“我”的后面,我分明还读到了另一个“我”,亦即作者本人。譬如对一张“纸”的思辨,还包括其他一些带有哲理思辨色彩的话语,我能感觉到是你以一种“画外音”的方式说出来的。我们知道,现代小说比较强调作者消失在文字背后,从这个角度,这样的叙述有点反常规。

范小青:没有刻意去写一个现代小说,所以在写作中并不是时时想到现代小说应该是怎样的,我这样写是不是就不像现代小说了,所以作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跳出来说话。这是因为作者沉不住气,急于表达主题,直接表达主题。这是写作的不足之处。至于作者在小说中的叙述的位置,每个作品都不一样,根据内容和主题来决定。

记者:就叙事而言,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篇幅对话。相比而言,叙述比重少了。对话实际上部分取代了叙述的功能。

范小青:我写小说一直喜欢用对话,感觉对话的魅力抵挡不住,所以会没有节制,对话泛滥,很享受也很得意对话的过程。基本上对话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但是所有的对话组合起来的作品,却是荒诞的,不确定的,不真实的。就像织一张大网,每一根线都是实实在在的线,但是织出来的那张网却是虚幻的,似有似无的。

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任由自己的兴致,正如你说叙述是很考验作家功力,因为迷恋对话,叙述功力大减,我正在警醒。

记者:话说回来,你小说里的对话有不少幽默和机巧的元素。所谓的黑色幽默,有很大部分也源于对话的吧。这看似容易,其实不容易做到,难就难在把握好那个火候和尺度。

范小青:年轻时候的我,不是十分“好玩”,就是一个一本正经写作的人。奇怪的是,一个不好玩的我,写着写着,年纪就渐渐大了,又渐渐地老了,十分出乎意料,伴随着年岁一起来的,不是成熟,不是矜持,不是拿捏,竟然是“好玩”。

当然,这个“好玩”,更多的是内心世界。喜欢有含量有张力的话语,喜欢幽默的情趣,写作的习惯也受到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我写小说,可能会有淡淡的韵味,意思从淡淡的韵味中体会,而近些年的写作,更钟情于“谐趣”,谐趣背后是有很多很沉重的东西的,至于是不是能够或者已经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只能说,我努力去达到这样的效果。

话赶话,好像没有什么秘诀,有的话那就是判断,1.看一句话,有趣无趣,2.看一句话,有没有话外之音。

记者:没深究过“记”是怎样一种体裁,古代意义上的“记”到当下又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新质。但因为都归属于“记”,我读《灭籍记》,会比较多联想到《裤裆巷风流记》。隔着几十年的时光,两部小说有着很不一样的面貌。最大的区别是多了形而上的层面。我印象中,大约是从《赤脚医生万泉和》往后,你的写作就趋向虚虚实实了。这样的变化,按一般的理解,是你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融合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当然,《灭籍记》之前的《桂香街》算是对现实主义的回归。反正你的写作几度变换,或许也经历了“中年变法”,说说你的“变形记”吧。

范小青:《桂香街》的写作是一个特例。我是先开始写《灭籍记》的,中间不断地停下来,因为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觉得写不下去,这时候接了创作《桂香街》的任务。《桂香街》是个命题作文,只能用纯现实主义的方式去写。所以这个“变法”,并不存在主观上的因素,主观上,我一直说自己“回不去了”,回归不到传统的正宗的现实主义那儿去了。这个回不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决不仅仅是写作风格和技巧的问题,不止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许多的原因。因为这种种原因,我回不去,所以只好“变形”了。

记者:一个作家写作再怎么变化,都会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就你的写作而言,有一个特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对世情或者说是市井的书写。这使得你后来偏形而上的写作也有形而下的依托,而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

范小青:其实这是我一直说的,形而上的种子一直就在形而下的泥土里。要让种子破土而出,就要在大地上辛勤耕耘,保持对生活和现实的敏感和认知,就是辛勤耕耘,但是怎么判断长出来的种子是什么种子呢,就是看它有没有“意味”。所以,与其说是平衡,其实就是一种劳动和对劳动成果的判断。

如果对“变”视而不见,甚至背过身去,敏感也就不复存在

记者:你的写作还有个很大的不变,就是写城市,尤其是写苏州。无论是《灭籍记》,还是近期推出的“范小青小说典藏·长篇都市系列”(6种),基本上是以苏州为背景的吧。单看这系列里的《城市表情》《城市之光》《城市民谣》《城市片断》这四部小说的书名,就能让人感觉到你试图从不同角度切入,对这座城市有全方位的呈现。

范小青:确实,不经意间回头一看,许多年来,写了许多和城市有关的小说,长篇小说就有好些部,尤其是直接以“城市”命名的长篇小说就有四部,可能是对城市题材着了迷。因为除了长篇,应该还有更多的中短篇小说呢。如此密集地去抒写城市,肯定是因为“城市”太有写头了。

虽然我也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但毕竟我的绝大部分的生活痕迹是在城市的,在城市生活写作中,我的目光也始终是落在底层的,比如《城市民谣》就是写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的人生。《城市之光》其实是个擦边球,写的是一个农村的人在城市的遭遇,是一个悲剧,暗示的是农民很难真正地彻底地融入城市。

记者: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对它有长期的观察,时间一长,是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的,也自然会对早年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更多的情感积淀。所以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其实也有自己的乡愁,但在你的小说,哪怕是写到苏州老宅的小说里,类似乡愁的情绪也是淡淡的,你更多追踪时代的新变,也没有对各种变化表现出抵触心理。

范小青:变,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的词,可以说这是没有定性、守不住,也可以说这是创新、接受新事物。但是变,不等于丢掉过去的一切,对于变的认识和敏感,是建立在变之前的深刻印象和情感积淀上的,所以,对于变,不会是简单地说变得好或者变得不好,也不是简单地说应该变还是不应该变。与其说这种敏感是自带的,不如说是“变”本身给我们带来的。

但是如果对“变”视而不见,甚至背过身去,那个敏感也就不复存在。

记者:求新求变的同时,你的写作有一个大的路径或场域。这一点从你全国两会上交的提案也能看出来,关注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推进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建设专科儿科医院,保障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应该说很跨界,关系国计民生,并且保持在合理的法度之内。这些是你实地调研的结果吗?还是说从你周边的生活,或网络上了解到一些资料?

范小青:全国两会的提案,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提案,是先考虑到小说题材和积累了一些素材,后来才转换成提案或社情民意的。比如失地农民的生活,一直是我感兴趣的,我也经常抓住机会和那些不再以种田为生的农民接触了解,关注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再比如一些关于老年人的生活生存的提案,也是如此,我曾经有打算写养老院的小说,也因此做过一些积累和准备,虽然现在还没写,但今后也许会写,其中的部分内容,就是两会的提案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先关注到社会现象,比如早些年的民工子弟学校问题,比如农村学校教师的问题等等,做了提案或建言,肯定会成为写作仓库中的库存,至于哪一天,在哪一个作品中使用和呈现,那要看缘分。

记者:能源源不断写作,每隔两三年就推出一部长篇,同时还写了数量不少的短篇,你的小说又能捕捉到时代的新变,是因为你有一颗年轻的心灵,一颗有趣的灵魂吧?

范小青:首先一个,年岁是长了,不是渐长,是来得很快,那是我自己的,但是名声和地位这两样东西,也许在别人看来,它们在我身上有所附属,当然也许他们看到的是假象,只是无论有否,那都不是属于我的。所以,在我的内心,我一直是那个跟随父母从城里下放到农村的无知懵懂的女孩,世界在我面前,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神奇,我的内心,是那么的好奇,那么的渴望学习,那么的喜欢和农村的小姐妹一起劳动一起玩耍。

记者:能保持这样的好心态,真是难得。不要说到了一定年纪,眼下很多年轻人,都在感叹现实生活同质化,网络虚拟世界也无趣,所以很难对生活有恒久的热情。

范小青:现实生活同质化,网络虚拟世界也无趣,但是艺术的魅力(必须是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艺术)永在。无论是欣赏别人还是自己写作,我的乐趣在于新鲜,比如我喜欢追剧观影,而且爱好泛滥,什么样风格的都喜欢,但是也有个毛病,就是同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短时间内不会多看,看过一两部两三部,即便又有再好的,也暂时不看了,要换口味了。我的写作也是如此,不能让自己腻味。假如自己没腻味,别人倒腻味了,那就只好说声对不起了。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temp.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