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寺院很难和爱情姻缘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有那么一座寺院和爱情紧紧相连,以《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名扬天下,以“愿普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祈愿被人们口碑相传!
这座传奇的寺庙就是佛教十方禅院永济普救寺!说起这座著名的寺院,令人最为称奇的奇绝之处是寺内莺莺塔的回声蟾鸣。这奇塔呢就屹立在普救寺西轴线上,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据寺内现存的碑刻记载,莺莺塔是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的。1991年5月在修葺莺莺塔时,从刹穴(天宫)内出的铜佛像和捐献记载印证,此塔确系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莺莺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边长8.35米,南向辟门,内为方室,室内后壁有一佛龛。第一层塔室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隆,中有一孔可通上层。第一层以上塔身内部皆为方形空筒。塔上壁用砖叠涩出檐13层,塔身高40米。二至九层,塔壁内设有转角通道,设台阶,可攀登盘旋而上。二层以上各层四面辟门,但真假相间,门顶作拱形,真门可供游人眺望。据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考证,该塔四方形空洞式结构,保留了唐塔的一些特点和风格,但它确系明代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砖塔。
莺莺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堪称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和世界奇塔。莺莺塔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即游人在塔西以下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
回音建筑,在中国的文化园林中,堪称绝艺。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古代的绝艺全国保留下来的仅存四处,它就是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永济普救寺的莺莺塔,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一些声学专家把莺莺塔的“蛙鸣”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誉为世界六大奇塔。这传奇的回声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呢:爱可以穿越沧桑,穿越废墟在珍贵的人间留下千古铿锵的回声,缠绵倔强,真诚其恒!
普救寺诞生了《西厢记》,而《西厢记》又成就了普救寺,一个传奇的故事,一曲爱情的剧本,俨然成为鲜活的存在,成为爱情的见证,成为爱的圣经与信仰!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最初以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篇不过数千字的小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之一。以张生遗弃了纯情的莺莺的悲剧结局,写尽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的唯美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扬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金董解元据此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这距《莺莺传》的故事诞生已经四百年左右了,民间该为莺莺留下多少慨叹,也流下多少泪水呢!艺术成就和故事情结均有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为了争取恋爱自由,追求婚姻幸福美满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的斗争。
星转斗移,朝代更替。《西厢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丰富着,也升华着。元代王实甫所作的《西厢记》,则把这个故事推向完美、人性,更具心灵的感染力!成为中国文学的不朽经典。有人甚至把她称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创作时间上比莎士比亚名剧早了整整三个世纪。以新的艺术语言讲述了普通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在寺庙中相遇相知进而相爱,随后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得以圆满结合的故事。这部杂剧故事恢弘跌宕,人物形象丰满,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突破了老套的“才子佳人”和“夫贵妻荣”的婚姻模式,恋爱模式,彻底否定封建传统的联姻方式,强调的是爱情自由和婚姻自由。在他的戏剧中,爱情被放置在功名利禄之上,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也不强调门当户对,而是完全从爱情角度出发,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明确的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有极高的思想觉悟。这《西厢记》故事的流传衍变,难道不是人间真情真爱的追求追寻的生活回声吗?!她可以在苦难中生生不息,在生活中世代常青。永远以一种美好、完美、完满的情感诉求,证明爱,诠释爱!
据介绍普救寺历史悠久,但至今还没有发现准确的史料说明它的具体始建年代。寺内现存碑刻和方志都说它创自隋唐,但缺乏实证。
据初唐释道宣所撰的《续高僧传》二集卷二九《兴福篇》第九《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中说,“先是沙门宝澄,隋初于普救寺创营大像百尺……”这说明普救寺之名隋初已有之。《慈恩传》卷六载,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参与玄奘译经的人当中,证义大德有“蒲州普救寺沙门钟秦”,撰文大德有“蒲州普救沙门神宫”。这说明普救寺之名在唐初仍然沿用。《西厢记》故事的最早依据唐元稹的《会真记》中载:“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以上史料说明,隋唐之际已经有了蒲州普救寺这一寺名。
普救寺几经沧桑,反复兴废,历历代均有修葺。这在稽考经籍和基址发掘中得到证实。据介绍 1985年秋和1986年夏,曾两次对寺宇内的遗址进行了实地发掘,试掘情况表明,普救寺是历代所经营的佛教寺院,地下遗留有大量的佛教文物和建筑物饰件。同时,对寺庙原水平线以上部分(厚约1米)进行了清理,隋唐、宋元时期寺宇建筑遗址和布局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塔后33米处地表下1米处出土了三尊大型石雕佛像、一尊小菩萨石雕像。三尊大型石雕佛像均为站佛,身高2.90米,其中两尊残缺。各尊佛像体形健美,眉目端庄,螺形发髻,两眉之间的有白毫相,鼻梁高直,两肩圆润,身披袈裟,衣纹劲健流畅,手掌丰满,腰微束,赤脚,刀工豪放有力。经有关专家鉴定,按其造型风格,当属南北朝晚期的遗物。这也至少提供了南北朝晚期普救寺已经存在的某种信息。
据《山西古迹志》永济城东普救寺条载,1940年时,在一座倾圮的钟楼里,还有一口大宋宣和甲辰(1124年)岁末铸造的铁钟,钟高2.10米,重约万余斤。这些情况足以证实宋代普救寺修复之盛。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产生于金代章宗时期(1190年),上卷有一段张生眼中普救寺景物的描述:“祥云笼经阁,瑞蔼罩钟楼,三身殿琉璃吻高楼清虚,舍利塔金相轮直侵碧汉……”,恰巧在此出土了三尊石雕佛像,即为法、报、应“三身佛”,说明此处就是年的三身殿,与“董西厢”描述完全吻合。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楼阁塔坊,全部毁圮。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普救寺的建筑包括莺莺塔,才得以重新修复。
清朝,普救寺虽也得到修葺,但至清末,寺院已很破旧。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遭受了一次大火,以后又受到侵华日军的破坏,至1949年时,普救寺便只剩下莺莺塔、石狮、菩萨洞,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了。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张拍摄于1914年的普救寺老照片,塬上沟壑纵横,断壁残垣,莺莺塔孤独落寞地耸立着。人间多少风和雨,历史多少苦和难,文化多少伤和痛,均以一副简单的构图见证着,耸立着,个中况味难以言表。值得庆幸的是1986年,一座按原样在原址修复的普救寺,又出现在三晋大地上了。
这普救寺文明的脉落渊源尽管还不十分明晰,但可以在哪怕是废墟之中,仍然在人们的心中传承着,这是历史的风骨,也是大地的纬度,让文明之爱在沧桑之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种文明的坚挺,让《西厢记》的故事在人文的广度和深度上传承与弘扬!
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峨眉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同时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更是以建筑艺术的形式,再现文学经典。也让《西厢记》的故事有了新的载体。让人们融入故事的场景和情节,体验、参与了爱情的诗韵,完成一种追寻爱情的经历。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环境雅致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令人温暖的是梨花院再次完美生动地演绎了《西厢记》里的爱情。梨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它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古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的匾额引人注目,两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出这里的典雅幽静。匾额、诗联都是我国著名西学专家王季思先生的真迹。《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坐北朝南,南设院门,院内北房三楹专为老夫人的居室,室内右卧室、中堂屋、左佛堂,“拷问红娘”即发生在此。西厢房三间,为莺莺和红娘的居室。东厢房三间为欢郎的居室。此院之中,最引人入胜的有两处:一处是东厢南侧一段墙,墙下翠竹环抱着一块太湖石。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就这样款款走进我们的视界!另一处是西厢南侧一方石碣,上刻“普救寺莺莺故居”七言律诗一首。跋文载,此诗是金大定年间河中府同知王仲通游寺时所撰写的,因此称作“金代诗碣”。诗曰:“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无据塞鸿沉信息,为谁红燕自归来。花飞小院愁红雨,春老西厢锁绿苔。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这方诗碣,是1986年修复清基时出土的,它是迄今寺内保留年代最久,直接记述崔张故事的实物佐证。当亲临这梨花深院,体味一种情调,一种氛围,“意似痴,心如醉”,岂不快慰平生!
拜普救寺,时值深秋,让人略感遗憾的是普救寺内新建的塑像比例不是那么协调,做工也比较粗糙,与古刹不相协调,以及荷花池塘的摄影服务差强人意,大雄宝殿个别僧人强拉香火功德等。但,仍然沉浸于文明的优雅风韵,以祈愿作结,临风古塔一样站立千年,愿天下有情人永结同心!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祈愿一定会同爱一样有铿锵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