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小”与“大”
——读赵常丽散文集《湖岸记事》
文/杨焕亭
读赵常丽的散文集《湖岸记事》,让我油然想起近二十年来围绕散文的“小与大”而发生在理论层面的争论,由此而夤演出所谓“大散文”概念。然而,实际上什么是大散文,论家从来就是莫衷一是。有以题材论,认为反映重大事变的散文就是大散文;有以物理长度论,认为超过多少字就是大散文。
从赵常丽的创作实践证明,散文的“小”与“大”实际上是一对充满辩证意味的范畴。她的许多作品,或浅斟低唱,或断章轻笛,或春夜疏雨,总以一滴水反映着太阳的光辉,在一时一事中展现出作者与时代旋律共震的情怀和胸襟。
小角度,大时代,是《湖岸记事》的一个显著特点。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是一切创作主体都必须回答的课题。早在上世纪初,国学大师吴宓先生在谈到创作时就指出:“古人之诗,即今世之报纸,以伸生理而重舆情……”这里所谈论的正是作家与时代的息息相关。而散文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能直接反映时代风貌、透析时代变革、承载时代矛盾的文体。
赵常丽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对于时代旋律的激荡和演进有着高度的敏感。然而,非常可贵的是,她没有跟风追潮地钟情于所谓的宏大叙事、宏大描写,而是将艺术的笔触伸向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一缕涟漪,缘事而发,引出对时代主题的大思考。从《职场上的“怪兽”》到《房价的冷遇》;从《着装在变》到《土豪妈妈的思维》;从《家有考生》到《有暑无假》,实际上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改革开放背景下,文化多元、理念多元、生活方式多样时代的社会风情画卷。
这些源自每一个国民的市井碎事、影响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小情,反映着每一个时代变迁的春曲小浪,却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折射出社会的价值取向,映衬出国民心理的复杂多矢。值得注意的是,赵常丽从这些生活素材中发掘的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的正能量。
我十分欣赏《房价的冷遇》这篇作品。这不仅仅在于作者敏感地抓住了近年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更在于作品以“商家:放下房价正促销”、“市场:遇上寒流有理性”、“顾客:爱不起又放不下”、“律师:睁大眼睛看合同”,从商家、顾客、市场、律师四个层面透视出房地产市场变化对从商行为、消费心理和产销机制的影响。不用说,作者的书写是感性的,但是文章字里行间所闪烁的理性之光却反映出作家那种不同于通常散文写作者的新闻敏锐,也不同于普通新闻工作者的注重信息的及时性。作品中像这样的珠玑俯拾皆是。类似这样,我们也可以从《着装在变》中捕捉到审美情趣的时代性,从《请别再叫我宝贝》观览爱情的时尚演变,从《土豪妈妈的思维》触摸到青少年教育的苦乐情愫。这些作品,大都是一篇一个故事与一份思索。在技术层面留下“形不散神也不散”的传统印痕,却令人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张爱玲、庐隐的文风,读来如一杯清茶,其汁也明,其味也纯,其意也深。由此可见,未必长篇大制就是好散文,要紧的是思想含量和时代负载。
小篇幅,大情怀,是《湖岸记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梦里故乡》收集的是作者多年来写给故乡的绵绵思絮。故乡的融融月色、袅袅炊烟、阡陌小道、黎明鸡啼、垂柳碧影,乃至那一座曾经留下童年欢悦与惆怅的小阁楼,在作者笔下浓浓淡淡、红红翠翠、燕燕莺莺,水墨画般地次第展开。那里有“古老的鶉觚鸟,如画的浅水塬”,有“每逢下雨,一路坑坑洼洼,走小溪过池塘”的童年记忆,有“媒婆赶集会,兴高采烈,到处游说,跑了东家跑西家……把情窦初开的男女拉在一起,亲友在暗中察言观色”的趣事描绘,有“新出的嫩芽翠枝,也是阿姑当年洗漱时流落此地的秀发”等浮想联翩,读来温馨悱恻,诗情画意,留下女性作家观察生活的细腻和入微。
我要说的是,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有一种泛人类的大乡愁在激荡。显然,作家是以一个已经移居到城市的“叙事者”的角色走进乡村。这种审美视角,使作品将“乡愁”提到了文化的层面,所有的追忆、回眸和眷恋,都是在一种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情结,是一种二元结构氤氲中如马克思所说的“新时代的漂泊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乡愁”,是消解二月结构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阵痛”,而迎来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晨曦曙光。这同那种自致角色没有改变的农民工的“乡愁”属于不同类型的情感。因此,赵常丽的笔下,更关注的是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的人。《呼郎》,是一篇充满着人生悲欢的作品,读来一咏三叹。作家所牵挂的不仅仅是“呼郎”的命运,更是一群人的命运。这种融“大我”情怀于“小我”记忆的叙事,赋予赵常丽散文以浓郁的人文温暖。诚如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所说:“故乡不仅是地理意义的故乡,故乡在另一个层面是人。我更看重这个层面的故乡。”
小人物,大风景,是《湖岸记事》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所谓文学即人学,充分展示了文学与人类的关系。说到底,所有的文学叙事都是对人的存在生态、生命诗意和人性尊严的书写和讴歌。作为一位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阳光下的作家,赵常丽对于人的火热的创造实践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这当然与她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致角色有关,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作家对历史主体的深厚情感和理性认知。一组《采访手记》为读者推出的是一个个充满理想信念,高扬时代精神,牢记使命和初心的时代雕像。他们阳光、自信、自尊,由此而织成背景宏阔、景深悠远、形象饱满、色彩绚丽的新时代风景,每一种色块都是蕴含着感荡心灵的中国故事,传递着盈满民族情怀的“中国精神”。我十分欣赏赵常丽的写作取向,这就是把艺术的笔触伸向普通建设者、创造者。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
在赵常丽看来,只有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才足以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才是真正的创造历史的英雄,是鲁迅所称颂的“民族脊梁”。于是,从作家的笔下走来“太阳点燃的红烛”呼秀珍,走来了为奥运抛洒汗水的一群大娘大爷,走来了风雨30年的咸阳路桥人,走来了新时代的“保尔”虎勇。这些作品,既有着新闻的“真实性”,又有着散文的灵动性,实现了时间空间交错点上的审美经验。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赵常丽十分注意通过细节去丰富人物的性格,构建人物的形象。读《讲台上的“保尔”》中“脚手并用,样样全能”时,我为人物坚强的意志而感动:
他还能穿针引线缝被子、补袜子,他把针线插在桌子或被子上,固定好针,再把线穿上,用脚的大拇指摁住被子,再用左手一针一线地缝。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把被子缝起来,一抬脚,才发现把袜子和被子缝在了一起,他只好把袜子剪了个洞,才保住了缝好的被子。
正是这些绘神绘色的描写,才在读者面前刻画出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生活强者的形象。而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则是千百次与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的征服。
这就是散文的魅力。
除了散文集《湖岸记事》,赵常丽还同时出版了两部诗集《倒读青春》《尘上荷影》。这几部作品看似一次个人创作的时段总结,其实是对读者展现出作为一位女作家丰富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才情。她正当盛年,前面路子还很长。衷心希望她笔耕不辍,勤奋创作,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读者。
2019年3月25日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咸阳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著有《汉武大帝》《武则天》等长篇系列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