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
1975年在军区政委的帮助下,我们举家迁居合肥。母亲被安排在合肥市区某一职工子弟小学任教。我们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告一段落,梅娘成为记忆中的某个动人的风景。我们结束了候鸟生涯,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就在这一年,母亲身体感到不适。肠胃频频作祟。经常性腹痛,腹泻。最后医院诊断为:水土不服。
父亲和母亲开始怀念起家乡的宜人气候。76年父亲已年届40岁,功名无望。而作为10层大楼主体建筑的设计者之一,过度地用脑(那时还没有电脑,图纸上所有的线条都是手工绘制而成,大量的数据都是计算器一点一点地计算出来的)和营养缺乏已严重地损害他的健康。
我们看到父亲的时候,父亲已开始发福变形,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落。与我们每天看到的照片判若两人。
父亲和母亲最终选择回归故里作为他们人生的归宿。作为他们休整的栖息地。
他们的决定刹那间就改变了我们后代的命运。
那是1976年,中国大地上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嬗变,知识的力量渐露曙光.
那一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父亲经常领着我们去看他有关地震,地陷的专业资料幻灯片.我们第一次领略到大自然可怕无比的威力.父亲告诉我们:”地陷比地震更危险,地陷就像从地心深处张出的一个大嘴巴,能够将地面上的房屋,树木,人群一下子吞吐进去,片甲不留.”父亲这时接到国防工业办公室下达的16层大楼的建筑设计任务.而16层大楼的建筑设计对于父亲来说已成为一种极限.天知道,父亲曾因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出色的劳动业绩而连续三年被授予 “安徽省劳动模范”和“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然而这一次父亲真正感到自身前途的力不从心。他选择了逃遁。他看着肩挨肩站着的姐妹仨,像看到了他的下一轮希望。